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康有为岛 康有为买的“康有为”岛现状如何

导语:说起康有为,边肖真的一点也不了解这个人。毕竟我只对课本上的历史有所了解,这就是皮毛。所以,我不了解康有为,一直觉得康有为是个坏人。不管怎么说,最近边肖发现了一件关于康有为的趣事,说他在流亡期间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是以他的名

说起康有为,边肖真的一点也不了解这个人。毕竟我只对课本上的历史有所了解,这就是皮毛。所以,我不了解康有为,一直觉得康有为是个坏人。不管怎么说,最近边肖发现了一件关于康有为的趣事,说他在流亡期间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现在这个叫康有为的小岛现状发生了变化。让我们继续分析和揭示这个秘密,看看发生了什么!

康有为曾用27个字概括自己的流放生涯,即“百日维新,十六年死,三周国土,四大洲,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这段话没有表现出丝毫流放的意思,反而是一种享受和炫耀。花巨资买岛只是流亡中的一件小事。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在菜市口英勇就义,清廷想到处逮捕维新派。康有为作为领袖,没有选择殉国,而是流亡避难。与其说是避难,不如说是环游世界。已经十六年了。

这时,康有为已经四十岁了,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年。这年10月,康有为乘英国客船抵达流亡的第一站日本。当时日本已经收到清廷的照会,要求不要收留康有为。慈禧还派特务暗中跟踪康有为,伺机逮捕他。

在一些日本有识之士的帮助下,康有为终于能够艰难地进入日本。康有为初到日本时,革命家孙文正在招兵买马,准备以武力结束清廷的统治。当时日本有意促进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合作,而孙文也想为维新派而战。

于是在日本人的接触下,康有为多次与孙文讨论合作事宜。但康有为坚持保护皇帝,拒绝用革命手段拯救中国,双方谈判以不和告终。在日本呆了几个月后,康有为第二年春天去了北美,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呆了两年。

康有为最早到达加拿大温哥华。华侨冯帮他在温哥华买了一套房产。新装修的房子名叫廖。这是康有为的第一次海外置业,遍布海岛,雪山环抱。康有为每天爬不同的岛屿,欣赏北美的风景。

在加拿大期间,康有为多次与孙文联系,但仍无果。康有为从加拿大来到美国后,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那些享受生活的同事也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17岁的中国女子何金兰被康有为的演讲才华所吸引。

这个女人不仅年轻漂亮,而且精通英语。她是康有为周游列国时最好的助手。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49岁的康有为嫁给了何。康有为当时有妻有妾。他们婚后育有一子一女。七年后,何病了,康有为痛苦万分。

来到墨西哥的康有为,被印度文化深深吸引。他仔细调查了当地的风俗和人文。康有为通过调查研究,推测印度人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注意,这是印度人对中国学说的最早来源。

康有为在墨西哥只呆了半年,于是在1902年移居印度大吉岭。目的是和女儿康一起去爬喜马拉雅山,因为大吉岭距离喜马拉雅山只有80公里。康有为在女儿的陪同下,登上喜马拉雅山南麓,经历了九天的远征。

康有为最常去的地方是欧洲国家。他去过法国7次,英国8次,德国11次。此外,他还访问了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和希腊等国家。1904年,康有为到达意大利罗马。他在感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同时,也指出贫富差距巨大。

那年年底,康有为来到北欧国家瑞典,他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风情深深吸引,这里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康有为在游记中写道:“在瑞典的tsumoru岛,早晨有无数个月,岛外有岛屿,山是城市中山,你要搬到房子里去。”

于是他花了28000克朗在斯德哥尔摩盐湖的海水浴场买了一个小岛,又花了7999克朗装修,在岛上建了一个中式花园,名叫北海草堂。康有为当时真的很喜欢这个地方,住了三年。虽然房子只能容纳十个人,但家具装饰极其豪华。

经过百年的洗礼,“北海小屋”早已不复存在,小岛早已被瑞典收归国有。当地华人和华侨仍习惯称这个岛为“康有为”。为了筹集和补充差旅费,康有为还进行了海外投资,在墨西哥的投资让他尝到了甜头。

康有为利用华侨的捐赠,在墨西哥有轨电车经过的地方购置房产,赚了大约10万银元。他还通过写文章等获得资金。他不仅解决了经济困难,还每年付给梁启超一家5000银元,资助了不少人。

1911年,康有为从新加坡移居日本,与16岁的日本女佣石岗和子相恋,当时康有为53岁。这时辛亥革命爆发,两人在上海结婚,后来被送回中国的石钢何姿躺在铁轨上自杀。十年后,康有为与十八岁的张广结婚,有六个妻子。

回国后,康有为先是去六君子那里痛哭,后又联手张勋复辟清朝。失败后,他多次游历国内外。晚年,康有为在杭州、上海、青岛建别墅。康有为善于经营房地产生意,晚年生活极其奢侈。

康有为55岁以后,家里每年要花2万多银元。他的家族生意也很大。他有六个妻子,六个孩子,四十多个男人和女仆。康有为有着努力加强变法的宏伟理想,也享受着晚年的生活。他的生活丰富多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传统服饰 非遗中国:回族服饰下一篇:张伯驹捐献的文物 张伯驹:无偿捐献1136亿的文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