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古代战车是什么意思 西周时期的车战的说法

导语:古代战车是指在西周时期进行战争时所使用的车辆。西周时期的车战是指通过战车进行的战斗。古代战车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录导航:

  1. 古代战车是什么意思
  2. 商周之战叫啥
  3. 如何介绍我国古代的马车
  4. 牧野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
  5. 西周打仗礼法
  6. 六艺中表现手法的事是
  7. 春秋时期千乘之国什么兵
古代战车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用于攻守的车辆。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并载运辎重。一般文献中习惯将攻车称为战车,或称兵车、革车、武车、轻车和长毂。夏朝已有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

商周之战叫啥

商周之战叫做:牧野之战,因为发生地在牧野,地区,这也是商朝和西周的大战,也是最终的大战,可见牧野之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叫牧野之战。

商周之战也就是牧野之战,它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距3068年。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商周之战指的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周朝的君主周武王在姜子牙等将领的协助下,率领周军攻灭了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王,建立了周朝,从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这场战争被称为“牧野之战”或“武王伐纣”。

如何介绍我国古代的马车

中国古车发展

商代的车

商代的车主要在河南安阳朝的国都遗址发现。在安阳小屯、大司空村、郭家庄、孝民屯南地等处共出土20余辆,大多为一车二马。只在小屯宫殿区发现一辆一车四马,当时埋葬的都是木制车,木质已腐朽,但车马的铜锦仲还都保留在原位置,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车实物资料。

西周时代的车

西周时代驾驾四匹马的大型车数量增多,构造更加华丽,出现了车盖、銮铃、马冠、笠毂等新部件。

陕西长安张家城2号车马坑中最先发现了马冠和銮铃;北京琉璃河1100号西周车马坑中,最先出现了车盖,山东胶县西安西周车马坑的车上最先出现了着铜甲的甲士。

《诗经》对车的描写:

四牡(跷qiao)钩鹰(ying)濯濯(zhuo),王命甲伯,路车乘马。意思是:四匹强壮的公马,项上腹上带着大的繁缨,这是周王命甲伯着路车。

四马彭彭,八銮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大意是:四匹强壮有力的公马驾者车,八个銮铃锵锵作响。这是,周王命令大臣仲山甫,乘坐着马车去东方筑城。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qi)骝(liu)是中,(gua)骊(li)是骖。

意见是:匹匹肥大的公马驾着车,御手抓着六条缰绳,中间是青黑色和黑鬃红身马,两边也是黑嘴黄马和黑马。

这些热情洋溢的诗句,勾画出西周车马的形象。御手操纵六辔,赶着四匹强壮的公马驾的车,在锵锵的銮声中奔向前方。

春秋车

随着列国争霸战争的加剧,春秋时战车的数量迅猛增加。车軎长度减短是春秋本具显著改进的标志,而在直筒状的軎内端设了折沿,使軎沿不易破裂。车盖得到了发展,铜盖斗和铜盖号帽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车件。

战国战车

为了适应繁多而激烈的车战,战国的败坏晚加精工而且向有利于战斗改进,所以将轨距减小,车辕缩短,车舆变轻。以增强其灵活性。有的战车在舆四周装有大型铜甲片,驾车的马也被有马甲,防护更加严密,战车上配备的武器也更多样化。车实軎上的尖刺也改成刀或矛状,以杀伤接近战车的敌方。

汉代的车

自战国晚期以来,战场上步兵、骑兵兵种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车在战争中逐渐变成以运输车辎重为主。但在社会生活中,马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功能增强了,权贵出行时冠盖相望。保持一个车队。比如一个县令的车队就要由七辆马车组成。展出的是汉代安车,轼前封闭,四角柱高起,上承长方形华丽盏伞。车饰件多为鎏金,当为高级贵族乘坐的安车,展橱的车有高级官吏乘“轩车”,一般官吏乘“轺车”,即有伞盖,四面敞露的车贵族妇女乘坐“辎车”,大车驾马由叫(ju)车,在马车中它的地位最低。在仪仗中载乐队用的“鼓吹车”。


牧野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

牧野之战的双方是:周武王和商纣王。比较严格的说,是周武王率领的诸多诸侯于商纣王派来镇压的以奴隶为主的兵丁。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

牧野之战 时间是1046 双方 武王和纣王 结果 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牧野之战(年代说法不一,从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决战。由于子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牧野之战是殷商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史曰武王克殷、武王伐纣。

周联军:周、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商朝

结果:商朝战败,纣王自杀,商朝灭亡

参战方兵力:周联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

伤亡情况:现代估计约两万人

主要指挥官:周武王、吕尚,帝辛

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西周,殷商,周武王带领西周大军主动进攻殷商的朝歌,结果在殷商的牧野地区发生了大战,这也是一场灭国大战。

西周打仗礼法

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十分盛行,礼法繁多,即使打仗也有礼法。打仗前两方要互下战书,规定打仗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等。所以打仗也必须讲礼法。

1、吉礼

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为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吉礼为五礼之冠,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主要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或许有其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然而时至今日,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加以传承和发扬,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具有意义深远的现代价值。

2、凶礼

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意为以凶礼哀吊救助邦国的忧患,以丧礼来哀吊死亡,以荒礼来救助饥荒与疫病的流行,以吊礼哀吊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水火灾祸,以襘礼相助被围而遭祸败的盟国,以恤礼慰问国内的动乱或曾遭寇乱的邻国。

虽然近代礼仪中,省去了很多凶礼的礼节,但是古礼的内在精神依旧对现代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俗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皆乐生恶死,好治厌乱。洪荒之世,人类与自然相需而存,敬天法地而礼生,文明得以进化。于今亦然,困顿危难之时,社会各阶层,从上至下都能伸出关爱的手,依靠爱心和团结的力量,有助于尽快恢复信心,度过难关。此敬天法地爱民之心,无论何时何境都历久弥新。

3、军礼

军礼即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王者以礼治国,使天下归于大同,难免会遇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甚至兵火的威胁。《礼记·月令》记载:“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礼乐与征伐,犹如车之两轮,不可偏废。

而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都离不开礼的原则。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故而,又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军礼分为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

此外,军队的车马、旌旗、兵器、军容、营阵、校阅等无不依一定的仪节进行。

中国兵学思想发源较早且著述颇丰,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礼亦在兵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人口增多,衣食住行之生活迥异,处今之世,欲行古之礼,或有不合时宜处。古云:“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对于通乎人情,诚而不伪的中国古礼,择其善者而从之,加以必要的改进予以传承和发扬,不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需要,亦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

4、宾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此外,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的相见礼仪,也属宾礼。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孟子曰“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事业非礼不能兴旺,社会非礼不能安定,国家非礼不能强盛,礼之用,难以尽述。礼以伦理道德的外化形式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指导,不但是一种文化积累,更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时至今日,礼之具体仪式,虽已随时代改革有所损益,而礼之原理和精神,不可偏废。

5、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嘉礼亲万民。嘉礼为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婚冠、贺庆等无所不包,其最主要的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即位改元礼等。

嘉礼是用来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古人通常以饮食之礼来亲睦宗族兄弟,以婚冠之礼来成全男女婚配,以宾射之礼来联络故旧朋友的感情,以飨燕之礼亲睦四方之宾客,以贺庆之礼亲和异姓之国。虽然君主专制已经废除,但是很多礼仪的礼义还是被保留下来,特别是婚礼,成为了现代人一生中最重大的礼仪之一。

六艺中表现手法的事是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礼乐

礼乐发源于原始社会宗教活动中的仪式(礼)和音乐歌舞(乐)。周礼的范围已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西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即通过礼制来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以有效地维护奴隶社会秩序。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乐不仅在贵族生活中融为一体,礼、乐的教育作用也是相互配合的。礼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

2.射御

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反映在教育上是加强射、御之教。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西周时期以车战为主,常以拥有战车的多少来衡量一国武力的大小。因此射、御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术。

3.书数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书、数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汉字发展到西周,已经相当成熟。根据文献记载,西周时就已经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六个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称为六书。数在西周并不单指算法,还包括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

春秋时期千乘之国什么兵

是车兵。

商末周早期1乘10人,3人在车上,7人车下步兵,千乘之国有兵万人左右,当时人口少,车多,相对来说千乘之国很少,总共就1、2个。

算上每车10人的辎重兵,最多不过2W人。而且一般只有天子才有这么多兵力。诸侯不过数千兵马而已

西周末年东周初人口增长,兵力也增长了,出现了千乘的诸侯国比如郑国,鲁国,齐国,当时每乘30人,车上3人,车下步兵12人,15名辎重兵。不过这种情况到春秋末才普及。左传记载晋楚大战,楚军胜,俘晋车百乘,兵千人,这是春秋初期的事,说明当时仍然是10兵1车。

后来秦晋争霸时兵力就更多了,《春秋》言每车3人,徒兵72,加上25个辎重兵,正好100人。千乘之国有兵10W。

车兵多少跟当时情况有关。古代战争没平民什么事,都是贵族的特权,只有贵族才架车作战,家奴、仆人做徒兵(步兵),架车的是主子,当徒兵是很没面子的事。晋伐一个山地小国时,副将建议下车作战,被主将驳斥。初期大家都没多少奴隶,自然徒兵就少。后来生产发展了,战争频繁,战争奴隶增多了,所以徒兵也越来越多。到后来贵族逐渐腐败,不再能作战了,就开始由国家组织军队,于是战车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春秋时期,步兵逐步成为独立的兵种,当时的军队也有军、师、旅的概念。或者说,今天的军师旅的概念,是由那时改造而来。

根据《周礼·夏官》中记载,春秋的步兵最小单位为“伍”,由5人组成,长官叫“伍长”,下士爵位。

每“两”有5个“伍”组成,计25人,长官为“两司马”,中士爵位。

每“卒”有4个“两”组成,计100人,长官为“卒长”,上士爵位。

每“旅”有5个“卒”组成,计500人,长官为“旅帅”,下大夫爵位。

每“师”有5个“旅”组成,计2500人,长官为“帅”,中大夫爵位。

每“军”有5个“师”组成,计12500人,长官为“将”,卿爵位。

周王室共有六军,只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王室的人力财力都不足,末期连一军也凑不齐,只能向大诸侯国妥协。

诸侯军队的编制最多为三军,即上中下军或左中右军,依照爵位高低和国家大小确定。比如齐国和鲁国都是三军编制,也就是说,最多有37500人的部队。通常小国就只给一军的编制。

当然也有例外,晋国本来就是一个大国,“曲沃代翼”之后,周王虽然同意晋武公封侯,但只给了他一军的编制。晋国当然不服。到了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时,就私自扩编到两军了。

关于车的编制,春秋时期实行的是战车与步兵混合编组,即以战国为主体,每车配备一定数量的步兵,组成军队最基本的建制单位,叫“乘”。

每“乘”由四匹马拉车,除10名甲士外,另配有徒兵20人。甲士有3人在车上,7人步行,徒兵20人中,有5人养马做饭,另外15人随甲士冲杀,即每“乘”为30人。又有史书把5个养马做饭的不计在内,就有了25人一“乘”的说法。

车上的三名甲士,分别为“车左”、“骖乘”、“车右”,车左拿弓,是一车之长,车右执戈,保护车左,骖乘就是驾车的。

然而,在实际战斗 中,中原诸国的一辆攻车,要配备二“两”步兵,所以,每“乘”的战斗人员为75人。楚国人为每“乘”配一“卒”步兵,所以,楚国的一“乘”为125人。

所以,春秋时期的千乘之国,总兵力约在10万人左右。

春秋时期,孔子年轻时开坛讲学,听者纷纭。休息时,他与弟子们谈论各自的理想,子路说:“给我一个千乘之国,即使有内忧外患,只要三年我就能让它全民皆兵,有勇有谋。”孔子笑他使勇好斗,转而问冉求,冉求则提倡礼乐兴邦。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战车越多意味着军事势力越大

在《论语·学而篇》中,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春秋时期礼制是这样的:天子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所以说,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史记·陈杞世家》: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车兵。

车兵为当时列国军队的主力兵种,还表现为:

第一、当时在中原地区进行的重大战争,一般都是以战车来决定最终胜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战例,如繻葛之战、崤之战、城濮之战、艾陵之战等等,概莫能外。

第二、各国扩军的重点,是增加战车数量,加强车兵的建设。春秋时期各国大规模扩军乃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以后网站会具体介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其所扩充的军队同样以车兵为主体。

如晋军由城濮之战时的七百乘递增至春秋后期的五六千乘,楚军全盛时发展到近万乘,齐军由桓公时的千乘增加到春秋末的“二、三千乘”,等等,就是显例。

由于各国把发展车兵作为军队建设的重点之一,所以,到了春秋末年,连苫这样的小国都拥有了“千乘”的车兵部队,可证《论语·先进篇》所言“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之不虚。

车兵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地域与规模的扩大,步兵的地位迅速提高,车兵的位置逐渐降低,开始了由盛而衰的演变。这一过程递檀到战国时期,遂最终渐渐导致战车不复成为战争中的核心,车兵走向衰败。以战车为中心,车兵和徒兵相结合的车乘之数,仍是各国衡量兵力强弱的标志。

前期,诸侯大国一般有千乘,强卿有百乘,至后期,晋、楚各达5000乘以上,齐、秦各有2000一3000乘,甚至微小的朱国亦有600乘,还出现拥有千乘的卿大夫。战车种类增多,按作战特点分,有用于攻击的攻车、用于防御和运送辐重的守车‘按运动速度分,有轻车、重车。攻车又包括戎路(指挥车)、长毅(攻击车)、阙车(作机动之用的轻车)。

守车包括苹车、广车。出现了以方阵和圆阵为基本形态的多种阵形。战车上的甲士,仍是每乘的核心和主力,起着引导“车驰卒奔”的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战争的需要,把车战和车兵推向鼎盛。春秋后期,急剧的社会变革,以及作战方式的改变和作战地域的扩大,又动摇着甲士的地位和车战的作用,开始了车兵由盛而衰的过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672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默清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下一篇:秦汉之争为什么不是秦楚之争 历史上的刘邦平秦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