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汉族皇帝排名 东汉末代皇帝与刘秀关系

导语:东汉末代皇帝刘协是汉族皇帝排名中的一员,他是刘秀的后代。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建立了东汉王朝并成为第一个汉族皇帝。刘协继承了刘秀的皇位,但东汉末年政权腐败,导致国家衰败,最终被曹操推翻。

目录导航:

  1. 汉族皇帝排名
  2. 汉献帝刘协和汉武帝有什么关系
  3. 汉景帝和汉献帝什么关系
  4. 东汉的兴衰背景分析
  5. 燕赵出的帝王
  6. 东汉之后再无汉是谁说的
汉族皇帝排名

高祖刘邦前206年——前193年

惠帝刘盈前194年——前186年

文帝刘恒前179年——前157年

景帝刘启前156年——前139年

武帝刘彻建元元年(前140)——后元二年(前89)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年(前86)——元平元年(前74)

宣帝刘询本始元年(前73)——黄龙元年(前49)

元帝刘奭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

成帝刘骜建始元年(前32)——绥和二年(前7)

哀帝刘欣建平元年(前6)——元寿二年(前1)

平帝刘衎元始元年(1)——元始五年(5)

孺子婴居摄元年(6)——初始元年(8)

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建武中元二年(57)

明帝刘庄永平元年(58)——永平十八年(75)

章帝刘炟建初元年(76)——章和二年(88)

和帝刘肇永元元年(89)——永兴元年(105)

安帝刘祜永初元年(107)——延光四年(125)

顺帝刘保永建元年(126)——建康元年(144)

冲帝刘炳(永熹元年〔145〕)

质帝刘缵(本初元年〔146〕)

桓帝刘志建和元年(147)——永康元年(167)

灵帝刘宏建宁元年(168)——中平六年(189)

献帝刘协初平元年

汉朝一共29个皇帝,按顺序依次为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 、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

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 、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

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出身农家,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

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败屡战。

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陆续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 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2、刘弗陵

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

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

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3、刘秀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西汉建平元年,生于陈留郡济阳宫。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作为汉室宗亲,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号“舂陵军”。

更始三年(25年),公开决裂更始政权,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

经过长达12年统一战争,灭亡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

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

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中元二年(57年),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4、刘庄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本名刘阳,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

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

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

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刘庄及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75年),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逝世,时年四十八,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5、刘协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即位为帝。

董卓伏诛后,受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在杨奉和董承护送下,逃出长安,辗转东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

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后,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以二女嫁于曹丕。

青龙二年(234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汉献帝刘协和汉武帝有什么关系

刘彻是西汉武帝,刘协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虽算是同宗,但血缘关系较远。因为东汉创始人汉光武帝刘秀是西汉皇族的旁支远亲,祖宗可以上溯到西汉景帝,也就是从汉武帝刘彻的兄弟那一脉传下去的。再从刘秀传到刘协,血缘关系已经稀薄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汉景帝刘启-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刘开-刘淑-刘苌-汉灵帝刘宏 -汉献帝刘协

汉景帝刘启生刘彻、

具体怎样称呼我也不知道了,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和刘彻是兄弟

但刘彻和刘发不是一个母亲

汉景帝和汉献帝什么关系

汉景帝和汉献帝是祖宗和子孙的关系。汉景帝是西汉文帝之一,武帝之父,在位期间休生养息,励精图治,史称文景之治。汉献帝是东汉末代皇帝,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人,刘秀是西汉皇族后代,在血缘和法统上继承了西汉,只是定都洛阳,为和西汉区分。史称东汉。

汉景帝(公元前188年3月4日-公元前141年3月9日),名刘启,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他幼时被董太后抚养;汉少帝即位时,被封为渤海王。宦官之乱后改封陈留王。189年,他即位为帝;后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曹操去世后,他被迫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以二女嫁于曹丕。234年,汉献帝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汉景帝是汉献帝的祖宗!

东汉的兴衰背景分析

主要原因为: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

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详解:

①政治腐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朋党之争,政治日益黑暗。

②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东汉后期更加严重

得出如下结论:

①地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不能从政治上抑自身的腐败

②地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不能从经济上遏自己的贪欲。

因此,任何封建王朝必然由盛而衰而亡,这是其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

东汉的兴衰与西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王莽新政有关。在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后,社会经济遭受重创,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王莽新政加剧了社会动荡,引发了农民起义。公元 23 年,起义军领袖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社会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然而,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内部矛盾激化。这些问题导致了朝政混乱,地方割据,农民起义再次爆发。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士兵素质较低,最终被东汉政府击败。然而,东汉政府已经元气大伤,无法有效控制局势。公元 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黜了东汉末代皇帝,建立了曹魏政权,东汉灭亡。

综上所述,东汉的兴衰背景主要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等因素有关。在东汉时期,虽然有过光武帝时期的短暂繁荣,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衰亡的命运。

燕赵出的帝王

河北人大多正直耿介、忠厚勤勉,虽然这里的人们性格低调不张扬,但这地方确实人杰地灵,笔者细数一下,仅在自秦始皇之始的整个封建时代,光开国的帝王就有近10位,来看看有出自你家乡的吗?

赵佗

1 赵佗 :河北正定人,原为秦朝将领,南越国第一代君主,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位71年,活了103岁,是最长寿的一位皇帝。南越国积极开发了岭南,被毛主席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王莽

2 王莽:河北大名人,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是新朝的开国皇帝,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值得一提的是王莽的很多思想与事迹以现代的眼光看也非常超前,被网友们戏称是从现代穿越之人。

影视作品中的刘备

3 刘备:河北涿州人,汉昭烈帝,建立蜀汉政权,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故事,被之后各个朝代的人们所熟知。

影视作品中的高洋

4 高洋:河北衡水景县人,北齐文宣帝,建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是当时南北朝中最富裕的国家,鼎盛时人口达到2200万;

5 冯跋:河北冀州人,建立了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国,在位期间,振顿朝政,肃清吏治,劝课农桑,省徭薄赋,设立太学,重视教育。

影视作品中的后蜀高祖--孟知祥

6 孟知祥:河北邢台人,建立五代时期的后蜀政权,可惜国家后来被同为河北老乡的赵匡胤所灭。

郭威

7 郭威: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郭威的继任者后周世宗柴荣也是隆尧县人,这个柴荣很了不起,堪称五代第一明君,他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他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最终病逝于幽州。

宋太祖赵匡胤

8 赵匡胤:河北涿州人,宋太祖,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基本完成统一。有人说赵匡胤应该算河南人,其实只是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在河南做官而已,正史《宋史·太祖本纪》就直接写明:“太祖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几位皇帝相对来说有些争议的,笔者也列举一下。

影视作品中嬴政

1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他的母亲赵姬也是赵国邯郸朱家巷人。不过嬴政出生在邯郸毕竟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子楚当时正好在赵国做质子,这与赵匡胤的情况正好是相反的,他算做陕西咸阳人应该更确切一些。

刘志

2 刘志:河北博野人,东汉第十位皇帝。鉴于史书认定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属于湖北襄阳人,已经不再同汉高祖刘邦一样算做沛县人,所以认定同样属于家族早早被分封到河北的刘志是河北人比较合理。不过虽然刘志在位时期诛灭了跋扈将军粱冀,从外戚手中重新夺回了皇权,巩固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但是他并不是自己主动努力得到的皇位,算作开国皇帝还是有些过了。

影视作品中李渊

3 李渊:唐朝开国皇帝,有一种说法是他为河北隆尧人,唐贞观二十年李世民也确实在河北隆尧建造了唐祖陵,不过史书及墓志铭均认定李渊及李世民为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这种说法也更为合理一些,河北隆尧可以算作他们的祖籍。

李从珂画像

4 李从珂:河北平山人,五代时期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是明宗李嗣源养子,后来废黜了后唐愍帝后即帝位,虽然李从珂并没有重新开朝历代,但他是将皇权从少数民族手中重新夺回到了汉人手中,笔者认为其从功绩上讲算作开国皇帝并不为过。

燕赵地区的王不少,战国时期的燕国,赵国鸽子有自己的国君,有名的是赵王灵王,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

赵佗(?——前137年),南越国王。刘备(161——223),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公元221—223年在位,冯跋(?——430),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公元409—430年在位,高洋(529——559),即北齐文宣帝,北齐的建立者,孟知祥(874—934),五代时后蜀的建立者,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等等。

东汉之后再无汉是谁说的

东汉之后是三国鼎立。三国时期又称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足鼎立时期,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东汉末年之后也就开始分裂的战争,十几个诸侯都有自己的割据势力,开始了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也是英雄出现最多的一个时代,能形成如此分散的局面,还得归功于东汉末年无用的统治者。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

东汉之后无汉族的说法,是因为汉族是在汉朝时候形成的。

汉朝的形成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是与地域关系为基础。也就是说,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和体,它包括早期的华夏族和其他一部分的蛮夷。

汉朝之后没有汉族意思,就是说汉朝之后没有汉朝那个时候的汉族,而不是说没有汉民族。

答:是汉献帝刘协说的。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对于曹丕来说,他父亲是汉朝臣子,他不是。所以,取代汉室的机会已经成熟。曹丕多次暗示汉献帝,应该主动禅让。汉献帝放眼望去,整个朝堂都是曹氏父子的人马。

人人都在等着自己把皇位禅让给曹丕。汉献帝知道,他若禅让,或许还能善终,若不识趣,则尸骨无存。有人说汉献帝禅位是主动的,也有人说是被逼的,实际上,即使曹丕不逼他,他也别无选择,所以只能主动。汉献帝连续禅让了3次,曹丕“推辞”了三次,最终接受了禅让。

在交出皇位的前一天,汉献帝刘协含泪祭告宗庙,主动交出玉玺。从此之后,东汉再无汉献帝,东汉的江山,终于摆脱“名存实亡”的状态,变成了“名实俱亡”。

曹丕登基后,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建立汉朝宗庙,继续汉朝礼仪。曹丕激动地对汉献帝说:“我跟你一起享受天下。”14年后,汉献帝去世,善终,魏明帝曹睿甚至为汉献帝举办了天子的葬礼。从这一点来说,汉献帝算是结局较好的亡国之君。

有人认为,汉献帝之所以要主动禅位,是因为他禅让与否,都不会影响结果。不管他是否禅让,曹丕会称帝。因此,汉献帝才选择主动禅让,至少,他的选择,让自己多活了14年。笔者不禁发问:汉献帝主动交出了东汉皇位,就只为自己多活了14年吗?到底值不值得呢?

若汉献帝不主动禅让,任由曹丕屠戮,东汉末代帝王,是否能被历史记载一丝风骨呢?

实则不然,若汉献帝真的不主动禅让,不仅仅是自己和子孙会遭到曹丕屠戮,那东汉皇室和宗庙也不会得到曹魏的尊重,汉献帝丢失的将不再是自己的性命,他丢失的,将士整个东汉的尊严。

汉献帝刘协,一生从未主动,唯有禅让皇位的时候主动过,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看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893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人体皮肤放大到最后像宇宙 宇宙十大真相:在太空里露肌肤会怎样呢下一篇:中东有哪些宗教 土耳其与伊朗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