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皇太极第一次入侵大明金州有谁防守 明朝入侵辽东历史记载

导语:明朝入侵辽东历史记载,皇太极第一次入侵大明金州时,遭到了明朝的坚决防守。明朝派遣了大将李成梁率领大军坚守金州,与入侵的辽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目录导航:

  1. 皇太极第一次入侵大明金州有谁防守
  2. 辽东帽是什么典故
  3. 明代辽东人口
  4. 在明朝辽东地区的人口
  5. 明朝在辽东封过藩王吗
  6. 明朝末年辽东抗清金姓将领
  7. 李成梁为什么要守辽东
  8. 为什么明朝割地失地
  9. 明末辽东三杰谁厉害
皇太极第一次入侵大明金州有谁防守

应该是当时的辽东巡抚袁崇焕防守,是锦州而不是金州。

1627年,皇太极带领后金军队直扑锦州。在袁崇焕的带领下,明军顽强地击退了后金军队的进攻。取得了宁锦之战的胜利。

辽东帽是什么典故

辽东帽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帽子,流行于明清两代。其典故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 据传,明朝第一任皇帝朱元璋在打败元朝后,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和军事制度改革,其中就包括军服制度的改革。

为了加强军队的纪律和统一形象,朱元璋下令将军官们所戴的帽子进行统一规定。而当时以辽宁为中心的辽东地区,是明朝的重要边疆。为了强化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朱元璋决定给辽东地区的士兵发放一种新式的帽子,这就是辽东帽。 辽东帽的样式独特,其顶部高耸,两侧向上翘起,整个帽子形似一个鸟巢。由于辽东帽的特殊形状和朱元璋的亲自下令,这种帽子很快就成为了军队中的标志性物品,也因此得名“辽东帽”。

辽东帽历史典故:

在海城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不少文化名人,有名的历史典故"辽东白帽"便是由此产生.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管宁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和中原地区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渡海来到辽东半岛上的海城讲学.他到今天海城新台子镇的地方筑坛设馆,广招远近各地学子,授书讲经,培养齐家治国济天下的人才.史书记载,管宁居住的地方天天有上门求学受教的人,"旬日成市".(短时间里聚集了很多人,热闹得象集市)他在这里居住50多年,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敬重.

管宁学问渊博,品德高尚,朝廷屡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他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毅然来海城隐居.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节操,他常常戴高大的白帽,这就是"辽东白帽"典故的由来.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在他那首流传千古的"正气歌"中,有名的诗句"或为辽东帽",指的就是管宁喜戴白帽这件事.

三国时期魏国人管宁,清贫贤能,魏明帝欲礼聘为官,宁不为所动。居住辽东达二十年之久,常戴一顶黑帽,人称其为「辽东帽」。后比喻能坚守清高操守的人。

明代辽东人口

红巾军入辽前辽东人口约有55万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辽阳行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县十。”其户口状况是辽阳路有3708户、口数1.32万人;沈阳路有5183户、口数不详;广宁路有4595户、口数不详;大宁路有4.6万户、口数44.8万人;开元路有4367户、口数不详;咸平府户数和口数不详;东宁路户数和口数不详;水达达路有2.09万户、口数不详。

官方在册是不到40万,现代葛剑雄推测是250-300万,这也差太多了;参考下古典时期东北巅峰的西汉,东北有右北平 辽西 辽东 玄菟 乐浪五郡,气候还处于暖期一共是157万在册人口,但是五郡的范围比明朝辽东都司大了很多(北起今通化市 赤峰市,南至今半岛礼成江一带)。

葛剑雄编的人口史里对万历二十八年辽东人口的推定是说可能达到250万人,然后进一步推算明末辽东人口约为300万,各家的人口史都无法准确统计明末辽东人口到底是多少,2014年冷吧有过讨论,但也没个结果。

天启年间因为辽东战局糜烂,大批辽民逃向关内,当时有“辽民转徙入关者不下百万”或“到二百余万”的说法。

在明朝辽东地区的人口

明代辽东地区的人口虽至今尚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汉族人数已是不少。据史籍记载,当时辽东都司直辖的卫所人口,汉人占十分之七,高丽人和归附的女真人及其它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三。辽东的解释 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万历二十八年明代辽东都司人口多达250万以上,明代辽东人口巅峰时有可能多达300万。较低的估计,也认为辽东都司拥有接近200万的人口,而元代的同一地区人口至多50万出头。

明代辽东人口估计最多也就是一百万人左右

明末辽东其实很小,明有效统治的区域也就是沈阳 辽阳 海城 这条狭长的平原。其中沈阳还处在和土蛮对抗的前沿本质上是一个军事堡垒,而且末代开原铁岭沈阳一带女真和汉人数量一半一半都,真正繁荣的就辽阳 辽中 海城这一小片的地区。以明代农业技术 这小片土地承载的人口估计不会太多。 另外 明代人口增长也相当缓慢。一般估计 明末人口也就在一亿左右。比明初洪武年间增长50%,即使按照某些人最乐观的数字,达到一亿两千万人。也就是比明初增长了一倍。明代辽东人口增长率也应该差不多。虽然明代也有不少流放的人口补充辽东。但辽东作为军事对抗的前沿,其人口损失也应该不小。两者应该能够相互抵消。

明代文人的记载数据极不可信。辽西人口三四百万的说法更是荒谬。明代对辽西控制一直比较薄弱。只是作为一个军事走廊存在。维持与辽东的陆地联系。而明末辽西的绝大部分实际都是被蒙古控制。

《中国人口史》认为到明朝后期,辽东人口已经达到300万以上。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元朝辽阳行中书省平章刘益派人携辽东地图和钱、粮、马簿册,向明请降。明朝遂在辽阳置辽东卫指挥使司,委刘益为指挥同知,仍驻辽阳。明的接管辽东,几与再开草莱无异,因为元朝留给明朝的烂摊子,实在无法直视。

辽东数郡,自西汉起就是华夏之地,以此辐射整个东北地区乃至朝鲜半岛。晋朝时辽东为鲜卑慕容氏所据,但汉人仍占人口大多数。后燕末期,慕容熙为高句丽高谈德所败,丢失辽东之地,自此辽东沦为异域。

明朝在辽东封过藩王吗

原本是有辽王的,辽王原先的封地是广宁,后来辽王封地被朱棣迁到了内地,改成了荆州,辽东的行政区域山东管,卫所军政区域归辽东都司。

辽东是明代北方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区,其治乱形势直接关系到明王朝的兴衰。由於位置偏在东北一隅,明代辽东与内地之间的交往,只能通过两条道路进行。一条是经山海关与辽西走廊的陆路,另一条则是经渤海海?{,从山东半岛北部的登州、莱州到达辽东半岛的海路。洪武初年,明军从登莱地区渡海北上,击败残元势力,将辽东地方纳入明朝治下,而当时辽东驻军所需的粮食、布匹等后勤物资,也都要通过登辽之间的海路转运获得。在这种密切联系的基础上?,明代辽东的民政与司法事务分别被划归山东布政司下属的辽海东宁分守道,以及山东按察司下属的辽海东宁分巡道管辖,从而形成了“辽东隶於山东”这一特殊的政区地理现象。

明朝末年辽东抗清金姓将领

满桂(1594年—1630年),宣府(今河北宣化)人,祖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今枣庄市),明朝末年抵抗后金的著名将领。满桂从小练习骑射,入伍后以军功先后任总旗、百户、守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逐渐崭露头角,历任参将等官职,天启四年(1624年)署总兵衔,是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明军主要统帅之一,功勋卓著。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630年1月28日),满桂在保卫明朝都城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首先,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满桂,生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宣府(今河北宣化)人。其先祖是山东兖州府峄县人,因立有战功,遂在宣府卫为官,至此世居于宣府。对于满桂来说,年近三十,才当上总旗。又过十年才当上百户长。后来经几次升迁做到潮河川守备。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满桂曾经长期郁郁不得志。

但是,明朝和后金的萨尔浒之战后,杨镐在四路败师的情况下推荐几位将领,首先就推荐满桂。满桂于是移兵驻守黄土岭。期间得到总督王象乾的赏识,先后提升喜峰口参将。而这,意味着满桂的仕途终于获得了转机。

天启二年(1622年),大学士孙承宗出任边帅,满桂进去拜见,孙承宗看到他相貌威武,和他谈论兵法,对他格外称赞。等孙承宗出来镇守山海关时,就提拔满桂担任副总兵。在明朝末年,总兵是非常重要的官职。所以,满桂被提拔为副总兵,无疑是获得了重用。

天启三年(1623年),孙承宗打算出关修复宁远城,询问哪位将领可以前去驻守。袁崇焕、茅元向孙承宗推荐了满桂。于是,孙承宗唤来满桂,跟他说了,满桂慨然答应,请命而行。马世龙怀疑满桂的能力不行,孙承宗不听,当天就摆下酒席,替他饯行。满桂到宁远后,和袁崇焕同心协力修筑城墙,使宁远巍然屹立,成为辽东的一个重镇。而这,无疑为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明朝末年,蒙古的一些部落驻在宁远(今辽宁兴城)东郊放牧,辽东百姓来归附宁远的都遭受他们的抢劫,孙承宗为此很忧虑。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孙承宗派满桂和总兵官尤世禄在大凌河袭击他们。面对蒙古的一些部落,满桂善于掌握处理,这些部落都服从,每年还节省无数的抚赏银。

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出沈阳,十七日西渡辽河,直逼宁远,这就是著名的宁远之战。正月二十四日,后金军包围宁远,满桂和袁崇焕在城里死守。后金军开始攻打西南城角,他们点发西洋红夷大炮,打伤很多攻城的后金军。

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组织军民坚壁清野,协力防守,铲除奸细,凭坚城用大炮,配以火攻,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虽然这场战役的主角是袁崇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坚守城池的满桂,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后金军包围锦州,分出兵力进取宁远,这就是著名的宁锦之战。此战,满桂派兵援救锦州,被包围在笊篱山。满桂和总兵尤世禄赶赴前线,大战一场,胜负相当。于是进入宁远城中,和崇焕商量防御的办法。

不久后金军兵临城下,满桂率领副将尤世威等人出城迎战,杀伤不少后金军,满桂自己也身受重伤。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面对后金大军,满桂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畏惧,这也成为明朝可以打赢宁锦之战的原因之一。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帝去世,崇祯帝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登基称帝后,下诏告诫王之臣注意不要再蹈袁应泰、王化贞的覆辙,并且批评满桂迎合王之臣的心意。满桂于是告病,请求解职,但是,崇祯皇帝不同意。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言官纷纷弹劾王之臣,进而连及满桂。王之臣遭到罢官,满桂也被召回了军府。恰逢大同总兵渠家桢出事,就让满桂接替渠家桢担任大同总兵。大同长期以来仗着议和放松战备,满桂到任后,视察八路七十二座城堡,边防战备得到大力整顿,大同将士和百姓因此才消除恐惧心理。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明朝都城。对此,崇祯皇帝急令各地兵马驰援。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阻拦后金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

与此同时,满桂率领五千名骑兵进京护卫,驻扎在顺义,与宣府总兵侯世禄都打了败仗,于是奔赴明朝都城。崇祯帝派官前来慰劳,犒赏他们一万两银子,让他和侯世禄一起驻扎在德胜门。不久,他们出外交战,侯世禄的队伍败退下来,满桂独自向前拼杀。城墙上边发大炮配合他,却误伤满桂的部队,满桂也受伤,崇祯皇帝让他进城门外的瓮城中休息。

最后,皇太极进攻受挫,遂施反间计,中伤袁崇焕。援军军心动摇,总兵祖大寿还师宁远。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这场护卫明朝都城的战役中,不仅袁崇焕被皇太极除掉,满桂这位抵抗后金(清朝)的名将,也最终战死沙场了。

等到祖大寿的军队向东逃跑后,崇祯皇帝就加封满桂为武经略,统领所有过来保卫京师的部队,赐给他尚方宝剑,催促他出兵作战。因为皇太极率领的大军长途奔袭,后勤补给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只需要坚守下去,皇太极完全就会退兵。因此,满桂说:“敌兵强大,我们援兵不多,不可轻易出去打。”

但是,崇祯皇帝派遣的宦官紧催他,满桂迫不得已,只好指挥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等大将,于十二月十五日(1630年1月28日),起兵营移到离永定门二里左右的地方,树起栅栏,等待后金军。

后金军从良乡回师后,第二天拂晓,用精锐骑兵从四面八方挤压过去,明朝的将领阻挡不住,被打得大败。满桂和孙祖寿阵亡,黑云龙、麻登云被活捉。得知满桂这位名将阵亡之后,崇祯皇帝极为伤心,派礼部侍郎徐光启对他们进行祭奠,追赠满桂为少师。

明朝末年辽东一带抵抗清军的将领中姓金的人只有金冠一人,他是觉化岛守军的参将,在公元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包括觉化岛在内)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不过在觉化岛战斗中金冠阵亡。

李成梁为什么要守辽东

因为辽东稳定与否对中原影响极大。辽东远离中原统冶,民族众多,战斗力强悍,李成梁作为明朝名将镇守辽东,使其不能统一,避免危胁中原安全

为什么明朝割地失地

明朝从来没有过割地失地!明朝的原则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从来没有过一次割地,也没有过一次和亲!能打就打,不能打也得打,打死了算!想想明朝末年,外边辽东的皇太极入侵,内有张献忠李自成等流寇不停的捣乱,而崇祯皇帝也从来没有过一次妥协,都是再打,辽东打后金的皇太极,中原打流寇,从来没有过割地失地!

明末辽东三杰谁厉害

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其中孙承宗最厉害。

他着力修筑关宁锦防线,大城有九座,小城有四十多座,以此抵挡后金的入侵。此外他还在辽东积极组织屯田工作,安顿了上百万的难民。他在辽东统帅大军11万人之多,收复了400多里的失地,逼迫努尔哈赤大军后退700多里,不敢与明军争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725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泰国道路没有红绿灯吗 泰国历史文明下一篇:形容非常罕见的成语有哪些 十大千载难逢的诡异奇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