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唐宋元明清为啥没有汉 五代十国为什么短命

导语:唐宋元明清时期没有汉人,五代十国短命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包括政治制度不稳定、战乱频繁、经济发展滞后等多方面的因素。

目录导航:

  1. 唐宋元明清为啥没有汉
  2. 为什么称五代十国
  3. 什么是五代
  4. 五代十国为什么那么多家族内乱
唐宋元明清为啥没有汉

唐宋元明清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总称,中国古代最后五个王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

元朝(1271年-1368年),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北京市)。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国祚276年。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第二个大一统皇权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

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开创,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刘邦的九世孙)所建立,建都雒阳。

因为汉朝在这之前,汉朝过了是新朝王莽篡位时期在位14年,东汉末年刘秀通过打拼成为一代明君,之间还有很多事情不必明说了,三国鼎盛时期,就有魏,吴,蜀国,他们的时期大家都知道的,比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面的人物都很明了,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然后就是隋唐英雄们,李世民打下了唐朝,通过治理国家大事,成为最富有的时期,所以从这里才算鼎盛,后来人们就以国立强盛定论唐宋元明清的,感谢大家一起讨论。

汉,在历史上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族就是来源于这个强大的朝代。东汉灭亡后,三国时代刘备的政权叫蜀汉。此后一直到唐朝灭亡的大约700年间,中国政权没有叫汉的朝代。

五代十国期间,有一个短命的后汉,后来被北宋统一,之后再无汉的朝代。沿用野史说法,气数已尽,再无汉朝!

为什么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其实就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就像前边春秋战国、三国鼎力、南北朝一样是个动荡战乱时期。首先说五代:五代分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了后唐都城在洛阳,其余几个都城在汴州,都是短命王朝历经五个朝代,所以史称五代。十国可分为:前蜀、后蜀、闽、吴、南唐、楚、吴越、南汉、南平、北汉,这些除了北汉在太原,其余都是建立在南方的小国,其命运也是昙花一现,五代十国是后世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总称。

因为那个年代的局势正好是五代和十国。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

什么是五代

五代是唐宋之间出现的五个短命的朝代。后梁(公元907一公元923),后唐(公元923一公元936),后晋(公元936一公元947),后汉(公元947一公元950),后周(公元950一公元960)。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全都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五代战乱不断,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混乱的时期。

五代十国为什么那么多家族内乱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诸军阀征伐乱战,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天理人伦亦崩坏。“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残在五代很普遍。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指使其子朱友恭杀死唐昭宗。后来朱温卸磨杀驴,借故除掉朱友恭。朱温病危之时,欲传位给第二个儿子朱友文,然而三子朱友珪买通宫中守卫,害死生父,并令其弟朱友贞捕杀朱友文,然后自立为帝。

朱温的长期对手李克用家族也好不了多少。李克用之子李存孝遭排挤诬陷,遂占据邢州叛乱,兵败后被李克用以车裂之刑处死,何其残忍?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刚成为晋王时(后来的唐庄宗),地位不稳,一众兄弟不服,其中李存颢、李存实力劝李克宁(李克用之幼弟,李存勖之叔)取而代之。他们说:“以叔拜侄,理岂安乎? 人生富贵,当自取之”。不过谋反计划败露,李克宁和李存颢被诛杀,李存实下落不明。

五代时期同室操戈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争夺皇位激烈内斗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为何后梁和后唐等五代王朝,皇族内斗尤其频繁凶险,远朝中国其他时期?

五代义子养子泛滥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末五代以来无论太监、军阀、还是富贾豪绅都醉心于收养义子。五代共有"百余平民以军阀义子的身份留名史册,更有四位义子皇帝承继大统"。上文提到的朱温有养子4人,李克用有史可查的义子多达16人。

唐末中央衰落、藩镇割据恶化,”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渐成为各路军阀的共识。军阀豪强纷纷通过收养义子招纳笼络人才、扩张势力。通过特定的仪式,义子改姓成为家族中一员,以家长(父亲)为核心,以虚拟血缘关系强化对家族的忠诚。后唐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消灭后梁,李克用能征善战的16个义子功不可没,其中李嗣昭、李嗣本、李存进先后战死沙场,李嗣源更是辅佐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打下后唐半壁江山。相比于李克用养子突出的军事才能,朱温的义子多才多艺:朱友文,善谈论,颇能写诗;朱友恭,擅长经商理财。

不过,五代军阀的养子们或成为手握实权的高级将领,或是掌控一方的节度使,两者常常互为奥援,实则削弱了军阀政权的中央权威。义子叛乱是五代战乱频仍、王朝短命、纲常沦丧的重要原因。

父子相残兄弟反目

养父子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本质上是政治利益的相互交换,养父为加强实力,义子为追求前途富贵。养父掌权之时,义子们尚能尽忠效力,但养子之间,养子与亲子之间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上述李存孝遭车裂正源于李克用另一个义子李存信的构陷迫害。朱友文作为义子深得朱温宠信,很可能被立为太子,已遭人妒恨,待朱温病危之时,朱有珪就痛下杀手。

可是,朱有珪同父异母的弟弟朱友贞并不甘居人下,在洛阳发动兵变,逼得朱有珪自杀,然而故事还没有完。朱温的另一个义子朱友谦与敌手李存勖联兵,灭了后梁。为了皇位与权力,朱家父子兄弟六人竟然上演了一出连环相杀的伦理惨剧。但最后“胜出”的朱友谦就有好下场吗?他因灭梁有功,被唐庄宗李存勖收为养子,家族一时尽享荣华,但后来还是被庄宗所杀。

再来说说李可用的亲子义子们。李嗣源为后唐立下不世功勋,却也功高震主,遭唐庄宗猜忌防范,唐庄宗甚至派人监视李嗣源的起居。公元926年,李嗣源奉旨讨伐魏州叛乱,在部将劝说下拥兵而反。最后唐庄宗众叛亲离,死于乱军。李嗣源间接导致养父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之死,但他的亲生儿子李从璟也被他曾经的义子元行钦所杀,这真是自食恶果。元行钦本于913年被李嗣源于收为养子,后来唐庄宗强行索要,李嗣源不得不放手。元行钦又成为庄宗的养子。

李嗣源家族的悲剧并没有完。李嗣源的亲儿子李从厚继位后,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就渐被削权。李从珂被逼造反,自立为帝,李从厚被废后不久遇害。可悲剧仍然没有结束。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遭李从珂猜忌,一怒之下,竟然演绎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养父子关系。石敬瑭勾结契丹人,认贼作父,自认儿皇帝,不但与契丹联手灭掉后唐,更将中国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导致之后的北宋一百多年无法翻身并最终为金所灭,并牵连影响令南宋长期弱势。

五代盛行的养子之风虽是适应特定政治军事环境的历史产物,但严重挑战了主流的宗法伦理制度,更关键的是它违背了基本的人性常情,在割据混战被统一的北宋取代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了。

五代十国各家族内乱最严重的应该是后梁和后唐,为什么这么乱。

拿后梁的朱温来举例子,本来朱温就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在王仙芝、黄巢义军和唐朝政府之间仿佛横跳,后面灭亡了唐朝的也是他,没有羞耻感。

没有道德底线是那个时代家族内乱的根源之一就是大家都没底线。

还有朱温因为与自己养子朱友文的老婆也就是自己的儿媳有染,想传位给他,结果与朱温有染的另一个亲儿媳,朱友珪的老婆告密了,朱温被自己的儿子朱友珪弑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5651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梁慕橙害怕任光晞?下一篇:高俅的人生逆袭之路:从奸贼到励志典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