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黄河历史 有史以来 黄河已经从黄土高原带走了多少黄沙

导语:如果此问题是想获知一个具体数字,那没有任何机构能给出答案,因为从有文字记录以来,黄河就已经开始往下游输送泥沙,而问题还要更进一步,问的是有“史”以来。古黄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地质时代的第四纪,距今已经有近260万年的历史,那时人类还没有诞生,而即便现代黄河的历史也可以追溯至一万年前,那时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所以关于黄河从黄土高

如果此问题是想获知一个具体数字,那没有任何机构能给出答案,因为从有文字记录以来,黄河就已经开始往下游输送泥沙,而问题还要更进一步,问的是有“史”以来。古黄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地质时代的第四纪,距今已经有近260万年的历史,那时人类还没有诞生,而即便现代黄河的历史也可以追溯至一万年前,那时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所以关于黄河从黄土高原带走了多少黄沙,不可能有确切的数字统计,有的只能是黄河过黄土高原后造陆的范围,以及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沉积的情况分析,以此从侧面反应黄河泥沙。

在说黄河造陆之前,要先讲一下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原先并不是高原,也不是平原,而是一望无际的湖泊,当时秦岭以北、洛阳以西都处在湖水之下,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当时湖泊西部是大型沙漠,在地球干燥期,沙漠黄沙不停向东移动沉积湖底,千万年间在湖底累积了几百上千米。后来,在大约1500万年前,地球板块碰撞,印度板块推向欧亚大陆板块,不但隆起了青藏高原,也促使“黄土湖”隆起,湖床抬高形成高原,原先湖底沉积的黄沙隆出地表,混合湖水向东流去,为东部华北平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再后来黄河河道常年冲刷,华北平原日渐东扩。

整个华北平原范围,北部至燕山、南至大别山,西部沿着太行山、伏牛山形成连线,东部跨越黄海、渤海,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河南省面积。通过平原周边河流走向,以及流经地区可测算出,华北平原所沉积的泥沙90%以上来自黄土高原,土层平均厚度在八百米左右,且越往东南方向土层越厚,比如河南开封、商丘、江苏徐州、安徽淮北一带,土层厚度最高超过五千米,而这个方向恰恰是古黄河河道入海的必经之路。有了大概面积,以及平均厚度,完全可以粗略算出华北平原沉积泥沙的总立方数,再加上入海边缘沉积,保守估计超过3亿立方千米。

当然,以上数字肯定不能代表黄河从黄土高原带走的黄沙总数,因为黄土高原泥沙,除了沉积到华北平原以外,更多通过黄河进入海洋,整个渤海、黄河区域,甚至东海区域的海床,有大量泥沙也是来自于黄土高原,且大量黄沙已经随着海洋洋流推向了各个区域。问题描述中也表达了:黄河当前每年从黄土高原带走近16亿吨泥沙,有4亿吨留在了下游河床,或者向东继续造陆,这说明每年12亿吨黄沙是进入大海的,入海量是陆地沉积量的三倍。一年就有12亿吨黄沙入海,追溯黄河历史,即便按照5000年来算,数字也太过庞大,“艾玛呀,不敢想”。

写在最后,因为黄土高原的治理相对困难,所以黄河水与黄河沙一直一半一半,有人提出在黄河下游再开拓一条河道,向南通向黄海,在这里建设水利枢纽,清水往北送,黄沙向南引,让黄河泥沙造陆体现在黄海,既能增加国土面积,还能减少渤海淤积。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主要来源于甘肃及陕西黄土高原,这两个区域的千沟万壑的泥沙被雨水冲入黄河。如果你有时间去丈量计算。我们的结论是甘肃的河套平原、陕西的关中平原、河南的中原、华东平原泥沙之和吧,用重量、体织度量不计其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繁衍生息的根脉!

远古时期,海岸线在太行山一线。现在,还能在太行山麓找到海洋生物的遗迹。受北温带季风影响,亚洲大陆中心的沙漠,便逐渐被风运送到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几乎同时,地表径流便将松软的黄土冲进海洋,使海水变得越来越混浊。直到遇到海中的一个大岛,混浊的海水才沉积下来,形成最初的陆地。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这片陆地逐渐扩大,形成了现在的黄淮海平原。也就是北起唐山天津,南至淮河流域,西抵太行山豫西山地,东达今日之海岸。要问黄河往海里运送过多少泥沙,都在那“摆”着呢,几乎没有损耗!

准确的数据肯定不可能说得出来,毕竟季节不一样,每一年的水流量也不一样,导致泥沙的流失也完全不一样,但是计算出来一个预估值其实还是有可能的,黄河6000多万年前形成,我们真正可以了解的其实也就只是几千年,至于再往前就真的没办法去想,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经过黄土高原,从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形成的。

其实黄河上游并不黄,在中游经过黄土高原后才变黄的,黄土高原的形成,其实是地质运动的结果,地质运动导致环境改变,太行山脉阻挡了东部湿气的流入,秦岭挡住了南方湿气的进入,西边有青藏高原形成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湿气,这样导致了我们西北地区的干旱少雨,黄土高原也受到影响,雨水少气候环境恶劣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当然还有几千年人类生存活动造成的,比如说开垦土地砍伐植物等等,而黄土高原里面蕴含的松散泥沙被雨水和河流冲刷,流入黄河当中,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就是因为上游的河水水流端急,冲下来大量的泥沙,导致到了下游平缓地带泥沙沉淀,使得黄河河床泥沙沉淀,河道高出地面,导致多次溃坝的情况。

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现在的华北平原一部分就是黄河河口泥沙冲击沉淀形成的,黄河一年要带走多少泥沙呢,据一些专家通过测算估计,每一年才黄土高原带走的泥沙多达16亿吨之多,其中4吨左右沉淀在河道里面,剩下的流进大海,在河道口形成冲积摊口,而黄河下游的河水平均深度不到三米,基本上在两米多一点,每立方米的水中有泥沙一百多公斤。

想象一下每一年大约是十多亿吨的泥沙,这样去推算一下历史年限,你就很容易得出来一个预估值,当然肯定不是准确的数据,只能说是大致的预估数据,真正的数据肯定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现实中是没办法算出来的,能得到预估值也可以了,不过这些年来黄土高原经过了生态恢复,现在已经好了不少,相信以后黄河有可能会真的变成绿水,那才是真正的奇迹。

这个题太难,黄河带过的泥沙无法测量也。

1、华北平原是面积大小。

2、深度在宋国都城是十米以下。这算一个深度。

3、黄河多次改道。向北向南面积还要比现在的更大。

4、大量泥沙沉积在渤海。以抵消渤海的下沉。

总之是大自然的一场持续万年的大搬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闭月是指 闭月羞花指的是谁 闭月羞花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下一篇:闭月羞花闭月指的是谁 闭月羞花指的是谁 闭月羞花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