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宋代皇帝的帝号 北宋皇帝在位年限表

导语:北宋时期共有18位皇帝,其中最有名的是宋太祖、宋仁宗和宋理宗。他们的帝号分别是太祖、真宗和理宗。宋太祖在位26年,宋仁宗在位21年,宋理宗在位29年。这些皇帝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着不俗的成就。

目录导航:

  1. 宋代皇帝的帝号
  2. 宋英宗在位几年
  3. 宋代时间轴
  4. 970到1034年的皇帝是
  5. 北宋十帝
  6. 宋真宗1008年到现在多少年
  7. 宋真宗在位多少年
  8. 970至1034年在位皇帝
  9. 北宋十大皇帝世系
宋代皇帝帝号

赵匡胤

太祖

公元960年

赵光义

宋太宗

公元976年

赵恒

宋真宗

公元997年

赵祯

仁宗

公元1022年

赵曙

宋英宗

公元1063年

北宋

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登基,公元976年去位

出生:公元927年--去世:公元976年(在位16年)

父赵弘殷,匡胤从小喜习武艺,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统一全国后,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976年卒。庙号太祖。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太宗(赵光义)

公元976年登基,公元997年去位

出生:公元939年--去世:公元997年(在位21年)

赵光义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

真宗(赵恒)

公元997年登基,公元1022年去位

出生:公元968年--去世:公元1022年(在位25年)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另外,宋真宗时,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仁宗(赵祯)

公元1022年登基,公元1063年去位

出生:公元1010年--去世:公元1063年(在位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死于1063年,庙号仁宗。

英宗(赵曙)

公元1063年登基公元1067年去位

出生:公元1032年--去世:公元1067年(在位4年)

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死于1067年,时年36岁,在位5年。

神宗(赵顼)

公元1067年登基,公元1085年去位

出生:公元1048年--去世:公元1085年(在位18年)

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哲宗(赵煦)

公元1085年登基,公元1100年去位

出生:公元1076年--去世:公元1100年(在位15年)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哲宗死时25岁。

徽宗(赵佶)

公元1100年登基,公元1125年去位

出生:公元1082年--去世:公元1135年(在位25年)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

钦宗(赵恒)

公元1125年登基,公元1127年去位

出生:公元1100年--去世:公元1156年(在位2年)

徽宗长子,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任用李纲抗金。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被俘北上,1156年被杀,终年57岁。据说现在的黑龙江赫哲族,就是徽,钦二宗的后人。

南宋:

高宗(赵构)

公元1127年登基,公元1162年去位

出生:公元1107年--去世:公元1187年(在位35年)

高宗赵构,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即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杭州。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彻头彻尾的昏君。1162年,让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死于1187年,时年81岁。

孝宗(赵伯宗)

公元1162年登基,公元1189年去位

出生:公元1127年--去世:公元1194年(在位27年)

孝宗赵伯宗,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

光宗(赵敦)

公元1189年登基,公元1194年去位

出生:公元1147年--去世:公元1194年(在位5年)

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时已40多岁。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时年54岁。

宁宗(赵扩)

公元1194年登基,公元1224年去位

出生:公元1168年--去世:公元1224年(在位30年)

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1208年,与金国签定屈辱的“嘉定和议”。死于1224年,时年57岁。

理宗(赵昀)

公元1224年登基,公元1264年去位

出生:公元1205年--去世:公元1264年(在位40年)

理宗赵昀,宋太祖十世孙。宁宗无子,死后杨后立理宗为帝。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此后,政治日坏。死于1264年时年60岁。

度宗(赵祺)

公元1264年登基,公元1274年去位

出生:公元1240年--去世:公元1274年(在位10年)

度宗赵祺,理宗侄,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专制,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死于1274年,时年35岁。

恭帝(赵显)

公元1274年登基,公元1276年去位

出生:公元1271年--去世:公元1323年(在位2年)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端宗(赵[日正])

公元1276年登基,公元1278年去位

出生:公元1269年--去世:公元1278年(在位2年)

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卫王(赵昺)

公元1278年登基,公元1279年去位

出生:公元1272年--去世:公元1279年(在位1年)

卫王赵昺,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

宋英宗在位几年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

在位四年,即公元1063年—公元1067年。史书评价其:

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 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及其临政,臣下有奏,必问朝廷 故事与古治所宜,每有裁决,皆出群臣意表。虽以疾疹不克大有所为,然使百世之 下,钦仰高风,咏叹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晋王广、唐魏王泰窥觎神器,矫揉夺嫡, 遂启祸原,诚何心哉!诚何心哉!

宋英宗在位约5年,他于公元1063年三月登基为帝,于公元1067年正月在福宁宫因病去世。

宋代时间轴

中国宋代年表分北宋与南宋,北宋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是汴梁。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是临安(杭州)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 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恒,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970到1034年的皇帝是

、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今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加上帝位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三弟赵光义登基垂统,违反宗法继承原则,使得史家认为赵匡胤的死因并不单纯,成为千古之谜。

2、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享年58岁。是太祖赵匡胤的胞弟。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在位期间,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但是两次伐辽,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企图都失败了。980年更试图统一交趾,但惨败,使交趾(越南)最终得以保持独立地位。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

3、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太宗第三子,在位25年,享年55。真宗也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意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真宗时与辽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以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另外,真宗也是著名戏曲《狸猫换太子》第三主角。

4、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1年,享年54岁。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指仁宗,自古以来在包公剧中,亦以明君形象树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仁宗盛治”。仁宗论能力,不如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北宋十帝

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光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 宋高宗赵构

严格说来,北宋只有9帝,从赵匡胤开始,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1]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

宋朝国祚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历13世,传18帝。宋朝有多少皇帝?

北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 、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宋朝南北各9帝。北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却让赵光义的子孙做了皇帝,南宋时赵光义的子孙立国,又让赵匡胤的子孙坐了皇位。可谓赵匡胤的天下赵光义坐,赵光义子孙的天下匡胤的子孙坐。

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光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赵匡胤,河南洛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高祖赵朓,祖父赵敬。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殿前司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赵顼,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北宋只有九帝。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九位皇帝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北宋公元960年一公元1127年,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共九个皇帝,亨国168年。没有十个皇帝,如果一定凑数,只能把伪帝张邦昌也算上,但历史上不予承认。

北宋皇帝: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一共九个皇帝

其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但北宋从赵匡义后都不是赵匡胤的后代

宋真宗1008年到现在多少年

距今1014年

2022-1008=1014

1008年是猴年,1008年出生的人属猴。天干五行属土,所以1008年(戊申年)出生的生肖称为土猴。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宋真宗在位多少年

宋真宗在位时间是总共25年。原名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生于东京开封府第,是宋太宗第三子。宋真宗在位25年,对国家治理有方,实行反腐倡廉的举措,大力发展经济,把北宋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史称“咸平之治”。

宋真宗在位25年,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25年。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970至1034年在位皇帝

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建隆 960年—963年

干德 963年—968年

开宝 968年—976年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

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光义 976年—997年 太平兴国 976年—984年

雍熙 984年—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

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997年—1022年 咸平 998年—100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干兴 1022年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

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1022年—1063年 天圣 1023年—1032年

明道 1032年—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

1、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今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加上帝位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三弟赵光义登基垂统,违反宗法继承原则,使得史家认为赵匡胤的死因并不单纯,成为千古之谜。

2、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享年58岁。是太祖赵匡胤的胞弟。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在位期间,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但是两次伐辽,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企图都失败了。980年更试图统一交趾,但惨败,使交趾(越南)最终得以保持独立地位。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

3、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太宗第三子,在位25年,享年55。真宗也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意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真宗时与辽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以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另外,真宗也是著名戏曲《狸猫换太子》第三主角。

4、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1年,享年54岁。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指仁宗,自古以来在包公剧中,亦以明君形象树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仁宗盛治”。仁宗论能力,不如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北宋十大皇帝世系

太祖赵匡胤,927-976(50岁),谥号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960-976(17年)在位,年号建隆(4)、乾德(6)、开宝(9),永昌陵(河南巩县);

太宗赵光义(匡义),939-997(59岁),谥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976-997(22年)在位,年号太平兴国(9)、雍熙(4)、端拱(2)、淳化(5)、至道(3),永熙陵(河南巩县);

真宗赵恒,968-1022(55岁),谥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7-1022(25年)在位,年号咸平(6)、景德(4)、大中祥符(9)、天禧(5)、乾兴(1),永定陵(河南巩县);

仁宗赵祯,1010-1063(54岁),谥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1022-1063(41年)在位,年号天圣(10)、明道(2)、景祐(5)、宝元(3)、康定(2)、庆历(8)、皇祐(6)、至和(3)、嘉祐(8),永昭陵(河南巩县);

英宗赵曙,1032-1067(36岁),谥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1063-10,67(4年)在位,年号治平(4),永厚陵(河南巩县);

神宗赵顼,1048-1085(38岁),谥号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1067-1085(18年)在位,年号熙宁(10)、元丰(8)永裕陵(河南巩县);

哲宗赵煦,1077-1100(25岁),谥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1085-1100(15年)在位,年号元祐(9)、绍圣(5)、元符(3),永泰陵(河南巩县);

徽宗赵佶,1082-1135(54岁,)谥号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1100-1125(25年)在位,年号建中靖国(1)、崇宁(5)、大观(5)、政和(8)、重和(2)、宣和(7),永祐陵(浙江绍兴);

钦宗赵桓,1100-1156(62岁),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1125-1127(2年)在位,年号靖康(2),永献陵(浙江绍兴)。

北宋(960——1127)

一、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庙号:太祖

帝名:赵匡胤

辈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岁)

皇考:赵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号:建隆(960——963)乾德(963——968)开宝(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二、

谥号: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庙号:太宗

帝名:赵匡义(赵光义、赵炅)

辈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岁)

皇考:赵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号:太平兴国(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三、

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庙号:真宗

帝名:赵恒

辈份:第二代

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岁)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号: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兴(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四、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庙号:仁宗

帝名:赵祯

辈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岁)

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号: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宝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庆历(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五、

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庙号:英宗

帝名:赵曙(赵宗实)

辈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岁)

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赵元汾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

生母:任氏

年号: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六、

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庙号:神宗

帝名:赵顼

辈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岁)

皇考:英宗长子

生母:高氏

年号:熙宁(1068——1077)元丰(1078——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七、

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攻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号:哲宗

帝名:赵煦

辈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岁)

皇考:神宗第六子

生母:朱氏

年号:元佑(1086——1094)绍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八、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帝名:赵佶

辈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岁)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陈氏

年号:建中靖国(1101)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陵墓: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九、

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庙号:钦宗

帝名:赵桓

辈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岁)

皇考:徽宗长子

生母:王氏

年号: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115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徐晃在哪次战役中减少了多少伤亡?下一篇:韩国以前用汉字吗 韩国解释历史汉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