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带劭的名人 东晋彭城曹氏家族历史简介

导语:东晋彭城曹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族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从曹植、曹丕到曹操、曹彰,曹氏家族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录导航:

  1. 带劭的名人
  2. 曹豹和曹操什么关系
  3. 三国曹氏一族名单
  4. 求三国时期曹氏一族人物表
  5. 魏国国君顺序
  6. 三国徐州商人富可敌国的是谁
带劭的名人

张劭(1906—1987),乳名基劭,又名劭农。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聂坟村,1933年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雷斯德医学研究院; 1936年在英国雷斯德医学研究院获药物化学博士、医学治疗博士;1937年应邀到美国圣约翰霍普金氏医学院任研究员,两年再获美国生物化学博士,至此被誉为“三冕博士”。玉金方是张劭博士毕生心血研发的,治疗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的 。

邵力子:(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浙江省绍兴人,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曾任国民党政府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21年加入中共,1954年提出计划生育的正确主张,积极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常委。

邵逸夫:生于1907年10月,浙江宁波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著名慈善家,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应劭(约153~196年),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司隶校尉应奉之子。

“少笃学,博览多闻”,成年之后,由郡举荐为孝廉,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又为萧令。中平二年(185年),建议采用互市办法,治理边事。中平六年(189年),做了五个月营陵令的应劭被提拔为泰山太守。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黄巾军进入泰山境内,应劭带兵应战,大败黄巾军。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之父曹嵩及其弟曹德由琅琊郡到泰山郡,曹操令应劭派军队接应他们到兖州,但是应劭军队尚未到达,徐州刺史陶谦秘密派出数千骑兵劫杀了曹氏父子。应劭恐惧曹操责罚,无奈之下弃官投奔了冀州牧袁绍。

建安初年,删定律令作《汉仪》,后拜为袁绍军谋校尉,自此再未离开冀州,最后在邺(今河北临漳)病逝

曹豹和曹操什么关系

曹豹和曹操没有关系。

曹豹是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部将。其女曹氏为吕布次妻。兴平元年,曹操征陶谦,曹豹与刘备屯郯东,邀击之,为操所破。刘备领徐州牧后,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曹豹与张飞守下邳。豹反刘备,间迎吕布,致使吕布得以反客为主自称徐州刺史。

三国演义中吕布为曹豹之女婿。曹操伐徐州时,曹豹与刘备一同在郯县以东迎击曹操,却被曹操击破。后仕刘备为下邳相,于刘备与袁术交战时守下邳,反迎吕布入城,后被张飞所杀。

曹操介绍:

魏武帝曹操,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三国曹氏一族名单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丁夫人:曹操原配正室夫人。

刘夫人:丁氏的侍女,随丁氏陪嫁至曹家,后亦为曹操之爱妾,不久病亡,生有曹昂、曹铄二子。

环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冲、曹据、曹宇三子。

杜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林、曹衮二子。

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曹峻二子。

尹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矩一子。

王昭仪:曹操之妾,生有曹干一子。

孙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上、曹彪、曹勤三子。

李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乘、曹整、曹京三子。

周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均一子。刘姬:曹操之妾,生有曹棘一子。宋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徽一子。赵姬:曹操之妾,生有曹茂一子。陈妾:无子女。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

曹铄:早薨。

曹丕: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223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13岁病死。

曹据: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232年封为燕王。魏元帝曹奂之父,魏文帝,魏明帝两代托孤。曹霖: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232年封为楚王。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217年封为噤侯。

曹京:早薨。

曹均: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与曹操及曹丕不和。232年封为曲阳王。

曹宪:汉献帝贵人。(后汉书 献帝纪)。

曹节:汉献帝皇后。(后汉书 献帝纪)。

曹华:汉献帝贵人。(后汉书 献帝纪)。

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

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

曹纯:字子和,曹仁之弟。

曹休:字文烈,曹操从子。

曹真:字子丹,曹操从子。其子:曹爽字昭伯,曹羲,曹训。夏侯氏:曹操堂侄女,夏侯霸族妹,张飞之妻,嵩系。

夏侯充:曹操堂侄曹睿:曹操之孙,曹丕之子,魏明帝,操系。

曹芳:曹操曾孙,曹睿之子,魏废帝齐王,操系。

曹髦:曹操曾孙,曹丕之孙,魏后废帝,操系。

曹奂:曹操之孙,曹宇之子,魏元帝,操系。

求三国时期曹氏一族人物表

曹操是亳州人,可以说人人都知道,但你了解他吗?应该了解他,以及他的家族。因为曹操不单单是亳州人,他还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戴上这三顶桂冠的,历史上寥寥无几),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是诗人、书法家、音乐家、建筑学家、围棋国手等多才多艺之人,他个儿不高(4尺9寸3),却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前进与发展,繁衍了中华民族……毛泽东评价他:“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和发展,是有功的”,史称其:“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许多中国人的坚强、果敢、不畏艰险、聪明、灵活、节敛等美德,在他身上都得到充分的展现,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人物。

我为有这样的乡人感到自豪和骄傲,我爱曹操!曹操的后代也有很多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作为亳州人有必要了解、知道。

曹操是汉相曹参之二十四代孙。他的曾祖父叫曹萌,字元伟,为人宽厚仁慈;史载,有邻失一猪,与萌家猪相类,诣门认之,萌不与其争,使驱之去;过二日,失猪自归,主人大惭,送还猪并再拜伏罪;萌笑而受之。

萌生四子:长子名 ,字伯兴,有子曹鼎(官尚书令);次子名 ,字仲兴,有子曹瑜,瑜生子曹洪;三子名褒,字叔兴,生有长子曹炽(有双胞胎:曹仁、曹纯)、次子曹嵩、三子曹胤;四子名腾,字季兴。腾幼时入宫为太监,无后;他要了其三哥曹褒的二儿子曹嵩。嵩生二子,即曹操、曹德。

曹操弱冠前娶妻丁氏(不生育),养子曹真,后废;后纳刘氏,生子昂、铄 ;公元一八七年曹操辞东郡太守,借病回故乡,娶歌妓卞氏(后为妻,封王后,曹丕称帝尊为皇太后),卞生丕、彰、植、熊;尹氏生矩;王氏生干;环氏(后为夫人)生冲、据、宇;孙氏生上、彪、勤;杜氏生霖、衮;李氏生乘、整、京;秦氏生玹、峻;刘氏生棘 ;周氏生均;赵氏生茂;宋氏生徽。

计有妻妾十四人,生有二十五子、二十三女(较有名的有四人:清河长公主,汉献帝贵人:宪、节、华,节后为皇后;其它略)。

曹氏家族在曹操之前是亳州的名门望族。爷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长乐太仆、费亭候;父曹嵩为太尉、袭费亭候;三爷(亲生爷)曹褒为颖川太守;伯父曹炽为长水校尉;小叔曹胤为谒(汉朝的一种官名);大爷的儿子即堂伯父曹鼎为尚书令;曹操则由侍郎、顿丘县令、济南相国、骑都尉……大将军、丞相而迁公、魏王。

曹操执掌朝政后,堂兄曹仁、曹纯,堂弟曹洪等及其儿孙,还有他的儿孙们,大凡有本事、有能力的皆为朝庭命官,抑或为魏国的要官。需要说明的是:董卓乱京,公元一八九年曹操起义兵讨伐,曹嵩为避董卓乱,举家百余口逃难泰山华县;公元一九三年秋,曹操刚在定陶立稳脚,即派人接父等,徐州牧陶谦部将张阖借护送之机劫财,并将父嵩、继母、弟德、妻丁、刘氏等百余口皆杀戮。

这也是曹氏后人在亳州较少的重要原因。

曹操时期,除了大儿子曹昂战死外,其它几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干儿子曹真、曹休等皆为国家栋梁并担当要职,而且丕、植在文学、诗词上很有迠树。

公元二二○年曹操死,第二年曹丕迠立魏国(进入三国时期),称魏文帝(在位七年);后丕子睿称明帝(在位十三年);明帝无子,由任城王曹楷子齐王曹芳继位十四年;东海王曹霖(丕子)之子高贵乡公曹髦继皇位六年;燕王曹宇(曹操子)之子陈留王曹奂公元二六○年称元帝(在位六年);公元二六五年禅位于晋。

至此曹氏统治结束。 从曹腾起,至曹奂止,曹氏家族活跃在我国政治午台上一百余年矣。

曹操的25个儿子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

曹丕,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曾根据浮力的原理为大象秤重。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林,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

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魏国国君顺序

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周宗主初封魏为候,前396年至前225年魏被秦灭国止,魏国国君先后为魏武侯;前376年韩.魏.赵三家分晋,前370年魏惠王;前335年惠王后年;前318年魏襄王;前295年魏昭王;前276年魏妥釐王;前242年魏景湣王;前227年魏王假;前225年魏国被秦国所灭。共七世,历171年。

共历五帝,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

1、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认为时下兵荒马乱,教曹丕学射箭,六岁时,曹丕学会了射箭。八岁时,曹丕学会了骑马。

从十岁起,曹丕就随父亲征战南北,长时间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而且还丰富了他的见闻,为其诗篇创作积淀了大量的素材。

在曹操二十五个子嗣之中,先后出现于曹操视野里的储嗣候选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汉家天下的政治局面,早在董卓之乱后就已开始紊乱。曹操迁汉献帝至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政令皆出于曹氏。在皇权的拥有上来说,汉献帝已经成为一个傀儡。

曹操虽然戎马战争四方,但以臣子的身份征周旋在各个割据势力之中。延康元年(220年)十一月,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

十二月十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 辛未,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在执政期间,曹丕很想成就一番儒家仁政君主的作为。曹丕在政治抱负上,继承乃父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

在治理国家理念方面,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贤臣之世。他对内施政恩威并重,巩固权利的同时集权在手,制法削藩,打击异己,诏令禁外戚宦官干政。

他又与民生修养生息,政倾惠民并复兴儒学。意在教化民众,恢复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2、曹叡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

1、魏文侯 (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

2、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

3、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70年即位,在位52年。

4、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即位为君,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

5、魏昭王(?─前277年),汉族,姬姓,魏氏,名遫。魏襄王之子,魏惠王之孙。东周魏国第5代国君。前295年—前277年在位。

6、魏安釐(xī)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

7、魏景湣王

魏景湣王(?―公元前228年),姬姓,魏氏,名增,一名午,魏安釐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公元前242年—公元前228年在位。

8、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东周魏国第八代国君(末代国王)。前227—前225年在位,魏景湣王之子。

曹魏皇帝列表: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220年—226年在位7年,年号:黄初(220年—226年)。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226年—239年在位14年,年号:太和(227年—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

魏哀帝曹芳(232年——274年),240年—254年在位15年,年号:正始(240—254),嘉平(249年—254年)。

魏废帝曹髦(241年——260年)254年—260年在位,年号:正元(254年—260年),甘露(256年—260年)。

魏元帝曹奂(246年——302年),260-265年在位5年,年号:景元(260年六月—264年五月),咸熙:(264年五月—265年)

北魏皇帝列表:

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

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

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

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

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

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

献文皇帝——拓跋弘,庙号显祖,在位时间466年——471年。

孝文皇帝——拓跋宏,庙号高祖,在位时间471年——499年。

宣武皇帝——元恪,庙号世宗,在位时间500年——515年。

孝明皇帝——元诩,庙号肃宗,在位时间516年——527年。

武怀皇帝——元子攸,庙号敬宗,在位时间528年——531年。

节闵皇帝——元恭,庙号烈宗,在位时间531年——532年。

孝武皇帝——元修,庙号显宗,在位时间532年——534年

魏国历代国君列表

1魏文侯魏斯 前445年—前396年50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称魏侯

2魏武侯魏击前395年—前370年26

3魏惠王魏罃 前369年—前319年51前334年,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更元年4

4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23

5魏昭王魏遫 前295年—前277年19

6魏安釐王魏圉 前276年—前243年34

7魏景湣王魏增 前242年—前228年15

8(魏王假)魏假 前227年—前225年3

注:(魏王假)并非谥号,而是习惯性称法。关于魏惠王的姓名,《庄子·则阳》作魏莹,《战国策》作魏婴。

春秋战国魏国历代君主姓名如下:

1、魏文侯,姓名魏斯,在位时间:前403年—前396年。

2、魏武侯,姓名魏击,在位时间:前395年—前370年。

3、魏惠王,姓名魏罃,在位时间:前369年—前319年。

4、魏襄王,姓名魏嗣,在位时间:前318年—前296年。

5、魏昭王,姓名魏遫,在位时间:前295年—前277年。

6、魏安釐王,姓名魏圉,在位时间:前276年—前243年。

7、魏景湣王,姓名魏增,在位时间:前242年—前228年。

8、魏王假,姓名魏假,在位时间:前227年—前225年。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公元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

三国徐州商人富可敌国的是谁

三国里的富豪都有谁?有人说那肯定是刘备、孙权和曹操这三位巨头了。但是这三个人的身份都比较特殊,他们不是一个国家的奠基者就是开创者,所以讨论刘备、孙权和曹操的财富没有什么意义。下面列举的这五位是在三国时期比较有名气的富豪,这些富豪中有的人阔气程度超乎想象,也有的人以吝啬出名。

1:麋竺

如果说三国时期谁比较有钱,那一定非刘备的大舅子麋竺了。关于麋竺多么有钱在《三国志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里有明确的记载,其原文为:“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麋竺家世代经商,到了他这一代积累了无数的财富,他家里养的仆人门客就有上万人。

如果这些不足以说明麋竺有钱,那么我再看一段具体的资料记载:”吕布乘先主之出拒袁术,袭下邳,虏先主妻子.......竺於是进妹於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这件事情说的是刘备攻打袁术的时候,吕布偷袭刘备占据了下邳。刘备失去了下邳没有了依靠实力大损,后来麋竺不仅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刘备,还资助刘备金银货币无数奴仆门客两千人,刘备得到麋竺的救济之后才得以重振。麋竺仅仅凭借一人之力就可以资助一支军队的供给,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了。如果三国时期有《福布斯》排行榜那么麋竺应该可以位居首富之位。

2:笮融

如果有人对佛教史比较关心的话,那么相比会了解笮融这个人。笮融和麋竺一样最初都是在徐州牧陶谦下做事,《三国志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记载:“谦使(笮融)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笮融当时负责的是督办广陵、彭城和下邳郡的粮食,在他为官期间不仅为害地方还倾吞了这三个郡的粮食。笮融在当时是有名的佛教领袖,他聚敛了大量的财产之后是便大兴寺庙,其寺庙可容纳三千多人同时诵经。

笮融在地方大兴佛教吸引来了许多和尚尼姑前来,每次举办浴佛会都十分隆重。史书记载:“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於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由此可见笮融在陶谦手下办事的确捞了不少油水,有人会说笮融贪污的钱用来兴佛说明他还是个不错的人,事实上笮融为人十分残暴,后来他势穷力孤的时候先后投奔过广陵太守赵昱和彭城相薛礼,但是这两个好心收留笮融的人后来都被笮融所杀。

3: 娄圭

娄圭在《三国志》里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他的具体事迹见于《魏略》和《吴书》。《魏略》中记载:“娄圭字子伯,少与太祖有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娄圭年轻的时候就和曹操相识是曹操的老朋友。后来娄圭投奔曹操后一直是作为曹操的幕僚追随曹操平定了河北、荆州。在曹操准备南下荆州的时候,当时荆州之主刘崇派人前来投降,曹操手下的谋士都怀疑这是刘崇的诡计建议不要轻信,只有娄圭坚持刘崇投降是真。后来曹操听信了娄圭立即出兵南下后来刘崇果然献出荆州投降,曹操于是大喜决定重赏娄圭。

事后据《吴书》记载:“宠秩子伯,家累千金,曰:"娄子伯富乐于孤,但势不如孤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娄圭受到曹操丰厚的赏赐,事后曹操也表示娄圭现在比他还富有,不过曹操又补充一句说道:尽管娄圭比我有钱全是权势没有我大啊!

4:鲁肃

很多人都知道鲁肃是机周瑜之后江东的第二任大都督,但是却不知道鲁肃还是江东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三国志 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鲁肃)家富於财,性好施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鲁肃不仅腰缠万贯还乐善好施。当时正值乱世百姓流离失所,鲁肃四散家财接济乡里百姓,因此在家乡鲁肃很得民心。

鲁肃和周瑜之所以能相交相识,严格来说还要归结于鲁肃太富有。史书记载:“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原来周瑜在做居巢长的时候,听说鲁肃比较富有于是便带人前来请求他资助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在得知周瑜的来意后鲁肃随手一指将其中一个粮仓的粮食赠予了周瑜。鲁肃的豪气让周瑜刮目相看,于是周瑜便和鲁肃结交两人的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5:曹洪

曹洪是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的大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他是曹操的堂弟。早在曹操还没有发迹的时候,曹洪家里就很富有。据《魏略》记载:“初,太祖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赀。于时谯令平洪赀财与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初曹操担任司空的时候,曾让本县县令评估官吏的家财。谯县县令评估曹洪的家财和其他公侯之家的一样。曹操得知后便说道:“我家哪里有曹洪家有钱呢?”

曹洪这个人有钱但是性情吝啬,《三国志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记载:“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曹丕曾向曹洪要过钱,但是遭到了曹洪的拒绝,所以曹丕对曹洪一直怀恨在心。后来曹丕当皇帝之后便要收拾曹洪,于是便借口曹洪的门客犯法要株连曹洪,当时很多人为曹洪求情,但是曹丕都不予理睬。

眼看曹洪就要因为过去的抠门而葬送性命,不过好歹还有一个可以劝住曹丕。这个人就是曹丕的生母卞太后,因为当初曹洪曾舍命救过曹操,而且还是曹氏族人。所以卞太后得知曹丕要杀曹洪之后立即大怒,甚至威胁曹丕的夫人郭皇后说道:“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意思就是今天要是曹洪死了,明天我就让皇帝废了你的皇后。

乱世中,为了争霸天下,诸侯们相互攻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一方资源耗尽之日,往往就是失败灭亡之时,因此,为了保持实力,维持战争机器正常运转,有些诸侯做出了一些非常不人道的事情,比如曹操,就打起了死人的主意,专门成立一个机构,用来盗墓,靠从坟墓里挖出来的陪葬品来维持其军队的开销。

对于挖人祖坟的事,中国人一向深恶痛绝,一般人是不会干,也不敢干的,所以只能另想办法。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就是向广大的百姓征收,以及向一些大户拉赞助。麋竺是徐州的一个富商,其祖先世代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了麋竺这一代规模更是庞大,其手下有仆人、食客一万多人,资产更是不可计数。当时的徐州牧陶谦见麋竺家族势力庞大、富可敌国,于是封他为别驾从事,相当于徐州秘书长的高官。

194年,陶谦死了,临终前将徐州托付给刘备,并且命麋竺等徐州官员、大户辅佐刘备。于是刘备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可不久之后,被曹操打败的吕布前来投奔刘备,为了多个帮手对付曹操,刘备收留了吕布,可吕布却是个白眼狼,趁着刘备去打袁术之时,偷袭了徐州城,还虏获了刘备的妻子。与袁术打得损兵折将,根据地又丢失,连老婆都落入了吕布之手。此时的刘备只得驻扎在广陵郡的海西县,看着狭小的地盘,以及剩下的少数士兵,此时的刘备,心灰意冷,一筹莫展。

见刘备如此糟糕的情况,麋竺却在这时将他年轻貌美的亲妹妹嫁给刘备为妻,并且还将2000多仆人和大量金银财宝送给刘备扩充军备,然后还鼓励刘备要再次振作起来。而此时曹操也知道麋竺的事迹,觉得他是可用之才,于是上表荐麋竺为嬴郡太守,其弟麋芳为彭城国相,面对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投来的橄榄枝,麋竺却不为所动,决定和弟弟麋芳一起追随刘备浪迹天涯。

214年,刘备终于入主益州,实现了三分天下,麋竺也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刘备晋位汉中王后,拜麋竺为安汉将军,其地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为蜀中众臣中待遇最高之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757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南唐和宋的关系 南唐会作诗的皇帝下一篇:王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