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袁术称帝后,为何接连遭到其他势力的打击?

导语:袁术称帝后遭到众矢之的,屡遭攻击,最终被曹操灭掉。袁绍作为东汉大将,没有救援袁术的打算,可能是因为袁术的僭主身份和袁绍的矛盾等原因。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对于天下诸侯,虽有违和之心,但在韩先帝退位之前,只有袁术僭主。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立钟石为公,宗庙在南郊和北郊。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设朝臣。他还在城南为皇帝建了一座祭坛,向天帝献祭。当时汉朝虽然衰落了,但是汉朝几百年的威望促使很多人珍惜汉朝,比如刘备、关羽、诸葛亮,他们对汉朝忠心耿耿。

所以袁术僭帝的行为自然引起公愤。在很多史家眼里,袁术称帝的行为是天下诸侯所不齿的,袁术成为众矢之的。不久,又屡遭孙策、吕布、曹操攻击。建安四年,在曹操的不断进攻下,袁术吐血而亡。然后,问题来了。曹操灭袁术的时候,他弟弟袁绍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救袁术?

一个

首先,建安四年,在曹操、吕布等人的进攻下,走投无路的袁术当着雷波的面去找曲磊、陈岚,但被雷波拒绝,于是把皇帝的爵位归于袁绍,并上书袁绍,要他收服自己。对此,袁绍同意接受袁术。于是,袁术去找袁绍长子袁谭,然后去青州刺史。对此,在我看来,如果一切顺利,袁术很可能会在袁绍手下度过余生。然而,袁术在路上被曹操派的刘备和朱拦住了。袁术过不去,退守寿春。

同年6月,袁术退至江亭。不久,袁术吐血而亡。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袁术即将被曹操灭掉的时候,袁绍只同意接受他,也就是不出兵支援袁术。换句话说,袁绍作为一个整体,忽略了这个兄弟的遭遇。如果真的救援,当时坐在四国之地的袁绍完全有能力从曹操手中救出袁术。对此,在我看来,袁绍不救袁术的原因如下。

一方面,建安二年,曹操派孔融随天子杰夫到邺城,拜袁绍为将军,赐他弓箭、杰夫、斧铁、百武士,并让他掌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以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所以很明显,袁术僭取自己的时候,袁绍正式成为东汉大将,是汉献帝刘勰授予的。所以袁绍作为东汉大将,应该平息汉朝之下的叛乱。

至于僭主的袁术,自然首当其冲。袁绍当然没有率军攻打袁术。但是如果你真的帮袁术,必然会遭到天下士人的攻击,就是自从你接受了东汉的封爵,袁绍现在帮袁术僭取自己,这是一个矛盾,让你陷入了大家的批判。换句话说,袁绍不愿意为了袁术而与天下为敌,必然需要两个人划清界限。

另一方面,在曹操等人消灭袁术的过程中,袁绍正忙于对付公孙瓒,他太忙了。东汉末年,刘备的老同学公孙瓒好战,与主张怀柔的幽州道士刘玉不和,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公孙瓒杀了刘玉,把钦差扣为人质。他得到北方四州州长的授权,成为北方最有权势的州长之一。幽州与冀州相近,掌握了幽州等郡的公孙瓒自然成了冀州牧袁绍的心腹大患。公孙瓒和袁绍多次争论,前期有优势。但龙之战后,公孙瓒失去了锐气,采取了自保的策略,逐渐失去了部下的信任,最终被袁绍打败。

公元199年,公孙瓒自杀,袁绍先于公孙瓒吞并领土,从而坐拥幽州、青州、并州、冀州四州,在整体实力上压制曹操等诸侯。对于袁绍来说,帮助袁术很难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但是,消灭公孙瓒就是扩张疆域。

最后,除此之外,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兄弟,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太多了,甚至可以说是积怨已久。对袁绍来说,这原本是一个妃子,继承自程远的一室,而袁术则是自己的儿子。所以袁术一直看不上袁绍。而后者相貌清秀,气质端庄,深得元丰、魏源的青睐,深得汉末豪杰的拥戴,并不十分看重袁术。所以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袁绍和袁术并没有一起崛起,而是在董卓篡权之后分道扬镳。董卓西征长安后,袁绍准备抛弃汉献帝,另立新君易控。他选择了汉宗室,幽州牧。当时袁氏兄弟不和,袁术有一颗自立的心。他打着维护忠义的幌子,反对袁绍立幽州牧刘玉为皇帝。

因为这件事,袁绍和袁术的矛盾自然就激化了。在这种背景下,袁绍与曹操、刘表结盟,袁术与吕布、陶谦、公孙瓒结盟。东汉后期各方诸侯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可以分为袁绍部和袁术部两大阵营。当然,公元199年,曹操灭袁术后,袁绍和曹操的联盟正式破裂,两人都在准备决战。所以在作者看来,袁绍坐视曹操灭袁术是不明智的,或者说是缺乏长远眼光的表现。因为袁术灭亡后,不仅意味着曹操势力的扩张,也导致了其后顾之忧的丧失。如果在官渡之战中,袁术能在后方骚扰曹操,显然会增加袁绍的胜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3041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鹤唳华亭》萧定权的结局是什么?萧定权和顾阿宝能圆满吗?下一篇:《白狐的人生》白逍和谁是cp?雀笙和白逍是什么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