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浙江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隋朝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语:浙江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隋朝历史知识点总结

目录导航:

  1. 浙江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2. 人类学概论主要知识点
  3. 2022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4. 菏泽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5. 2023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6.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7. 北京中考历史知识点
浙江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1. 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和社会
2.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
3.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4. 秦朝的统一和变法
5. 汉朝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6. 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7. 隋唐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8. 宋代的科技和文化
9. 元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
10. 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变动。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人类学概论主要知识点

1、人类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旧石器、新石器、夏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考古、体质人类学、文物学概论、科技考古学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北京高校考古专业选拔要求为例:

1、选修科目不限: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历史(必选):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3、历史/地理(任选其一):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

4. 历史+地理(都必须选):山西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2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一、汉朝

1、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这些人身份低微,被皇帝破格使用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导致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2、刺史制度: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隋唐

1、三省六部制

☆内容: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相互合作,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进步性:a.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b.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性: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三、宋朝

1、设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了宰相财权;

4、设枢密院掌军政,分割了宰相军权。

1 大量历史知识点,不易判断哪些是必背的。
2 因为历史学科跨度广,涉及时空广阔,考试内容也不断更新,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理解,考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3 在备考过程中,应从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入手,并注重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事件的内在联系、史实的真实性等方面,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有更全面的把握。
同时,建议备考者结合历届考题进行练习,找出哪些重点知识点经常被考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

理学兴起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快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见,儒学汲取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进展; 3到宋代,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 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1“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2“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

1. 学业水平考试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点非常多,但是必背的知识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 首先是中国古代史,需要掌握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是中国现代史,需要掌握自鸦片战争到建国后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还需要掌握世界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等。


3. 此外,还需要掌握历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史料、史学流派、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历史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和新成果,如数字人文、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


4. 总之,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整理和归纳,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菏泽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特点等。

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4.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5.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6.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7.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8.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2023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 选官和监察制度

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4.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的治国方略。

(1)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3)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4)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古代史包括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近代史主要涵盖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清朝的衰落、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现代史则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

此外,还需要了解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北京中考历史知识点


在中考历史大题中,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1.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夏、商、周、秦、汉、唐、宋等朝代的兴衰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例如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农耕经济、封建社会等。

3.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技成就:例如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4.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和交通:例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对外关系和交通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5.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例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近现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6. 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例如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这些知识点是中考历史大题中经常涉及的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历史大题。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相关的因果关系,以及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946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皇甫嵩是否成功抓住了郭嘉?下一篇:人类进化史为什么有200年空白期?那200年那里去了 人类的近祖之谜 海猿是是不是人类的近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