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秦朝官职名称,越详细越好,急求 秦朝五品官职

导语: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官职制度严密而完善。五品官职是秦朝官员中的一种较低级别的职位,主要负责管理一定区域的事务。这些官员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同时也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级别的官职。了解秦朝五品官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秦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

目录导航:

  1. 秦朝官职名称,越详细越好,急求
  2. 秦朝五品官职
  3. 秦朝的武官职位有哪些
  4. 秦国官位等级排列
  5. 秦朝里正是什么官阶
  6. 秦国官职排序
秦朝官职名称,越详细越好,急求

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并管理下属各郡。

·郡设郡尉,郡守,监御史。·郡守管理下属各县,县设县尉,县令。·县令管理下属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啬夫(管理大乡),有秩(管理小乡)。·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秦朝五品官职

秦朝中央官的基本构成是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三公下设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典客、少府、治粟内史、廷尉 。秦朝地方地方官,最高为郡守,郡守为一郡之长,郡尉低于郡守,任务是协助郡守管理甲卒,维持地方治安。关塞地区设关都尉。郡尉之下是郡监,郡监不是郡守的副职,而直属中央的御史大夫,是中央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对郡守、郡尉有监督作用。

郡下组织是县,县按大小设令或长,令、长主持一县的行政,下设丞、尉二职。丞是令、长的佐助官。尉掌一县之甲兵,负责治安。

县以下有乡,乡设三老、有秩、啬夫、游徼[jiao叫]。三老负责教化。有秩设于大乡,啬夫设于小乡,负责赋税和诉讼。游徼负责治安。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设里典。

秦朝的廷尉相当于清朝的五品官职位。

廷尉,是中国古代司法审判机构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西汉沿置。列位九卿,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正和左、右二监。后改名为大理卿。

秦朝的武官职位有哪些

秦国的武官官职大概有六种,分别是:屯长、百将、五百主、二五百主、国封尉、将

1、屯长:统领5人,没有卫兵。2、百将:统领100人,没有卫兵。3、五百主:统领500人,有50卫兵。4、二五百主:统领1000人,有100卫兵。5、国封尉(简称国尉、尉):统领人数不限,有1000卫兵。6、将:统领人数不限,有4000卫兵。

秦朝武将官制:(军队中的具体职务)

1、 国尉

国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国尉在战国时期的晋、赵等国也有设置,职掌相类。秦朝的国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于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

2、护军都尉

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有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预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

3、将军

秦朝仿周朝制度,设置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位上卿,率军镇守边郡。

另置上将军、将军,为临时职务,有大征伐时选武将出任,军还即撤任。

4、裨将

相当于副将

5、都尉

统领五千左右的士兵,一个秦军阵的主将就是都尉。

6、军候

统领一千左右的士兵。

7、五百主

统领五百人

8、百将

统领百人

9、屯长

统领五十人

10、什长

统领十人

11、伍长

统领五人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枭,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

秦朝武将官制:(军队中的具体职务)

1、 国尉

国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国尉在战国时期的晋、赵等国也有设置,职掌相类。秦朝的国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于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

2、护军都尉

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有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预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

3、将军

秦朝仿周朝制度,设置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位上卿,率军镇守边郡。

另置上将军、将军,为临时职务,有大征伐时选武将出任,军还即撤任。

4、裨将

相当于副将

5、都尉

统领五千左右的士兵,一个秦军阵的主将就是都尉。

6、军候

统领一千左右的士兵。

7、五百主

统领五百人

8、百将

统领百人

9、屯长

统领五十人

10、什长

统领十人

11、伍长

统领五人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枭,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

秦国的武官职位先有大良造、少良造,后有上将军、大将军等。商鞅曾任大良造,率领变法后的秦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魏军,收复了河西走廊。

“军神”白起曾任上将军,率军赢得长平之战,坑杀了四十万赵军。

王剪曾任上将军,率军先后征服了六国,是秦统一中国的大功臣。

秦国的武官官职大概有六种,分别是:屯长、百将、五百主、二五百主、国封尉、将1、屯长:统领5人,没有卫兵。

2、百将:统领100人,没有卫兵。

3、五百主:统领500人,有50卫兵。

4、二五百主:统领1000人,有100卫兵。

5、国封尉(简称国尉、尉):统领人数不限,有1000卫兵。

6、将:统领人数不限,有4000卫兵。

秦国官位等级排列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这个等级制度是秦国在古代的一种官职等级制度,公为最高级别,男为最低级别。
在秦国历史上,官职等级的高低关系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和政治中的地位。
除了上述五个等级,秦国还有一些数量不多的高级官职,如相国、丞相、大将军等,这些职位都具有很高的政治权力。

秦国的官位等级排列主要分为九品和三公,九品从上到下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下大夫、中大夫、上大夫、卿;三公则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中,公为最高的一级官员,卿则是最低一级的官员,而三公则是最高的三位官员,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如太子少傅、太子舍人等,这些官职通常由皇室成员或皇帝的亲信担任。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地方官制

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施行郡县制度,秦国设县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咸阳是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汉书·百官公卿表》: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位同九卿,得参预朝政。内史属官有:

都水长、都水丞,掌水利

铁官长、铁官丞,掌冶金、制造农器

廪牺令、廪牺丞,掌粮食仓库和牧养祭祀用牲畜。

郡制

郡作为一级行政地方,军民兼治。郡设郡守、监御史、郡尉三个互不隶属的主要官员。

郡守

郡守,郡的长官,边地多为武将,内陆多以郎官出任,银印青绶、秩二千石。秦朝的郡守权力非常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县令县长、负责监察郡治的监御史、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郡的其他官员均由郡守自行任免。

监御史

监御史,隶属御史中丞,负责监察郡守与其他官员。

秦国在历史上是中国七大强国之一,秦朝设立了比较严格的官制,官位等级的排名也是有规定的。以下是秦国官位等级的基本排列(自上而下):

1. 丞相

2. 大司马

3. 太尉

4. 御史大夫

5. 大将军

6. 小宰

7. 相国

8. 丞相府正

9. 从事中郎

10. 太仆

11. 通侯

12. 官子

13. 守、令、长、监(以下按照守、令、长、监等并列)

在秦朝中,官位等级高低与官员的权力、地位有关,通常官位等级高的官员具有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同时,秦朝还设立了各种特殊职位,如御史、黄门侍郎、太傅、太保等,这些职位也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

1. 地位最高的是君主,即秦始皇或其他皇帝

2. 后宫嫔妃、太子、皇子和诸侯王属于王妃等级,相当于现代的贵妇

3. 大夫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宰相、卿、大将军、大司马、太子太保等

4. 中央行政官员包括尚書、郎中令、内史令、大理、大匠等

5. 地方官员包括郡守、县令、监察御史等

6. 在地方担任官职较低的官员为刺史、太守、丞相等

7. 其他普通官员为卒史、掾属、宦者等。

同时,还有宗室、八公等特殊身份的人,其官位等级与大夫相当。

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

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治都於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号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秦朝里正是什么官阶

战国时秦国居民区一里之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秦昭王病,“民以牛祷,病愈”,“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旧注:“訾,罚之也。”《秦律》都称为“典”。《秦律杂抄》:“典、老弗告,訾各一甲。”

后世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专政,在县级以下,设立了有乡和里,其中一“里”单位的长官为里正。乡、里虽然没有正式的政权机关,但是在宋代,统治者依靠乡间地主,统治和控制广大农民。据《文献通考·职役考》记载,北宋政权建立以后,就差派乡村的地主当里正、户长和耆长。里正、户长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总之,这些乡村最基层的小吏,其职责有二:一是榨取钱物,二是弹压农民。

秦国官职排序

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县令管理下属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有秩(啬夫)(管理大乡),啬夫(管理小乡)。

郡守管理下属各县,县设县尉,县令。

郡设郡尉,郡守,监御史。

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并管理下属各郡。

·最高权力者为皇帝,皇帝下设三个最高官职(即:太尉,【中央掌军事最高官员】丞相,【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最高行政长官】御史大夫【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60141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 档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下一篇:乾隆皇帝的私生活及其对清朝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