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王府井事件 文革期间惊动高层的王府井“围攻外宾事件”

导语:罗马尼亚人其实长得和苏联人不一样,但是在文革以来很少亲眼见到欧洲人的中国人眼里,很难区分他们。目前,这三名小学生立即引起了其他顾客的注意。当他们看到罗马尼亚游客时,他们立即被视为苏联人。他们一言不发,一边向前逼近,一边咒骂

罗马尼亚人其实长得和苏联人不一样,但是在文革以来很少亲眼见到欧洲人的中国人眼里,很难区分他们。目前,这三名小学生立即引起了其他顾客的注意。当他们看到罗马尼亚游客时,他们立即被视为苏联人。他们一言不发,一边向前逼近,一边咒骂和谴责“维也纳”。

毛泽东会见了齐奥塞斯库及其夫人

作者:迟颖

1972年春,时任罗马尼亚国家元首齐奥塞斯库率领政府代表团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中方以最高标准接待了罗马尼亚代表团,毛泽东委员长亲自会见了齐奥塞斯库总统,破例交谈了两个多小时。周恩来总理与齐奥塞斯库等罗马尼亚代表团举行了7次会谈。期间,罗马尼亚方面向中方表示,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有着友好的感情,很多人都有来中国参观、走一走的愿望。周恩来总理立即回答说,我们非常感谢罗马尼亚人民的友谊,欢迎他们访问中国。

罗马尼亚记者当天将这一消息发回中国。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成千上万的人在当地的旅游机构注册到中国旅游,甚至有更多的人写信到罗马尼亚大使馆询问到中国旅游的情况。

罗马尼亚代表团访华回国后,齐奥塞斯库总统下令研究如何安排私人访华,并亲自规定了以下几点:1 .旅游团成员人数应当少于20人;2.参加第一次中国之行的成员不能是政府机构、军队、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员工。他们不能有任何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邻居等。,而且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城市;3.旅游团成员必须在政治上可靠,性别和年龄有所不同。

根据齐奥塞斯库总统的指示,罗马尼亚政府有关部门从世界各地旅行社派出的申请人中,精心挑选了20名成员加入中国旅行团,组建了私人中国旅行团。然而,当他们出于某种原因去那里时,只有17个人。

于是,这个由教师、医生和艺术家组成的17人私人旅行团于1972年10月14日经香港前往中国首都北京。根据两国政府的协议,这件事没有公开,所以当时中罗两国的新闻媒体都没有报道。当时,中国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决定前往机场迎接由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风景园林局委派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层领导带队的20人接待队。还有一个由小学生组成的腰鼓队,少先队还向外宾献花。

罗马尼亚游客从第二天开始观光活动。前六天,他们在中国接待队的陪同下,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天坛、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十三陵、八达岭长城等著名景点。晚上,他们还观看了当时风靡全国的革命样板戏和杂技。由于这是一个私人旅行团,没有其他中国官员出面与它会面。

根据协议,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所有住宿、餐饮、车辆和景点门票由旅游团负责。然而,当时中国的物价极低,故宫的门票只要50美分。以当时罗马尼亚白领的收入,他们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梦里难以想象的神奇世界。于是大家都在他离开的时候开始疯狂购买中国货的想法,后来又有两位外宾被围攻,这和这次的购物行为有关。

有人喊着“打倒苏修”的口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北京旅游的游客,几乎都去了王府井大街;即使是没去过北京但对首都有点关注的人,也不会没听说过王府井大街。

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率团访华时,短短几天就去了两次王府井大街。他说这条街值得一游,尤其是那里的“新中国一号店”和东风市场,是游客去北京必去的地方。

就这样,从抵达北京的第一天起,这支17人的私人旅游团队中,至少有一半的成员都在想着去王府井大街逛逛。

根据中国接待机构的安排,罗马尼亚游客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有一半时间是游览王府井大街和购物,下午2点回到住处休息收拾行李,下午5点吃晚饭,6点出发去机场。今天早上9点,两辆面包车把外宾从海淀区的酒店拉到王府井大街。

这是一条著名的街道,长度为1800米。街道两边有各种各样的商店。每个罗马尼亚游客都提前拿到了一张中国制造的王府井大街的简单平面图,上面标着一些大商店的名字。

还有厕所的位置,上下车的地方。这时下车后,中方接待员按照平面图上标明的位置做了介绍,同意下午1点20分在上车点集合,登车返回酒店,随后宣布解散。17名罗马尼亚游客各奔东西,大部分都去了齐奥塞斯库总统提到的“新中国第一店”和东风市场。

所谓“新中国第一店”,就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北京百货。北京百货公司成立于1955年并开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的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因此在当时的宣传中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

那天,罗马尼亚游客第一次被围困在北京百货大楼。根据中方事后进行的调查,最先注意到罗马尼亚外宾的是东城区抗修小学的三名五年级学生。他们偶然发现几个正在购物的罗马尼亚游客。当时的孩子文化学习成绩不好,但在革命中高度警惕。当他们只看它的时候,他们只是兴奋:这不是苏修吗?

“苏修”是当时苏联的一个特殊称谓,可以针对苏联国家或苏联人民。从1960年开始,由于苏联突然单方面违约,暂停对华援助项目和索债,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大辩论,直到1969年珍宝岛武装冲突,中国人民对“苏修”由冷淡到痛恨,发展到深仇大恨。民间意识把“苏修”和“美帝国主义”并列为两大敌人。

罗马尼亚人其实长得和苏联人不一样,但在文革以来很少亲眼见到欧洲人的中国人眼里,很难分辨。目前,这三名小学生立即引起了其他顾客的注意。当他们看到罗马尼亚游客时,他们立即被视为苏联人。他们一言不发,一边向前逼近,一边咒骂和谴责“维也纳”。正在购物的三名罗马尼亚游客,两男一女,此时此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只专注于购物。然后有人喊着“打倒苏修”的口号,不顾三七二十一,很自然地回应了。现在,罗马尼亚游客当然感到震惊,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和中国人在喊什么。但是看着那愤怒的表情,我猜不会是友好的。我不禁想知道。我不是说中国人民对罗马尼亚人民很友好吗?我在前几天的观光活动中已经充分看到和感受到了。此刻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是否误解了我们的购物行为?

然后,三个人稍微交换了一下意见,一个当医生的女游客给大家做了解释。然而,她不懂中文,英语也不流利。她用手势说了几句话,周围的标语都遮住了,连她的同伴都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就这样,三位游客被愤怒的中国人民逼得走投无路。好在还有少数客户头脑还很清醒,主张这次面对面的反修斗争要以理服人,所以他们要求不要推别人,问现场有没有精通英语或俄语的革命同志,站出来当翻译,我们要和“维也纳”面对面辩论。

当上述情况在这里发生时,另一位去东风市场购物的罗马尼亚游客开始尝到了中国人的反修正主义热情。东风市场即东安市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它是20世纪北京最早的老字号综合市场,包括各种商业摊位、商行、书店和娱乐场所,一直是北京人民和中外游客的观光购物天堂。文革期间改名为“东风市场”。

这一天,7名罗马尼亚游客去市场,被误认为是苏联人。首先是一个女销售员发现的。她喃喃地对另一个售货员说,看着这个外国人的样子,她是“维也纳人”!两个人的耳语惊动了一个叫顾敬之的游客。上海汽轮机厂工人顾敬之,文革前刚从技校毕业,第二年就赶上了叛乱,混了一阵子车间领导的位置。当时他被工厂革命委员会临时调去考察一批尚未解放的老干部。这一次,他来到北京被调走。

顾敬之和另外两名同伴冲上前去,拦住了罗马尼亚游客。这三个人中,有一个是工厂学校的英语老师,能够简单地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和外国人交流,于是他走上前去,开始表现出爱国热情。这个主张不问人的国籍,而是问对方宝岛的主权。有趣的是,罗马尼亚游客没有表明国籍,但一位会说一些英语的画家站出来回答了问题。

这种沟通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宝岛在中国被称为“达曼斯基岛”,在苏联被称为“达曼斯基岛”。当时欧洲国家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标题来理解的,所以罗马尼亚游客并不知道什么是“金银岛”。所以以后沟通比较困难,很多中国客户已经被他们包围了。我不知道是谁,但我大声喊着什么也没说,所以有人渴望伸出手来使用武力。好在顾敬之等人脑子里还没发烧,马上就停了下来,说我们在和苏修争论,应该打而不是打,哪个同志会站出来当俄语翻译,不能让苏修分子出丑。

人群中没有说俄语的人,所以工厂老师继续互相说蹩脚的英语。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吵得不可开交。有人喊着“打倒苏修”的口号。一旦喊了口号,沟通就无法进行下去。还有人干脆建议弄几个纸箱,把写着“打倒苏修”的大字打散,挂在“维也纳”的脖子上,召开现场批评会。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回应,但当它被抛来抛去时,事情发生了变化。

转账首先发生在百货公司,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听到店内的噪音,出来检查。这时,三名罗马尼亚游客莫名其妙地猜到中国人把他们误认为苏联人,于是齐声高喊“罗马尼亚”。这个发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吸引了那些想和他们争论的人的注意力。这时,保卫科人员也到了,从人群中分开走了进去,要求对方出示护照进行检查。护照一亮,看封面就能看出你不是苏联人。于是人们意识到这三位不是苏修,而是罗马尼亚的外宾,中国人民的朋友。领导们趁着保安互相解释,悄悄溜走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当时正在“新中国一号店”购物的三位罗马尼亚游客不敢再待下去,急忙赶了出去。我没走多远,但碰巧遇到了中国的接待人员。当我看到他们看起来不对劲的时候,我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大吃一惊,马上想到还有其他不知道有没有同样经历的外宾,于是马上分开看了看王府井大街。其中一个人来到东风市场的时候,跑进了那边的人群,准备了一个召开现场批评会的牌子,于是赶紧制止了。

江青要求追查这件事的背景

回到中国后,罗马尼亚旅游团并不关心王府井大街发生了什么。当他们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提到这一点时,一些人赞扬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然而,这件事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件大事,并逐步向中央报告。当时中央文革小组对此事非常重视。第二天,该小组副组长江青打电话给周恩来,询问他是否知道罗马尼亚外宾在王府井大街被围攻的事情。

周恩来自然比江青更早知道这件事,他曾批评中国接待员没有陪外宾购物,并要求有关部门要举一反三,今后更加重视接待工作。本来,这件事已经结束了,但是江青问起,周恩来知道来者不善。

周恩来特地约见了江青,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江青说了一会儿,周恩来听出,她想用这件事来发泄她对外交系统解放一批老干部的不满,因为她要求追查这件事背后是否有背景。因此,周恩来表示会组织专人对此事进行调查,一切结论都要在调查后做出。

随后,根据周恩来的命令,成立了由公安、外事、商务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调查持续了43天。当时现场没有安装摄像头,进入王府井大街也不需要登记。外人不可能调查。但调查组很快就在百货大楼和东风市场查出了参与围攻罗马尼亚游客的大部分人,甚至将调查触角伸向了上海汽轮机厂,这让顾敬之目瞪口呆,只说吃免费餐会折戟沉沙。

调查报告被送到江青和周恩来的办公室。江青看到它没有她想象中的背景,很失望,就说调查组的位置有问题。周恩来也读了这份报告,认为它是客观的。总理知道江青对此有很大的问题,就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邀请江青参加。李先念和纪鹏飞也出席了。

会上,周恩来转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罗马尼亚私人旅行团访华的声明:这是民间外交的成功,欢迎更多国家的私人旅行团今后访华。条件成熟的时候,也要组织类似的团队去海外进行同样的活动。

这给了与会者一个信号:毛泽东肯定了接待工作。所以不会调查所谓的“围堵外宾”,但会提到接待工作中的不足,吸取教训,这样以后就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江青知道自己不能再做任何文章了,只好作罢。

罗马尼亚政治家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是罗马尼亚共产党党员。他与格奥尔基·德吉一起,反抗安东内斯库的法西斯亲德和意大利政权。1965年格奥尔基·德吉去世后,他成为罗马尼亚最高领导人,直到1989年被杀。

在他的任期内,齐奥塞斯库实行独裁,剥夺民主,任命亲戚为政府官员,这在政治上是无情的。在外交上,他保持独立,与苏联保持距离,与中国友好,会见周恩来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以色列保持外交关系,谴责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苏联对捷克的侵略。

虽然齐奥塞斯库在外交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他的经济腐败和无能却造成了罗马尼亚的危机;而且,齐奥塞斯库生活在宫殿的豪华建筑中,过着奢华的生活,与百姓的普遍生活脱节。此外,齐奥塞斯库还以秘密警察的形式监视人们的生活。1989年东欧共产党垮台后,罗马尼亚发生了要求民主化的集会,也遭到齐奥塞斯库的强烈镇压,引起了更大的骚动。齐奥塞斯库最终准备乘直升机逃离总统府,被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逮捕。他和妻子埃琳娜·齐奥塞斯库在军事审判后被枪杀,罪名是“杀害6万人,保存了超过10亿美元的不正当财产”,所有财产被没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董欣然 《正青春》董欣然是谁下一篇:东床快婿典故 东床快婿典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