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为何古人选择列阵作战而不是灵活的散兵作战呢?

导语:不论是古今中外作战,将军们总会带领士兵们做一件事,那就是布阵。在辽阔的战场上,两军士兵纵横排列,结成各种方阵、线阵等等,继而发起进攻,而且都以突破对方的阵线为主要目的,这种战斗的景象,在今时今日,被不少现代人嘲笑为迂腐愚蠢,其实,这种行为,反倒是现代人某种意义上的“纸上谈兵”。  为何古人会选择列阵作战而不是更加灵活的散兵作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不妨以最热爱方阵作战的古希腊人为例,来看看列阵作战

无论古今中外的战斗,将军们总会带领士兵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调兵遣将。在广阔的战场上,两军士兵纵横排列,形成各种方阵、线阵等。,然后发动攻击,主要目的是突破对方的阵线。今天这种打斗场面被很多现代人嘲讽为迂腐愚蠢。其实这种行为其实是现代人意义上的“纸上谈兵”。

为什么古人选择阵列战斗而不是更灵活的散兵战斗?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以最热爱方阵作战的古希腊人为例,看看阵法作战的原因和效果。

作为古典时代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人从乡村发展而来,建立了大量的城邦。这些较小的政治实体本身经济实力不强,因此他们负担不起大量专门用于战斗的武装人员。所以一旦战争爆发,这些城邦的首脑只能暂时召集城邦居民作战,导致民兵成为战争的主力。既然是民兵,就不太可能有太强的战斗意志。很多时候,所谓的战斗更像是一个集群,战士们只能靠亲人的鼓励来坚持。如果有人擅自离开战场,即使活下来,大部分人也没有脸住在老家。在这个时代,它名副其实。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民兵之间的提振士气作用,古希腊人发明了古典时代最早的方阵战术,将士兵并排排列,形成深度为4、8排或更多排的队伍。在方阵中,士兵们不仅可以因为有战友在身边的安心感而坚持在战场上战斗,还可以受到队伍中老兵的教导。从这方面来说,方阵自然适合组织不常作战的平民在战场上为生命而战。而且方阵中的士兵用盾牌保护自己,巨大的盾牌甚至包裹了一部分战友,最终把整个方阵变成了一堵铁墙,再次提高了方阵士兵的安全性。

但在实战中,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第二排战场后面的士兵很少参加实战。第一排的士兵通常是第一次和敌人战斗,但他们也是第一个倒下的,而第二排的士兵将替换那些疲惫或倒下的战友,第三排将成为新的第二排。但是战斗很少持续到整个方阵的士兵都参加战斗,而一旦前排士兵士气低落开始撤退,后排的大部分士兵也会因为恐惧而选择撤退,所以大部分士兵会因为队形深度较长而无法参加战斗。

从士兵的心理来看,可以理解为后排士兵只能依靠前排士兵推测战局,而前排士兵作为普通人,很难冲到明显不利的战场上去送死,所以即使身后有很多战友,他也会选择撤退,这会导致后排士兵误判形势,认为敌人有优势,所以也选择逃跑。因此,最早的希腊军事专家们有不同的想法。

第一种希腊将领认为深度超过四排的队伍没有意义,只需要第二排替换第一排士兵,后两排可以用来替换第二排士兵,多余的士兵可以组成更长的战线。但也有人认为大纵深还是有效的,可以增强前排士兵的士气,震慑敌人,同时弥补前线任何地方可能出现的差距。此外,早期的希腊人在战斗时经常使用盾牌互相推来挤压对方的正面,所以深度越大,挤压对方正面的力量就越大。

一些现代人对古希腊人讨论战线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进攻方绕过他们笨拙难动的阵型,直接攻击周围的对手是个好主意。但是,早在古希腊人使用指骨的时候,人们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如果战争发展到这种程度,那么进攻方得到的除了贫瘠的土地和饥饿的平民之外什么都没有,它可能会被防守方阻挡,全军覆没。所以大部分战斗最后都是在开阔的平地上打,两个队形整齐的部队会互相对战。这种行为类似于我国春秋时期的战争。

在早期的方阵战斗中,由于士兵数量多,底层缺少单兵军官协调,方阵只能前进后退,所以战斗往往极其单调,两军各自的冲击告一段落。作为一个著名的战斗民族,斯巴达人最早在希腊世界引入了音乐控制的行军战术。同时,斯巴达人在频繁的战斗中发现,方阵行进时,总是不自觉地向右移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这主要是因为士兵通常左手拿着重盾,右手拿着较轻的武器,所以行军时往往会稍微向右移动。这个特点最终导致了对方指骨的冲突,通常是右翼和对方左翼的冲突,右翼大部分都能赢。所以斯巴达人决定利用这一特点,干脆让一部分士兵脱离主力,向右移动再向主力方向移动,最后从敌人这边进攻。这是古典时代最早的攻城战。

早期的非斯巴达城邦并没有太多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战术,因为他们并不都是像斯巴达人一样的士兵。士兵一方面无法抵挡来自两个方向的攻击,另一方面也无法像斯巴达人那样出去,因为民兵在脱离主力并保证士气后很难完成这个机动。复杂战术专属职业军人,而那个时代的职业军队在希腊只有斯巴达人。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提到雅典人。雅典人作为未来斯巴达人的长期对手,曾在马拉松战役中在大流士一世粉碎波斯军队,使波斯人对希腊人的重步兵极为畏惧。波斯人在这场战役中的失败,其实是雅典军队三面出击造成的。但有趣的是,雅典军队并没有一个包围进攻的计划,而波斯人之所以陷入重围,其实是因为雅典人的中心部队士气低落,受到打击后主动撤退,吸引了波斯人的追击。波斯军队本身走得太远,才被雅典军队从三个方向攻击。所以雅典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自己并不能用那个时代的战术来重现这种胜利。

随着希腊世界战争的日益激烈,除了斯巴达人,另一个城邦掌握了新的方阵战术,那就是底比斯,神话的俄狄浦斯城,希腊城邦的最后霸主。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人击败雅典时,是底比斯终结了斯巴达人的梦想。底比斯的统帅伊帕米诺达斯,与传统方阵对抗,斯巴达人的战术独领风骚,于是发明了著名的斜线战术和“神圣军团”。

倾斜战术调整全军大小方阵的行进顺序,使其以不同的顺序迎敌。从前线最右到最左,军队素质由强到弱,进攻顺序也是一样。当最强的右翼方阵攻击对手时,左翼军队往往还没有到达对手。如果对手是传统的结盟军队,这通常意味着当他的右翼军队击败对手的左翼军队时,对手强大的右翼甚至可能没有时间与自己军队的左翼作战。这时,只要他的右翼军队沿着敌人战线从侧面进攻,就可以配合正面部队攻击对手。新打赢的正面军也帮助左边的对手攻击敌人,从而横扫敌人战线。

当然,这种战术不可能完美。如果对方也断了左翼,那么双方的战局都一样。因此,底比斯人准备了一支特殊的小型机动部队——神圣军团。神圣军团不仅是一支职业军队,而且训练时间长,成员都是同性情侣,所以斗志昂扬,士气高昂。艾帕米诺达斯把神圣军团安排在军队后面。在斯巴达人准备进攻底比斯左翼的时候,神圣军团袭击了斯巴达人的支队,击溃了军队,粉碎了斯巴达人的传统战术,最终杀死了斯巴达国王。这就是著名的“吕克特拉之战”。

事实上,传统希腊方阵的战斗能力在这里已经被古希腊人充分发挥出来了。纵观前述,组成方阵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士兵在战场上的战斗意志,使他们不会擅自脱离军事组织,在联合方阵面前没有一个人受到威胁。但是除了前进后退,并排指骨的机动性真的很差,只能用指骨的旋转来说明。当方阵试图转移方向时,旋转圆圈外的士兵必须以远快于内部士兵移动速度的速度调整自己的位置,以免暴露路径外侧的空隙。一旦敌人从缺口进入,方阵士兵就不能用方阵来保护自己。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士兵往往会因为伤亡而撤退。恐惧从缝隙向内蔓延,容易导致指骨整体崩溃。所以对圈外士兵的体力要求很高,以至于即使在底比斯人统治世界的时代,他们也无法执行除了前进后退之外的左右移动的灵活战术。除了斯巴达人和神圣军团这样的职业军队,几乎没有其他军队能执行灵活机动战术。

随着战争的日益激烈,历史舞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职职业军人,古希腊方阵战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最后,还有两个导数。一个是加强方阵的纵深,加长士兵的武器,让更多的后排士兵也参加战斗。但较长的武器进一步削弱了方阵的机动性,于是这种体系的军队把机动任务全部交给了轻步兵和骑兵,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马其顿军队体系。二是全面缩小方阵规模,提高全军机动能力,以灵活的队伍和灵活的战线,实现机动与防守并重。这就是罗马军团的战术。

至此,古希腊人传统的阵法艺术完成了使命,单调的阵法战术不复存在。大量不像骑兵那样依靠密集阵列的兵种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历史舞台。就连传统的重步兵也比传统的希腊阵更依赖于小队作战。但阵法作战的理由依然存在,克服对战场的恐惧、取得强大防御效果等阵法优势依然让未来的将领向往。所以即使是灵活的罗马军团也会掌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蝴蝶刀是如何诞生的?为何又会一度销声匿迹呢?下一篇:天龙八部之惟我独尊 天龙八部里最牛武功是什么?六脉神剑才排第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