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翰林院相当于现在部门 明清进士三甲 分配是不是品级有差距 为何三甲同进士能进翰林院

导语:这与明清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明清两代,各省举人赴京应进士考试的,称为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被录取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从康熙五十一年,订立复试制度。道光二十三年定制,各省举人到京后,一律要先复试,未经复试,不得参加会试。复试成绩分三等,与以后的等级和授官有关。会试录取者,要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

这与明清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明清两代,各省举人赴京应进士考试的,称为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被录取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从康熙五十一年,订立复试制度。道光二十三年定制,各省举人到京后,一律要先复试,未经复试,不得参加会试。复试成绩分三等,与以后的等级和授官有关。会试录取者,要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第一名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但是殿试传胪后三日,还有一次朝考。朝考分一二三等,与功名无关,是为了选取翰林院庶吉士及授他官。总起来共考四次,即复试,会试,殿试,朝考,四次考试综合成绩优秀者,虽功名不在一甲,也可进入翰林院。所以有一甲,二甲,三甲同入翰林院的现象。进入翰林院官职品级虽不高,但升迁机会多。而且明清两代,未经翰林,不得入阁,所以进入翰林院仍是读书仕进者清睐的途径。

承问,谨答:科举制度,殿试发榜,一甲一名称状元;二甲二名,次称榜眼,三称探花。三甲按名次先后排列,统称进士及弟。发榜以后,进翰林院待诏。有阙者即补之。还有根据所分配六部进一步专业学习。19年呈《历博》富平淡村带荆堡清道光甲申《敕授修职郎甘肃泾州儒学训导岁进士冯砚农老夫子大人神道碑》,是池阳五生给先师所树碑。主事者三原张承谏,晋京试时师亡。签分刑部云南司行走,八月请假为师守丧一载,84岁殁。征张承谏事迹《清代官员履历挡案》可知,销假后又继续学习。诚如孔圣人所云: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呵呵。

明清时期,进士分配有品级差距。

通常,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纂,榜样探花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三年到期则另外授予职务。可别小看从六品,隋唐宋代状元进士一般只初授九品,少数才是八品。

不过,明清时期的前三甲官运都比较差,翰林院研究学问的后果就是晋升艰难,多数人到老也就混一个三品,出将入相者,是绝少。

第4至60是二甲进士,号进士出身,61之后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此时,吏部要组织一次庶吉士考试,通过者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人数不多,十来个。统一分配六部学习,从七品。这些人号称储相,这是三甲同进士也能入翰林的由来。

正所谓,非进士不翰林,非翰林不入阁。

庶吉士能在300人中当选,个人领悟力,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及能够接触部院首长的机会是远大于其他进士的,也大于前三甲。运气好的话,20年左右就有机会入内阁。

其余二甲三甲,少部分终身不仕,大多数分配到省州府下任从七品职务,三年后统一晋升正七品,然后出现科晋差异。

一般情况下,二甲到老能晋升四品。三甲就比较惨,混到五品都很难。

①分配当然是有品级差距的,以明代为例。

明代进士授官,按科举成绩分配。新科进士按殿试名次,共被分为三个批次: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进士有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均直入翰林院,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二甲进士共数十名不等,授官六部主事或知州。三甲进士通常在百名以上,授官包括大理评事、太常寺博士、推官、知县及中书舍人、行人司行人。

明代黄养蒙《吏部职掌》:

一甲三人,第一名,从六品,授修撰。第二、第三名,正七品,授编修。二甲进士在内除主事,在外除知州。三甲在内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舍人、行人等官,在外推官、知县。

一甲进士官阶虽低,但翰林院为政府储才养望之所,职位清贵。明英宗后成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进士以入翰林院为傲,且明清谥法循规:不入翰林不谥文。古代文臣士大夫对于身后名极为看重,以死后能谥“文”为莫大荣耀。

②第二个问题,为何三甲同进士也能入翰林院,则源于明清两代的庶吉士制度。

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清雍正以后,选官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明清时的进士及第按照名次排位共分为三甲,其中头甲只有三位: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位是在通过京城会试后的再参与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由皇帝本人亲自遴选出来的。除此之外就是二甲了,二甲的中举者会被赐予“进士出身”。通常来说,头甲的三位都会分别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和翰林院编修。可不要小看这些职位,翰林院实际上就相当于中央政府的秘书处,虽然起始品级不算高但都是被当做重要文官岗位的继任者培养的。另外,二甲进士出身的中举者也不错,大多也会留在翰林院担任庶吉士、侍读等职位。留在翰林院哪怕职务不如头甲中举者,也意味着留在京城且能够时常出现在朝廷重臣的眼里,如果做得不错,提升是很快的。我们熟知的曾国藩、李鸿章等清代名臣都是二甲进士出身。至于三甲中举者,则只能被授予“同进士出身”,大多只能被授予外放知县等基层官职。许多人脉缺乏者还只能被派往偏远地区甚至回家候补,等到有了空缺的知县岗位才能实授。

当然,至于个别同进士出生也进翰林院者肯定是少数。这些人不是能得到朝廷重臣特别的赏识就是人脉关系深厚,总之这种情况出现肯定是很少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国家缺乏人才的时候翰林院的选拔标准肯定会放款。类似清朝初年天下安定不久,极其缺乏人才。类似康熙年间的名臣于成龙这样的副榜贡生也能得到任职知县的机会,所以,如果中了三甲同进士出生者,留在京城进翰林院的机会也是有的。

明、清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进士科按录取等级分为三甲,三甲进士会被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翰林院实习,分配的部门不同,其官秩品级也是有差别的。

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科举条格》,对科举考试的举行时间、应试资格、考试内容、录取名额、出身等次及科场禁例都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在录取名额和出身等次两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数据: 每科录取进士一百名,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六品官,二、三名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七品官;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六部、詹、翰、科、道七品职事;三甲八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分发地方为县令、县丞、主簿,官秩为从七品到从八品。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增设翰林院庶吉士。选取进士入翰林院及承敕监等近侍衙门培养历练,俱称庶吉士。这一时期的庶吉士,都带有实习性质。永乐二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在授予一甲三人官职的同时,从二甲十七人中选“文学优长,书法端楷”的十名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让他们继续在翰林院进修。又从三甲八十人当中选出二十人,授予“行人”之职,在各衙门实习政务。以上三十人均称庶吉士。

此后,明朝各代皇帝改进庶吉士制度。所选庶吉士先统一进入文渊阁学习,司礼监每月供给笔墨纸砚,光禄寺负责保障一日三餐,礼部按月发放灯烛津贴白银三两,工部负责提供住宿房舍。皇帝经常亲临文渊阁召集庶吉士进行考试。庶吉士五天休一次假,外出游览由锦衣卫提供车马和随从。待遇是相当优厚。

清朝的科举制度完全沿袭明制,在此不复赘述。庶吉士制度的确立,是明清时期人才培养的一项特色政策,储备人才,再加以精心培养,提高了封建官员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稳固皇权统治的作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拉瓦锡之死 假如一个伟大科学家杀了人 如果判他死刑 人类科学可能停滞一百年 怎么办下一篇:湖北大悟县 湖北孝感的大悟县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和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