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东汉和西汉各存在了多长时间 西汉和东汉的区别时间和地点

导语:东汉和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分别存在了多长时间,有着一些区别。西汉存在了大约四百多年,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而东汉则存在了大约两百六十多年,从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东汉和西汉的地点也有所不同,西汉的首都是长安(现在的西安),而东汉的首都则是洛阳。两个朝代的时期和地点上的差异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目录导航:

  1. 东汉和西汉各存在了多长时间
  2. 西汉和东汉的起止时间
  3. 东汉与西汉有何区别
  4. 东汉和西汉和三国的关系
  5. 西汉和东汉起止点
  6. 东汉西汉有什么区别
东汉和西汉各存在了多长时间

西汉二百一十年(前202年—8年12月)

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一百九十五年(25年—220年)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公元前202一公元220)包括西汉和东汉 一共422年 补充:(公元前202年 —公元 220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4465465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补充: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西汉和东汉的起止时间

西汉在先,东汉在后。历史上的西汉在前,起止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12月,东汉在后,起止时间是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存在的历史王朝西汉,是中国历史朝代,历十二帝,享国210年,史书称为前汉,先汉,大汉,是个存在时间不长的王朝。东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继西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195年,又称后汉,与西汉统称汉朝,这个朝代在历史上自刘邦建立到东,西两汉灭亡,历经四百余年,还是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东汉始于公元25年,止于公元220年。

东汉是继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统一王朝,从客观上来看,东汉其实是在西汉已经完全灭亡的情况下,由刘秀等人重新打下的江山。只不过因为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而且他也曾打着“复兴汉朝”的旗号笼络人心,所以国号仍旧为“汉”,因其国都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的东面,所以被后世称为“东汉”。

东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到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在195年的时间,一共经历了

东汉和西汉的划分是根据建国时间来划分的。西汉是公元8年灭亡,而东汉是于25年才真正建立,这中间相隔了十几年,先后产生了王莽的新朝政权、刘玄的更始政权以及刘盆子的建始政权。

东汉和西汉在时间上其实并不相接,西汉属在公元8年就灭亡了,而东汉是在公元25年才建立。中间隔了王莽的新朝政权、绿林军的刘玄更始政权以及赤眉军的刘盆子建世政权。

“西汉”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东汉”起止时间是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

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西汉建国于公元前202年,于公元8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而东汉建国于25年,在220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东汉与西汉有何区别

1、建立者不同。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2、格局不同。

西汉,是个晚熟的朝代,草创之时并不甚强,为安抚群雄,不得不行郡国制,依然保留部分封建残余,又受北方匈奴压迫,不得已行和亲。隐忍数十年,汉皇渐次翦除异姓王,拆分同姓王,北击匈奴。南收南越,降服西南夷、东南夷,奠定了汉文明的基本版图。

东汉,整个格局就比西汉来得小,虽然仍然可称“强汉”,但是比起西汉鼎盛时期要弱。

3、都城不同。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汉光武帝刘秀原本是汉室宗亲,起兵反抗,成功光复汉朝,为了和前面朝代有所区别,又因为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定都在东都洛阳故称东汉,以前在西都长安建都汉朝称为西汉。

两汉时期即汉朝时期,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西汉和东汉,历史上合称汉朝,它们不同之处,主要在存续时间、帝王数量和历史成就、开国皇帝、建国都城、建国基础、人口、面积、皇权等方面。

存续时间的不同

西汉始建于公元前202年,灭国于公元8年。西汉上承秦朝,享国210年。

东汉始建于25年,灭国于220年。传八世,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帝王数量

西汉,经历了12位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刘婴。

东汉,经历了14位皇帝,主要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怛、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历史成就

西汉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在汉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域,奠定汉武盛世局面。

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这些都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

开国皇帝

西汉,开国皇帝是汉太祖刘邦。

东汉,开国皇帝是刘秀。

建国都城

西汉,开始定都洛阳,后改为长安。

东汉,定都在洛阳。

人口不同

西汉人口数量是6300万(元始二年) 。

东汉人口数量是6500万。

面积不同

西汉国土面积是609万平方公里(元始二年) ;

东汉国土面积是580万平方公里(永和五年)。

建国基础

西汉是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汉高祖刘邦本身就出生于布衣。他的幕僚集团,诸如韩信、萧何、张良等人也都出生于民间。

东汉是地主和士族门阀阶级联合建立的政权,这些大士族可以直接控制国家政权,小地主形成的庄园能控制地方的政治经济。

皇权方面

西汉皇权比东汉更加集中,刘邦对开国功臣予以了足够的压制,使得西汉的功臣集团始终没有威胁到皇权。这确实给刘邦之后的西汉皇帝开了个好头

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可是出了名的宽厚,他善待功臣集团,但给后世埋下了很大的政治隐患。

东汉和西汉和三国的关系

汉朝之后是三国,不是同一时期。

汉朝(前202—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西汉、东汉和三国在时间上是顺承关系。

西汉王朝是汉高祖刘邦开创的,西汉末期,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后建立的王朝仍称汉朝,史家称为东汉。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经过长期混战,魏、蜀、吴三国形成鼎足之势,史称“三国”。这就是东汉和西汉和三国的关系。

东汉前面是西汉,后面是三国。公元前202年,经过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23年刘秀打败王莽,恢复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曹操刘备孙权纷纷争雄,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随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 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个政权瓜分了汉朝,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西汉和东汉起止点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公元前202年正式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朝初年并无年号,年号的行使始于汉武帝。公元6年西汉的帝位被王莽接管,王莽统治后期发生大范围武装叛乱,先后有多个西汉宗室割据自立。

公元25年六月,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公元27年闰正月,刘秀灭刘盆子,随后又灭了同时期称帝的刘永。公元36年十一月灭公孙述完成统一。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十月曹丕夺位,灭东汉。

东汉亡后,汉中王刘备在蜀中依旧奉汉朝建安正朔,并于章武元年(221年)四月称帝,即三国中的蜀。蜀被魏攻灭后,刘渊又在元熙元年(304年)复兴汉室,即汉赵,但蜀和汉赵严格说已不属于汉代。

“西汉”起止点是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东汉”起止点是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西汉为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西汉建国于公元前202年,于公元8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而东汉建国于25年,在220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西汉”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东汉”起止时间是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

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西汉和东汉统称汉朝,中间隔了一个王莽所“篡位”的新朝。

其中西汉自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起,至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太子之位止,共历12个皇帝,210年国祚。

东汉自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起,至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止,共历14帝,国祚195年。

东汉西汉有什么区别

“西汉”和“东汉”的区别:

一、时间不同:

1、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2、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二、开国皇帝不同:

1、西汉:秦末时期,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定都长安。

2、东汉: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三、国号不同:

1、西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国号,又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东汉都城洛阳的西边,故称“西汉”。

2、东汉: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建都洛阳,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区别:

首先,东、西汉在时间上不相衔接,西汉在公元8年就被王莽给篡亡了,东汉直到公元25年才被刘秀建立,其间世道纷纭,不仅有王莽的“新朝”,还有绿林军扶立的刘玄 “更始政权”以及赤眉军扶立的刘盆子“建世政权”。

其次,刘秀虽然也姓刘,但他的皇位不是继承的,如果按照亲亲疏疏的皇室继承法则,西汉的帝位,别说八杆子打不着刘秀,一百八十杆子也打不着他!根据《汉书·平帝纪》所载,汉平帝时代的宗室子弟,就高达十多万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676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19世纪非洲总人口 非洲人上世纪历史下一篇: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20字左右 古代读书有多努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