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 名医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

导语:名医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关于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个问题,史书上有三个说法,孙思邈既是北周时期的人,也是隋朝和唐朝人。孙思邈画像其实孙思邈是出生在北周时代,他有102岁的高龄,而这一百多年中,北周时代更换为隋朝时代,后来就

名医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

关于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个问题,史书上有三个说法,孙思邈既是北周时期的人,也是隋朝和唐朝人。

孙思邈像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唐朝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他隐居在陕西秦岭的太白山上,虽然从小体弱多病,但是立志成为医者,后来声名鹊起时,隋、唐皇帝曾经多次想要征用,唐朝皇帝还曾经许他“国子监博士”,都被他拒绝。直到公元659年,他才在国家的帮助下编纂出药学经典《唐新本草》。

出生于公元571年的他在公元682年无疾而终,享年102岁。被称为药王。

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留下了80余本,但大多数早已经失传,留下了两部重要的医学着作,这两本分别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有极高的医学学术价值!

据记载,孙思邈还曾有过开棺救妇的故事。据说,孙思邈看见一个棺材里不停的流血,问了才知道,妇人难产并已经死去多时,孙思邈立即开棺并用针灸医治,等妇人苏醒之后,又画了幅图,妇人家人按图接生,最后果然母子平安。可见孙思邈技术高超。

他还很重视养生,他所创的养生六字诀简单实用,被人们广泛的学习应用。

孙思邈大医精诚讲了什么

孙思邈大医精诚出自他的另一本着作《背急千金要方》。是我国中医学上非常经典的书籍,也是后世研究中医的重要文献。孙思邈大医精诚主要是讲述了医德方面的问题。

孙思邈大医精诚图片

孙思邈《大医精诚》从两个方面讲述医德的重要性,一个是“精”,另一个是“诚”。“精”就是说医者必须要有高明的医术,意思作为医者,必须要有好的医术才可以治病救人,因为人命比金子还要贵重,所以不能马虎。而“诚”讲的是医者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对病人一视同仁,用诚心救人,而不是为了金钱去救人。

另外,在这本书中,孙思邈还觉得好的医者必须是光明正大,并且遇到权势也是不卑不亢的,更不能利用自己的才能沽名钓誉,而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必须要用心,不能有任何的私心。

孙思邈《大医精诚》这本书主要体现了孙思邈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好的医者,不应该只是拥有好的医术,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要多加培养,要做到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因为病人的身份而差别对待,特别是不能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孙思邈给后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本医学典籍,更是一本道德典范,让后世从医的医者们有一个典范,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孙思邈之所以被后世崇敬,不仅仅是他的医学成就,更多的是他的品德高尚。

民间流传药王孙思邈的传说故事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药用,都要亲自验证。

孙思邈像

他对医术精益求精,发现许多新的疗法,在学术史上都是重要的发现和突破。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相传,从前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不能正常排泄,孙思邈看病人痛苦煎熬的样子,也是十分的焦急,一时之间却也没有别的办法,正好看见旁边的孩子拿着葱管在玩儿,孙思邈受到了启发,于是决定用这个方法试一试,然后自己用嘴对着葱管吹了起来。果然,在他的努力下,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恢复了正常。从这件事儿就可以看出,孙思邈为人聪慧,又十分的重视医德,不管病人是什么身份,得了什么病,都一律一视同仁。

还有一件人尽皆是的小故事,说是孙思邈到长安一带行医,在途中遇到丧礼,却见棺材中不停的滴着血,孙思邈过去一问,原来是孕妇难产,一尸两命。孙思邈觉得不正常,开棺一看,那孕妇果然流着血。孙思邈当即拿出针灸,产妇完全苏醒过来,后来又生了孩子,母子平安。长安的人们一看,纷纷赞扬孙思邈医术高超,是“起死回生”的神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什么下一篇:阴丽华简介 阴丽华的扮演者林心如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