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古代长安 古代都城为何会从长安、洛阳演变到北京?

导语: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首都都很固定,即使改朝换代,哪怕人种换血都不曾改变,比如法国的巴黎、埃及的开罗、德国的柏林和波兰的华沙。但纵观我国的历史,我们的国都却先是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摇摆不定,而后在北京与南京之间难以抉择,那么个中缘由是什么呢?总不会仅仅是因为中国地域广大吧?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首都都很固定,即使改朝换代,哪怕人种换血都不曾改变,比如法国的巴黎、埃及的开罗、德国的柏林和波兰的华沙。但纵观我国的历史,我们的国都却先是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摇摆不定,而后在北京与南京之间难以抉择,那么个中缘由是什么呢?总不会仅仅是因为中国地域广大吧?

从中华文明诞生伊始我们的祖先就逐渐从游猎走向定居,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商代的统治者就处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而商朝人的祖先似乎更加热衷于迁都,基本上隔不了几年就要换个地方,直到盘庚迁殷之后,安阳才作为首都固定了下来。

此后春秋战国直到两宋,除去一些不知名的小地方,中国的首都基本上在长安、洛阳两个城市徘徊。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古代王朝的统治者更加青睐长安和洛阳呢?

其实任何问题都要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解读,周朝发源于关西,但统治中心却在关东。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关西和关东有太多政治中心,“咸阳”、“长安”、“洛”、“东都”,甚至唐长安与汉长安都不完全在一个地方,但大体上他们是以今天的西安和洛阳为中心分布的。

周朝的老家在长安附近的“丰”、“镐”,但离犬戎太近,基本上属于重点扶贫对象,尤其当平王东迁之后,关西基本上全部丢给了秦国人的祖先来抵挡犬戎。

因为向西处在与游牧民族作战的第一线,秦国的几代先王都死在与犬戎的战争当中。所幸秦人顶住了压力并且笑到了最后,不仅消灭了犬戎独霸西方,而且将关西开发治理成了沃野千里的粮仓。秦人靠这个本钱养活了大量的军队并一举统一六国,此时的咸阳无疑比任何一座城市都更适合治理天下。

但随后的楚汉争霸又一次进入无休止的战争中,刘邦获胜之后虽然看不起项羽把都城定在彭城,但也无意定都关中。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娄敬的谋士改变了刘邦的想法:“你喜欢打架,关中被山带河,四面环山就是掐住对方脖子的好地方”,由此西汉开始兴建长安。

而立国不久的七国之乱也确实证实了娄敬所言,朝廷稳定关内,兵马钱粮源源不断,最后平息了叛乱。但世事变迁,随着后来人口的剧增,地域狭小的关内已经承载不了过多的人口,这也逐渐导致了东汉到隋唐,天子一个接一个地往关东的洛阳跑。

隋炀帝即位后承包了两项大工程,挖运河与修东都,这两项工程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缓解居住和吃饭的压力。既然长期的繁荣导致长安无法承载那么多人口,那就只有跑到更为广阔的中原来定都;既然本地提供不了足够的粮食,那就开辟运河把粮食运到北方来解决吃饭难题。

后来的大唐基本上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初唐人口凋敝定都长安,盛唐繁荣昌盛东迁洛阳。两宋的汴京和杭州基本上属于历史的意外,发达的漕运使开封演变成为一个超大城市,但从军事角度来说开封几乎无险可守,北方民族只要渡过了黄河,跨上马就能冲到开封城下。

为此宋太祖也曾忧心忡忡,计划把都城迁到洛阳,但最终无法成行,原因就两个字——吃饭。因此宋代建立了庞大的禁军体系,整个开封就是围绕禁军及其家属而建立的碉堡,但最终也没能挡住金人的铁蹄。

元明清三代时,政治中心已经重新返回北方,得益于金人和蒙古人的经营,北京在作为中都和大都期间已经颇成规模。朱棣靖难之后迫切需要返回自己的根据地燕京,但为了防止在与北元的战争中大明的高层首脑被连锅端,成祖皇帝还是留了后手,南京依然作为国都保留了一整套后备的政府班子。只是后来形势渐渐稳定,南京才成了摆设,自此北京作为国都直到现在。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读史方舆纪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盘点古代高效快速的快递行业下一篇:历史电影票房排行榜 国产电影票房历史十大排名,为何《战狼2》第一名有争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