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李广利的结局是怎样的 李广利为啥要投降匈奴

导语:《李广利的结局是怎样的》讲述了李广利被俘后选择投降匈奴的故事。他为了保全生命和家族的安全,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但他的投降并没有得到匈奴的信任,最终还是被杀害。这个故事让人深思,勇敢面对困境与选择的重要性。

目录导航:

  1. 李广利的结局是怎样的
  2. 刘彻为什么不等李广利回来
  3. 西汉赵信,李广利是叛变了吗
  4. 南宫公主为什么杀李广利
  5. 赵充国为什么反击匈奴
李广利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上汉朝国舅李广利,最后因在巫蛊之祸中与丞相刘屈髦合谋构陷太子刘据案发,刘屈髦被腰斩、李广利妻儿也全部下狱处死、灭其三族,李广利此时正在征讨匈奴前线,于是他趁机叛汉背国,投降了匈奴、成为西汉叛将,并最终客死在匈奴

刘彻为什么不等李广利回来

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在前,谋立太子事发在后,所以,刘彻不等李广利回来。

李广利,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因远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

西汉赵信,李广利是叛变了吗

赵信 (前2世纪-前108年),匈奴人,原来为匈奴部落的小首领,担任匈奴相国时归附汉朝,而被汉朝封为翕侯。

南宫公主为什么杀李广利

历史上李广利是被汉朝降臣卫律进谗害死的

《汉武大帝》中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力背叛大汉投靠匈奴,一年后被南宫阏氏借故杀掉。电视上只是说据史料记载没有说具体原因

汉书匈奴传中说“单于素知其汉大将贵臣,以女妻之,尊宠在卫律上。”这是卫律进谗言的原因。

李广利留在匈奴一年多了,卫律对李广利受宠十分忌妒,正巧单于的母亲病了,卫律命令匈奴的巫者,让她说已故单于发怒了,说:“我们过去祭兵,经常说抓住李广利要把他杀了祭祀宗庙,现在抓到了,为什么不用他祭庙?”因此单于便收捕了李广利。

赵充国为什么反击匈奴

因为赵充国的计划本是向西入塞一千八百里,去蒲类泽(今新疆哈密巴里坤湖)这个地方与乌孙会兵,两面夹击匈奴,但因为下雨迟了几天,不料常惠没等到赵充国,竟自己带着乌孙骑兵先一步往北追杀进了哈密盆地以北的天山北麓。

赵充国是汉武帝晚期的名将,曾经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最终率领百余壮士突围,被拜为中郎。昭宣时期,由于长期与异族作战,赵充国是公认的“通知四夷事”,相当于“北方异族问题专家”。在长期与“夷人”作战过程中,赵充国发现以夷制夷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夷人”会反叛且联合起来制汉。

公元前63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一个以先零羌为主体的反汉同盟即将形成。与此同时,羌侯狼何也蠢蠢欲动,派遣使者向匈奴借兵,准备攻打敦煌、鄯善,以断绝汉朝通往西域的通道。

史书记载,“上闻之, 以问充国”,赵充国判断认为这些“夷人”会在秋高马肥之际作乱,因此如今首先派人做好反击准备,其次派人深入诸羌,分化瓦解他们,让他们无法形成一股绳,第三对于祸乱之首的先零羌等严惩不贷,对于胁从者网开一面。通过这三招,汉朝“竟不烦兵而下”,羌人内部爆发激战,胁从者将为首者反叛之人一一诛杀,率领4000叛乱羌兵投降归汉。随后,赵充国上《屯田制羌疏》,建议让这些反叛羌兵屯田,修葺道路、桥梁等,便于朝廷兵马行军,以便更好地控制西部。更为重要的是,赵充国指出“可将羌人排挤到贫瘠之地,使之因贫困导致内乱”,那么自然就无法联合起来反汉,从而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也就是说,赵充国防止“夷人”联合制汉的策略是,打击祸乱之首的夷人,争取胁从者,时刻防止夷人合并,注意分化夷人力量,达到既能使用夷人力量,又可以控制夷人的终极目的。赵充国时期,充分利用羌人、匈奴、西域诸夷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三者无法合流反制汉朝,将“以夷制夷”的战略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最终在汉宣帝时期匈奴、西羌日渐衰落,不得不向汉朝求和。历史上的赵充国,七十岁平定西羌,成就不下于卫霍,是一位被低估的名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376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辽国是被谁灭掉的?契丹族人有没有被杀绝 辽国为什么打不过女真下一篇:历史上最温柔的刑罚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