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太原是哪些姓氏发源地 东晋太原年间的皇帝是谁

导语:太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姓氏发源地之一,东晋太原年间的皇帝是晋元帝。太原地区孕育了众多的姓氏,为中国的人口构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导航:

  1. 太原是哪些姓氏发源地
  2. 东晋的国都
  3. 山西太原有哪些名人
  4. 赵国晋阳传说
  5. 甘肃古代出生的皇帝有哪些
  6. 东晋外戚专权原因
  7. 太原是哪个时期的都城
  8. 祖籍在山西太原的王姓
太原是哪些姓氏发源地

王姓是中国姓氏中人口排名第二的姓氏。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太原,在西晋时就是当时的豪门望族,位至“三公”的也不少,东晋不少皇帝的皇后就出产太原王氏。入唐后,太原王氏也是显赫,文化底蕴很是厚重,诞生了着名诗人王瀚、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等人,后来横扫印度的传奇将领王玄谟也是出自这一支。

郝氏始祖为帝乙。殷商时期,帝乙将小儿子子期封在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基本上就是现在的郝庄一带,称为郝氏。

郭姓发源于山西河南等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号“虢公”,因为虢与郭同音,成为郭姓始祖。

东晋的国都

东晋国都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在西晋末年的混乱中由皇族成员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此后进入了东晋与五胡十六国时期。

山西太原有哪些名人

1.廉颇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2.狄仁杰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3.杨业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

4.呼延赞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其父呼延琮,为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

5.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6.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7.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8.刘知远

后汉高祖刘知远(895年—948年),后改名为刘暠,沙陀族,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9.王坦之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名臣,尚书令王述之子。

10.傅山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罗贯中,王昌龄,白居易,狄仁杰,李世民,李源,廉颇,王全斌,王之涣,王翰,唐俭等

赵国晋阳传说

在传说中,尧和禹都曾建都晋阳,后来还有一个周成王剪桐封弟的传说,叔虞被周成王封到太原,号称唐国,这也就是为什么镇守太原的李渊被封为“唐国公”的原因,这也是唐朝的由来。唐叔虞的儿子后来把“唐”改成了“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晋国。

在历史上,司马昭,司马炎都曾被封为晋王,所有后来司马炎建立的朝代就叫晋朝,李克用的后唐,石敬瑭的后晋都和太原有关。古代皇帝常常会用自己之前的封地作为自己的国号,比如赵匡胤当年的藩镇在宋州,所以宋就成了他的国号。

甘肃古代出生的皇帝有哪些

出生甘肃的皇帝:秦始皇、姚苌、姚兴、李暠、苻坚。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2、姚苌

姚苌(332年 -393年),即后秦武昭帝。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军事统帅。384到393年在位。姚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3、姚兴

后秦文桓帝姚兴(366年—416年),字子略,羌族,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后秦第二位皇帝(394—416年在位),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

4、李暠

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唐高祖李渊是其六世孙。

5、苻坚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惠武帝苻洪之孙、丞相苻雄之子。

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甘肃走出的开国皇帝:

一、前凉开国皇帝张寔

西晋灭亡,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在这十六国中,疆域最大的当属前凉,其疆域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张寔就是前凉的开国皇帝。

张寔是甘肃平凉人。《晋书》夸他"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他在位7年,后被部将所杀害。

二、前秦开国皇帝苻坚

如果说张寔大家还不熟悉,那么大家一定对"符坚"两个字不会陌生吧?对,他就是历史课本中"淝水之战"的主角。

苻坚是甘肃秦安人。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汉人王猛的辅助下,推行一系列政策,让民众休养生息,使得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了北方。可惜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此后,前秦土崩瓦解。

三、后秦开国皇帝姚苌

前面说到,符坚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这场战争没过多久,符坚就被羌人姚苌杀害。姚苌随即建立了后秦。

姚苌是甘肃陇西人。他曾经帮助符坚建立庞大的前秦帝国;当符坚衰败后,又亲自将前秦帝国扼杀。所以,人们说前秦帝国成也羌人,败也羌人。

四、乞伏国仁

乞伏国仁是甘肃陇西人,鲜卑乞伏部落人,也曾是前秦战将,符坚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后,乞伏国仁看准时机,叛出前秦,建立西秦政权。

乞伏国仁建国后,大力振兴农牧事业,积极发展生产,尤其注重发展教育文化。因此乞伏国仁在位时期,西秦国泰民安,盛极一时。最盛时期,西秦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

五、后凉开国皇帝吕光

与姚苌一样,吕光本来也是前秦大将。符坚死后,一片混乱之中,他在凉州拥兵自重,最终创建了后凉政权。

吕光是甘肃天水人。他骁勇善战,22岁时就一战成名,扬威西域,在史书上书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他当皇帝后,由于病重,将皇帝位置传于太子,自称太上皇。于是,吕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六、南凉开国皇帝秃发乌孤

别笑,秃发乌孤还真是一个人的名字。秃发乌孤是甘肃天水人,来自于鲜卑族秃发部落。

秃发部落原本附属于后凉政权,秃发乌孤羽翼丰满后反叛后凉,建立南凉政权。一次喝酒后,他骑马奔驰,从马上摔下伤了胁骨,后病重而死。

七、北凉开国皇帝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是甘肃张掖人。属于匈奴族。他虽然是北方游牧民族,却博览史书,颇晓天文,很有才华。

沮渠蒙逊在35岁时就反叛后凉,创建北凉政权,在位长达32年。在北方十六国中,沮渠蒙逊是很长的。

八、西凉开国皇帝李暠

李暠是甘肃天水人。这人的来头可不小,他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多年以后,还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更是追尊他为兴圣皇帝。

李暠所建立的西凉政权,疆域最广时达到185万平方公里。李暠生性聪敏,待人宽和。他统治下的西凉,一度出现繁荣安定的局面。

九、胡夏开国皇帝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是甘肃人。此人是个暴君,他为政残暴嗜杀,狂妄自慢,关中人民受害极深。他杀人不问理由,心情不好时杀,心情好时也杀。据说,他常常站在城头上,把弓剑放在身旁,凡是觉得嫌恶憎恨的人,就一箭杀死。

十、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李渊不用介绍吧。他的大名,可是在历史书上写着的呢。

李渊是甘肃天水人。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大唐,开启了中国古代最显赫的朝代。他当皇帝后,由于病重,将皇帝位置传于太子,自称太上皇。

古代出生在甘肃的皇帝共计5位,

后秦武昭帝姚苌,

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乞伏国仁,

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秃发乌孤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太祖沮渠蒙逊

李暠,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

甘肃共诞生了10位皇帝。

第一个开国皇帝是张寔,出生地 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为十六国时期前凉的建立者,张寔是安定(今甘肃泾川)人。

第二位开国皇帝也来自于十六国这一历史阶段,为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民族 氐族。出生地 邺城一带(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此人是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

第三位开国皇帝是后秦武昭帝姚苌,出生地南安郡(今甘肃陇西),民族 羌族。他是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

第四位开国皇帝是乞伏国仁,出生地陇西。陇西人,鲜卑族,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385年―388年在位。

第五位开国皇帝是吕光,出生地,枋头,(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东晋十六国时后凉建立者,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

第六个开国皇帝是秃发乌孤,出生地河西。(?—399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397年―399年在位。

第七个开国皇帝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太祖沮渠蒙逊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 匈奴族,出生地

临松卢水(今甘肃张掖)

(368年~433年),复姓沮渠,张掖临松(今甘肃省张掖市)人,匈奴族(卢水胡。

第八个开国皇帝是李暠,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出生地 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临洮)

李暠(351年—417年)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唐朝李氏认定的先祖。

第九个开国皇帝是赫连勃勃(公元381年—公元425年),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出生的陕西靖边。

第十位皇帝李渊出生地长安(今西安)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甘肃天水)人,祖籍邢州尧山(邢台隆尧), 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唐朝开国皇帝。

轩辕黄帝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秦始皇:甘肃陇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大一统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苻洪:(公元285年--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李渊 :唐代开国皇帝。

东晋外戚专权原因

东晋时期外戚专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皇权弱化:东晋时期,皇权相对弱化,皇帝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减弱,这使得外戚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干预朝政。

2. 门阀政治:东晋时期,门阀政治盛行,世家大族掌握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力。外戚作为世家大族的一部分,也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

3. 军事需要:东晋时期,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需要依靠外戚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使得外戚在政治上具有更大的发言权。

4. 皇帝年幼:东晋时期,有很多皇帝年幼即位,需要依靠外戚的辅佐和支持。这使得外戚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掌握朝政。

总之,东晋时期外戚专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皇权弱化、门阀政治、军事需要和皇帝年幼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外戚在东晋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外戚专权的出现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1,皇权传承制度,一般来说,皇权更迭采取的都是嫡长子继承,不管大小,只要有就行,这样经常造成皇帝即位的时候,无法理事,这个时候,无论是出于亲情,儿子一般天然会以来母亲,还是母亲要维护自己的权益,都要求母亲要站出来,而母亲能够依靠的力量,则天然的是自己娘家人,这就让外戚进入权力阶层成为了可能。

2,儒家传统的仁孝思想。虽然中国古代有三纲五常,要求女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但是孝却也要求儿子要服从自己的母亲。

这样一来,作为万民表率的皇帝自然不敢逾越,那么很多时候,就会依从母亲的决定,让外戚进入权力阶层。

3,后宫争权,皇帝只有一个,皇后大位也只有一个,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然后更上一位,后宫诸位必然会大吹枕头风,运用各种手段经营,来加强自己的助力,而所有的助力里,唯有娘家人是天然的必然的助力,这样一来,后宫帮助外戚掌权,外戚巩固后宫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4,外戚本来就具有偌大的权力,为了更大的权力,或者说博得皇帝的欢心,送自己的族女进后宫, 5,皇帝需要一支力量成为自己的助力来对抗其他势力,那么外戚也就会成为一种选择。

淝水之战后,随着谢家几个元老的去世,在与世家大族对抗中一直处于弱势的皇族,难得的崛起了一次。说到司马家的这次崛起,还和桓温改立的那个皇帝简文帝司马昱有关。虽然司马睿这个小儿子只当了两百多天的皇帝,可是在谢安等去世之后,东晋的中枢却回到了他两个儿子手中。此时在位的是他第三子晋孝武帝司马曜,而掌握中枢的则是司马曜同父异母的弟弟司马道子。一直退居在幕后的司马家,终于这一次实实在在站在了前台。东晋的中枢很长时间掌握在司马道子和他的儿子元显身上。

可是即使掌握了中枢,司马家也得依赖世家大族。先后掌控东晋的几大家族中,曾经最为辉煌的太原王氏,成为东汉掌控者的时候,远没有前面几家风光。东晋的门阀政治,似乎要回到西晋末年,士族依附司马皇族的老路上去。不过司马家确实已经烂到底了,晋孝武帝兄弟俩并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远离实际政务已久的司马家,这么稍微的振作,也仅仅是回光返照。太原王氏能够崛起,是因为外戚的缘故。晋孝武帝兄弟俩都娶了太原王氏家的女儿当老婆,只不过两家娶得分别是太原王氏两个不同支脉的女儿。虽然同出一脉,晋孝武帝和司马道子还是亲兄弟,可权力面前这些啥都不是,太原王氏两家分别代表的皇权、相权争得不可开交

晋孝武帝娶的是王蕴的女儿,重用的是王蕴的儿子王恭;而司马道子娶的是王坦之的女儿,因此重要的是王坦之的两个儿子王国宝与王忱。因为晋孝武帝的力挺,王恭分别当上了青、兖二州的刺史,而王忱则因为司马道子的力挺当上了荆州的刺史,而王国宝则被拜为了中书令,和司马道子一起同掌中枢大权。两家的平衡在392年,因王忱的去世而被打破,晋孝武帝起用殷仲,而让司马道子、王国宝掌握的中枢无足轻重。可是晋孝武帝在396年与宠姬张贵人酒后的一句戏言,被张贵人杀死。晋孝武帝愚笨的长子司马德宗即位,朝政完全掌握在了司马道子和王国宝手上,中枢和王恭、殷仲为首的地方对峙达到了顶峰。

397年,王恭历数王国宝罪状,起兵造反,逼迫司马道子杀死王国宝,之后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勾结王恭手下大将、北府军的中坚刘牢之反叛,王恭兵败,王恭被擒押往建康后被杀。随着太原王氏的王国宝、王恭先后被杀,东晋门阀专政彻底寿终正寝,继之而起的是混乱,以及建立第一个南朝朝廷的刘裕。

太原是哪个时期的都城

太原是中国北魏时期的都城。
1. 魏国时期分为东魏、西魏两个时期,太原作为北魏时期的都城,是北魏最主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之一。
2. 太原作为北魏时期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晋祠、悬空寺等,可以体现出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

太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太原曾经是以下历朝历代的都城:

1. 东周时期: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的东周时期,太原曾是晋国的都城,称为“晋阳”。

2. 北魏时期:在公元386年至534年的北魏时期,太原成为北魏的都城,也是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3. 北宋时期: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北宋时期,太原是北宋的重要城市,被定为代州路治所,并被设为潞州的重镇,是潞州军区的驻地。在这一时期,太原发展繁荣,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总之,太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经历了多个王朝时期的繁荣和兴盛,在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太原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下面给您进行简单的介绍:

1. 北魏时期:太原是公元386年至公元493年的北魏时期的都城之一,随着中原的政治中心南迁,北魏在太原地区建都并定都18年时间。在太原时期,北魏王朝先后三次改朝换代,都发生在太原。

2. 北齐时期:太原是公元550年至公元577年的北齐时期的都城之一。虽然北齐期间真正的都城是首都晋阳(今太原市古交市),但太原在这段时间内也被用作北齐政权的区域性行政中心。

3. 北汉时期:太原是公元951年至公元979年的北汉时期的都城之一。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在太原地区建都并实行了22年。

总的来说,太原在多个时期曾经是重要的都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太原是中国北部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之一,曾是晋、代两朝的都城。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太原地区已有古代文明,至秦汉时期,太原成为晋阳郡治。晋朝时期,太原成为晋阳郡的治所,并在此期间开始了城墙的建设和繁荣的发展。到

祖籍在山西太原的王姓

太原王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魏晋以后不显,后世多为冒认。

晋阳王氏可追溯至东汉王柔、王泽兄弟,魏晋时期十分显赫,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魏孝文帝分定姓族,太原王琼被确立为四姓之一,唐朝时为山东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699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核糖体,是储存核糖核酸,细胞器 能存下整个互联网的DNA“硬盘” 百万年后仍可读取下一篇: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杰出女性是谁 历史上阿富汗女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