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明朝初期山东有几个王 明朝历史上的旧臣

导语:明朝初期山东有多位王公,其中以王恕、王琼、王直、王振等人最为著名。这些王公在明朝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明朝旧臣之一。

目录导航:

  1. 明朝初期山东有几个王
  2. 朝代灭亡后旧臣怎么处理
  3. 出名的明朝皇帝及身边的名臣宦官
  4. 明代历任首辅和锦衣卫指挥使姓名及任职时间
  5. 朱棣之后的王位顺序
明朝初期山东有几个王

明朝在山东共封过六位藩王,成功三位,绝后三位,成功率百分之五十。来看看具体情况:

第一位:齐王朱榑。

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山东青州。中国古代,亲王爵位以秦、晋、齐、楚是个爵位最为尊贵,排行老七的朱榑能封上齐王,应该是得到老爹朱元璋的疼爱。但齐王是个不安分的人,坏事做了不少,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将齐王废为庶人,禁锢在南京4年。靖难之变后,朱棣当上皇帝,恢复朱榑的王位,并让他回到封地青州就藩。

齐王本性不改,回到封地后,好了伤疤忘了疼,朱棣多次苦苦相劝,叫他不要忘了建文年间坐牢的痛苦,朱榑不听,阳奉阴违。永乐四年(1406年),朱榑被召唤到南京见四哥朱棣,朝廷大臣弹劾朱榑的罪行,朱榑说道:“你们这些奸臣,整天喋喋不休,是不是想学建文朝的齐泰、黄子澄?总有一天我会杀光你们。”朱棣听了这话,当然很不高兴,于是朱榑就回不去了,被留置在南京,不久,朱棣将齐王的儿子们召到南京,一并废为庶人,关在南京。

宣德三年(1428年),齐王朱榑和三个儿子“皆暴卒”,幼子朱贤爀被安置在安徽庐州,这跟独苗发展很快,他的后人跑到南京为非作歹,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天天请人喝酒。明朝灭亡后,隆武帝在福州继位,居然恢复朱榑的王爵,实在是昏聩。

第二位:鲁王朱檀。

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个月就赶上朱元璋第一次大封皇子,被封为鲁王,属于朱元璋封的第一批王爷。

洪武十八年(1385年),15岁的朱檀前往兖州(今山东兖州)就藩。4年后,即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服食丹药中毒,医治无效死亡。朱元璋既悲痛又生气,给了他一个不好的谥号“荒”,荒唐的意思,后世称为鲁荒王。朱檀死的时候只有19岁,好在,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儿子刚满月,叫朱肇煇 。这个儿子竟然成功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久,活了77岁,是明朝最长寿的藩王。

明末鲁监国朱以海是他的直系后裔。朱以海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袭封鲁王,三月崇祯帝上吊身亡,朱以海南逃,后来寓居在浙江台州。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虏,一帮明朝旧臣迎朱以海于绍兴出任监国。朱以海不熟悉人情世故,但很好说话,从谏如流,谁提建议都同意。

后来,朱以海在浙江沿海抗清失败,逃到福建厦门投靠郑成功,并长期居住在金门岛。1959年8月,“国军”在金门的驻军构筑工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鲁王朱以海的墓,考古发现鲁王朱以海死于哮喘。这年冬天,“校长”到金门巡视,到鲁王墓视察,指示建筑新墓。1963年2月,当地举行鲁王新墓安葬典礼,新墓左侧树立了蒋经国写的《重建明监国鲁王墓碑记》。鲁王家族以荒唐开始,以坚持民族气节结束。点赞!

第三位:汉王朱高煦。

是永乐帝朱棣的第二子,在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并且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靖难成功后,朱高煦年轻气盛,居功自傲,多有不法,一直想取代大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朱棣对其是爱恨交加,本想把他封到边陲云南,眼不见心不烦。但朱高煦不是省油的灯,死活不去云南,朱棣也没有办法,只好将他安排去山东乐安州(今属济南)就藩,当时是一个小地方。但朱高煦到封地后,并不老实,朱棣和朱高炽去世后,朱高煦看到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年轻,于是起兵谋反,结果迅速被朱瞻基御驾亲征擒获,全家被押到北京,朱高煦自己和12个儿子全部被朱瞻基处死,朱高煦全家死绝,一个不剩。好惨!

第四位:德王朱见潾。

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二子,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原名朱见清。景泰三年(1452年),被叔叔明代宗朱祁钰封为荣王。父亲朱祁镇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改封为德王。封地在山东德州,但是德州比较贫瘠,为此将他改封为济南,藩号不变。先前的齐王(朱元璋第七子朱榑)、汉王(朱棣的第儿子朱高煦)都被废除了,朝廷将他们的产业都给了德王朱见潾。

成化二年(1466年),18岁的朱见潾正式就藩济南府,于这正德十二年(1517年)去世,享年70岁,高寿。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清兵大举南下,深入山东境内,攻下济南,第六任德王朱由枢和部分家人被俘虏,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死在东北。崇祯十三年(1640年),朱由枢的弟弟朱由栎袭封为德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清朝杀害。

第五位:衡王朱祐楎。

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七个儿子,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为衡王,弘治十三年(1499年)就藩山东青州,衡王就藩的不是湖南衡阳,有点不对头,而且青州这个地方曾经封过齐王朱榑,是个不吉利的地方。但是衡王是个老实人,老实人事就少,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不折腾,不闹事。衡王在青州传了六世七王,到明末子孙后代上千人。这一支都是琴棋书画的爱好者,没给朝廷添什么乱子。末代衡王朱由棷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投降朝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和其他被俘虏以及投降的皇族一起被清朝杀头。

第六位:泾王朱祐橓。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十一子,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出生。父亲朱见深去世时,他才2岁,好在有哥哥明孝宗罩着。弘治四年(1491年),他被哥哥明孝宗封为泾王。弘治十五(1502年)赴封地沂州(今山东临沂境内)就藩。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享年52岁。他生过一个儿子,但是后来死了,泾藩被废除。

朝代灭亡后旧臣怎么处理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指的是当权者更替,底下也会有人事变动。不要说改朝换代,就是当朝的皇位更替,也会有着大批臣属被更换。毕竟新皇上位,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新势力,这跟现代国家中内阁更换是一个道理。

那么对于这些前朝旧臣会如何处置呢?总的说来,历代开国皇帝都是都是有着大肚量、大胸襟和大气概的人,为了彰显自己气度,很少有大肆屠杀前朝官员,反而是能留的尽量留。

改朝换代之后保留前朝的官僚阶级,新的王朝需要官僚体系来控制民众,官僚阶级也需要和新的政权合作,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互相需要,自然事情就成了。

咱们上学时曾学过一篇文章,叫做《陈情表》其中就提到了晋朝统一全国后后,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唐朝取代隋朝以后也是大批的任用前朝官员,比如魏征、刘文静。而北宋基本就是北周家底,只是换了个领导。还有清朝入关后,几乎是全盘接收了明朝的官僚系统。

当然了,以上这些前朝官员,基本都是和统治者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像那些声望颇高,且忠于前朝,对新朝有威胁的官员,那就得两说了,必须要除掉。说白了,能劝降的尽量劝降,杀几个极端的示威示威就可以,这样比较有利于国家稳定。

其实不仅仅是前朝官员,前朝的王公贵族再改朝换代时也大都会受到礼遇。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二王三恪,就是说,历代新王朝建立后封赏前面两朝或三朝的皇室后裔为王侯。虽然不是每个朝代都做到这点,但是大部分都做到了。

例如曹魏之于汉献帝,北宋之于柴家,都是如此。当然,这个也分人,有些人对于前朝官员就不是那么柔和了。

比如李自成,他初建大顺政权的时候,手底下几乎都是粗人,他的文官连六部都凑不齐。但在攻破京城后,由于他的"仇官心态",他将前朝有功勋的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尽皆抓来拷打迫害,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其实不管新任的皇帝如何,当然大多数还是很有胸襟和气魄的,毕竟为了得到百姓们的支持,还为了彰显自己的气度,他们对待前朝的官员还是很好的,基本上不会杀掉他们,甚至还会任命他们为新朝的官员。正如我们所学过的文章《陈情表》中提到的,为了拉拢前朝的官员,皇帝还是很卖力的,毕竟这样能够赢得民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比如那些前朝的忠诚拥护者,他们可是旧势力的代表。而且他们可是有着很高的声望,他们的一举一动很有可能让百姓们发生动乱,这对于新王朝的建立可是有很大威胁的。所以这些官员要么自己不投降被杀,要么因为反叛被杀,反正结局都是一死。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大义而死,也算是值得了。

最后提及一下旧王朝的王族,他们还是很幸运的,他们会受到很好的礼遇,毕竟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二王三恪,也就是对待前朝或者前两朝的皇族都会封赏他们为王,很多的皇帝都能够做到这些。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一些残暴的皇帝会杀光前朝的皇族还有官员,不过这些皇帝并不会太长,这已经是一个定律。

旧王朝背推翻,新王朝崛起,如同田中的土地背翻新,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首先,新王朝的成立,必然代表着旧王朝的覆灭,为了这些星星之火死灰复燃,必然是斩草除根,根据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子必须四绝,或者流亡海外,不得归还,女子或嫁王公贵族,或悲惨的成为他人附庸。

对于臣子,新王朝会大度很多,顺从着用之,忤逆者贬之。当然还有公开反对者杀之。

直到多年后,国家稳定,朝廷会将这些年还未归心的臣子降罪,从而提拔新的门庭,以新旧势力相互平衡,稳定局势,此乃帝王之术也。

出名的明朝皇帝及身边的名臣宦官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熜,,大太监王振,站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

崇祯帝,木匠皇帝,修道皇帝都出自明朝!

还有土木堡之变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

京畿保卫战上位当皇帝的朱祁钰!

还有成化皇帝朱见深,短命皇帝朱高炽等等都是明朝的皇帝和太监!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明朝,统一中国,内政也尚算励精图治,杀功臣之类的就不多黑了。

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打交趾,郑和下西洋,定都北京。夺位和杀方孝孺之类的残暴事迹也就不多黑了。

明仁宗朱高炽:这位是容易被忽略的明君,主要在位只有十个月就病逝了。然而他释放建文帝旧臣,平反冤案,实在不愧仁宗之名。

明宣宗朱瞻基:仁宗之子,在位十年期间,吏治清明,政治上也做了一些更有效率的改革,仁政爱民,可惜只在位十年就早逝了。

明代宗朱祁钰:土木堡之变后仓促即位,重用于谦等名臣,挽明朝于危难之中。而后经夺门之变后病逝,被英宗封以恶谥。后世终得以正名。

明孝宗朱佑樘:幼年坎坷的皇帝。即位后废除苛法,任用贤臣,减轻税赋,史称弘治中兴。

有名的大臣:

1、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2、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北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今湖北荆州)。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3、刘基,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4、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明成祖朱棣,永乐一朝名臣辈出,大才子解缙,治国能臣杨士奇,黑衣宰相姚广孝,靖难名臣张辅,七次下西洋的传奇太监郑和。

大才子解缙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只为作文章不会做官,以至于被成祖抛于雪地冻死,让后世人唏嘘不已。治国能臣杨士奇经久不衰,辅成祖破大漠,助洪熙定鼎大宝,帮宣德平定汉王之乱,佐景泰用于谦保卫北京,可谓贤臣也。黑衣宰相姚广孝助成祖靖难成功,此人乃佛中屠户,屠户成佛,有平天下之功劳,治天下之能力,却不恋红尘,千古恶人,千古贤相,千古奇人,千古奇僧。

传奇太监郑和率当时世界最先进舰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州红海沿岸,宣扬天朝国威,加深明朝同世界各国的交流。

明朝比较出名的皇帝有:

洪武朱元璋:刘基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徐达,汤哥,常遇春,蓝玉等

建文朱允炆: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儒等

永乐朱棣:杨荣,杨士奇,杨溥,解缙,郑和等

正统朱祁镇:宦官张振

景泰朱祁钰:于谦

正德朱厚照:王守仁,刘瑾

嘉靖朱厚熜:海瑞,严嵩,徐阶,戚继光

万历朱翊钧:张居正

天启朱由校:魏忠贤

崇祯朱由检:孙传庭,卢象升

明朝皇帝里面比较出名的有明成祖朱棣,他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文武全才,但没有继位的机会。

朱元璋死后传孙不传子,而初继位的侄子又急于削藩,朱棣借机“靖难”起兵,与侄子大打出手,最后,杀入南京,夺得天下。只可惜侄子皇帝下落不明,成了朱棣心头病。

――朱棣在位期间年号永乐,他组织编纂《永乐大典》、带兵扫荡北元残余势力、迁到北京等,是明朝有名的皇帝。

而与朱棣同时期,他身边的最有名的宦官则非郑和莫属。郑和在“靖难”中因功受到朱棣赏识,奉朱棣之命六下西洋,虽说肩负着寻找下落不明侄子皇帝的秘密使命,但其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的贡献,远大于此,可谓是名臣宦官。

明代历任首辅和锦衣卫指挥使姓名及任职时间

下面就是有史可查的锦衣卫指挥使:

毛骧

工作时间: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至胡惟庸案后

任职原因:跟随着朱元璋多年,受朱元璋信任离职原因:胡惟庸案后为了平息众怒被朱元璋处死

主要业绩:主持完成了胡惟庸案

蒋瓛

工作时间:胡惟庸案后至蓝玉案后

任职原因:继任前锦衣卫指挥使

离职原因:蓝玉案后,朱元璋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将蒋献处死

主要业绩:主持完成了蓝玉案

宋忠

工作时间:洪武末至怀来之战后公元1399年

任职原因:继任前锦衣卫指挥使

离职原因:怀来之战兵败身死

主要业绩:怀来之战

纪纲

工作时间: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

任职原因:明成祖即位后,利用锦衣卫诛杀建文旧臣

离职原因:意图不轨让太监告发,被明成祖所杀

主要业绩:诛杀建文帝旧臣

赛哈智

工作时间:永乐年间至宣德年间

任职原因:正常升迁

离职原因:正常退休,比较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正常工作

刘勉

工作时间:宣德年间至正统初年公元1436年

任职原因:正常升迁

离职原因:正常退休 ,比较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正常工作

徐恭

工作时间:正统初年至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

任职原因:正常升迁

离职原因:王振当权,用亲信马顺替代徐恭

主要业绩:正常工作

马顺

工作时间: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至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任职原因:王振亲信,关系提拔

离职原因:土木堡之变后,作为王党余孽被活生生打死在朝堂上

主要业绩:帮助王振铲除异己

卢忠

工作时间: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至景泰年间任职原因:正常升迁

离职原因:金刀案后装疯卖傻,聪明之人

主要业绩:指挥了金刀案

朱骥

工作时间:景泰年间至景泰八年

任职原因:卢忠装疯卖傻,得到朝臣支持继任离职原因:夺门之变后,作为于谦女婿被殃及主要业绩:减轻刑罚,整顿诏狱

逯杲

工作时间: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至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

任职原因:夺门之变后得到曹吉祥推举

离职原因:被准备谋反的曹吉祥的侄子曹钦发现了间谍身份,然后被他们杀害

主要业绩:公然索贿,胡乱治罪

哈铭

工作时间:天顺年间

任职原因:土木之变后保护明英宗有功

离职原因:奉旨出使外藩,

主要业绩:土木之变后保护英宗,跟着皇帝吃苦,皇帝复位后也得到了奖赏

袁彬

工作时间: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至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

任职原因:土木之变后保护英宗有功,封都指挥使佥事,哈铭离职后兼任锦衣卫指挥使

离职原因:寿终 ,跟着皇帝吃苦也得到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土木之变”后保护明英宗,天顺年间剿除石亨,曹吉祥等

门达

工作时间: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至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

任职原因:得到明英宗宠信,挤走袁彬

离职原因:明英宗病逝,门达被问罪贬官

主要业绩:祸乱外廷

万通工作时间:成化年间

任职原因:万贵妃的弟弟,得到万贵妃举荐任职

离职原因:明宪宗病逝,万家失去靠山,被明孝宗贬斥

主要业绩:祸乱外廷

牟斌

工作时间: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至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

任职原因:正常升迁

离职原因:遭到刘瑾记恨,被下狱致死

主要业绩:仁善治狱,保护被刘瑾陷害入狱的朝臣 ,是个有良心的人

石文义

工作时间: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至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

任职原因:因贿赂刘瑾得到升迁

离职原因:刘瑾倒台后被治罪

主要业绩:帮助刘瑾打压并铲除异己

张采

工作时间: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至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

任职原因:因贿赂刘瑾得到升迁

离职原因:刘瑾倒台后被治罪

主要业绩:帮助刘瑾打压并铲除异己(为何有两位指挥使,这个不是很清楚)

钱宁工作时间: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至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

任职原因:跟明武宗睡在同一张床上,认了皇帝做干爹,以皇庶子钱宁身份入主锦衣卫

离职原因:被江彬排斥

主要业绩:诱导明武宗兴建豹房

江彬

工作时间: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

任职原因:和明武宗“出入豹房,同卧起而得到宠信,排斥掉钱宁后任职

离职原因:明武宗死后,朝臣弹劾被剐

主要业绩:诱导明武宗干了许多荒唐的事情,严重破坏了皇帝形象

朱宸

工作时间:嘉靖初年

任职原因:江彬被剐后,因为是兴王府的旧人而得到升迁

离职原因:正常退休,比较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正常工作

骆安

工作时间:嘉靖初年

任职原因:因为是兴王府的旧人而得到升迁

离职原因:正常退休,比较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正常工作

王佐

工作时间:嘉靖中期

任职原因:因为是兴王府的旧人而得到升迁

离职原因:正常退休,比较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正常工作

陈寅工作时间:嘉靖中期

任职原因:因为是兴王府的旧人而得到升迁

离职原因:正常退休,比较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正常工作

陆炳

工作时间:嘉靖中期至隆庆初年公元1567年

任职原因:嘉靖奶娘的儿子,而且还救过嘉靖的命

离职原因:寿终,比较好的待遇

主要业绩:居官并无过甚之恶迹,并且对士大夫有礼,不曾陷害一人,为朝士所称

刘守有

工作时间:隆庆年间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任职原因:因为是名臣子子弟得到升迁

离职原因:太监冯保倒台后,因为贪污被问罪主要业绩:支持张居正改革

骆思恭

工作时间: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至天启四年1624年

任职原因:刘守有倒台后升迁

离职原因:被魏忠贤排斥

主要业绩:万历朝鲜战争和移宫案

田尔耕

工作时间: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至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

任职原因:得到魏忠贤重用升迁

离职原因:魏忠贤倒台后被治罪处死

主要业绩:帮助魏忠贤排除异己

骆养性

工作时间: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

任职原因:骆思恭的儿子,得到崇祯帝的信任和赏识

离职原因:贪污腐败严重,被崇祯帝罢免

主要业绩:勾结宦官,祸乱外廷

吴孟明

工作时间: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任职原因:正常升迁

离职原因:明朝灭亡

主要业绩:大肆收受贿赂,但是很少为害

南明

马銮

工作时间: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

任职原因:父亲马士英拥立弘光帝朱由崧

离职原因:弘光帝被俘,不知所终

主要业绩:保护弘光帝逃跑到芜湖

锦衣卫指挥使:李元胤

工作时间: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至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

任职原因:义父李成栋反清投奔永历帝

离职原因:郁林沦陷,战败自杀

主要业绩:说服李成栋反清投明,诛杀内奸佟养甲

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

工作时间: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至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

任职原因:李元胤战败自杀

离职原因:咒水之难死于缅甸

主要业绩:不忘明朝,始终反清

虽然它们在人们的眼里权利特别大,但是在皇帝的手下,它们不过是维护权利的工具而已,可见皇帝才是最有权利的人。

朱棣之后的王位顺序

朱棣后面的皇帝封别是: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睿宗朱祐杬、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坖、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1、明朝皇帝朱棣后面就是明仁宗朱高炽。

2、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

3、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朱高炽出生。他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当时他父亲为燕王,年仅十八岁。相传仁孝文皇后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4、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5、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050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元朝末代皇帝是谁?下一篇:古代浙江是哪个省管辖 古代两浙在现在的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