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锡伯族伟大的西迁历史 谁知道锡伯族西迁历史

导语:谁知道锡伯族伟大的西迁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谁知道锡伯族西迁的历史?中国的新疆西部地区位于祖国的边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乾隆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防,针对伊犁地广人稀、防御薄弱空以及外敌侵略势力不断东扩

谁知道锡伯族伟大的西迁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谁知道锡伯族西迁的历史?

中国的新疆西部地区位于祖国的边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乾隆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防,针对伊犁地广人稀、防御薄弱空以及外敌侵略势力不断东扩的情况,于1762年10月设立伊犁将军“统管一切事务”,开始移民戍边,开垦土地。

清政府先后从黑龙江、张家口、热河等处调遣官兵驻防伊犁,又调遣绿营兵进驻伊犁。但伊犁将军明瑞深感伊犁现有驻防官兵不敷调用,乃向清廷请示增派官兵,清政府应其所请,决定“从盛京所属各城,调遣携眷驻防塔尔哈台之锡伯官兵1020名,眷属共计3275人。” 1764年旧历四月十八这天,人们从各地汇集到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为准备西迁的亲人饯行。他们杀牲祭祀祖先,焚香祈祷一路平安,共食离别饭,共饮送别酒,洒泪话别。四月十九,西迁的锡伯官兵扶老携幼,赶着牛车,拉着行装,在清兵护送下走出彰武台边门,离开盛京,离开了生活半个多世纪的家乡,开始了伟大的西迁征程。 在举世罕见的男女老幼几千人的长征队伍中,还有一大批不愿与骨肉分离而随队前往的其他亲属。据记载,管带人员查明未注册跟随而来的闲散亲属共有405名。 当队伍走到科布多一带,正值阿尔泰山积雪融化,数河俱溢,水深流急,不能行进,连日等待。水退无期,只好取道绕科齐斯山而行,这时口粮已所剩无几。马、驼倒毙甚多。在粮食缺少、畜力不足、道路艰险、行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管带协领阿木胡郎等一面咨文伊犁将军请示派人前来接济,一面带领官兵及眷属采集野菜充饥,继续前进。六月十二、十五、二十四、二十六,两队与前来接济的人相遇,领取到接济物资后继续赶程,终于于1765年七月二十、二十二,先后抵达伊犁,胜利地完成了西迁的伟大历程。 锡伯族的西迁,是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后,而且道路险阻、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心效命国家的锡伯族军民冒酷暑,顶严寒,风餐露宿,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长途跋涉中的艰难困苦,日夜兼程,终于到达目的地。长途的艰难跋涉,使这支庞大的队伍减员不少,但在途中还出生了婴儿350余名。清政府原规定西迁3年到达,由于锡伯族军民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仅用了1年零3个月,行程万余里,提前到达了伊犁,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大壮举。

参考://辽宁. nen/78002653409312768/20070601/2236620 . s

谁能告诉我锡伯族西迁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族称之为对恩拜扎村节。16世纪以前,锡伯族祖先世代居住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1 8世纪中叶,清政府从盛京等地招募1 0 1 8锡伯族官兵,连同家属,共3 2 7 5人,在满清官员带领下,西迁新疆伊犁地区,耕种戍边。今年农历4月18日,西迁新疆的锡伯族和居住在东北的锡伯族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庙太平寺祭祖,聚餐道别。第二天一早,锡伯族军官和他们的家人告别了家乡的乡亲,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我来到了新疆伊犁。现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他们的旧居,锡伯族是他们的后裔。

  两千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锡伯族的“抹黑节” 据传说,锡伯人民因苦于小麦黑穗病之害而演变出这一独特的节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阳未升起之时,锡伯族群众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脸上涂抹。亲朋邻居不相互串门,子侄辈首先给老人跪下,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然后,平辈之间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   有关抹黑节的来历,锡伯族中流传着许多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女人正在烙饼,因小儿拉了屎,她手忙脚乱间用面饼给孩子擦屁股。这一失误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决定正月十六太阳出山时烧毁人类和粮食。这一决定传到土地神那里,土地爷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告诉人们,赶在天兵天将到来之前,人们都要往脸上抹黑,让玉皇大帝误认为人间已受蹂躏,从而取消天惩。

锡伯族向西迁移了多少年

200多年了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语叫杜因拜扎昆节。在1 6 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 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所以当前也有部分民族学者认为应该叫“西征节”更为准确。   两百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锡伯族西迁节日的风俗习惯

西迁节是锡伯族西迁戍边纪念日。因为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所以叫“四月十八节”。因思念亲人之意,又称“怀琴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都音拜扎昆”。每年农历4月18日,新疆锡伯族聚集在一起,野餐,表演歌舞,纪念祖先在驻军和边防方面的英雄业绩。

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西迁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俗习惯 锡伯族比较重视的礼节有满月礼、周岁礼、婚礼和葬礼,这其中又以婚礼和葬礼最具民族特色。锡伯族的传统婚礼非常热闹,他们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称送“喜车”、第二天主要是在女家举行嫁女“萨林”、第三天是新郎家的大宴。锡伯族的葬礼比较繁杂,从为死者洗理到出殡,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主要有死尸的洗理、设灵堂停尸、报丧、吊唁仪式、出殡。 锡伯族的禁忌 锡伯族的禁忌是很多的,包含范围较广,包括婚姻、丧葬,饮食、妇女、疾病等方面。 娱乐活动 锡伯族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射箭、摔跤、赛马、角力、滑冰等活动,此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棋类、嘎尔出克游戏等。 射箭和摔跤历史悠久,锡伯族素有“骁勇善射”的美名。在锡伯族的村庄里,经常可以见到八九岁的男孩,身背用柳条扎成的小弓,手拿用芨芨草棍制作的小箭“练兵”。

锡伯族西迁节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西迁节是锡伯族西迁戍边纪念日。因为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所以叫“四月十八节”。因思念亲人之意,又称“怀琴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都音拜扎昆”。每年农历4月18日,新疆锡伯族聚集在一起,野餐,表演歌舞,纪念祖先在驻军和边防方面的英雄业绩。

起源

西迁节是锡伯族200多年来的传统民族节日。16世纪以前,锡伯族祖先世代居住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

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九年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从盛京等地招募锡伯族官兵1018人,并连同其家属,共3275人由满清官员率领,西迁新疆伊犁地区耕种戍边。今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族和留在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幼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寺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道别。第二天一早,锡伯族军官和他们的家人告别了家乡的乡亲,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我来到了新疆伊犁。现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他们的旧居,锡伯族是他们的后裔。

此后,农历四月十八日,人们要在庙里拱灶、杀猪、吃高粱米,家家户户都要去当家人吃饭,纪念锡伯族祖先西迁的历史功绩,叙说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功绩,缅怀逝去的弟妹。这一天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主要活动

200多年过去了,人们将在农历四月十八日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西迁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野餐、射箭、比赛、唱歌和跳舞。特别是以西迁过程为主要内容的独唱合唱歌曲,歌词400多行,三段为一个乐句,全歌十二段。经过200多年的丰富、加工和创作,歌曲多达七种,流传至今,成为西游节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西迁节,锡伯族的男女老少要盛装打扮,聚在一起,弹“顿河”,弹“莫调”,跳“贝伦”,舞蹈轰轰烈烈,节奏明快。女生的“抖肩”,男生的“鸭步”,都很生动,表达了对家乡的憧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种节日展示了锡伯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间信仰、民俗风情、各种工艺和歌舞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主要特点

延续200多年的新疆锡伯族西迁节民间艺术形成了以下显著特征:

1.继承了大兴安岭锡伯族在从事渔猎活动时所产生的“打獐子捞鱼,野鸡落砂锅”,“雪花如蝶飞舞,奔马四处蔓延,寻山逐山,猎队凯旋而归”等古老的渔猎习俗及其原始文化形态。

2.传承萨满教的原始文化习俗。萨满教在锡伯族民间艺术中扮演着“萨满是舞者、是歌者、是整个管弦乐队”的角色,萨满的爬刀梯仪式、跳神、萨满歌曲、萨满音乐等多种原始形式留存于民间,为探索中国乃至世界萨满文化提供了最珍贵的生活资料。

3.传承国语骑射文化传统。锡伯族长期学习使用满语和满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锡伯语。它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满-通古斯民俗的保存和研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活化石”。

4.传承锡伯族人民军队和人民培育和保卫边疆的爱国奉献精神。为了保卫祖国西部边疆,4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从盛京出发,从蒙古北路向西部地区进军,克服了一路上的重重困难,把原来的三年缩短为一年零三个月,经过一万多里的行程,到达了伊犁,书写了祖国和民族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在随后的200年里,他为克伦族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当地稳定,参与平息叛乱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牺牲。与此同时,它挖掘出了大量的运河,建造了家园,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成为新疆13个土著民族之一。因此,西迁爱国精神得到了培养,这已成为新疆西迁节民间艺术中有待弘扬的永恒主题。

5.西迁节民间艺术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从过去的庙会形式逐渐演变为一系列的变化,如一部分民族的人积极参与到整个民族的成员中,从新疆普及到东北,该地区其他民族的成员参与等。,形成跨越时间空纵横传播空的文化。

继承价值

通过“西迁节”的节日活动,展示了锡伯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间信仰、民俗风情、各种工艺和歌舞音乐艺术。它以中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为主要传承区域,向中国锡伯族地区辐射,形成了集历史、时间空、地域、精神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室。

由于种种原因,西迁节民间艺术存在着失去原有文学形式的危机。比如古代的渔猎习俗及其口头和书面的文学产品正在逐渐消失,严重失传。古代萨满文化存在着无人继承的断代危机。精通满语的人越来越少了。50多岁的锡伯族大多不懂锡伯族,锡伯族是传承的主要工具,已经被边缘化。少数民间艺人大多年龄较大。西迁节民间艺术的个体特征在逐年弱化或减少,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它的保护和抢救。

锡伯族去西部的路上经过的主要地方有哪些

西进路线:沈阳-张五台侧门-辽通。-开鲁-阿鲁科尔沁-西乌吉姆沁-东乌吉姆沁-右翼后旗-中前旗-车臣可汗旗-乌兰巴托-乌亚苏泰-科布多-阿尔泰-布尔津-霍博克萨尔-察汗埃布-艾敏-博尔塔拉-巴鲁克-

  西迁节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背景:乾隆二十九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从盛京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锡伯族的历史,出自哪个民族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锡伯族”就是我们民族自称的。中国人有犀牛;不同的音译和写法如释比、鲜卑、比亚、白希、锡比、锡伯。关于京西伯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一种是它是兽或者是钩,叫做“Xi皮”;作为地名说。海拉尔沂南房巍山周围地区,以锡伯著称,居住在此地区的人以此命名;这个民族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鲜卑遗民,民间流传着很多传说。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的沈阳、开远、义县、北镇、新民、丰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伊犁流域的霍城、公刘县,以及吉林省的虞姬分散在扶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和北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锡伯族人口为188,824人。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普遍使用汉蒙古文;生活在新疆的锡伯族使用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满语。西伯利亚人来了。

族源与变迁锡伯族与古代鲜卑有渊源关系。最初游牧在大兴安岭东麓,至十六国时。慕容等部南迁至黄河流域并建立了政权,后融于汉族。少数鲜卑人仍然居住在嫩江、绰尔河、松花江一带,保持了原来的生产方式。这部分鲜卑人就是今日锡伯族的先民。也有说锡伯族来源于匈奴,或室韦,或女真。清代以前,他们繁衍生息在以伯都讷为中心的东至吉林,西至呼伦贝尔,北起嫩江、南抵辽河流域的广阔地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捕获物基本上平均分配,人人有份。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锡伯族被满洲统治者征服,编入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在100多年中,锡伯族人民从自己长期聚居的地区分散到许多地区,随着频繁的驻防、调防,不仅移居东北三省,而且奉遣远戍云南、新疆。1764年有1016人被征调到新疆戍边,携同随军家属2千多人,从此,锡伯族分居东北、西北两地。青年人充当“披甲”,服役当差,闲散附丁和家属则从事农副业生产。八旗制度使锡伯族处于清朝的直接统治之下,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都发生了急剧变化,由原来流动性较大的渔猎经济转向稳定的农业经济。 社会经济 早期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的锡伯族人民,后来移居到嫩江、松花江流域。过着渔猎生产生活方式。在清初,被编入八旗,封建生产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旗地为“公有”,按旗官和披甲等级,进行分配,数量不等。原为“俸禄”和“军饷”性质。乾隆三十二年,新疆锡伯族也被编为八个牛录,于伊犁河流域屯田驻守。嘉庆七年,在锡伯营总管图尔根支持下,经过艰苦奋战,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开凿大渠,终于引来伊犁河水灌溉良田,故取名为“察布查尔渠”,意为“粮仓”,锡伯族人民先后定居在大渠南北。其后,又与八旗兵一起,先后在伊犁、博尔塔拉、塔城等地开凿一些水渠,开垦了10余万亩良田,并使当地一些兄弟民族学到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为开发和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19世纪80年代,旗制开始瓦解,旗地逐渐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锡伯族人民日益贫困,沦为雇工和佃农。以察布查尔三、四两区为例,只占总人口5%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总面积的30%,并占有全部草场和大量牲畜;而占总人口58 %的贫雇农,只占有土地总数的148%,几乎没有牲畜。锡!白族人民世世代代要求废除跟丁制度,清丈土地,发给地契,合理使用草地,并为此作过斗争,但都遭到残酷镇压。 解放后,锡伯族人民进入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政治上享有了与各族平等的权利。1954年建立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工农、I匕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仍以农业为主,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科学种田柑农业机械得到普及。工矿企业进一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 锡伯族,现有人口十七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尔查尔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 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锡伯族有172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市、巩留县等。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以及内蒙东部也有分布。 锡伯语跟满语很接近。新疆的察布查尔、霍城、巩留、塔城等地的锡伯族,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的汉族、满族基本相同。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沿用至今。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过去,锡伯族的家族大多是三代同堂,也有多至四五代的。锡伯族十分注重礼节,晚辈对尊长要行"打千"礼。由男性族长组成的"哈拉"会议,处理家族内部的重大事情,执行族规。现在,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仍世代相传,而"哈拉"会议则已经逐渐淡化,乡规民约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已由各级党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本民族内部及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团结进一步加强。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2000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参考资料:锡伯族简介 关于锡伯族在《 蒲桥集》/汪曾祺 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伊犁河南岸是察布查尔。这是一个锡伯族自治县。锡伯人善射.乾降年间,为了戍边.把他们由东北的呼伦贝尔迁调来此。 来的时候,戍卒一千人、连同家属和愿意一 同跟上来的亲友,共五千人,路上走了一 年多——原定三年,提前赶到了。朝廷发下的差旅银子是一总包给领队人的,提前到,领队可以白得若干。一路上,这支队伍生下了三百个孩子! 这是一支多么壮观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人情气味的队伍啊。五千人,一个民族,男男女女,锅碗瓢盆,全部家当,骑着马,骑着骆驼,乘着马车、牛车,浩浩荡荡,迤迤逦逦,告别东北的大草原,朝着西北大戈壁,出发了。落日.朝雾.启明星,北斗星, 搭帐篷,饮牲口,宿营。火光,炊烟,茯茶.奶子。歌声,谈笑声,哪一个帐篷或车篷里传出一声啼哭,“呱——”又一个孩子出生了,一个小锡伯人,一个未来的武士。 一年多。 三百个孩子。 锡伯人是骄傲的。他们在这里驻防二百多年,没有后退过 一步, 没有一个人跑过边界,也没有—个人逃回东北,他们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深根。 锡伯族到现在还是善射的民族,他们的选手还时常在各地举行的射箭比赛中夺标。 锡伯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一般都会说几种语言,除了锡伯语,还会说维语、哈萨克语、汉语。他们不少人还能认古满文 在故宫翻译、整理满文老档案的,有几个是从察布查尔调去的。 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西迁新疆,为何不南迁?

锡伯族喜欢新疆的天气。南方非常热。许多人受不了酷热

谁知道锡伯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戾太子 刘据怎么死的 刘据死时多大下一篇:犀金龟 世界上最大的独角仙 双叉犀金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