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李时珍去世后才刊印《本草纲目》,背后什么原因?

导语:文章讲述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生平和他创作的著名医学书籍《本草纲目》的出版历程。李时珍在收集药用标本和方剂、查阅历代医书等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的著作被后人尊为“药圣”。然而,《本草纲目》出版并不容易,李时珍历经多次寻找书商和求序,最终于他去世三年后才得以出版。

接下来,边肖带你去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时珍,去探索他们身上发生的历史故事。

李时珍,本名东壁,晚年生于后山,湖北蕲春县周琦镇人。自1565年以来,李时珍先后在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用标本和方剂,并以渔民、樵夫、农民、马车夫、医药工作者、捕蛇者等为师,查阅历代医书、考古证书、物理学研究等925种,记载数千字的读书笔记,从中找出许多。他写过很多书,如《八经考》、《湖畔脉学》。被后人尊为“医圣”,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死后被称为“林文郎”,被后人称为“药圣”。作品很多,最著名的是《本草纲目》。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和祖先都是医生。李时珍从小就沉浸在医学中,但家里人不希望他行医,而是想把科举考试引向正确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李时珍开始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但在科举生涯中,14岁做学问后屡遭失败,只好跟随父亲行医。

在和父亲一起行医的过程中,李时珍进步神速,26岁开始自己行医。在行医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了传统草药医学书籍中的错误,开始萌发编写新医学书籍的想法。从嘉靖三十一年到万历六年,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完成了此书的创作。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创作后,李时珍开始寻找书商出版这本书。他先在附近的黄州、武昌府寻找愿意出版这本书的书商。但是因为《本草纲目》太大,太专业,受众少,出版利润低,没有书商愿意出版这本书。次年,李时珍去南京求刊,但没有书商愿意出版《本草纲目》。

在这种情况下,李时珍开始寻求其他方式来出版这本书。他先在太仓求见王世贞,求他为《本草纲目》作序。但王世贞并不想为他作序,而是写了一首诗来讽刺李世贞。当时李时珍的名气并不突出,王时珍也在老师去世的时候。也有人猜测,王世贞之所以这样对待李时珍,是因为李时珍的道教思想与王世贞的思想不符。不管是什么原因,李时珍这个时候没有拿到王时珍的序言,李时珍还在到处找书商出版《本草纲目》。

十年后,王世贞回心转意,欣然为《本草纲目》一书作序。此时的王世贞并没有像十年前那样讽刺李时珍,而是对李时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序言中说,李时珍“有三十岁历,八百多本书。追回者必罚,缺失者必罚,未果者必罚。老药1518种,今加药374种,分16部,写成52卷。虽然不集成,但也笨重,被称为《本草纲目》,评价《本草纲目》,说“难道只是医学书籍?真实自然的精妙,对象的“通典”,帝王的秘密,臣民的宝藏。李俊真心向何沁宇致敬!“李时珍还找到愿意印《本草纲目》的书商,但直到李时珍去世才出版,直到李时珍去世三年后的1596年才出版。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60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故宫三处不宜拍照 故宫三处不宜拍照是哪三处 原来都跟恐怖传说有关下一篇:另当别论的意思 古代为什么不能断发 古代皇后断发是什么意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