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隋炀帝是死后封的吗 三国两晋南北朝世系

导语:隋炀帝是死后封的吗 三国两晋南北朝世系

目录导航:

  1. 隋炀帝是死后封的吗
  2. 三国两晋南北朝世系
  3. 陈桥驿兵变是谁发动的
  4. 匡胤是谁的别名
  5. 后周柴氏子孙结局
  6. 后周恭帝的结局
隋炀帝是死后封的吗

隋炀帝是在死后给的号。隋炀帝叫做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弘农华阴人。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皇帝。

三国两晋南北朝世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大分裂时代,这一时期建立的国家、皇帝多如牛毛,让很多读史之人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用图表的方式,将国家、皇帝直观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做到一目了然。

首先,来看一下西晋到隋唐主要的朝代先后顺序关系。(其中五胡十六国由于国家、皇帝众多,关系复杂,作者正在整理中,稍后会有更新,请继续关注。)

晋朝

(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其中东晋属于南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北朝

是指4世纪到6世纪在中国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结束了从西晋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北齐与北周都是权臣篡位建立的,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557年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

南朝

(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南方建立于建康(今南京)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嫡传华夏文化之正朔,与鲜卑人在北方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对峙。

陈桥驿兵变是谁发动的

公元960年后周节度使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胜了对方,被部下诸将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建立宋朝。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是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手下将领,深受器重委予重任,当任殿前佥军校尉掌握军事大权。然而世宗死后小皇帝继位,赵便盯上皇帝的宝座。960年,赵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进京逼迫皇帝退位,自己称帝建立新王朝——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北宋在赵匡胤时疆土不断扩大,是一个局部统一的汉族政权。

赵匡胤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后周权臣赵匡胤发动的一场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

自从高平之战发生后,后周的国势越发茂盛,所占领的领土也更加广阔,却无奈公元959年周世宗不幸驾崩,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继承了皇位。由于功劳重大,赵匡胤也得到了加封,甚至掌握了国家的军权。

后来突然有消息说是契丹联合北汉,再次南下进攻周朝。宰相等人还来不及辨别真伪,于是立马派赵匡胤率领军队北上抵御敌人的入侵。

等到他们一行人到了陈桥驿之后,赵匡胤便和自己的弟弟密谋发生兵变,其他将领将龙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一致拥护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立马率领军队班师回朝,镇守在京城的守将也打开城门,恭迎赵匡胤,胁迫周恭帝禅让皇位。

赵匡胤正式登基为帝,建立了宋朝,开始了新局面。

匡胤是谁的别名

匡胤在历史上名声极为相当,他结束唐末至五代乱局,开创历史经济极为发达大宋王朝,若说他是千古罪人,我认不可。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历史上开国君主大多是不凡之辈,赵匡胤以不太光明手段夺取后周政权,以“杯酒释兵权”让武将不再掌权,重文轻武国策,让宋军成为一支只能守不可攻部队,两宋时期履遭北方打击,为宋王朝灭亡埋下伏笔。但凡了解唐末至五代历史的人均会认为赵匡胤做得没错,他的做法无可厚非。说他是中华民族千古罪人极为不妥。

后周柴氏子孙结局

赵匡胤篡周建宋时,柴荣尚有四个儿子在世,分别是柴宗训、柴熙让、柴熙谨和柴熙诲。

他们的结局分别是: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后,柴宗训被降封为郑王两年之后九岁的柴宗训又被贬居房州,973年去世,年仅20岁。

柴熙让:下落存疑。柴熙让在后周时被封为曹王,在正史记载之中,赵匡胤建宋后柴熙让便下落不明了。

柴熙谨:少年而亡。后周时期,柴熙谨获封纪王。

柴熙诲:下落存疑。柴熙诲在后周时被封为蕲王,在正史记载之中,柴熙诲与柴熙让一样下落不明了。

后周恭帝的结局

后周恭帝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澶州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后周末代皇帝(959年8月3日-960年2月3日),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

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册封梁王。后周世宗驾崩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960年),陈桥兵变后,禅位于赵匡胤,宣告后周灭亡。北宋建立后,降封郑王,赐予“丹书铁券”。

开宝六年(973年),驾崩于房州,时年二十岁,追谥“恭皇帝”,归葬于顺陵。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七岁周恭帝柴宗训继位。周恭帝柴宗训年龄尚小,无力控制军队和朝政,赵匡胤抓住时机,谋划了陈桥兵变,刀不血刃的夺取了后周政权。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赵匡胤厚待周恭帝柴宗训,一切待遇不变,仍按皇帝规格享用。还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使子孙永享富贵,犯罪也不得加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60759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黄忠和关羽谁先死的 吕蒙怎么杀掉关羽的下一篇:韩国首尔的来历是什么 韩国国名的由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