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为什么分南北朝和东西汉 三国两汉南北朝的历史沿革

导语:南北朝和东西汉以及三国两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沿革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南北朝是由东晋后裔南渡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而东西汉则是分别由刘邦和王莽建立的两个朝代。三国是东汉末年的割据局面,最后被晋朝统一。这段历史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分南北朝和东西汉
  2. 廉政发展简史
  3.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定都
为什么分南北朝东西汉

南北朝是南方与北方多个政权并存,东西汉是都城不同,西汉定都长安,王莽篡汉后光武帝刘秀中兴,定都洛阳,称东汉

南北朝是中国四分五裂,政权交替的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与此同时,北方也有东魏、西魏等割据政权存在,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南北朝。

刘邦建立的汉朝定都西安,后被王莽篡汉,之后刘秀建立的朝代也叫汉朝,定都洛阳,历史上就把定都西安的称为西汉,定都洛阳的称为东汉

东西汉不是同时进行的,是在西汉灭亡后,由汉朝贵族后裔建立的东汉,因为无论是血统上,体制上还是打的旗号上都承接的西汉,所以称为东汉。实际上在历史上,两个朝代都叫汉,后代史学家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朝代,才加上西和东。东西晋的情况也是一样。而南北朝则是同时存在的。南朝是四个先后存在的小国宋,齐,梁,陈的总称,而北朝则是有一系列先后同时存在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国家的总称。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南朝和北朝的国家相互对峙,时而战争时而和平,谁也无法消灭谁。直至北朝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一统中原为止。

按照历史记载 像“西汉”、“东汉”、“南宋”和“北宋”,这些国家在建国时只有一个字,都是“汉”和“宋”。而现在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仅仅是为了把他们区分,在研究时更方便,就是这么简单。

廉政发展简史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从先秦时期廉政制度的萌芽开篇讲起,一直到国家监察委成立,是一部我国反腐倡廉发展的历史典藏。全书150万字、共十八篇135 章、插图3000幅。内容分为: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元、明、清朝到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每篇内容涉及历史背景、主要帝王、廉政思想、廉政与监察制度、廉政文化、廉政楷模与贪腐典型、刑罚与监狱、成效与弊端、廉史镜鉴。

一、远古监察机制

远古时代的纳言、 民主、监督、举报制度。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我国便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纳言民主监督制度。这个制度监督的是经部落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的部落首领。其特征则以纳谏纳言的舆论监督为主,监督权属于全体氏族成员。

二、先秦监察机制

在夏商周三代的地方机构中便有了当今纪检监察官的前身——“方伯” 他们“受命于王 以监察一方谓之伯” 。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政府中一般都设执行反腐败任务的监察机构和官属,有的设御史、有的设郎官、专职司监察, 已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网,从政治上、经济上和道德上察举查办腐败犯法行为。实施对地方官吏的经常性监督。

三、秦朝监察机制

1、法律规范

《秦律》——中国第一部廉政法规。

2、机构规范

秦朝的监察机构,从御史大夫到御史、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成为严密的独立系统,并且设立了“言谏监督制度” :一是设置谏官,二是建立议事制度。

四、汉朝监察机制

西汉时期颍川太守赵广汉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受吏民投书” 。

五、唐朝监察机制

1、廉政监察体制

全国分为15道监察区,设置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分察制。

2、纳谏弹劾制度

①注重弹劾不法以扬吏治, 审理狱讼以法治国,纠正违失以振纪纲。

②明确监察官员的选拔标准,给予特殊地位,使之“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 。

③广开言路,建立完善的言谏监督制度。

六、宋朝监察机制

反贪三大措施

①改武治为文治,为文臣统治全国使“制度一新” 。

②颁布一系列法律、法令和法规,三令五申官吏不得贪污腐化。

③明文规定贪污受贿与十恶大罪一样,必须处死,不得赦免。

④大张旗鼓揭发、打击贪贿官吏并及时判刑,公诸于众。

七、元朝监察机制

三权分制

①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建立了“司黜陟”的御吏台与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三权分制,开创了我国古代廉政监察的新纪元。②元朝首创在地方建立监察机构,从中央到地方自成独立的监察系统,其机构有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

③元世祖颁布《宪台格例》 共36条,作为台官行使监察权的法规。

八、 明朝监察机制

1、廉政醒贪教育

明初经常以各种形式,劝诫官员廉洁奉公、爱护百姓,要求官员“约己而爱人” 、不要“损人以肥己” 。

2、法典规范

《严治官吏嫖娼制度》

成文的廉政法——《宪纲事类》

严密的《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及其回避制度与自身廉洁制度》和《言谏监督制度》

3、惩治拖拉官僚作风, “某日做起某日完结,勒限奏报”。

4、 明代监察机关分为三个系统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及提刑按察使司。

九、清朝监察机制

多元多轨制的监察制度

①以廉政为主要内容的《台规》

②对廉政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巡按制度》

③将“无出息”的八旗子弟“始行分拨” ,迁出关外,取消“旗籍”等措施。

④高官子弟不得充任监察官的回避制度和雍正帝倡立的“养廉银”制度。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从先秦时期廉政制度的萌芽开篇讲起,一直到国家监察委成立,是一部我国反腐倡廉发展的历史典藏。全书150万字、共十八篇135 章、插图3000幅。内容分为: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元、明、清朝到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每篇内容涉及历史背景、主要帝王、廉政思想、廉政与监察制度、廉政文化、廉政楷模与贪腐典型、刑罚与监狱、成效与弊端、廉史镜鉴。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造纸、火药、造船、手工艺、机械、地动仪、圆周率计算到第七位、十进位、西汉用麻做的纸、麻沸散、《齐民要术》、石申写的《石氏星经》、《九章算术》,而且当时人们已经发现石油,在医药技术上也很强大.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定都

三国两晋南北朝指的是,三国魏,蜀,吴,二晋,西晋,东晋。南北朝是指,宋齐梁陈

西晋,东晋,宋,齐,梁,陈。

曹魏:洛阳曹丕

蜀汉:成都刘备

东吴:南京(建业)孙权

两晋

东晋:南京(建康)

西晋:洛阳司马炎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均在南京

北朝:北魏时洛阳,

东魏和北齐是邺城,

西魏和北周是长安。

魏国: 220年由曹丕建立,定都洛阳,265年曹魏政权灭亡。

蜀国:221年由刘备建立,定都成都,263年蜀国灭亡。

吴国:229年由孙权建立,定都建业,280年东吴灭亡。

2、两晋

西晋:266年由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316年被匈奴的前赵政权所灭。

东晋:317年西晋的宗室司马睿南迁,定都建康,420年,刘裕篡夺帝位。

3、南朝

宋:420年刘裕建立,定都建康,479年刘宋灭亡。

齐:479年萧道成建立,定都建康,502年萧齐灭亡。

梁:502年萧衍建立,定都建康,560年灭亡。

陈:557年陈霸先建立,定都建康,589年南陈灭亡。

4、北朝

北魏:386年由鲜卑族的拓跋珪建立,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东魏:534年 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都邺城 。550年东魏灭亡。

西魏:535年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557,西魏灭亡。

北齐: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建都邺城,577年北周攻灭。

北周:557年宇文觉建立,建都于长安。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建康

今南京。东汉末,211年孙权自京城(今江苏镇江)迁治秣陵,次年改名建业。除211年至229年,265年至267年初两次徙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外,建业始终是孙吴政权的首都,直至280年为西晋所灭。西晋末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317年后又为东晋首都。以后南朝的宋、齐、梁、陈,除梁元帝时首尾有三年(552~554)都江陵外,均以建康为首都。自孙权至589年隋灭陈,建康(建业)为六朝首都前后约三百三十年。

洛阳

东汉旧都。190年董卓逼献帝迁长安时,“悉烧宫庙官府居家”,洛阳惨遭毁灭性破坏。六年后,献帝东还时,“宫室烧尽,街陌荒芜”。同年,曹操迎帝许都(今河南许昌东)。221年魏文帝曹丕才重新建都于此,重建宫室。265年司马炎代魏建晋,都洛不改。直至311年刘曜攻占洛阳,怀帝被俘止。魏晋两代以洛阳为首都共九十年。493年北魏孝文帝定计自平城迁都洛阳,495年六宫及文武百官尽迁洛阳,至534年分东西魏,北魏都洛凡四十年。

长安

西汉旧都。两汉之际因战乱已遭受严重破坏。190年,董卓为乱,挟汉献帝自洛阳迁长安,至196年献帝东还洛阳,为东汉都城六年,其后长安再度遭受破坏。西晋末,首都洛阳被汉刘曜攻占,怀帝被俘。313年愍帝在长安即位,316年刘曜又围攻长安,愍帝出降,西晋亡。此后,十六国的前赵、前秦、后秦及北朝的西魏、北周先后以长安为首都共一百二十五年。但有的政权为时甚短,如前赵仅存十一年,有的仅占关中部分地区,如前赵、后秦,故虽为都城,因战乱不息,长安城始终未能恢复昔日繁荣。

今河北临漳西南。东汉末年冀州治所,为河北平原统治中心。204年曹操破袁氏,攻下邺城后,自领冀州,即以邺为根据地经营河北。继而自署为丞相、封魏公,晋魏王。此后东汉名义上的都城在许,实际上政权中心在冀州、丞相府、魏都所在的邺。曹丕代汉建魏后,邺降为五都之一(曹魏以长安、谯、许昌、邺和洛阳合称五都)。十六国时,335年至352年的后赵、冉魏,357年至370年的前燕,北朝时534年至577年的东魏、北齐相继都邺,共七十三年。

成都

东汉末为益州治。

西晋,定都洛阳。

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是出身于河内温县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其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后期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

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三国时期: 曹魏:洛阳 蜀汉:成都 东吴:建业 西晋:洛阳 东晋:建康(南京) 南朝全都是建都南京(建康) 北魏时洛阳,东魏和北齐是邺城,西魏和北周是长安。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曹魏定都在洛阳,蜀汉定都在成都,东吴定都在建邺。两晋指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东晋定都在洛阳,西晋则定都建邺。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北朝都定都于建康(现在的南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875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雍正王朝的兴起与变革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的?下一篇:不移民可以在非洲长期居住吗 非洲在历史上长期

文章评论

  • 半夏微澜ぺ

    南北朝和东西汉、三国两汉的历史沿革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演变表明了政治和地理因素对国家分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