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朱熹五代按照什么起名 明朝皇帝朱熹简介

导语:朱熹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和文学家,他是五代皇帝朱熹的后代。他起名的准则是按照五行、八卦、阴阳等道家哲学原理,旨在表达个人的性格和命运。朱熹致力于推崇儒家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理学发扬光大,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作包括《四书集注》等经典注释和《朱子语类》等文集,被誉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目录导航:

  1. 朱熹五代按照什么起名
  2. 王阳明是哪朝人
  3. 明朝为什么推崇朱熹
  4. 朱熹的历史地位
  5. 朱熹与八股文的关系
  6. 朱熹理学为啥曾被当成伪学
  7. 朱熹的儒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朱熹五代按照什么起名

从他的父亲朱松开始,朱家一门五代取名依次以“木、火、土、金、水”做名字的偏旁,以应和五行相生之寓意:朱松的“松”字是“木”字旁;朱熹的“熹”字下面的四点是“火”形;朱熹之子朱在,“在”字内有“土”字;朱熹之孙朱鉴,“鉴”字内有“金”字;

朱熹之曾孙朱潜,“潜”字是“水”字旁。 最执着五行的要算是明太祖朱元璋了,他规定朱家后人改名都要以“五行”为偏旁部首。他自认水名,儿子的名字就要带“木”字旁,像朱标、朱棣。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名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朱熹家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有800万人,其中海外就有百万。

朱熹的“熹”字,本意就是“炙”的意思,在古代偏旁仍算作“火”(这一点与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照”字相同)。而朱熹儿子的名字,朱墅、朱埜、朱在,全是以“土”为偏旁。再如朱熹孙子的名字朱鉴,曾孙朱浚,显然分别是以带“金”、“水”偏旁的字来命名的,五世朱林,六世朱炣,七世子墍,分别是以“木”“火”“土”为偏旁。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循环相生,生生不息。朱氏一门七代,取名按五行排列,次序井然。

为什么他们喜欢用五行来起名呢?

五行对应天地间的德行,并隐含着人世父子间的伦理关系。

《春秋繁露 五行对》中认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春、夏、秋、冬,“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

五行暗含了从生到长到收获,直到最终圆满的整个过程,而父子之间的伦常道理,也恰在于此:“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最终引申出:“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

通过对子孙的命名,强调五行相生,恐怕暗含了对子孙后代的希冀:祖训不可不遵,纲常不可废坏——唯有如此,才能将祖宗基业代代传承。

这种情况不止于朱熹家族,唐代人毕构,他的名字用的是木字旁,他儿子名为毕炕,用的是火字旁,孙子名为毕增,用的是土字旁。南宋的大奸臣秦桧,父子三代用的名字也是如此,其子秦熹,其孙秦埙。

用这种理论取名的,古代多为社会上层人物家庭,用五行循环相生的关系来寓意生生不息,子孙绵延的愿望。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虽然也有这种愿望,但他们因为生活所困,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改变自己或子辈的个人命运,表现在取名上多利用姓名五行信息,来平衡先天五行,企图籍此以改变命运,这样就有了五行入名的第二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则是在了解了一个人的先天五行的情况下,利用强者抑之,弱者扶之,缺者补之的原则,利用姓名的五行调谐、平衡先天五行。起名也是遵循此种原则。现在大多数人是用这种方式起名。

王阳明是哪朝人

王阳明 (1472-1529)明朝人。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明朝为什么推崇朱熹

朱熹的学派是理学

简而言之,儒学发展到宋朝,就产生了所谓“宋学”,宋学是和汉学相对的,相比于汉学的注重章句注释,宋学的关注点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辨。宋学有两个主要流派,一是发轫于北宋二程(程颐、程颢),集大成于朱熹的理学,又称程朱学派,一个是产生于南宋陆九渊,后来被明朝王阳明所继承的心学,又称陆王学派。

这两个学派有什么不同呢?

从哲学的本质上来说,朱熹认为宇宙的本原就是一个“理”,什么是“理”呢?简而言之,就是“道理”,太阳每天早上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就是理;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这就是理。在朱熹看来,理是整个宇宙的前提和根本,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且如万一河山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换言之,朱熹的“理”,是一种先于宇宙存在、超脱于宇宙的事物,不因人的喜好爱恶而转移,所以又叫“天理”。

在朱熹看来,天理只有一个,然而反映在具体事物上,理却有无穷。太阳有太阳的理,大地有大地的理,牛有牛的理,马有马的理,桌椅板凳有桌椅板凳的理。但这些无穷的理,却又可以归束为一个理,也就是那个宇宙本源的理。——这叫做“理一殊分”,用朱熹自己的比喻,宇宙本源的那个理,好比是天上的月亮,这个月亮只有一个。但它映照到水中,却有无穷,长江有长江的月,黄河有黄河的月,每个湖泊也有自己的月。

——所以,朱熹的学说才叫“理学”。因为朱熹承认有一个独立于人的意志的“理”存在,所以这种学说其实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也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理”,但这个理和朱熹的理不同,陆九渊的定义是“心即理也”,也就是说,陆九渊的理不是客观存在的,它就是人的内心。用陆九渊自己的话讲,就是“道未有外乎其心者”,或者说是“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在陆九渊看来,心与理是直接合而为一的,天理不在别处,就在人心当中。

——所以,陆九渊的学说就叫心学,它显然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因为他们的认知不同,所以治学方法也不同。朱熹认为理一殊分,天理是无法直接认识的,我们人所能见到的只有具体事物,所以我们必须从研究具体事物入手,一个一个的穷究它们的理,最后达到对天理的认识。从方法上来讲,就是从格物入手,博览群书,最终一点一点的接近天理。

但陆九渊认为天理即人心,天理不在别处,即在我心中,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去格物,也没有必要去读书,只需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认识,用陆九渊自己的话讲,就是“发明本心”,或者叫“求放心”,找到自己失去的那颗本心。一旦你拂去了心上的尘土,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本心,那自然而然也就认识了天理。

朱、陆两种治学方法,其实颇似禅宗的顿悟和渐悟。

朱熹和陆九渊曾经有过一次非常著名的辩论,那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无比重要的一次聚会,史称“鹅池之会”,在那次会谈中,两种学派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结果“朱以陆教人为太简,陆以朱教人为支离”。

其实,朱陆之间的这种相互指责,都是有道理的,两派的末流弊病,也正是从他们的治学而出。朱学之弊在拘,最后沉陷于条条框框而无法自拔。陆学之弊在荡,这些陆学末流不屑于读书,而好空发大言。

顺便说一句,朱熹和陆九渊是好朋友,虽然哲学思想不同,但双方友情极好。两人除了鹅池之会之外,后来朱熹在南康主持白鹿洞书院,特地请陆九渊来讲学,并将陆九渊的讲义刻在石碑上,流传后世。不过到他们晚年,也逐渐走向偏激,在学术辩论中言辞日趋尖锐。陆九渊死后,朱熹前往吊唁,哭罢,良久曰:“可惜死了告子”。——真令人可发一笑。

谢谢你的关注

在古代,我国对于贵族及皇族是有很强的血统门第认知的。在朱元璋创建明朝之前,其自身是一个五代贫农的家境,所以为了体现其自身血统的高贵性,所以就冒认了朱熹为祖先。至于为什么冒认朱熹,主要是因为在明代之前朱姓没有什么特别著名的人物,而朱熹在百余年前的南宋是作为儒家圣人一般的存在,所以其知名度也更符合朱元璋的需求。

朱熹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中国儒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被称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巨人。张立文在《朱熹评传》中评价道:“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大儒之一,他的思想被尊称为‘朱子学’。

他的学说不仅使儒学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处独尊地位,而且影响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曾一度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哲学或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得到他们的推崇和信奉。

朱熹,或称朱子,是一位精思,明辩,傅学,多产的哲学家.光是他的语录就有140卷.到了朱熹,程朱学派或理学的系统才达到顶峰.这个学派的统治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

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

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

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朱熹(1130年一1200年),字元晦,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学者尊称朱子。他着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也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的科目。死后嘉定二年诏赐谥号曰文(称文公),从祀孔子庙。明朝通称先儒朱子,祟祯十五年因诏位居七十二子之下,特称大贤朱子,清康熙五十一年诏升大成殿配享,位列孔门十哲之次。台湾有朱子公庙以朱熹为主祀。朱熹被称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巨人,他的思想被尊称为朱子学,在宋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处独尊地位,而且影响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朱熹(尊称:朱子,又称:紫阳先生、朱文公,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仲晦,南宋徽州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历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他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开创了紫阳学派。他还在建阳云谷“晦庵”草堂讲学,并校订了四书,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

朱熹与八股文的关系

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康熙宣扬理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使得“学者无敢疵议”。康熙五十一年以“朱熹升配大成殿东序为十一哲”,以兹表彰。乾隆五年(1740年)下诏说,程朱之学“得孔孟之心传……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为国家者由之则治,失之则乱,实有裨于化民成俗,修己治人之要。”

八股文又称四书文、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制义。(注:“股”与“比”是对偶的意思),是中国明、清皇朝考试制度中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1。

隋唐开始,中国出现了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使中国社会低下层的知识分子有了成为上层官僚的途径。在隋唐时,科举考的是诗歌,直到明、清两代才正式转变为八股文。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士人参与科举考试必须通过三场的考试2。不过写法或偶或散,初无定规。成化年间(1464年—1487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逐渐形成了以讲究格律、步骤,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始由“经义”变为开考八股文,规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

清顺治三年(1646年)宣布恢复科举取士,沿用明朝的八股文,做出一些小改变。后来的康熙皇帝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1663年废止八股文。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上疏:“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言微旨,以观心术。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1668年,康熙恢复八股文考试。

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乾隆皇帝:“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乾隆组织讨论之后,发现没人能提出替代科举之方,这次提议暂且结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朝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使用八股。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翌年起废除。

明代八股文的规定:题目必须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题目又分大题、小题两类。

乡试、会试多用大题,题意比较完整。又分连章题、全章题、数节题、一节题、数句题、单句题等等。

童试多用小题。其题意多不完整,这是为了避免重题,因童试场次多,且只考《四书》义,不考《五经》义。经历几百年后,四书中完整的句子不够用。考官便想方设法出题,例如:割裂原意,将上下两章、两节互不相关的文句合为一题,或各取半句凑成一题,叫做截搭题或冒上题、承下题、上全下偏题、上偏下全题等。

内容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历代解经之作很多,科举考试只用程朱一派。《周易》依程传朱学本义,《尚书》依朱熹学生蔡沈传,《诗经》依朱熹《诗集传》,《春秋》依胡安国传,而以《左传》为本事,《礼记》依陈澔集传,《四书》依朱熹集注。考生行文命意,必须就题阐释,依注作解,不得擅自生发,独出新论,毫无独立思考的余地。八股文还要求代圣人立言。如题目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及其门人的话,则必须模拟语意,即使是阳虎、荷莜丈人、齐人妻妾等各类人物,也要设身处地,肖其口吻。只有记事题和连章题不用模拟口气。

朱熹理学为啥曾被当成伪学

原因有主要有三点:

1、朱熹著述谬误不少:当时的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斥责“伪学猖獗,图为不轨”。明朝学者王阳明发现朱熹学说的根本性错误,针锋相对提出“知行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相提并论为“孔、孟、朱、王”,超越朱熹,只不过由于封建统治者别有用心,继续利用朱熹那一套。清朝学者发现作为朱熹学说的奠基之作“河图”、“洛书”并非《易经》原文,而是五代时期的伪作。

2、朱熹学说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理学家口口声声主战,但究竟该怎么战,怎么恢复中原,朱熹本人在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却“未知如何”。更甚者,朱熹从根本上反对务实。

儒家的目的既然是要平治天下,是否应该对现实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学一些行政之术呢?起码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先贤们还没有专门对此否定,可是到了程朱理学那里,时此终于明确否定了。当有学生说“学者讲明义理之外,亦须理会时政”时,朱熹立即对此观点进行了批评。他说:“今世文人才士,开口便说国家利害,把笔便速时政得失,终济得甚事。”在他看来,一个人只需要根据义理修炼人格,任何办事能力都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就能自然领会。这种奇怪的论调竟然被普遍接受,并渗透于明清的科举考试中,直到清末屡吃大败仗,才感到有在科举中增加“策论”的必要。

3、朱熹言行不一:当时另一位监察御史刘德秀上书称朱熹“口道先王语,而行如市人所不为”,朝散大夫(从五品官)刘三杰将他与外敌相提并论“今日之忧有二,有边境之忧,有伪学之忧”,所以有人弹劾甚至请斩朱熹。

朱熹的儒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身前是由于党争,也就是说是有现实的政治利益的。

当权者(宰相及其跟随者)如果不压制,朱熹和他的弟子就要夺取他们的既得利益了。但是朱熹死了以后就不存在这个事情了,没人抢利益了。当权者也换过了(时代过去了,当时的当权者过气或者死掉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后来的当权者(还是士大夫)本身就觉得朱熹这个理论不错,然后皇帝也看得朱熹的理论挺顺眼。那就定了。反正朱熹的理论在南宋的中后期就得到官方承认了,然后在元代的时候被奉为正统。由于元代汉化不够,所以这个正统也没多少人理睬。直到明朝才开始发挥很大的作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272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德国史普鲁士三项保险法案有哪些内容 德国医疗保险历史下一篇:朱元璋杀明教了吗 历史上朱元璋被谁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