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沿革 时间管理的五代沿革

导语:郑氏十七房是明清时期中国著名的家族,五代沿革中经历了兴盛和衰落。时间管理的变迁也在其中反映。

目录导航:

  1.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沿革
  2. 江西历史沿革
  3. 北戴河的历史沿革
  4. 崇明岛的历史沿革
  5. 宿迁市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6. 灵隐寺的历史沿革
  7. 苏杭是什么时候开始兴盛的
  8. 开封的历史沿革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沿革

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陕西华县立“郑国”为王。

五代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

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澥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

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 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

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

江西历史沿革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

商朝时期,江西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下辖18县,所辖地域与今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江西属扬州刺史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设江州,治所南昌,后迁至浔阳郡(江西九江市),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增为15道,属江南西道,其监察区下辖8州,治洪州(南昌市)。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辖13路、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民国时期的江西地图

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13府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北戴河的历史沿革

北戴河是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个海滨旅游城市,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北戴河是清朝皇家的度假胜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海滨城市,拥有美丽的海滨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1920年代,北戴河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性名胜”的沙滩旅游城市,并得到国内和国际上游客的广泛赞誉。此后,北戴河成为了中国政治和社会活动的热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处重要革命根据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戴河开始建设为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今,北戴河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海滨旅游城市,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多种旅游活动。

北戴河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1、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北戴河属于孤竹国。

2、在秦朝时期,北戴河成为了攻打燕国的军事重镇。

3、在汉朝时期,北戴河成为了渤海沿岸的三大军港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4、在唐朝时期,北戴河成为了平州临渝县和营州柳城县的所在地。

5、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戴河成为了营州和平州之地。

6、在辽朝时期,北戴河成为了中京路润州海阳县的所在地。

7、在金朝时期,北戴河成为了北京宗州海阳县的所在地。

8、在元朝时期,北戴河属于辽阳行省大宁路瑞州。

9、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北戴河成为了永平府抚宁县的所在地。

10、在民国时期,北戴河属于临榆县。在1934年,北戴河海滨自治区与临榆县正式实行划界,直属河北省。

11、在1948年,北戴河解放,初建海滨区公所,归冀东十二专区领导。

12、在1953年,北戴河海滨区公所改为海滨区人民政府。

13、在1954年,北戴河海滨区改称秦皇岛市北戴河区。

戴河古称渝水。

到了辽代一直到明清都称为渝河,到清康熙年间因砂河流经戴家山头故改为戴家河。

后来到了民国年间为了省事把家字去掉了故称戴河,。

戴河有四条源头都在抚宁县, 戴河在河东镇流入大海,因为整个旅游区在戴河以北所以叫北戴河

这个北戴河的历史沿革是从戴河开始,唐朝武德年间正式确立县制,经历辽宋元明清发展,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景区主要在戴河以北,所以叫北戴河

崇明岛的历史沿革

崇明沙洲形成至今有1400年历史。唐武德年间(618~626年),长江口积涨出两个沙洲,相隔70余里,史称西沙(又称顾俊沙)、东沙。后来“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开始有渔民、樵夫在西沙定居。

民国时期,先后隶属于江苏南通、松江。1949年6月2日,崇明解放,隶属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

公元10世纪五代杨吴在顾俊沙(又称西沙,是形成崇明岛的最初两大沙洲之一)设崇明镇,是为崇明名称之始。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赐盐场为崇明州,明太祖曾赐“东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

[2]清代宣统年间刊印的《江苏省通志稿》中提到“崇明沙”的称谓:“三沙,在崇明县东北。

《苏州府志》:宋建中靖国初,又涌一沙于姚刘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谓之崇明沙。

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犯江阴,刘光世遣王德浤平之。……”但仅指岛屿形成以前部分沙洲。至民国时,地图中始标注有“崇明岛”的地名。

宿迁市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宿迁原为宿豫县 唐朝时为避唐代宗李豫讳,宿豫改为宿迁

宿迁是悠久的,早在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关于宿迁在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沧桑变革,本报“民生话题”栏目也曾刊登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但都不太具体详细。

从宿城区博物馆搜集到《宿迁的历史沿革》一文,整理如下:

宿迁,这块土地相传上古时候为少昊氏的领地。《禹贡》记载为当时九州之一的徐州之地。宿迁历史悠久,文化层堆积深厚。旧石器时期因年代久远,有待进一步考证。最早发现的文化遗存为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骆马湖以东地区随处可见层叠的文化层,上层为普遍存在的60厘米厚的汉文化层,下为一米厚的西周文化层。其中著名的有属于龙山文化体系的黄泥滩遗址(关庙)、井儿头遗址、黄营遗址(来龙)。商周时期有尖墩遗址(来龙)、青墩遗址(晓店),这些遗址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春秋时期,这里产生了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钟吾和犹国。北有钟吾,都城在今宿迁城北30公里的司吾山脚下,犹国在南,都城在今宿城区郑楼附近。而后到战国,这里的属地不断变更,先后属过鲁、宋、楚、秦等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下相县,属临淮郡。下相古城遗址在今市经济开发区古城居委会。汉朝承袭秦朝的郡县制,又在原钟吾国的土地上置司吾县。至两汉时,这里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徐州(彭城)地区的汉文化向这儿辐射,我们能从侍岭的汉城遗址、洪武墩的汉墓群以及晓店的清凉院遗址看出当时商业发达、城市繁华、人口集中。

西晋太康无年(公元305年),设立宿豫县、宿豫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宿豫这个名称。

北魏时属徐州,东魏时属东楚州,梁时改属泗州郡,宿豫为当时的州治所在地。

隋时,宿豫属泗州下邳郡。公元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讳,将宿豫改为宿迁,属河南道徐州彭城郡。五代时与唐朝的隶属关系相同。

宋时属河东路淮阴军邳州郡。北宋时,宿迁县境包括今新沂、泗阳、睢宁和淮阴县的渔沟镇,为历史最大。南宋时,宿迁为金、宋对峙之地,连年战争,城垣毁坏,1193年,黄河水患,宿迁县城迁到今城南项王故里处。

元、明、清时期宿迁属淮安府。1576年,黄河决口,今项王故里附近的宿迁县城地势低洼,受洪水威胁迁至城北马陵山附近,筑土城,即今马陵公园南首。清初,宿迁又改属徐州。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废除州府制,宿迁先直属江苏省政府,后隶属淮阴专署。

在人民革命斗争中,成立的泗宿县、宿迁县归华中军区六分区领导,属淮海区。

解放后,泗宿县并入宿迁县,隶属淮阴专区,归仁地区划归泗洪县,洋河地区划归泗阳县,原宿迁北部沂河以北划归宿北县(今新沂市),宿迁县的规模比以前缩小。1987年12月,宿迁撤县建市(县级市)。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辖四县一区(即泗阳县、泗洪县、沭阳县、宿豫县、宿城区),宿迁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灵隐寺的历史沿革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灵隐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创建者为慧理法师。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灵隐寺在唐代和宋代尤其是佛教盛行时期达到了顶峰,历代文人墨客和皇室贵族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诗文和题刻。如今,灵隐寺已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圣地,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苏杭是什么时候开始兴盛

苏州开始发展的历史要早一些。早在春秋时期苏州就被吴国作为都城,相传苏州城就是吴王阖闾时伍子胥所造的阖闾大城。《史记正义》记载:“寿梦(吴兴王)卒,诸樊(吴顺王)南徒吴,至二十一代光(吴道王阖闾),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

吴国南邻越国,在后来的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了吴国,自然苏州也并入了越国。在进入战国时期后,为了加强对国内,特别是对吴地的控制,越王翳于又(从琅琊)迁都苏州。

当时吴有姑苏,越有会稽。

到了秦朝统一天下,地方行政方面采用郡县制,设立了会稽郡。会稽郡以会稽山得名,管辖吴越两国故地,郡治在吴县,这个郡治就是郡守府署所在的首县,也就是苏州。

东汉时期设吴郡,郡治仍在吴县。三国时期,孙策平定江东后领有吴郡,并以此作为都城,直到建安十三年,才由孙权迁都京口(今镇江)。正是吴和东晋的开发,使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力发动机

在都城、治所的有利加持下,苏州较早地得到了发展,从两汉至六朝,苏州一直都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到了隋唐朝时期苏州已相当繁荣,也正是从隋朝开始,撤郡建州,苏州从姑苏成为了“苏州”

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逐步由黄河流域转移到江南,这期间苏州经济之繁荣一言以蔽之:“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为最大。”

杭州异军突起,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史称余杭或钱塘,历史沿革与苏州类似,都曾属越国、属会稽郡、属吴郡,隋王朝建立后,废南朝陈钱塘郡为州,州治设余杭,名杭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杭州的得名与大禹治水有关,据《郡县释名》:“禹巡会稽至此,舍航登陆,杭、航古字通用,故名杭。”“相传”大禹治水曾到达杭州,并在此弃舟登陆,“杭”通“航”,就是船的意思,大禹弃舟的地方,就叫“禹航”,因此就有了余杭的说法。现今在余杭城区还有一条道路保持着“禹航”的叫法,就叫禹航路。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建都于杭州,吴越王钱镠励精图治,尽量避免战争,在四处战乱的环境中,仍保持了国内长达数十年的安定,百姓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发展,杭州开始显示其重要地位。

这算是杭州第一次被定为首都了,虽然这主要是因为吴越是偏远的割据政权,而定都苏州等地又过于危险。

北宋时期,设两浙路,“路”是宋朝一级行政区,两浙路包括苏州、杭州等14个州,杭州上位,成为两浙路路治。据《宋史》记载,当时杭州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被宋仁宗誉为“东南第一州”。

南宋时期,杭州继续上位,被选为都城,进入鼎盛时期,繁荣之景一度号称“江南第一大都”。

苏杭在一起被称誉,互相之间的实力也是此消彼长。苏州出道很早,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是一方诸侯的都城。而杭州则一直处于吴越争霸的边境线上。大约在汉代,西湖才真正变成一个内湖。

然而随着政治资源的转移,杭州一度超过苏州。宋高宗南渡“留下”之后,整个南宋时期,杭州地位都远超苏州。

不过,明清时代,苏杭再次出现逆转。苏州的地位上升,超过了杭州。有两个关键指标说明了这一点:一是苏州贡献的税赋占比超过杭州;二是在科举考试中,苏州出的状元人数远远超过杭州,位居全国第一。

到1949年之后,苏州和杭州的地位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中国的行政区划里,苏州成为了一个地级市,而杭州则成为了省会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浙江模式和江苏模式的分野。浙江模式,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民营经济发达;江苏模式,是强政府、高效吸引外资的模式,在苏州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90年代之后,“上海+苏州”模式的开启,使得苏州的经济增长令人震惊,经济总量一度紧紧咬着深圳、广州,俨然有“按着喇叭超车”的迹象。

但苏州的增长很快在六七年前遇到瓶颈,跟广深的距离陡然拉开,被天津、重庆超越,在中国城市的顶级争夺战中,从第五名滑落到了第七名。而最近几年,杭州迅速崛起。虽然GDP总量仍然没有苏州多,但“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已经越过苏州。

不只是现在,历史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杭一词前后之名一直是两地人争论的热点,但不论怎么争论,苏杭堪比天堂的美誉依旧不变。苏杭获此赞誉,一方面当然得益于“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江南美景,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足够满足人需求的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否则,那只是块圣地,而不是有着幸福美好生活环境的天堂。

开封的历史沿革

开封是一座历史厚重的文化之城。作为“八朝古都”,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蒙古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元朝末年,韩山童、刘福通率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民国18年(1929年)成立开封市。民国21年(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开封解放,成立开封特别市,仍为河南省省会。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驻地迁至开封,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开封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以下是开封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7世纪至3世纪:早在东周时期,开封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和发展。

公元4世纪至5世纪:北魏时期,开封被设立为县治,并开始发展为城市。

公元10世纪:北宋时期,开封成为了当时的首都,被称为汴京。北宋时期,开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此期间开封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公元12世纪:金朝灭北宋后,将开封更名为中都,并作为金朝的首都。

公元13世纪:元朝建立后,开封成为河南省的省会,并重新恢复了开封的名字。

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明清时期,开封逐渐失去了政治和经济的重要性,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

20世纪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封继续发展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开封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而闻名,像清明上河图、大相国寺和铁塔等古迹都是著名的景点,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这座古老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184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阿根廷和波兰世界杯交锋记录 概括波兰历史下一篇:黑人有文化历史吗 世界历史非洲黑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