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历史上,隋炀帝的功绩有没有超越隋文帝杨坚的功绩 历史对隋文帝的评价

导语:隋炀帝的功绩并未超越隋文帝杨坚,历史对隋文帝的评价较为正面。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建立了隋朝,开创了统一的局面。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均田制、六部制度等,使国家经济和政治得到了发展。他还重视教育,提倡儒家文化,为后世留下了良好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历史上,隋炀帝的功绩有没有超越隋文帝杨坚的功绩
  2. 历史上的隋文帝杨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3. 隋文帝修律的评价
  4. 对隋文帝的评价
  5. 房玄龄评价杨坚是否客观
历史上,隋炀帝功绩有没有超越隋文帝杨坚的功绩

杨坚原为北周重臣,581年以外戚身份夺取皇位建立隋朝并灭“南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自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扬坚既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崇尚节俭。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建立了“三省六部”,史称“开皇之治”。

杨广即位时,隋朝已经十分强大、繁荣了。但杨广并没有很好的传承其父的治国方略,反而好大喜功、奢侈享乐终至身死国灭。

扬广即位第二年下诏开凿大运河,并多次巡游江都,耗废大量民力物力。这是杨广暴政的表现之一。但大运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杨广在位时,正式建立了科举制度,为中国后世历朝所延用。从隋至清延续了一千三百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618年,杨广于江都为叛乱的部下杀死,隋朝灭亡,杨广谥号炀帝。杨坚历史评价多有功业,而杨广应为大功大过。

历史上的隋文帝杨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坚是历史上第二大帝国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国家的治理上十分有方。尤其是在他执政的早年间,他致力于改革,使得隋朝全国上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他在位晚期,听信了谗言做了许多不好的事情,在立太子的事上更是埋下了国家灭亡的祸根。

杨坚出身豪门,家族地位十分显赫且富有。不同于从小就多言开朗的同龄孩子,杨坚小时候十分寡言,以至于身边的人都不敢跟他开玩笑。杨坚因为父亲的缘故当了官,但后期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他父亲死后承袭了父亲的官职,位居高位。后来杨坚的女儿被皇帝选为皇后,这使得他的地位又有所提高了。杨坚跟随皇帝征战沙场,战绩显赫,逐渐被皇帝忌惮,一度想要杀了杨坚,但杨坚的沉着冷静使得他保住了性命。

周宣帝退位后沉迷酒色,很快就病危,杨坚辅佐周静帝主持朝政,担任周王朝的大丞相。而此时杨坚已有了谋朝篡位的想法,他慢慢转移皇帝的权力,为了改变周宣帝在位的严酷刑法,杨坚施政宽和,渐渐笼络人心。笼络人心之后杨坚又打败一众反对派稳固了内部的和平,一系列的手段之后,彻底清除了他建立政权路上的障碍。

表面看来是周静帝禅让于杨坚,但实际上是谋划已久的篡位。

虽然晚年的杨坚听信谗言,但是他早年对大隋帝国做出的建设是十分伟大的。杨坚十分注重民生问题,他一统南北后着重这方面的治理。杨坚的很多举措都很大程度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隋朝前期和中期人口的增长更能说明当时的世道太平和国富民安。在吏治方面,杨坚整顿吏治,着手政治地方上的贪官污吏,使得官员的清廉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他裁撤冗官等政策也大幅的提高了地方的办公效率,还为国家省了开支,更重要的是间接的减少了人民的负担。隋文帝做出的许多举措到了后期也有很多还在实行,可见他的确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

历史上的隋文帝杨坚是怎样的人?

外国的学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帝王!在被公认最权威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的榜单里。中国只有两位皇帝入选,秦始皇和隋文帝,而且杨坚排名在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还得从那个乱世说起,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生活在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汉人备受欺凌,政权更迭频繁的年代。杨坚的父亲叫杨忠,当时是北魏政权的一位将军,隶属于武川老乡,鲜卑人独孤信。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所以说杨坚出身很高贵。公元541年农历7月27日杨坚出生在同州一座寺庙里,起名普六茹.那罗延(宇文泰赐姓普六茹),后来杨当了皇帝之后,又改回汉姓杨坚。

杨忠中年得子非常宠爱这个儿子。那时人们普遍信佛,生下来就寄养在寺院里,由一名尼姑抚养。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杨忠凭借战功封爵随国公。杨坚也由寺院接出进入太学读书。子凭父贵,只读了一年书的杨坚就入仕成为京城长安最高的行政长官,京兆尹的助理(功曹)。两年后又升迁为骠骑将军。 独孤信很欣赏杨坚,将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为妻。独孤伽罗不仅有鲜卑人的英气妩媚,还有汉家女儿的优雅聪慧,柔情体贴。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恩恩爱爱羡煞旁人。



公元556年,一代枭雄宇文泰去世,侄子宇文护监国建立了北周。北周的几位皇帝都是他操控在手中的傀儡。权臣宇文护把持朝政,拥有生杀费立大权,权倾朝野。在他的把持下,北周接连更换了三位皇帝。直到公元572年大名鼎鼎的被周武帝宇文邕把他干掉,朝局才算稳定下来。看着朝中政局的动荡,年轻的杨坚感受到了政治的残酷。但是由于杨忠父子是汉人地位不高,行事低调对宇文护的威胁不大,所以暂时没事。可以说几十年来杨坚一直韬光养晦以免惹祸上身,就像当年的王莽一样夹着尾巴做人。

但是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时代就不同了。宇文邕不仅重用杨坚,而且还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太子宇文赟,杨坚成了皇亲国戚。天妒英才,雄才大略的宇文邕,在36岁时就去世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新任皇帝宇文赟昏庸无道,而且妒贤嫉能,心胸狭窄。对这个老丈人很是不放心。扬言要早晚杀掉杨坚。足智多谋的杨坚,怎能看不出女婿的心思,只有低调做人小心行事。公元580年,荒唐的宇文赟暴病身亡,杨坚的机会终于来啦!由于女儿是皇太后,杨坚矫诏当上了监国,他纵横捭阖,力除一切障碍之后,公元581年,杨坚正式称帝--隋文帝 改国号--隋 改元开皇 ,江山易主,北周灭亡。

历史让时间证明杨坚并不差。吞西梁、平南陈、抚岭南、定突厥一气呵成,结束了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再一次统一。杨坚实行了“中华一统,各保特色,和睦发展”的政策。对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以及统一做出了制度性的保障。

那么我们来看看它开创了哪些影响后世的制度和举措呢?

1,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开创了中国社会三权分立体制。该制度直到清朝末期才亡。

2,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将州郡县三级简化为州县两级。大大节省了国家的开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提供了行政效率,为国库的丰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开创科举制度,不但为后世朝代所继承,而且还影响了西方国家政府文员的聘选制度。科举制度直到清朝才废除。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改变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制度。为寒门子弟入仕提供了途径,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加强了封建皇权。

4,废除酷刑,修订《开皇律》对后世的法律影响深远,尤其是死罪“三奏而决”具有划时代意义。

5,实行均田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国家的赋税。

6,设置义仓,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据史书记载,隋朝的屯粮够唐朝用五六十年。为社会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人口快速增长,国力增强。到隋末人口已经达到5000万,这个数字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8,开凿广通渠,拉开大运河的序幕,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逐渐融为一体。


类似的开创性的制度和举措还有很多。隋朝消灭了前朝过时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结构,在长期分裂的各个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可以说杨坚是历史上难得的即会打江山又会治江山的皇帝,由于他把基础打得非常牢靠,所以才有了后来唐朝的开元盛世!

我们再说说杨坚这个人的人品:他为人沉稳内敛,不苟言笑,只有一位皇后独孤伽罗(无异腹之子),在她死后杨坚宠爱的宣华夫人和荣华夫人只是独孤皇后的影子而已!而且每餐只有一个荤菜,一生只有一处行宫,名副其实的节俭皇帝,光这几点就没有皇帝能最得到!

杨坚结束了华夏长达300多年的大混乱大分裂时代建立的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国家。而且除了统一华夏这一功绩外,还是中国历史上对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最大的皇帝。在汉人濒临灭亡的时代,拯救了华夏文化。而且开创的实行了多民族和平共处的政策,建立了繁荣富庶的大隋王朝。

但是最后不得不说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由于隋炀帝杨广的好大喜功,过于激进,隋朝二世而亡,像流星一样划破历史的长空,瞬间璀璨,瞬间消逝,功过只能后人评说!

杨坚,功大于过。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理学的祖师爷朱熹激动地提到隋文帝:“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六合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 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论》中说隋文帝,“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隋炀帝杨广曾这样歌颂过父亲:“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飞于四海,革凋敝于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壹车书。 ”曾孙子越王杨侗这样赞美他,“高祖文皇帝圣略神功,载造区夏。张四维而临万宇,侔三皇而并五帝。” 宋朝的陈普在《历代传授歌》中道:“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大儒王夫之赞评道:“隋文之待威也,固以古大臣之任望之;威之所以自见者,亦以平四海、正风俗为己功。”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读通鉴论》:“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自隋文帝开始穿黄袍以后,从此中国后代皇帝都穿黄色的衣服了。 后世的大文豪苏东坡称他“睿圣自天,英华独秀,刑法与礼仪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爱万物其如己,任兆庶以为忧。手运玑衡,躬命将士,芟夷奸宄,刷荡氛昆,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虞舜之大功二十,未足相比,姬发之合位三五,岂可足论。”魏征赞叹道:“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 后世的魏征赞叹道:“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可见隋文帝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很多。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的创立。

隋文帝修律的评价

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以来,兽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跋、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绞、斩、枭、磔,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

对隋文帝的评价

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世界历史上是出名的勤政、爱民的圣君。国家干旱时,他下令把储粮仓打开供百姓度过困难。在路上遇见老弱病残的人,主动让路,并让士兵给行动不便的人担物品,还把自己的马给百姓,给他们送路。

房玄龄评价杨坚是否客观

客观。房玄龄的总结之言,是在隋朝初期,他是个小青年的时候,对他爹说的,他认为杨坚没有什么雄才伟略,不过是使诈而已。身处乱世,政权频更。为了消灭北周这最后一股力量,杨坚借口把自已的女儿嫁到突厥,举办酒宴为名,把这些诸候王一网打尽了。

杨坚封为隋王,不久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禅位,建立大隋。之后,杨坚杀死了宇文阐,一个9岁的孩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794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中国会出土古罗马钱币 古罗马币可以买吗现在下一篇:岳飞手下所有将领排名 北宋战将名录全部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