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历史上的周姓名人 历史上的西周将军排名

导语:历史上的周姓名人 历史上的西周将军排名

目录导航:

  1. 历史上的周姓名人
  2. 西周黄姓名将
  3. 夏商周历史上有哪些名将
  4. 周朝武官制度
  5. 正统三国九大神将排名
  6. 周文王部下
  7. 西周到秦朝的英雄人物
  8. 周氏祖上有什么名人
  9. 春秋时期哪个国君寿命最长
历史上的周姓名人

周舍是周姓历史上的第一个名人,春秋时期晋国正卿赵鞅的家臣,以直言敢谏著称。周舍死后,赵鞅感伤不已,始终记得他说的“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人才难得。

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吕后之乱时更力挽狂澜,挽救了刘氏江山。周亚夫是周勃之子,西汉名将,曾参与平定七国之乱,最终却含冤而死。


1 孔子、孟子、周恩来等历史名人都有“周”字。
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其思想影响至今。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誉为“东方之哲”。
周恩来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之一,为中国近代史做出了杰出贡献。
3 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名人也有“周”字,如周秦王、周武王等,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1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周姓人物。
2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恩来,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杰出领袖和国务总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有周文王,是周朝的创始人和第一任国王,建立了封建制度和周朝的基本制度;周公旦,则是西周的贤相,为国家治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 此外,还有周秦王、周幽王、周穆王、周宣王等周朝历史上的各位国王,以及科学家周谷城、演员周涌、作家周而复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周姓人物。

历史上周姓名人有周瑜

周姓,中国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台湾土著族、瑶族、东乡族、彝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壮族、羌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1. 周瑜

周瑜于公元前175年在庐江出生,其字公瑾,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军事家、谋略家、政治家,不仅文韬武略,而且仪表堂堂、精于音律,是个英俊的贵公子,素有“周郎”之称,另外在建安十三年,周瑜和刘备联合打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期之一。

2. 周敦颐

周敦颐于1017年出生,今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为北宋五子之一,也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代表作有《爱莲说》、《通书》等,其中《爱莲说》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它反映了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度纯净的品质。

3. 周邦彦

周邦彦于1056年出生,今浙江杭州人,字美成,为北宋著名词人,也是婉约派词人中的“正宗”。在宋代时周邦彦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因精通音律,在词曲方面善于铺叙,为后世格律词派奠定了基础,旧时被称为“词家之冠”。

4. 周景玄

周景玄原名周昉,出生年月不详,今陕西西安人,字仲朗,为唐代著名画家,师从张萱,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在受到兄长周皓的影响下,善于骑马射箭,后出去游历,拥有独创画风,尤为善画人物。

5. 周培源

周培源于1902年出生,今江苏省宜兴县人,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等,同时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近代史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出国留学,1929年回国在清华任职物理系教授。

6. 周亚夫

周亚夫出生时间不详,为西汉时期的名将,周亚夫一生,经历了吴楚七国之乱的战争,在此战中展现了他统领军队的能力,后为拯救汉室江山,粉碎了诸侯王的分割想法


1.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周姓人物。
2. 周恢、周瑜、周幽王、周公旦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姓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和成就。
3. 周恢是唐朝宰相,他通过整顿政治和军制,维护了唐朝的统一和稳定;周瑜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他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周幽王是周朝的末代国君,他被尊称为“大发明家”,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文化繁荣;周公旦是周朝的宰相,他主持制定了《周礼》,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因此,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周姓人物,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赤壁之战,周瑜率军联合刘备,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从此奠定了“天下三分”,是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1. 朱熹
2. 朱熹是中国宋代的著名思想家、学者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上,朱熹也被称为“周文宾”,其理念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张“格物致知”,提倡对真理的探寻与追求,并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步。
3. 除了朱熹,历史上还有一些周姓的知名人物,如唐代诗人周昙、明代文学家周德清等,他们也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舒城人,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湖南道县人。根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开创人。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浙江杭州人。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韵学家,江西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韵》,为北音韵书的创始人。

西周黄姓名将

黄飞虎。

因其妻妹二人惨遭商纣王所害,都冤死于摘星楼之下,黄飞虎被逼弃商投周,与一家老小归降于武王西岐,国仇家恨与纣王势不两立,因通晓殷商军事情报,在武王伐纣中代理军务,屡有表现,多次相助姜子牙打仗杀敌,打败一些商军敌将,在凡将之中威震战场,颇得姜子牙看重。

夏商周历史上有哪些名将

1、姒少康: 姒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因此,姒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2、妇好: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 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 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3、孙武:历代各国军事家尊崇为“兵家之祖”,其所著《孙子兵法》一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兵书,被后人誉为“兵学盛典”。

夏:胤(攻曦氏和氏之战)、季杼和女艾(灭豷之战)、伯靡(寒浞之战)。

商:商汤(灭夏之战)、妇好(伐羌之战)、武丁(平定鬼方)

西周:姬发(牧野之战)、姬旦(周公 武王伐纣)、姜尚(武王伐纣)

女艾(一作“汝艾”)(约公元前1900年-约公元前1839年)夏朝少康中兴时期大臣,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同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间谍。其后人以艾为姓;汝艾祖籍天水,故天水为艾姓发扬之郡

夏朝 名将有女艾,季杼,他俩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间谍.贤臣有伯靡商朝 名将 妇好 蜚廉 恶来 贤臣 伊尹周朝 孙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伍子胥:吴国名将.经典之战:伐楚灭越.掘墓鞭尸吴起:魏(楚)国名将.经典之战:灭亡陈.蔡国孙膑:齐国名将.经典之战:围魏驹辉乐毅:燕国名将.经典之战:围困即墨廉颇: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伐齐讨魏赵奢 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李牧: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大破匈奴白起:秦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长平之战 名臣 姜尚 周公 召公 蔺相如 商鞅 屈原 鲍叔牙 管仲 晏子 ·百里奚 孙叔敖 文种 范蠡

周朝武官制度

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由于三公之类的官职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而诸侯们在出任周朝王室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通常执掌中央权力的是太宰,太宰本来是王室的宫廷事务总管,因亲近天子,所以从夏商以来太宰的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在西周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周朝的军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周王掌控的“王师”,一部分是诸侯国的地方武装。西周的王师主要由两支,一支是驻扎在宗周地区的西六师,这只军队早在文王时期就已经建立,后来武王曾率领西六师灭纣。后来西六师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宗周安全,抵御西北的戎狄。在洛阳有“成周八师”,因为主要是商朝贵族组成,因而又称为“殷八师”。殷八师是周公东征后建立,驻扎于成周,主要任务是控制东方各诸侯国。

师是西周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在师之下尚有旅、卒、两、伍等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司徒》云:“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相应的军事将领有师氏、亚、旅、千夫长、百夫长等。

监察机构:西周的监察机构称为“监”,但是其机构还不太完善。西周初期,周武王曾在商朝故都的邶、鄘、卫封给管叔、蔡叔、霍叔,以此监视武庚和商朝参与势力,被称为“三监”。在“三监之乱”后,周公取消了“三监”的设置,改由成周八师来控制。

周朝官制,即西周开始实行的官吏制度。西周时代的政治思想以及官职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

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正统三国九大神将排名

9、养由基

春秋时期楚国将领,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的专利持有者。养由基能一箭射穿七层铠甲,射石头能将箭杆没入石中,只留下箭羽,曾三箭平叛。

《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都出自这里。此人号“养一箭”,一箭就足以致胜。

8、夏鲁奇

夏鲁奇,字邦杰,后被赐名李绍奇,后唐名将。

乾化二年,夏鲁奇随大将周德威进攻幽州,与元行钦对战,打的难分难解,双方将士都放下手中兵器观看。史书记载,“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贵,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将十皆释兵纵观。”

7、杨大眼

杨大眼擅长骑马,穿着戎装,雄伟挺拔,穿上盔甲,腾挪跳跃,灵活自如,被世人称道。巡抚士兵,称呼如子,看到士兵伤病,时常为之落泪伤心。身为将帅,经常身先士卒,冲突坚固阵地,出入英勇无畏,敌兵碰上他的刀刃者,无不立即身亡。

南方敌人前后所派遣的督军将帅,听说对手是杨大眼,军队未渡长江,个个都害怕不已。甚至传闻,淮泗、荆沔一带民间有孩子啼哭的,父母一说“杨大眼来了”,全都吓得不敢哭泣了。

6、吕布

三国时期第一战将是吕布,我想不会有任何人有异议。“辕门射戟”和“虎步江淮”均为真实历史,对吕布的生平,不做赘述了。

5、杨再兴

江西吉水县人,祖居河南相州,生于宋崇宁三年,死时为绍兴十年,36岁。自小习武,弓法神奇,幼年家境贫寒,跟随父亲打鱼为生。其祖先乃北宋世代忠良---杨家将---杨继业。

绍兴十年七月上旬,金兀术率龙虎大王等1.5万骑直袭郾城。双方激战数十次,金兵不退,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欲生擒金兀术,却被金军围住。再经血战,杀金军数百人,再兴亦受伤数十处,血透战袍。终获全胜。史称“郾城大捷”。

4、薛礼

薛礼就是我们常说到的薛仁贵。

薛仁贵一生作战40年,仅败一次,一生没有犯过一次军事指挥上的战略错误,而且纂写的《周易新本古意》为世界上第一部辩证法理论的军事著作,可见其军事才能的出色。薛仁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他打败过铁勒等诸多外族侵略,是我国的对外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战神。

3、冉闵

冉闵逞勇残杀,立国三年,死人无数,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諡,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2、李存孝

勇猛无敌,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连武功天下第二的“铁枪”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过不了几个回合,排第三的高思继就更不用说了,在李存孝大战10员武将后,而且是重感冒的情况下,几回合就生擒了高思继。

这个应该也很好认,活脱一个李元霸,他俩都属于那种“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人。李元霸在隋唐好汉中是神一般的存在,轻易打败排第二的宇文成都,三锤打走排第三裴元庆。而且两人的武器重量都很像,李存孝用的禹王槊,重800斤;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也是800斤。虽然是假的(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但能看出两人的相同之处。

1、项羽

秦末时期力能扛鼎的人也只有他一个,力气是独当一面的。史书上记载过他使长戟,野史上说羽哥用的是一把陨石做的长戟,叫“鬼神”,长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杆就有碗口那么粗,羽哥拿这玩意用单手!

周文王部下

姜子牙(约前?—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姜子牙于渭水之滨垂钓,遇见西伯侯姬昌,被拜为“太师”,后辅佐武王建立周朝,约公元前1015年,他卒于镐京,宋真宗追谥为昭烈。

四贤八俊

周公旦:西岐将军,四贤之一。

召公奭:西岐将军,四贤之一。

吕公望:西岐将军,四贤之一。

毛公遂:西岐将军,四贤之一。

伯达: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伯适: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仲突: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仲忽: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叔夜: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叔夏: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季随: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季呙:西岐将军,八俊之一。

除了姜子牙,除了姬姓子弟,周文王作为西周开国的重要君主,其身边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名臣,这些名臣水平不亚于姜子牙,只是各有所长而已。

1、南宫适

南宫适,又称南宫子,西周著名贤者、重臣。所谓“文王四友南宫子”,依照史籍《史记·周本纪》的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南宫适拆掉纣王所建的鹿台,打开纣王的粮仓,赈济贫弱萌隶,在群众中口碑极好。当然,可以成为周文王身边的重要臣子,南宫适绝不是《封神榜》中那般庸碌,在真正的西周开国史中,周文王开疆拓土,南宫适是功不可没的,其中邗国和黎国,都是南宫适征服的。

2、伯夷、叔齐

伯夷,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子姓,名允,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孤竹君将叔齐立为国君,结果叔齐又将君位让给了伯夷。哪知道伯夷竟然也不想当国君,逃到山里去了。而叔齐也跟伯夷一起跑掉了。后来,两兄弟听说周文王是个贤人,就跑去投奔,成为周文王身边的谏臣。不过,这两位提了什么意见,并不出名。从历史传说中看来,伯夷、叔齐绝对是属于西周的主和派,与姜子牙等主战派不属于同派系,后来周武王讨伐殷商,两兄弟还不畏强暴,叩马谏伐,最后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3、太颠

太颠,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大臣。因慕文王“善养老”而归向,在武王伐纣时,他与散宜生、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如此看来,太颠似乎还懂得舞枪弄棒。

4、闳夭

闳夭,《史记.殷本纪》:“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他与散宜生、太颠等共同辅佐周文王,西伯被纣囚禁羑里,闳夭可以与主导设计,以敬献美女宝物,营救西伯脱险,可见得在文王时期,闳夭肯定是周文王的重臣。

5、鬻熊

鬻熊,又称鬻熊子、鬻子,玄帝颛顼的后裔,楚国的先祖,楚国开国君主熊绎之曾祖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商朝末年,鬻熊协助周文王起兵灭商,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也就是祭祀时持火之人,《史记》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意为“鬻熊如同儿子般侍奉文王” ,可见楚国始祖鬻熊对周文王的恭敬。周成王时,成王感念鬻熊的功劳,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

6、辛甲

辛甲,商末周初年史官。原事商王纣。据说他曾经多次向殷纣王劝谏,次数长达75次,似乎也是个很有原则的史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强迫症很严重。可惜殷纣王不听劝谏,辛甲便投奔周文王,被封为太史。

7、散宜生

散宜生,西周开国功臣,是“文王四友”之一,长期活跃于周文王身边,在拯救周文王时,他出的力最多。他进谏姬发,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通过权臣费仲、尤浑游说纣王,赎出了文王;后又佐武王灭商。周武王将他封到巴蜀与关中之间,扼守巴、蜀的要道。巴蜀曾经受邀参与灭商大战,可见得出,巴蜀的战斗力必定不弱,因此散宜生除了是个谏臣外,也算得武将。

西周到秦朝的英雄人物

汤即天乙,姓氏为“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周文王: 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臣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 今安徽涡阳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河南鹿邑太清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朱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另一说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中国战国时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 政治家 秦始皇、汉武帝、

● 军事家 卫青、霍去病

● 思想家 董仲舒

● 外交家 张骞

● 历史学家 司马迁、班固

有姜太公姜子牙,辅佐周文王打天下。

周公负成王中的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治理国家。

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管仲和乐毅。

越王勾践。

兵圣孙武。中国儒家代表人,万世之师的孔子,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

廉颇和蔺相如。

变法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商鞅。

纵横家张仪和苏秦。

常胜将军白起。

灭六国,一统华夏的秦始皇

姜子牙"齐国的开国之君",周公"武王之弟周公解梦的周公",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万世师表的孔子,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刺客荆轲,合众连横的苏秦、张仪,商鞅变法的商鞅,负荆请罪的廉颇和蔺相如,统一六国的秦始皇

周氏祖上有什么名人


周氏祖上有许多名人。
首先,周氏祖上最著名的名人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周文王和周武王。
他们是西周时期的两位重要君主,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周氏祖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名人,比如周公旦和周公瑾。
周公旦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而周公瑾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将领,他在抵抗曹操和孙权的统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周氏祖上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名人,比如周恩来和周杰伦。
周恩来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周杰伦是一位著名的华语流行歌手和音乐人,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总的来说,周氏祖上有许多名人,在政治、文化、军事、音乐等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这些名人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对于周氏家族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历史资料记载,周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家族,有许多名人。其中,周武王是周氏祖先中最为著名的一位,他是周朝的开国君主,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族英雄”。此外,周公旦也是周氏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协助周武王统一天下,被尊为“周朝的国师”。除此之外,还有周成王、周穆王等历史上有名的君王,都是周氏的重要代表人物。

春秋时期哪个国君寿命最长

寿命最长的是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74岁。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又灭亡西周国(此西周不是作为朝代的“西周”,而是战国末期的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秦昭襄王五十五年,昭襄王去世,终年有74岁。

杞桓公(?―前567年2月12日),名叫姒姑容,是杞国的第10任君主,杞成公之子,《史记》作其弟,继承其爵位。在位70年,传于其子杞孝公。所处时代春秋。

史书记载

《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匄立。

《史记索隐》:(杞德公)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故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杞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杞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954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唐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下一篇:1g茉莉花多少棵 茉莉唐朝历史选择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