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朱棣的第一任皇后 明朝前三个皇帝的皇后

导语:明朝前三个皇帝的皇后中,朱棣的第一任皇后是其中之一。她在朱棣即位后被尊为皇后,但不久后就被废黜。朱棣后来又立了其他两个皇后,分别是他的妹妹和侄女。

目录导航:

  1. 朱棣的第一任皇后
  2. 大明朝开国皇后
  3. 朱高炽皇后
  4. 朱元璋的皇后是谁
  5. 明朝皇后顺序列表
  6. 明朝朱瞻基的二个皇后哪个好
朱棣的第一任皇后

1、明成祖的皇后是徐皇后。也是唯一的一位皇后。

2、明成祖生平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 。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 ,疏浚大运河 。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3、主要成就

发展经济,浚通大运河,开创永乐盛世。

平定交趾,五征漠北。

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万国来朝局面。

4、史书评价

《明史·成祖本纪》中评价明成祖: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大明朝开国皇后

大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开国皇后当然就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她是当时的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册封马氏为皇后。其生卒是1332年-1382年。后世称为明朝孝慈高皇后马氏。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后,立自己的发妻为后,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马皇后。马氏被册封后,依旧过着朴素简朴的生活。

朱高炽皇后

张妍是河南永城人,指挥使张麒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给燕王世子朱高炽为妃。张妍孝谨温顺,很得公婆的喜欢,生下的儿子朱瞻基从小聪慧好学,更是有力地稳定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朱棣就曾经恨铁不成钢地对朱高炽直接说:“吾不以媳妇故,废之久矣。”

这些事迹让张妍无论是在太子府还是在后来的皇宫,都有着足够的话语权。

在史书上,并未记述张妍具体是何种性格,但据朱棣所称:“媳妇儿好,他日我家亏她撑持。”,应该和《大明风华》中很会过日子的太子妃形象差不多。

明代第四位皇帝的皇后张氏是河南永城人张麒的女儿,洪武二十八年(1395)嫁给十七岁的朱高炽(永乐皇帝长子),旋即被册封为燕世子妃。朱高炽生性仁孝,喜爱诗词,可是身体肥硕,腰腹径数围,不善骑射,因此常使永乐皇帝不高兴。

恰好永乐的次子朱高煦身高体壮,而且在靖难内战中,有几次杰出的表现,于是永乐曾经有立朱高煦为皇储的念头。

张氏在结婚不到三年就替朱高炽生下了一位永乐最宠爱的长孙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宣德皇帝;后来张氏又生了越王朱瞻墉与襄王朱瞻墡。

仁宗诚孝皇后,姓张氏,永城人。父麒以女贵,追封彭城伯,具《外戚传》。洪武二十八年(1395)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封皇太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十月崩。尊谥曰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合葬献陵,祔太庙。

朱元璋的皇后是谁

朱元璋的皇后之马秀英!

马皇后名秀英(1332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灵璧县人。明朝的开国皇后。

马皇后幼时,母亲郑媪早卒,其后父亲马公也客死外地。马公去世之前将女儿托付给了生死之交郭子兴。

郭子兴便把她收为养女,培养教育她很是用心,十几岁的马氏聪明无比,模样端庄,神情秀越,举止从容,很受郭子兴夫妇的钟爱。

但是毕竟女大不中留,他们一直想给她找一个好夫婿,托付终身。而当时的朱元璋因为智勇双全,屡立战功,颇受郭子兴的赏识与青睐,于是便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为妻。

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以后,夫妻恩爱。先后为朱元璋生下了五个儿子,同时也为朱元璋能够打下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马皇后死的时候,朱元璋伤心不已,几乎哭得昏死过去。

朱元璋的皇后是孝慈高皇后马氏。

孝慈高皇后马氏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为人十分俭朴,朱元璋也十分敬重她,在她死后就没有再立皇后。

朱元璋的老婆马秀英,马大脚,明朝的开国皇后,名秀英安徽宿州灵璧县人。她之所以被称为“马大脚”,是因为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时代,马秀英坚决不裹脚,因此被人称之为〃马大脚〃。马秀英在十二岁被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嫁给朱元璋,和朱元璋一起度过了艰苦的十五年的征战生活。

朱元璋的皇后是孝慈高皇后马氏。

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8月9日-1382年9月17日),女,汉族,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至正十二年(1352年),马氏嫁于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为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永乐元年(1403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朱元璋的皇后就是大脚马皇后,也就是孝慈高皇后。出生在归德府宿州,于公元1332年出生,最终在公元1382年去世,死后葬在明孝陵。孝慈高皇后就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这位妻子影响了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虽然不像隋文帝一样,但是他和马氏也是非常恩爱的。马氏和朱元璋是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认识的,可以说这位皇后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她的一双大脚在那个时候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朱元璋并不介意,一双大脚在那个时候反而更好,至少不会拖累自己的男人。朱元璋登上皇位就立即册封马氏为皇后,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可见朱元璋对她的尊重和喜爱。朱元璋曾经多次想要册封马氏的族人,但是都被马氏拒绝了。

朱元璋的皇后马氏也是一个非常勤俭的人,她带领着宫女们还有公主一起纺织,在个人生活方面也经常是粗茶淡饭,很受大臣们的夸奖。马氏也经常劝解朱元璋,在朱元璋暴虐生气的时候想要静下心来经常回来找她,因为只有马皇后能让他平和下来。在政治上,马皇后偶尔也会给朱元璋提一点建设性的建议,会让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的脾气就开始不再收敛,暴虐成性,甚至杖杀朝臣,可见马皇后的重要性。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是马秀英。大脚马娘娘,芳名秀英,皖北宿州人,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时值壬申,肖猴,幼年失怙。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51岁。死后被溢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大脚马皇后,本是一位极具反叛精神的平凡女子。她生于乱世,有胆有识,在艰难逆境中,全力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五次救朱元璋死里逃生。做了皇后后,虽大富大贵,仍不娇,始终不忘民间劳苦,不改勤俭本色,不变平民心态,时常用自己的言行规劝、影响朱元璋。她惩奸佞亳不手软,扶良善鞠躬尽瘁,保忠臣机智灵活,助皇上能屈能伸,革陋习坚决果敢,倡新风大马金刀。朱元璋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她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她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

明朝皇后顺序列表

1、明太祖朱元璋,皇后为孝慈高皇后马氏。

2、明惠宗朱允炆,皇后孝愍让皇后马氏。

3、明成祖朱棣,皇后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徐氏。

4、明仁宗朱高炽,皇后诚孝张皇后张氏。

5、明宣宗朱瞻基,皇后2位,分别是恭让胡皇后胡善祥、孝恭孙皇后孙氏。

6、明英宗朱祁镇,皇后2位,分别是孝庄钱皇后钱氏、孝肃周皇后周氏。

7、明代宗朱祁钰,皇后2位,分别是孝渊汪皇后汪氏、肃孝皇后杭氏。

8、明英宗朱祁镇,皇后2位,分别是孝庄钱皇后钱氏、孝肃周皇后周氏。

9、明宪宗朱见深,皇后4位,分别是吴废后吴氏、孝贞纯皇后王氏、孝穆皇后纪氏、孝惠皇后邵氏。

10、明孝宗朱祐樘,皇后为孝康敬皇后张氏。

11、明武宗朱厚照,皇后为孝静毅皇后夏氏。

12、明世宗朱厚熜,皇后4位,分别是孝洁肃皇后陈氏、张废后张氏、孝烈皇后方氏、孝恪杜皇后杜氏。

13、明穆宗朱载垕,皇后2位,分别是孝懿庄皇后李氏、孝安皇后陈氏。

14、明神宗朱翊钧,皇后2位,分别是孝端显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

15、明光宗朱常洛,皇后3位,分别是孝元皇后郭氏、孝和皇后王氏、孝纯皇后刘氏。

16、明熹宗朱由校,皇后为懿安皇后张氏。

17、明思宗朱由检,皇后为孝节周皇后周氏。

扩展资料:

明朝后妃制度:

明太祖制定后妃制度的目的十分明晰:一是治天下首先要治理好家,家要管好就必须严守夫妻之道。二是后妃的职责是生儿育女、侍候皇帝和管理宫女,严禁过问宫外之事和参预朝政。三是强化教育,树立典范。四是严格等级,恩宠适度,尊卑有序。

在后妃的编制方面,明初不拘所谓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之数,设皇后一人,妃子数人,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昭仪、婕妤、贵人、美人等人数不等。


明朝朱瞻基的二个皇后哪个好

按照历史文献记载胡皇后要比孙皇后好。胡皇后贤良淑德,不干预朝政,恪守本分。只因胡皇后没能生育,所以朱瞻基才将生育了朱祁镇的孙贵妃立为了皇后,废掉了胡氏的皇后之位。

胡皇后名义上的儿子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虽也做了皇帝,但他并不是胡氏所生。且是朱瞻基死后才进宫确立了宗亲。

恭让章皇后胡氏,即废后胡善祥。”恭让章皇后“胡善祥(1402—1443年),明宣宗朱瞻基的元配妻,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胡氏以贤闻名,选为皇太孙妃。明宣宗即位,立为皇后。宣德三年春,被废为道姑。天顺七年闰七月,英宗为其恢复皇后位份,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

孝恭章皇后孙氏,孙贵妃,即后来的孙太后。孝恭孙皇后,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中,常常入宫说孙忠有个好女儿,遂被选入宫内,当时年仅10余岁,成祖命养在张氏宫中。与宣宗朝夕相处,感情很深。后宣宗(当时为皇太孙)到了结婚年龄,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

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废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卒,张太后立皇太子朱祁镇为皇帝,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皇后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朱祁钰即位,为景泰皇帝(明景帝)。十二月加上尊号“上圣皇太后”。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英宗复辟为帝,废景泰皇帝为郕王。给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的徽号自此开始。

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孙太后崩逝。全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附太庙。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926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朝21帝排名 明朝国王是什么人物形象下一篇:唐朝的历代皇帝都有谁,唐朝是在谁手中转折的 唐朝有几个皇帝在位时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