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被誉为包公在世的明代名臣是谁 淳安明朝进士名单公布时间

导语:明代名臣包拯被誉为包公在世,他以廉洁公正的形象深受人们敬仰。淳安明朝进士名单的公布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目录导航:

  1. 被誉为包公在世的明代名臣是谁
  2. 方姓的十大名人
  3. 常山傅氏是什么时候从江西迁来的
  4. 古代清廉的人物与事迹
  5. 刘长卿活多少岁
被誉为包公在世明代名臣是谁

明朝官员。早年曾在尚书吕震属下为小吏,因有奇才,为吕震所重视,并推荐为仪制司主事。永乐年间,因荐为礼部郎中。宣德五年,升任苏州知府。当时苏州豪强污吏相互勾结利用,百姓赋税繁重,是全国有名的难治之府。

况钟上任后,秉公处理,将许多罪大恶极官吏处以死刑,他不仅刚正廉洁,而且孜孜爱民,先后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

贪官污吏动不动对百姓处以酷刑,他先后酌情予以减免者近一千四百余人。同时,他协同巡抚周忱,悉心筹划,为百姓奏免赋税粮七十余万石。

他兴利除弊,不遗余力,锄豪强,扶良善,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因此,百姓对他奉之若神,称为“况青天”。

海瑞,字汝贤,海南琼山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人。他幼年生活困苦,深悉民间疾苦。在担任浙江淳安知县时,海瑞只吃粗米,且命老仆在官署空地自种蔬菜以供日常食用,为母亲过寿,他特意买了两斤肉,以至成为传遍街头巷尾的“重大新闻”。

万历初,首辅张居正特意派巡按御史查察当时赋闲在家的海瑞,御史只见粗茶淡饭,居舍萧然,不由得叹息而去。

被誉为"南包公","包公在世"的是海瑞。他是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海瑞的贡献:

一、法规制度

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海瑞就任应天巡抚之后,立即颁布《督抚宪约》,规定巡抚出巡各地,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也不准设宴招待。考虑到朝廷大员或许仍须稍存体面,他准许工作餐可以有鸡、鱼、猪肉各一样,但不得供应鹅和黄酒,而且也不准超过伙食标准。

海瑞在应天推行一条鞭法:将过去按地、户、丁分别征收实行、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改为按土地、人丁征收货币与白银;将过去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

在对待契约问题上,海瑞不顾明代法律规定与当时的国情,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因为当时农民间是很少使用书面契约来发生借贷关系的,致使法律的执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海瑞所批准赎还的仅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在海瑞的治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

二、清廉作风

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三、断案技巧

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

在争产业的案件中,“与其冤屈小民,宁愿冤屈乡宦”;在争言貌的案件中,“与其冤屈乡宦,宁愿冤屈小民”。

曲艺形象:关于海瑞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

海瑞海刚峰被誉为“南包公”、“包公再世”的是明代名臣海瑞。

被誉为包公再世的明代名臣是嘉靖晚期的海瑞海刚峰。他不惧权贵,扳倒严嵩,又给嘉靖帝上了一道天下第一疏–治安疏。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有“海青天”之誉。 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后,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在任上他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深得民心。1587年,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被誉为包公再世的明代名臣是海瑞。海瑞(1515年——1587年),广东琼山人,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官清廉,洁身自爱,为人刚正不阿,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他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深得民众爱戴。

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因为忌惮海瑞的威严,当地有贪腐劣迹的属吏大多自行辞职离开。在当地监督织造的中官甚至因为海瑞的到来而减少了自己出行时的仆从,平时生活讲究排场奢华的豪强将朱红大门临时涂成黑色。

海瑞当上江南巡抚时,首辅徐阶家族世代共占田二十四万亩[40],百姓向海瑞投牒讼冤者日以千计,海瑞要求徐阶退田,徐阶退了一些,海瑞并不满意,弄得徐阶很难堪,最后退了一半的田地。此时海瑞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

方姓的十大名人

方储,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东汉官员,善天文。

二是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三是方凤,明代正德大臣

1、方苞:

方苞,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清代文学家。

2、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3、方干:

方干,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4、方回:

方回,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

5、方以智: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6、方七娘:

方七娘,清代奇女子,创立白鹤拳,武功高强,美貌动人。白鹤拳,与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齐名,并称南少林五祖拳。白鹤拳是一种很特殊的南拳,尤其是双手的动作亲像白鹤双展翅,主要是流传在泉州永春,又称为永春拳。

7、方岳:

方岳,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一说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

8、方大洪:

方大洪,郑成功部将,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为洪门“前五祖(少林五祖)”之一。五祖在全国分“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清朝初期,朝廷“火烧北少林”后,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反清复明”展活动,称为少林五祖。

9、方克猷:

方克猷,字子壮,号凤池,临安於潜方元铺人,清末著名数学家。方克猷年少时聪慧过人,品性端方,7岁束发受经,过目成诵,他父亲对他督教也很严厉。他“年十二应童子试,以第一名入泮(即秀才)”。当时县宰出联:“方元鼓打到更楼太阳来哉”;克猷应声而对:“藻溪鱼跳过横塘化龙去矣”,均为於潜地名,对得工整绝妙。13岁补县学生员,光绪十一年(1885)15岁选拔贡,七试皆冠其曹。光绪十六年20岁赐进士出身,任刑部主事。

10、方德:

方德,广东省肇庆人,做丝绸生意,好习武,白天经营生意,晚上练习拳脚。娶妻李氏,生有两子,长名孝玉,次名美玉方德有意培养二人为武林高手,就送去少林习武,拜至善禅师为师。方德的妻子死后,就一直独身,到六十岁那年,遇见苗翠花,后来方德以六旬高龄续娶苗显之女苗翠花, 结婚的第二年就有了方世玉。其子孝玉、美玉、世玉均为“少林十虎之一”。

南宋名诗人方岳,元朝名诗人方回,明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学者方孝孺,清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方苞,清朝武术家方世玉,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新中国开国中将方强,新时代解放军上将方祖歧,中国第一位战地记者方大曾,当代中国内地著名主持人方琼。

1,方孝儒,明朝翰林学士

2,方维夏,近代教育家,革命烈士

3,方腊,北宋农民起义领袖

4,方储,东汉官员、学士

5,方回,元朝著名诗人

6,方苞,明朝太仆寺少卿

7,方世玉,丝绸商人,武术家

8,方文山,台湾著名词人,周杰伦拍档

方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

方弼、方相: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 门神。

方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 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方望:东汉平陵人,曾为西汉末地方割据势力隗嚣的军师,后离开隗嚣,拥立孺子刘婴为天子,战败之后被更始政权杀害。

方阳:方望之弟,因怨恨更始帝杀其兄方望,劝赤眉军首领樊崇另立刘氏宗室,以与更始政权抗衡,后不知所踪。

方储:浙江淳安人。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1.方士繇:

宋代理学家,书法家,是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得意门生。比较擅长于书法,会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等,传世作品有摩崖石刻桂林的《虞帝庙碑》。

2.方逢辰:

宋代状元。是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

3.方维仪:

明末时期著名女诗人。

4.方斫:

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东南学者表正之师”。在世期间,他创办了桐江书院,造福了很多的读书人。

5.方从义:

元代时期著名的画家,擅长画云上,被人称笔墨苍润,由于他的画作好,所以很受欢迎,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

6.方药雨:

被世人尊称为“老方”,是近代古钱界最负盛名的三大收藏家之一。

7.方令孺:

新月派诗人, 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信》、《方令孺散文选集》,译作有短篇小说集《钟》等。

8.方弼、方相:

是商朝时期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因为不满纣王的行为而反叛纣王,投奔于朝歌,被后人尊称为显道神、开路神、门神。

9.方鲁于:

明朝时期的一代“墨圣”,所制作的墨被称为所“九玄三极”,其人被称为“前无古人”,代表作有《方氏墨谱》。

10.方学渐:

世人称为明善先生,是“方氏易学学派”的创始人。

常山傅氏是什么时候从江西迁来的

顺治八年自江西南丰县迁居浙江。

常山县是浙江省衢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金衢盆地西部、钱塘江上游,东邻柯城区,南连江山市,西接江西省玉山县,北通开化县,东北部与淳安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个镇、5个乡,180个行政村、10个社区。常山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当时建县,始称定阳;唐朝咸亨五年(674年),分信安在原定阳县地置常山县,以县治南有常山(又名长山,即今湖山)命名,以常山县为名自此始。

根据历史记载,常山傅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家族,据说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省境内)。关于常山傅氏何时从江西迁来,可能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或确切的时间线。傅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分布广泛,迁徙和分支繁多。不同的傅氏分支可能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有迁徙和扩散的情况。

如果您有关于特定的常山傅氏迁徙的历史背景或事件,请提供更多的信息,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资料。

江西傅氏来自中原,有族谱明确记载最早到江西扎根的是在三国后期。江西傅氏迁入后枝繁叶茂的有三大支。钦公、署公和尧俞公。

第一支:钦公

公元265年,钦公任东吴柴桑(今九江)别驾。后携子宝、定两府君,卜居南康军(今星子县)之赤渡桥,为江西傅氏始祖。至唐朝时,后代已繁衍16-17代,鸿丁数千人,遍布于赣中、赣北、赣东城乡广大地区。

钦公第11世孙广公,生子开公、闰公。 开公,806-820年期间任荆襄都督,生子德广公,为临川、进贤祖。闰公,821-824年期间任潭州剌史,生子秦公、泰公。秦公,字尧臣,闰公长子。唐朝授德安县主簿,兵变徙居洪州附近之吴皋曲豆镇(今江西省丰城市),为丰城祖。泰公,字尧用,居临江府潇滩驿,守祖陇,为清江、吉安祖。

公元554年,祖公(字常德,咸公8世孙、昭公之子,灵州傅氏迁江西始祖)任江西洪州豫章太守司袁州军,首迁居江西许真人观铁柱前(即南昌市万寿宫),后迁沙墩,号曰义门。为江西南昌义门第1世。江西南昌义门第十世傅浚公,生有4子:经(后迁浙江)、千(后迁福建)、卜、翼(后迁江西进贤县凤凰村)。

卜公生有2子(毅、太初)。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毅公任临江府(辖清江、新干、新余、峡江4县)太守时,因乱(黄巢农民起义)携子弃官隐居(江西)清江县(现为樟树市)潇滩驿(镇)。

澄公与父毅公在清江县潇滩驿生活四十余年后,唐庄宗同光甲申年(公元924年)伯父之子潞公因进士擢授(湖南)岳州府太守,澄公到岳阳协助兄潞公为政周祥吏民安之。澄、潞同为迁巴陵之始迁祖。其后裔于明清时又分迁湘潭、长沙、湘阴等地。

这一支傅氏为官宦门第,后代肯定昌盛。南昌义门傅氏在南昌城内繁衍十一代,除迁湖南、浙江、福建者外,在南昌地区肯定还有众多后裔,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之中。

第二支:署公

公元880年,署公(四府君)避黄巢乱,自湘潭白水湾徙家来袁州新喻县思贤乡石头里,逝后葬月角山。经12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至宋朝时,本支傅氏已有后裔千人,分布于赣中、赣西各地。其中,珠湖分支(棻公,署公第三13世孙)繁衍最盛,为名门望族。棻公任高安县宰,后卜居珠湖,清朝时孟春公任刑部右侍郎。当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为该支后裔。

公元825年,德广公(九江教授),归隐抚州临川。主修《傅氏族谱》并作序,为江西傅氏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历史资料,使江西傅氏有

古代清廉的人物与事迹

1、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2、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3、韩延寿(?一公元前57年),字长公,西汉宣帝年间,历任郡文学、谏大夫、淮阳太守、颍川太守、东郡太手及左冯诩。以廉洁名世,史称“循吏”。

4、黄霸(?一前51年),字次公,西汉阳夏人,历任阳夏游徼、侍郎谒者、左冯翊属下卒吏,宣帝时任丞相职。他性情温良、谦虚、识闻博广,理事以法律为准,治民以教化为先。《汉书·循吏传》中曾有“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的记载。黄霸治民以法律为准,以教化为先

刘长卿活多少岁

唐代诗人刘长卿活了74岁。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

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左右。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395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一代枭雄陈友谅在攻打朱元璋前说了“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枭雄朱元璋下一篇:黄诗曙:福建三明农行的一位杰出员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