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唐伯虎学历是多少 蒲松龄杨慎唐寅徐渭哪个在科举中取得功名最高

导语:唐伯虎学历是多少,蒲松龄、杨慎、唐寅、徐渭中谁在科举中取得功名最高?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目录导航:

  1. 唐伯虎学历是多少
  2. 蒲松龄杨慎唐寅徐渭哪个在科举中取得功名最高
  3. 朱元璋文化水平排名
  4. 古代的学位是怎么排列的
唐伯虎学历是多少

公元1498年,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的乡试,结果一鸣惊人,居然考中解元(第一名)

京试时由于唐伯虎涉嫌作弊,进京考试成绩作废,唐伯虎就因此错过状元。还是由于作弊,乡试第一的成绩最后也被取消了,解元也没了。也就是说,中考都没有成绩了。如果按照现代学历标准划分唐伯虎也就是个小学毕业生。

蒲松龄杨慎唐寅徐渭哪个在科举中取得功名最高

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杨慎,徐渭都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另一位是解缙

杨慎的最高学历是状元;徐渭的最高学历是秀才。

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寅的最高学历是解元

四个人当中,只有杨慎考中过状元,但因为其父杨廷和是当时的内阁首辅,人们尤其是朝廷中的官员们对这个状元的含金量持怀疑的态度,搞得杨慎灰头土脸,很没面子。内阁首辅杨廷和杨阁老也无可奈何。

好在,流放中的杨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不是很熟悉!

其他三人就不必说了,蒲松龄以写鬼故事为生;唐伯虎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徐渭徐文长作了幕僚。

这四个人,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朱元璋文化水平排名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乞丐皇帝,出身最低的皇帝,缺少贵族气质。特别是他的白话圣旨,更是让如今不少人嘲笑朱元璋没有文化: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单从这篇圣旨来看,朱元璋似乎真的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皇帝,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朱元璋不但有文化,而且他还可以算是元明清三代最有文化的皇帝。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其实很高

这话你还别不信,就连清末著名的学者康有为都评价朱元璋:

明太祖书雄强无敌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康有为评价朱元璋书法雄伟刚强,纵观上下五千年,都没有能与之匹敌的。

康有为评价朱元璋大军贴雄强无敌

这篇大军贴是朱元璋写给部将的一封信。此时朱氏已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正全力攻打北方,战事频仍。大军所过之处,收降元朝官员甚多,而大军贴的主要内容就是告喻部下如何妥善处置受降官员。

大军贴在内容上措辞简明,逻辑明晰,被后世视为明朝初期军事政治研究的关键依据,同时也是明初书法中的精品。

大军贴不但是书法精品也是军事研究材料

其实不仅仅是书法,朱元璋的诗也写得极好,最为著名的那首《山僧不识英雄汉》

屠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

这诗写的,不知要比那位一生写诗四万首的乾隆高到哪里去!

朱元璋不但书法好,文采也好

其实朱元璋虽然是乞丐出身,但他一生好学不辍,史书记载:

太祖……身在行间,手不辍书

行军打仗都手不释书,这学习态度,五千年来恐怕能相较的帝王不多了。而《国榷》中也说他:

吴王微时,目不知书。起兵后,日亲诸儒,流览神解。

从之前的目不知书,字都不认识一个,到亲近儒士,勤学好问,也正是这种态度造就了朱元璋远超其他皇帝的文化水平。

朱元璋早年亲近儒士好学善问

而作为朱元璋的臣子,刘基就评价朱元璋说:

钦惟皇帝……万机之暇,作为文章,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

刘基作为臣子,虽然难免有夸大皇帝嫌疑,但至少也证明朱元璋写文章确实有一套,是个实打实的文化人。

朱元璋文化水平比起其他皇帝,确实是个草根皇帝,大字写了一箩筐,还是生母陈氏与大脚皇后马秀英的功劳。

当上皇帝后,不说熟读四书五章,至少也读了不少书,固然有文臣的帮手,但还是具有自己思想和文化思路,否则不会有《御制大诰》这本故事性极强的法制科普书问世。

古代的学位是怎么排列的

古代学历等级排序是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从童生到状元都要经历五个阶段,首先是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后面就是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大比)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会试 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1.童生

未考取任何功名的学者被称为童生,这个是不分年龄限制的。70多岁未参加任何科举的老者也可被称为童生。相当于现在没有学历的人。

2.秀才

秀才想必是大家耳濡目晓的一个称号。童生的第一次考试分三次,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当三次都过了,就可取得秀才的学位,但是在宋代 的时候,只要参加了考试,无论是否考上了是否及第,都可被成为秀才。

3.贡生

挑选成绩优异的秀才,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贡生也有着将人才贡献给皇帝的意思。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考取贡生之后理论上可以做官了。

4.举人

意为被举荐之人。相当于现在高中生了,需在各省乡试通过。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

5.解元

各地举人的第一名,被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乃有此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寅唐伯虎就是“解元”!

6.进士

进士已经是学位的分割岭了,想要考取进士功名则需要进京考试。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7.探花

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在状元左右,就像状元的两只眼睛一样。一直到北宋末年,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

8.榜眼

榜眼是对科举考试殿试第二名的称呼,与第一名,第三名合称“三鼎甲”。榜眼这名称跟状元、探花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大家习惯这么叫了。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会写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9.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学者们的巅峰。古代科举考试之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如此荣耀能取得之人也是少之又少

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的预考,由县里考试,中第者为生员,又叫秀才或庠生.这是大概,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学的称为附生.

乡试由省里考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秋闱,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礼闱和春闱.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又有国家特考,第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

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

而和现在对比只能大概对比成:

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

秀才相当于学士。

举人相当于硕士。

进士相当于博士

古代学历等级排序是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从童生到状元都要经历五个阶段,首先是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后面就是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大比)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会试 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60076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一团火是24小时吗 内蒙访古访的意思下一篇:古代的辽什么意思 辽是什么世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