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唐朝为什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唐朝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导语:唐朝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以下小系列带给你详细的文章介绍。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唐朝往往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也是中国古代综合实力最强的朝代之一。在西方,唐朝常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那么唐朝和中国其他几个统一的朝代有什么区

唐朝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以下小系列带给你详细的文章介绍。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唐朝往往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也是中国古代综合实力最强的朝代之一。在西方,唐朝常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那么唐朝和中国其他几个统一的朝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它比其他朝代好?

无可匹敌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说到一个古代王朝的综合国力,核心当然是政治军事实力。在这方面,唐朝在中国古代肯定是走在前列的。当然,客观来说,唐朝的兴盛是建立在隋朝乃至北朝的积累之上的。但经过隋朝几次不成功的抗高句丽战争,以及随后隋朝后期的内乱,可以说在初唐时期,中原王朝相对于周边游牧政权的实力进入了一个相对的低点。

李世民也被迫在渭水之门结盟

因此,公元626年,东突在唐朝宣武门变更后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突袭唐朝,向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进军。因此,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亲自前往渭水与东突可汗会谈,并达成了一项名为“渭水之盟”的和平条约。而这个“渭水之盟”,当时其实叫门口盟,就是被打到家门口,要答应对方的条件以换取对方的撤军。

但在缔结了这个城下联盟后,唐朝只用了三年就扭转了不利局面,公元629年转向反攻东突。当年11月,唐朝分兵6路推进东突。仅半年后,公元630年5月2日,唐军攻陷可汗,灭东突。从此,原本臣服于东突的周边各部纷纷转向唐朝,唐太宗也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此后,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甚至安史之乱后的唐肃宗、唐代宗都被尊为天可汗。当时大量的周边政权和部落被纳入天可汗体系,他们的新首领由天可汗任命,部落之间的纠纷由天可汗调解和仲裁。同时,天可汗还负责保护周边部落,而周边部落在招募天可汗时有义务按要求出兵。这也是唐朝对周边政权政治影响最直观的体现。

东罗马的使节们见到了想象中的唐朝皇帝的画

除了东突,唐朝还在公元657年灭了西突。就在几十年前,西突厥远征军也远征克里米亚,打败了驻扎在那里的东罗马军队。这恐怕也是东罗马与唐朝建立直接联系,多次派使节到长安与唐朝联系的原因之一:因为唐朝为他们清除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对手。与此同时,通过唐太宗和唐高宗的不断用兵,与汉、北魏、隋中原王朝激战600多年的东北劲敌高句丽终于在公元668年被消灭。在40年内连续打击消灭东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也是唐朝政治军事实力的最好体现。

唐代的世界地位和社会进步

唐朝之所以在历史上显得特别重要,与它在当时世界上的独特地位有关。唐朝建立的时候,西罗马帝国已经消失了100多年。东罗马帝国在与日耳曼人的斗争中越来越被动,与波斯的长期消耗战已经形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在欧洲新霸主日耳曼人当中,虽然法兰克王朝此时也在崛起,但经济实力与唐朝相差甚远。

阿拉伯帝国很快利用其虚拟崛起的优势,很快摧毁了波斯帝国,夺走了东罗马最富有的地方,如埃及和叙利亚。但阿拉伯帝国仍处于征服初期,经济实力和军事政治实力与唐朝的差距依然明显。在古代世界另一个重要地区印度,曾经强盛的古普塔王朝也在几十年前崩溃,南亚次大陆已经处于完全分裂状态。

盛唐的疆域

但唐朝在隋朝后期的混乱中迅速重建了统一的帝国,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曾经震惊欧亚的东突和西突两大政权。所以至少在17、8世纪初,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头号强国。

除了以上提到的政治军事实力,唐朝之所以能有这种地位,也与初唐到盛唐这一段相对清晰的政治环境有关。唐朝初年,实行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制,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整体相对富裕的社会。当时唐朝虽然有很多宫廷政变,但其影响基本局限于少数核心政治人物,没有波及到民众,形成大规模战争。这一点一方面说明整个唐朝统治集团是比较开明的,也就是在这个统治集团内部,恐怕有一个共识,就是朝廷的权力斗争应该只限于朝廷。同时也说明当时整个社会安居乐业,宫廷权力斗争没有形成大规模社会矛盾结合民间矛盾的基础。

初唐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社会

唐朝基于强大的国力,也建立了超越时代的开放体系。不仅家族、葛、黑牙昌植、高仙芝、李光弼等突厥、高句丽、百济、契丹朝臣,还有波斯、日本的“纯洋人”,如阿罗汉、阿部中马鲁等,都可以因材施教。虽然这一制度在当时过于先进,但可以说安史之乱的部分原因也与此有关。但在前期多民族共存的环境下,确实起到了提升唐朝国力、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从唐朝建立到安史之乱,唐朝始终处于137年的“盛世”,这在整个世界古代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中并不常见。

唐朝留给现代世界的最大遗产

《桃花石杂谈》在刚才介绍唐朝的辉煌时,刻意回避了唐朝的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制度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科举制度虽然起源于隋朝,但当时并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考生多由郡县推荐,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修正。但唐朝从基层制定了高度规范的科举制度,并长期坚持执行,使其成为中国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代科举考生

但是科举制度是如何影响现代国家盛行的文官制度的呢?现代国家的主流文官制度起源于英国文官制度,诞生于公元1854年。学习和模仿中国的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可以说贯穿了其诞生的全过程。

18世纪,随着英国殖民体系的扩张,其官僚体系也迅速扩张。但当时的英国官员延续了中世纪的传统,主要由世袭贵族、贵族任命的亲信以及通过价签购买官衔的人组成。当时这种制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所厌恶,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于是这时候很多英国人开始发表文章赞美中国的科举制度,有的甚至建议英国把科举制度移植到自己的国家。公元180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伦敦成立了一个名为东印度学院的组织,通过这个组织为自己选拔人才。设立这个机构的倡议者是专门做广州与清朝之间生意的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东印度书院很大程度上是仿照传统的中国书院。

鸦片战争后,虽然英国取得了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但许多英国人尊重中国的科举制度,没有任何改变。公元1847年,英国驻广州领事托马斯·泰勒·密迪乐出版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简况》一书,他在书中公开指出,中华帝国之所以能长命百岁,完全是因为中国政府是由历史上以人才为基础选拔出来的人才组成的,英国必须对其官僚制度进行类似的改革,建立能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文官制度。

特雷·维利安,英国公务员制度的蓝图制定者

公元1853年,英国财政部委托斯塔福德·诺斯考特和查尔斯·杜维廉着手制定英国公务员制度。一年后,两人提出了一份报告,诺斯考特-特雷-维利恩报告,确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两项是政府官员应参加竞争性考试,选择最佳候选人,所有候选人都应接受过完善的教育。从那个时代到近代,英国人在制定这些原则时普遍认识到这两个人深受中国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的影响。

之后,英国政府立即按照本报告中定义的原则建立了英国公务员制度,次年成立了公务员委员会,并迅速扩展到印度等英国殖民地。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成为国际通行的现代公务员制度。因此,这一制度从一开始就与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唐朝在科举制度的完善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唐朝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弥漫在世界各地,这是唐朝历史地位的又一个闪亮注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26个 朱元璋26个儿子,为什么没人和朱标争太子之位?下一篇:宇宙星系名称大全 宇宙中十二大星系名称,宇宙有超90%星系还待研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