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民国时代大吃货们的讲究与不讲究 民国时代大吃货们的讲究与不讲究

导语:民国时期,许多政要人物都是吃货,他们喜欢品尝各种美食,举办各种宴会。有些人食量惊人,有些人则讲究食材和营养。其中,袁世凯的饮食看似朴素,实际奢侈得很,而蒋介石则喜欢揶揄嗜食西餐的宋美龄。

关注和不关注民国时期的大食客。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民国年间,国事多艰。上世纪30年代中期,蒋介石就为此提倡「 ”新生活运动”:平时是四菜一汤,其中有两道蔬菜,多半是青菜、豆腐或者芹菜之类。除了委员长,「 ”倒戈将军”冯玉祥对饮食毫不讲究也是出了名的。1934年,冯玉祥陪孙科游罢泰山归来,用豆腐、白菜做了四个小菜,配以小米粥招待孙科。由于孙科爬山劳累饥俄,吃得又香又甜。他表示:「 ”我在南京天天吃海参、鱼翅,总也不香,今天你的饭菜为什么这样香?”冯答道: 「 ”古人云‘饥者易为食,汤者易为饮。’你在南京天天酒宴,顿顿鱼肉,不等饿了就吃,怎么会觉得香呢!” 此事被记者作了报道,「 ”白菜豆腐训孙科”因此广为流传。 冯玉祥 如果说冯玉祥尚能算作真朴素,枭雄袁世凯就称得上是个反面例子了。虽然说是「 ”食色性也”,但袁氏纳有一妻九妾,大享齐人之福的同时,他的餐桌却显得很「 ”简单”。有一次,有位名叫李祖绅的人去新华宫求见袁大总统,正赶上他吃午饭。桌上只有鲫鱼两尾,用姜醋调味;大馒头一个;小米粉煮成的稀饭一碗,上面撒些胡椒末。李祖绅见此情景大惊,出门后便向天津洋务局督办颜韵伯谈起: 「 ”大总统日常所食不过稀粥配馒头,唯一有些滋味的恐怕只有两尾鲜鱼了” 详知内情的颜韵伯却倒出了真相:原来,袁世凯的饮食看似朴素,实际奢侈得很。那两尾鲜鱼本是洹河鲫,和黄河鲤鱼齐名,乃河南名产。为确保远道运来而不变质,需将活鱼放进未凝固的猪油中,待油一凝结,鱼和外界空气便能隔绝,从而使鱼保鲜。至于那些看似胡椒末的东西,实际上是关东上等鹿茸研成的粉。将它调在米粥中,既是食补,又是药补,最为方便。而且新鲜鹿茸若用水煎服,口感腥涩,将鹿茸粉拌入米糊恰脱去了那股涩味,这就足见袁大总统作为「 ”吃货”道行之深了。 民国年间的风云人物里,像冯玉祥一样的真君子鲜有,如袁世凯般的假道学却也少见。更多的倒是秉承孔老夫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堂而皇之做一名大吃货。譬如,北洋军阀的末代元首张作霖就对老虎颇感兴趣,每逢冬令,要从黑龙江、吉林送来一些东北虎肉,以飨大帅之口。据说,当时的东北名厨赵连壁精烹的虎馔「 ”虎肉烧鲜笋”、「 ”虎肉丸子烧雪里蕻”、「 ”姜丝虎肉炒鲜笋”、「 ”虎肉炖萝卜块”等,都为张作霖所热衷。 至于在「 ”二次北伐”中击败张作霖,终结了北洋政府统治的国民党方面之中,同样不乏「 ”吃货”。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梁实秋就说,党国元老里称得上「 ”美食家”的人物有两位: 「 ”一位是谭延闿先生,一位是陈果夫先生。谭知味而不知养,陈则味养兼知,允推个中高手” 前一位谭延闿很会做官,贵为行政院长却有「 ”三不”原则:不负责、不谏言、不得罪人,落得一身清闲专门享受美食。他有自订的食谱,比如大白菜只吃当中的嫩心,每天伙房得从一筐白菜里削出心来供给他;他还爱吃鱼翅,身后总是跟着一位人称曹四的副官。此人其实就是谭延闿的厨子,专为其烹饪鱼翅,所以后来就有了个「 ”鱼翅副官”的外号。有一次国民党大佬胡汉民请谭延闿吃饭,故意此次不上鱼翅,还当面说鱼翅不好吃,味如嚼蜡。谁知谭延闿来了一句,「 ”如蒙不弃,清赐嚼蜡如何”,吃货本色一览无遗。至于蒋介石的亲信陈果夫,作为吃货的段位也很高。他在担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时,还自创了一道名菜。他讲番茄锅巴炒虾仁跟神仙鸡两道菜融为一体,还起了一个极为霸气的名字——「 ”天下第一菜”。日后在台湾时,陈果夫竟还不忘在自己的《苏政回忆》里将发明这道「 ”每餐不忘愿同嗜”的菜肴作为自己的一大功绩…… 顺便提一句,陈果夫的兄弟陈立夫享寿超过百岁,也有自己的饮食心得。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思维敏捷,记忆力好,是和他自幼爱吃猪脑、鸡脑、鸭脑分不开的,那些动物脑中都含有脑细胞所需要的磷脂类营养物质。而自己一生从未患眼疾,也不用戴眼镜,又是得益于常吃的缘故。他对动物的心脏又总是高看一眼,每月一定要吃一两个猪心。 民国人物既爱好美食,各种宴会自然就多了起来。譬如当过国民党中央委员的会扩情就感叹,自己由陕西到南京、再到四川、再转到陕西,短短四个月内居然赴了一百五十次以上的宴会,其中有一百次以上,还是专为他一个人的关系而设的。在各种宴会之中,也有一种当时还显得新鲜的西餐宴。民国时期的政要人物如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蒋介石也都热衷邀请中外名流举行西餐宴会,仿佛是将吃西餐当成了文明的标志——虽然这些人其实是做给「 ”友邦”看的,自己对西餐并不感冒,譬如蒋介石直到晚年败逃台湾,这位名义上的基督徒仍旧揶揄嗜食西餐中的生菜色拉的宋美龄是「 ”前世羊投的胎”。 宋美龄 与这些人不同,末代皇帝溥仪倒是真的爱吃西餐,不过那是因为他有位正宗的英国师傅。1922年夏天整整一个7月份,溥仪每天都吃「 ”番菜”,而且天天不重复,有冷食有热食,有甜有咸,有煮得极烂的土豆泥,也有鲜嫩的生菜;有烤牛排、猪排,也有新鲜的水果、咖啡等。江西景德镇还特地为这位逊帝制作了一套白底紫龙纹饰的西餐餐具,包括汤盆、大、中、小号盘、碗等40多种。 在民国年间名目繁多的宴会里,自然也少不了「 ”鸿门宴”。1931年2月28日,刚刚打赢中原大战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南京请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长的胡汉民吃饭。与国民党的许多高官一样,胡汉民也是生在广东长在广东。所以蒋介石的餐桌上摆满了粤菜美食:燕窝、鱼翅、烤乳猪、白云猪手以及「 ”龙虎斗”。 龙虎斗 久违的家乡美食果然令胡汉民如约前来。谁知餐桌正中摆放的「 ”龙虎斗”的模样却有些古怪:那猫头大张,将蛇头咬在嘴里。胡汉民还在诧异,旁人已经递上了蒋介石手书的胡汉民「 ”十大罪状”,这位国民党内的粤系领袖,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蒋介石软禁了起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8516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以历史事件为例 以历史事件为例 谈谈道教对世人生活的影响下一篇:日本情报机构放出罕见老照片 日本情报机构放出罕见老照片 这才是张作霖统治下的东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