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明朝火器真的是世界第一吗 南宋抗倭第一人物名字

导语:明朝火器在世界范围内确实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其威力和效果给敌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南宋抗倭期间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抗倭人物,他的名字至今仍被人所敬仰。

目录导航:

  1. 明朝火器真的是世界第一吗
  2.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什么年代
  3. 福建十大名将
  4. 抗倭名将人物
  5. 穆桂英是真实存在的吗
  6. 明代画家青藤老人
明朝火器真的是世界第一吗

事实上,明朝火器从来都没领先过世界。只有明朝初期的火器可以在世界排到一流,但很快就迅速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可以说,在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火器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了。下面一组图片是胡斯战争,时间为1419-1434年,相当于郑和下西洋后期。胡斯战争时期,西方和中国的火器已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了。所谓,“明朝初期火器超过西方”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郑和下西洋结束后,也就是明朝宣德以后,明朝的火器进步速度大大放慢。虽然火器种类有所增多,但增多的只是花样,而没有革命性进步。同时期的西方,火器进步速度却一日千里,在15世纪后迅速将明朝丢在后面。

直到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火器传入后,明朝火器才得到进一步大发展。

拿后期借鉴西方技术的明朝火器,比如迅雷铳、多眼铳、掣电铳、鲁密铳、佛朗机、红夷炮、大将军炮等等,来证明“明朝火器领先”,都是笑话。

谈到“火器的先进”问题,关键要看技术进步的速度。只有元末明初的时候,由于战争的促进作用,中国的火器技术进步速度才比较可观。而西方(包括欧洲和中东地区),长期处于战争不断的状态,火器的快速进步从14世纪诞生开始就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这才是西方火器很快超越东方的根本原因。(陶慕剑)

答:明朝有一种火器叫万人敌的燃烧性,被称“守城第一器”。用泥制成,四周留有小孔的空心圆球,晾干后装填火药,并掺入有毒物质。由于它制造简单,取材又方便,又有杀伤功用,因而才有此称号。

有人说中国人创造了火药,用它做烟花,外国人却用这个技术来做火器;中西强弱之来由此可见一斑。现实岂非真的如许?实际上直到十七世纪,中国的军事技术,仍然在天下处于抢先地位。中国古代对火器的研讨相称精彩,除了导弹造不出来以外,无论是毒气弹还是左轮枪都能创造出来。

明初火器最辉煌的一战,要数“北京保卫战”。此役,神机营的官兵引诱瓦刺骑兵深入街巷,然后使用“神炮”“火铳”集中火力开火,多次击退了瓦剌骑兵。明初明军火器无论是战术还是装备都是世界一流水准。永乐十一年,朱棣发兵50万亲征漠北,与以马哈木为首的瓦剌数万主力相遇,瓦剌军驻扎在山上,拥有绝对的冲击优势。朱棣先派少量骑兵引诱,待瓦剌骑兵呼啸着从山坡上冲下时,正面明朝的步骑兵纷纷向两翼退去,神机营从后面顶上,顿时枪炮齐鸣,子弹如箭雨般射向敌军。瓦剌骑兵在这密集的火力网下死伤惨重,向山顶撤退,朱棣趁瓦剌士气受挫之机下令骑兵迅速冲锋,神机营在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此战毙敌数千人,大破瓦剌,神机营当居首功。

两次取得抗日援朝的胜利,打得日本两百年不敢染指朝鲜。又两次击败火器远胜自己的欧洲强国葡萄牙,让葡萄牙不得不放弃入侵中国沿海的野心。在即将灭亡崇祯末年,还能面对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还取得了澎湖之战,料罗湾之战和台湾收复战的胜利。

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清朝沿用明朝军制,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

明朝的火炮主要是仿制葡萄牙和荷兰的,而郑氏海盗集团的水师这装备的全部是英国的火炮。

当时明朝除了通过澳门进口,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在沿海通过打捞外国沉船上的炮来仿制。

如果正好是所谓世界第一,还用得着进口和仿制嘛。

明朝的铳装填速度慢,发射效率很低。而且射程有限。所以,明军主要是骑兵装备火铳,发射一次后就当冷兵器抡了。

明朝时期,军队特别强调火器的配备,有火铳火炮等。火炮的射程已经由宋朝时的50米到100米,扩大到明朝时的三四百米,当然射程短的火炮也大量配备。明军的这种忽视冷兵器二强调火器作战的思想,使明军擅长城市防守作战而不擅长野战和运动战,这对明朝历史有深刻影响。

明朝后期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把冷兵器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也把火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镇守长城期间,派人在澳门购买葡萄牙的佛朗机火炮共3200门,布置在长城一线,共有4万名士兵守卫,平均12名士兵拥有一门火炮,该炮射程达100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葡萄牙军队平均74人拥有一门弗朗机火炮,因此戚继光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


众所周知明朝是一个很强盛的朝代,那么当时明朝的火气能称第一吗?下面我为大家解答一下。

明朝建国时,军事形势十分严峻,朱元璋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兵器制造。明朝前期,火铳得发展到达了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

但当时明朝对火器有着非常严厉的控制,地方限制制造,个人不得拥有,因而限制了火气的创新,以致永乐年间定型的手铳,直到嘉靖时期佛郎机和火绳枪传入时也没有重大的革新和突破。

所以当佛郎机在嘉靖初年传入时,明廷才发现火铳的落后,当即进行仿制和改制,同时对传统火铳进行革新。所以直到明朝灭亡,其火器和西方差距其实很小。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什么年代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宋代。
因为水泊东南庄是一座古代军事堡垒,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战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明末李重民起义军攻占水泊东南庄的战役,这说明该庄园是在古代就已经存在的。
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考古资料推测,水泊东南庄的始建年代应该在宋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泊东南庄的历史上,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例如岳飞曾在此留下过足迹,还有“东南庄主人”传说等。
这些都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了解古代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机会。

1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明朝。
2 据历史记载,水泊东南庄是明成祖朱棣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了剿灭一帮海盗而兴建的。
庄内建有郡署、衙门、驿站等设施,并且开辟了一条直通海边的官道,成为了明朝海防的重要军事设施。
3 水泊东南庄的建设实际上反映了明朝对于海盗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至今,水泊东南庄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宋代。
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水泊东南庄建于宋代,是当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
此外,宋代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许多有影响的建筑和文化遗产都建立于此时期。
除了水泊东南庄,宋代还有很多其他建筑和文化遗产,如承德避暑山庄、黄鹤楼、岳阳楼等等,都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古建筑代表着积淀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美学成果,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同时还可以借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对我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具体时间争议较大。
因为有不少历史文化学者对水泊东南庄的年代持有不同观点,但大多主张其建于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南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海外贸易迅猛发展、文化繁荣时期,水泊东南庄的建立也与当时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关。
据史书记载,水泊东南庄时期曾经发生一些有名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例如岳飞图谋发动起义抵抗金朝侵略等,这些事件也成为了水泊东南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北宋时期。
因为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的朝廷曾经在此地设立水泊洞监狱,而水泊东南庄所在的地方正是水泊洞监狱所在地,因此可以推断出水泊东南庄在北宋时期已经存在。
另外,水泊东南庄也是水浒故事的重要场景之一,而水浒故事的背景也是在北宋时期。
所以可以得出水泊东南庄始建于北宋时期。

水泊东南庄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约在1426年左右。

水泊东庄是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畔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曾是宋代水师重要的驻扎地之一。村内保存有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文物,如明代“三堂五祠”、清代长廊和围墙、古戏台等,以及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村风村貌和传统民居建筑。水泊东庄也是贾平凹先生的故乡,文学作品《庐山谣》和《茶馆》中描写的庐山即是指水泊东庄。该村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结论:水泊东南庄始建于唐朝时期。
解释原因:据史书记载,水泊东南庄是唐朝第四位皇帝——玄宗时期所建,当时是为了防御当地海盗,加强海防而设置的。
内容延伸:水泊东南庄是中国海防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建立不仅为中国的海防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成为了当地的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吸引着很多游客前往参观。

福建十大名将

福建历史上的名将有如下17人:

林仁肇:南唐名将,中宋太祖反间计而死

刘子羽:南宋抗金名将

杜杲:南宋抗蒙名将

张经:明代抗倭名将

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建有“俞家军”与戚继光齐名

傅应嘉:明代抗倭名将,与俞大猷、戚继光齐名

洪承畴:明末清初贰臣,军事战略家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施琅:明末清初收复台湾的水师名将

甘国宝:清代治台名将

萨镇冰:近代海军之父,参加过“甲午海战”的名将

陈绍宽:民国海军名将,唯一的海军一级上将,指挥了“江阴海战”抗击日军

陈季良:民国海军名将,指挥了“江阴海战”抗击日军

陈长捷:民国傅系将领,抗日名将

刘亚楼:开国上将,大名鼎鼎的“林罗刘”,时任东野参谋长,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

叶飞:开国上将,新四军主力“叶王陶”之首

杨成武:开国上将,解放华北的名将之一

抗倭名将人物

1、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俞大猷。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3、唐顺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以下为抗倭名将人物

01、宗泽,南宋名将,战略眼光独到,也是岳飞的伯乐。

02、岳飞,南宋初年首席名将,骁勇善战,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却含恨风波亭。

03、李彦仙,南宋名将,起义军出身,骁勇善战,意志力坚定。

04、韩世忠,南宋名将,也是“中兴四将”之一,与岳飞并列,比有名无实的张俊、刘光世等人要强很多。

05、邵隆,南宋名将,出身起义军,骁勇善战,令金兵闻风丧胆。

06、张浚,南宋名将、名臣,战略眼光独到,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杨沂中等名将都是他手下。

07、刘锜,南宋名将,此人性格豪爽、深沉果断,有儒将风度,却抑郁而终。

08、牛皋,南宋名将,岳飞麾下首席猛将,善于骑射,骁勇善战。生擒王嵩、杨幺,牛皋为南宋平定了内部各路起义军,稳定了后方。

09、张宪,南宋名将,岳飞的爱将,也是“岳家军”北伐中原时的先锋大将。

10、岳云,南宋名将,岳飞的儿子,骁勇善战,尤其擅长使用骑兵

穆桂英是真实存在的吗

穆桂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出现在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宋朝末年群雄起义的长篇小说,其中有108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穆桂英是其中之一。在小说中,穆桂英是朱仝的夫人,她聪明机智、勇敢果敢,擅长马术和武艺,对丈夫忠诚无比。由于她的智勇和勇敢,她常常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然而,穆桂英并非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她是小说创作者的想象角色。

穆桂英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根据历史记载,她是明朝末年抗击倭寇(日本海盗)的一位女将军。然而,关于穆桂英的生平和事迹,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有关她的具体情况现在仍存在一定争议。有些人认为穆桂英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有些人则认为她可能只是民间传说或虚构的角色。总的来说,关于穆桂英的真实性问题迄今尚未能够得出确切的结论。

穆桂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女将军,她是明朝末年抗击倭寇(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根据历史记载,穆桂英出生于明朝晚期,她和丈夫戚继光一起担任了抗倭战争的重要角色。尽管穆桂英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是有关她的具体事迹和个人资料在历史记载中并不多。在后来的文化创作和传说中,穆桂英被赋予了很多神话色彩,也使得人们对她的真实身份和事迹产生了一定的争议。

明代画家青藤老人

徐渭,明正德16年(1521)~明万历21年(1593),浙江山阴人,字文长、文清,号天池、田水月、青藤老人、漱老人、山阴布衣,精行草,工花竹人物。徐渭是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自幼聪慧,文思敏捷,胸怀大志。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最后入狱七、八年,获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字画糊口,潦倒一生。徐谓怀才不遇,大起大落,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影响到它的思想情绪的发展,进而反映到他的艺术创作中,无论诗文、杂剧、书法、绘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溢着一股奇恣纵肆的激情和力量,所谓“英雄失路,托足无门”“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使他成为明代后期艺坛上一位品格突出、个性强烈的杰出天才。郑板桥对徐渭佩服得五体投地,曾发出“早生一百年,愿做徐渭门下走狗”的感叹。其笔法奔放、简练,干笔、湿笔、破笔兼用,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家、形成“青藤画派”。他自己尤以书法自重,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所书内容为南宋范成大诗《豫章南浦亭泊舟二首》:绣槛临江渚, 牙樯插暮沙。浦云沉断雁, 江雨入昏鸦。野旷天何近, 春寒岁未华。朝来风一席, 随处且浮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055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最早实现分权制衡的国家 古希腊是联邦国家吗下一篇:宋之问抄写的诗句是哪首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