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皇帝出家活得久排名 唐朝皇帝谁活得最长

导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时的皇帝们也都有不俗的寿命。但是,在所有皇帝中,谁能够活得最长呢?本文将为您揭晓。

目录导航:

  1. 皇帝出家活得久排名
  2. 唐朝活得最久的人
  3. 古代活得最久的王爷有哪些
  4. 历史上活得最久的人排名
  5. 唐代有多少位皇帝啊?分别有哪些政绩啊
皇帝出家活得久排名

一、南越武帝-赵佗(前240年-前137年)103岁

赵佗(前203年-前137年)在位时间长达66年,原是秦朝时大将,后投降臣服于汉朝并多次进贡,属于偏安一隅的王国,长期割据岭南一带,成为南越武王或武帝。(严格讲不属于正统皇帝)南越国共历经5代,历时93年,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南越王赵佗历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惠帝、两为少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共10位皇帝,可谓空前绝后。

二、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88岁

清乾隆皇帝,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25岁登基,在位60年,禅让皇位后又做了三年四个月的太上皇,中国历史上正统最长寿的皇帝,也是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三、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86岁

梁武帝为南北朝最动乱时期梁朝的开国之君,萧何二十五世孙,在那个混战的乱世萧衍竟然在位长达48年。在位期间十分勤勉,常常五更起床,昼夜批阅奏折。但是后期宠幸小人,疏于政治。奇葩的是这个南梁的皇帝竟然曾四次出家当和尚,后四次被大臣用赎金赎回来,放眼这个历史也是独树一帜。

四、一代女皇-武则天(624年-705年)82岁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字信,并州文水人)次女,名瞾,67岁即位(这个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为武周,定都洛阳(号称神都)。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是这个历史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五、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81岁

赵构为宋朝的第十位皇帝,宋微宗赵佶第九子,南宋的开国皇帝,初定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1138年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在位期间重用秦桧,后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等抗金名将。在位期间与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偏安一隅。

六、五代十国越国-钱镠(liu)(852年-932年)81岁

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越国创建者,占据两浙地区十三州,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钱镠出生时据说现红光,相貌奇丑无比,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是因祖母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警枕粉盘、衣锦还乡的故事都和这个越王有关。

七、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80岁

元朝开国皇帝,监国托雷第四子,1260年长兄去世后即位大汗,尊号薛禅汗,在位35年。1271年建立元朝,1272年迁都元大都(北京),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元朝时期中国的版图达到空前的1400万平方公里。

八、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8岁

唐玄宗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算上武则天),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5年,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朝为避康熙皇帝之名玄烨,称唐明皇,生于东都洛阳,父亲唐睿宗李旦。韦皇后掌权期间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杀死韦皇后,公元712年父亲李旦禅位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后期横刀夺爱娶儿子寿王李瑁妃子杨玉环,宠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后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发生。

唐朝活得最久的人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福建的陈俊,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443岁,创造了一项至今尚无人打破的长寿记录。据清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12卷记载:陈俊,字克明,福建永嘉山区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人,生于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死于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终年443岁。

古代活得最久的王爷有哪些

古代活得最久的王爷,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长寿记录。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有代表性的例子:

1. 赵佗:他是南越国的第一代君王,享年103岁,比乾隆还多活了14年。一生熬死了9任皇帝,这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最大痕迹。

2. 郭子仪:他是唐朝的著名将领和政治家,活到了85岁。

3. 沈庄王朱幼㙾:他是明朝的藩王,享年85岁,是明朝最长寿的王爷之一。

这些王爷的长寿记录可能在当时非常罕见,但也要注意,这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此外,这些记录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历史记载偏差。

庆亲王奕劻是清朝最后一名授封的铁帽子王,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其实,奕劻还创造了一个记录:他是清朝晚期寿命最长的王爷,足足活了79岁,遇上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见证了清朝灭亡。

历史上活得最久的人排名

汤云山

清朝乾隆年间,湖北江夏的汤云山已经活了141岁,他还被乾隆御赐牌匾“再阅古稀”,他是当时民间远近闻名的寿星,人们对他非常尊敬。据记载,汤云山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的人,他的一日三餐都非常有规律,而且多年从来没有变过,相对来说饮食比较清淡,没有大鱼大肉等习惯,当时,年过百岁者赐坊银90两,年龄越大赏赐越多,所以他足足得到了赏银120两。

蓝详

出生于1668年的蓝详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朝代,一生过了整整两个甲子,最后活到了144岁。据说他生前喜欢早上锻炼身体,每吃完饭都会饮一杯山泉水,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别人问他有何长寿秘诀,他只是笑着回道,放下一切杂念,该吃时吃,该睡时睡,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好了,嘉庆十五年,嘉庆皇帝知道他的事迹后,恩赏给六品顶戴,并特办御制诗章及匾额。

冷谦

冷谦是明代时期人,相传元末已满百,卒于明永乐年间。他是一名非常善于养生的人,著的“修龄要旨”,在明朝时期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气功养身书籍,包含了运动养生和打坐养生,一共分为八段,而且他还对音律方面非常感兴趣,他倡导的养生健身法简单而实用,在当时受到了很大欢迎,引起了一大波养生潮流,最后活了150岁。

吴普

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医药学家,曾经跟随过华佗学医救人,非常擅长五禽戏,到了九十岁的时候,仍旧耳聪目明,最后活到了200岁,他著的“吴普本草”,在养生、医学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不过已经失传。吴普是一位非常喜欢锻炼养生的人,对各种草药都了解甚多,作息非常规律,锻炼和饮食都相辅相成,被后世许多人效仿。

张三丰

作为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也叫张全一,他出生于南宋淳祐八年,辽东懿州人。张三丰开创的内家拳在道家哲学上属于养生之道,这一拳法可以收到增强体质,延年祛病,陶冶性情,磨炼意志的功效,同时也能起到防身抗暴,抵御外敌,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而内家拳正是发源于与内家修炼息息相关的导引、吐纳之术,最后张三丰死于公元1464年,活了217岁。

李庆远

李庆远又叫李清云,他是中国近代最长寿的人,到1933年去世的时候已经256岁了。他自己有着独创的养生之法,长期吃素食、内心平时要心平气和、长期食用金银花、绿茶、菊花等植物,他的起居饮食总结来讲就是,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两百多年他一只保持这个习惯,这也是他能够长寿的原因。

刘慧昭

刘慧昭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高僧,出生于526每年,死于816年,也就是说他一共活了290年。慧昭法师常年住在开元寺,性格比较内向,也就是我们说的孤僻,身体看起来也比较清瘦,不过却是一代高僧,非常德高望重,他每天会外出化缘度日,而很多老人听说慧昭法师六十年前就在寺庙了,而六十年后容貌几乎没有变化,所以都非常好奇。

陈俊

说到最长寿的莫过于福建省永泰县的陈俊了,他出生于881年,卒于1324年,活了足足443岁,据历史记载,他出生于唐朝时期,死于元朝,经历几个朝代。陈俊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医者,为人非常正直、经常帮助他人,受到了汤泉村村民的尊重,到了晚年时期,身体不断萎缩,身躯也越来越小,形同小孩,活到四百多岁的时候,整个身体只有十斤左右,后来陈俊生平事迹被刻在一块木牌上,从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排名:

第一位:陈俊

根据历史记载,陈俊,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443岁,创造了一项至今尚无人打破的长寿记录。

第二位:刘慧昭

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终年290岁。

第三位:李庆远

李庆远,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享年256岁。据说他是明末清初的中医药学者,曾名李清云,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传说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 他自称200岁时,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第四位:张三丰

中国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不仅开创内家太极拳,而且精修传统太极内丹功法,中国武学史和《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载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日,卒于公元1464年,享年218岁。

第五位:吴普

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名医华佗弟子。精於医术,且专长於本草学及养生。吴普向华佗学练“五禽之戏”,坚持锻炼,活了200岁。

第六位:冷谦

明代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字启敬,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元末已满百岁,卒于明永乐年间。善养生。著《修龄要旨》,是明代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享年150岁

第七位:蓝祥

清代宜山县永定土司加洞村人,康熙八年正月生(1669年),1810年嘉庆皇帝写诗赠寿诞,享年145岁。

第八位:汤云山

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汤云山寿星活了141岁。乾隆御赐“再阅古稀”匾额,同时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间乾隆与纪晓岚就141岁寿星为题对句,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第十位: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享年139岁。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长寿秘诀之一:养德

德是指道德、品德及修养。长寿者无不品德高尚,对社会、工作、家庭等有责任感,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义务。生活在社会上,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心理上趋于平静稳定就能够做到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不计贫富,不怀恩怨,甘于淡泊,修身养性。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长寿秘诀之二:养性

养性就是培养良好的性格、性情。百岁老人大多性格开朗,性情平和,很少生气,不发脾气,遇事心胸豁达,极少与人发生争执,为人厚道,不在小事上计较。《内经·素问》中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就可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养性之理。”有调查数据显示,90%长寿老人的秘诀就是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不计较一时一事的荣辱得失。“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的确是养生长寿的真谛。

长寿秘诀之三:亲情

老贤子孝,亲情浓浓,夫妻和睦。尊老爱老,使老人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许多事实证明,家庭内部由血缘建立起来的代际关系、亲情关系越来越重要,可使老人感到物质上有依靠,生活上有关照,精神上有寄托。由亲情关系促成老人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愉悦、幸福和满足感是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长寿秘诀之四:规律生活

饮食起居保持一定的节奏。在对全国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除极个别老人吸烟外,其他人都从不饮酒、吸烟。事实说明,规律的生活、良好的习惯,对健康长寿大有益处。

长寿秘诀之五:活动

包括体力和脑力的活动。脑要用,体要动,人的健康与活动密切相关,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一生受益。在对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他们都具有镇静幽默的性情,节制饮食的习惯,经常忙碌的状态和足够的休息。专家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要比普通人的寿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则往往是最快活的人。许多爱事业并有成就的人常常会觉得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工作、辛勤劳动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强,而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高低与劳动、锻炼密切相关。因此,勤奋、肯于思索、动脑筋可以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吉尼斯认证的最长寿的人

其实超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所认证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很有几个,但由于一些证件不足,所以并没有被吉尼斯认可。而吉尼斯认证的最长寿的人叫做杜品华。1886年04月22日出生于四川乐山,2006年4月22日,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的杜品华老人,在四川省犍为县家中度过了她的120岁生日,于2006年12月逝世。

老人花白的头发中还能隐约见到缕缕青丝,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是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听力也好,思维清晰,能听见周围人的谈话。大家为老人送上了鲜花、蛋糕和慰问金,并祝福老人健康长寿,老人连声道谢。杜品华作为最长寿的人,她的养生秘诀就是吃素食不让脂肪堆积。


第一位:陈俊 根据历史记载,陈俊,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 443 岁,创造了一项 至今尚无人打破的长寿记录。

第二位:刘慧昭 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著名高僧,公元 526 年生,816 年卒,终年 290 岁。

第三位:李庆远 李庆远,生于 1677 年,卒于 1933 年,享年 256 岁。据说他是明末清初 的中医药学者,曾名李清云,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传说在他 100 岁 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 他自称 200 岁时, 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第四位:张三丰 中国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不仅开创内家太极拳,而且精修传统太极内丹功法。武当派开山祖师生于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日,卒于公元1464年,享年218岁。

唐代有多少位皇帝啊?分别有哪些政绩啊

1、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样板皇帝,伟光正,高大全的化身。

3、唐高宗李治:

在怕老婆方面,李治绝对是千古一帝。

4、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中宗李显(武则天之子,软弱,没实权,无特别的治国才能)

6、唐睿宗李旦(武则天之子,没实权,无特别的治国才能)

7、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之治: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元为「开元」;开元初年,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革除弊害,鼓励生产,经济发展,后引发「安史之乱」後出逃,从此唐朝由鼎盛时期转入衰弱时期。

8、唐肃宗李亨:安史之乱后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太上皇。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庙号肃宗,在位6年。

9、唐代宗李豫:在位期间,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回族不断勒索,西面有吐蕃侵扰,甚至在广德元年(763年)占领首都长安十一日。代宗又迷信佛教,寺院多占有田地,国家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

10、唐德宗李适:任用杨炎废除租庸调,实行两税法。德宗没有知人之明,听从杨炎的话,赐死了代宗时的改革家刘晏。对藩镇用武却失败,德宗回到长安后,再也不敢对藩镇采取强硬措施了。只能一味迁就。

11、唐顺宗李涌:顺宗执政后,重用原东宫人员,他的棋侍诏王叔文,书法老师王伓被他任命领导永贞革新。但永贞革新从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

12、唐宪宗李纯:是中晚唐皇帝的一个亮点。元和中兴,唐王朝一度回光反照。但和玄宗一样,都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13、唐穆宗李恒:“牛李党争”开始。

14、唐敬宗李湛:长久不理朝政,后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

15、唐文宗李昂:他励精图治,提倡节俭。重视官吏的选拔。即位伊始,对待藩镇横海军的叛乱,派出军队平叛。

16、唐武宗李炎:武宗即位后就粉碎了另一派宦官刘宏逸等人的政变,又杀了文宗的皇太子李成美。

武宗重用李德裕,对藩镇采取强硬措施,对不听中央号令的泽潞节度使刘稹使用武力

17、唐宣宗李忱: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18、 唐懿宗李凗:标准的昏君,喜欢音乐,宴游,不理朝政。

19、唐僖宗李儇:玩物丧志,以致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20、唐昭宗李晔: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

21、唐哀帝李拀:傀儡,无作为

大唐帝国自618年建立到907年灭亡,在289年的历史中有21位(李重俊一般不计入此列)皇帝轮番登场,不同程度的左右着大唐的国运。他们中有强悍如斯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有完全沦为傀儡的唐哀帝李柷;有励精图治的唐宪宗李纯,也有只知玩乐的唐穆宗李恒;有拨乱反正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有被军阀争抢的唐昭宗李晔。帝国在他们手中从建立到强大到盛世再到衰落进而灭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时间又是飞速前进的,来不及做出改变,帝国就走向了灭亡。

这里四姑娘就将这21位皇帝做一下等级的划分,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第一等级: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唐宪宗李纯

这三位都是很强悍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李世民自晋阳起兵开始就是唐军最主要的军事统领,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了问鼎天下的野心,最终发动政变做了大唐的第二位皇帝,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世民更像是一位开国之君。继位之后的李世民虚心纳谏,任用贤臣,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是一个文治武功的时代,为大唐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李隆基则是亲手结束了大唐近十年的内乱,将干政的女人们全部处死,拨乱反正,重新将大唐拉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任用一大批贤相治理国家,改革兵制维护边境的安全,大唐盛世由他开启。

李纯是安史之乱后真正曾改变过政治格局的皇帝,安史之乱后,帝国被藩镇问题、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折腾的筋疲力尽,每个皇帝都想改变这种局面,但都没有成功,直到李纯继位。李纯对藩镇的态度既是强硬的又是可以退步商量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西川节度使刘辟、镇海节度使李琦都被处死,河朔三镇也在一定程度上归附了朝廷,皇权在安史之乱后第一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等级: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武则天

这三位算得上是明君,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守成之主。李渊虽然是大唐帝国的建立者,其在晋阳起兵过程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承认,但是或许是因为他在位的时间比较短,又处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实际上他在位时期的政绩并不是有多好,更像是一位守成之主,本身大唐的很多东西就是继承的前朝。

而李治作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在贞观之治后,沿着李世民的道理继续向前走,让大唐的疆域一度达到了最大值。在李治和武则天的联手出击下,关陇集团最后的支柱长孙无忌倒台。武则天虽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武周时期,但通常我们还是将她看做大唐的一部分,她在位的大部分时间内政治还算是比较清明的,有狄仁杰等贤相的辅佐。这一时期对外战事是比较保守的。

第三等级: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

这五位都是安史之乱后算得上有为的皇帝,李亨在马嵬兵变中毅然北上灵武试图收复两京,这是改变大唐历史的一件大事,如果不是后期李亨纵容宦官干政而自己喜欢躲在宫中,说不定他也能成为大唐的一代明君,只可惜在曾经唐玄宗这为父亲的长期压迫下,李亨实在是懦弱的很。

收复两京的工作正是李豫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带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开展的,安史之乱也是在李豫的手中结束,虽然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大问题,但到底安史之乱还是压下去了。李豫去世后,其子李适继位,李适在最初是下了决心解决藩镇问题和宦官干政问题的,他对藩镇的态度是及其强硬的,但是他又不能不依靠藩镇打藩镇,最终引发泾原兵变,他狼狈出逃,下罪己诏,从此之后对藩镇多有姑息。但他设立的两税法以及后来的爱财如命充实了国库,给唐宪宗李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唐武宗李炎继位后依靠李德裕进行过改革,并试图解决宦官专政的问题加强皇权,还进行过毁佛运动,增加了帝国的税收,开启了“会昌中兴”。但他在位时间比较短,仅六年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后,宦官拥立李炎那“痴傻”的哥哥李忱继位,即唐宣宗。李忱一继位就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绝不是痴傻好控制之人,他在位时间内最大的功绩是取得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尤其是收复了河湟之地,这是对吐蕃的最大胜利。

第四等级: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顺宗李诵

这三位可以算的上是平庸之主,没有什么作为。唐中宗和唐睿宗都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长期被武则天压制着,性格懦弱,即便做了皇帝也没有什么政绩。而唐顺宗之所以被归于此列是因为他在位的时间极短,只不过才七个月,他本来搞了一个“永贞革新”,但以失败告终,自己也被宦官逼下了台。

第五等级:唐文宗李昂、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这四位在不同程度上都算是大唐的傀儡皇帝。李昂算是一位悲剧皇帝,他继位之后也曾想着改革弊政,改变宦官专政的局面,但是那时候正是牛李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他无人可用,不得不用李训和郑注,虽然除掉了宦官王守澄,当时在随后发动的甘露之变中,李昂被宦官们劫持并软禁,从此就成了傀儡皇帝,在五年之后抑郁而终。

而唐僖宗李儇继位的时候只有12岁,还只是个孩子,朝政由田令孜把持,在黄巢起义攻进长安的时候,田令孜带着李儇跑到了四川,虽然在几年后将黄巢赶出了长安,但是田令孜在随后与王重荣的矛盾中再次挟持李儇离京,这个时候的李儇与田令孜已经离了心。但那时候唐末的军阀已经开始不把天子放在眼中,强行滞留李儇,等他好不容易回到长安后,很快就病逝了,去世的时候才27岁。

唐昭宗李晔更悲剧,这位皇帝登基后也曾有大志,并很快解决了大部分的宦官,但是在后来的讨伐藩镇军阀时,却吃了亏,不得不向李克用赔罪,又被李茂贞逼迫,被韩建软禁在华州达三年之久。好不容易回到了长安,又被宦官逼迫退位,最终被朱温利用,并被朱温逼着迁都洛阳,然后为朱温所杀。

他死后,他的儿子李柷被扶立为大唐皇帝,只是这个皇帝完全就是一个傀儡,907年被朱温所杀。

第六等级: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懿宗李漼

这三位是大唐只知享乐的皇帝。李恒算起来还是郭子仪的后人,其母正是郭子仪的孙女,但是李恒却是彻头彻尾的昏君,只知道打猎和举行宴会,为此不惜大兴土木,而他的死也非常的应景,曾在打马球的过程中被吓得中风,之后就长时间养病,迷上了长生不老药,29岁就去世了。

李恒去世后,他的长子李湛继位,李湛对玩乐的痴迷程度比李恒更甚,酷爱打马球、游宴,在宫中举行体育比赛,白天玩了黑夜也要玩,黑夜招呼宦官出去打夜狐,在一次夜晚外出的时候,李湛被宦官们杀死,当时李湛继位还不满两年,而年龄仅仅只有18岁。

而唐懿宗李漼则是唐宣宗的儿子,继位之后并没有延续父亲留下来的大中之治,反而对玩乐更有兴趣,出行的排场是相当大的,动辄十余万人跟随,奢侈程度令人发指,后来的他还奉迎佛骨。为了维持他的奢侈生活,百姓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大唐的形势也急转直下,在李漼去世后不久,黄巢起义爆发。

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但是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548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宇宙飞船一般用什么燃料 反物质飞船不是梦 未来能够在星际空间获得燃料下一篇:为什么发出的圣旨会因涉及乾隆身世而被收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