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八旗就八个旗吗 那传说中第九旗是怎么回事 八旗就八个旗吗 那传说中第九旗是怎么回事 又到哪里去了呢

导语:巴尔虎旗人是清朝八旗之一,原属喀尔喀蒙古,随后被派往东北各地驻防。其部发源于贝加尔湖东岸巴尔古津河流域,如今已经融入了其他民族。

八旗就是八旗?传说中的九旗呢,去了哪里?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蒙古巴尔虎旗人,也有人称其为八旗第九旗,其原属喀尔喀蒙古,其部于康熙年间开始南迁,被清廷编入八旗,随后被派往东北各地驻防。巴尔虎源自地名,其部发源于贝加尔湖东岸巴尔古津河流域,蒙古人称巴尔古津河为巴尔忽真水,巴尔虎人以此命名部落,后简化为巴尔虎部,如今俄罗斯境内的布里雅特人和他们原来同属一部,有亲缘关系。唐代时称其部位拔野古,算作铁勒诸部的一部分。蒙古时期,巴尔虎人与铁木真所在的乞颜部时代姻婚,铁木真祖父便曾娶巴尔虎女子为妻。 明代初年,巴尔虎人归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管辖,一部分归土谢图汗,但并未以统一的部落形态出现,而是分散在各大部落之中。顺治年间,沙俄势力开始渗透到贝加尔湖一带,一部分与巴尔虎有亲缘关系的布里雅特人开始逃亡到喀尔喀三部控制区域放牧。康熙二十七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噶尔丹叛乱,率部击败喀尔喀三部。喀尔喀三部被迫南迁到内蒙古,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与蒙古诸部多伦会盟,将喀尔喀三部编为三十七旗,随后在康熙三十六年,清军在昭莫多一战击败噶尔丹,喀尔喀三部得以迁回外蒙古。在这期间,部分巴尔虎人随喀尔喀三部迁回,一部分被清廷编入八旗。到了雍正年间,又从车臣汗属部征调来两批巴尔虎人驻防呼伦贝尔。当时的巴尔虎人成分并不单一,有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之分,陈巴尔虎人不信奉黄教,不敬喇嘛,而新巴尔虎人笃信黄教,二者势同水火。 康熙年间,清廷先是将车臣汗南逃得属部中的巴尔虎人单独安置到张家口外科尔沁的牧场,随后将巴尔虎人编旗入伍。康熙三十一年,率先移驻五千余口至盛京、开原、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等地。这些巴尔虎人均隶属八旗满洲的上三旗,但并不归旗主管理,巴尔虎人单设旗衙门管理,因此俗称「 ”第九旗”。这些巴尔虎人大都归上三旗的蒙古协领管辖,他们信奉佛教,因此均属新巴尔虎人。他们的后裔大都居住于当年的驻防地,大部分人以满族和汉族为族属,汉姓有康、寇、赫、韩、卜、车、白、石、吴、马、何、敖等等。 康熙三十一年,吉林兀拉开始增设巴尔虎兵驻防,这批巴尔虎人并不是来自车臣汗属部,而是来自土谢图汗属部。而黑龙江地区的巴尔虎兵驻防更晚,这里的巴尔虎人属于陈巴尔虎,多是黑龙江将军就近招抚而来的。呼伦贝尔的巴尔虎人也有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之分,陈巴尔虎为康熙年间与沙俄作战时,自沙俄境内归来的巴尔虎人,而新巴尔虎则是从车臣汗处征调的披甲兵士。到了雍正年间,又有大量车臣汗属部巴尔虎人叛逃,被清廷安置在呼伦贝尔。 除了上述诸地外,在察哈尔八旗和京师八旗中也有八部巴尔虎骁勇。同时,外蒙的各王公属部均有大量巴尔虎人存在。噶尔丹作乱后,一部分巴尔虎人逃入沙俄境内,康熙年间,又有巴尔虎人多次叛逃,这部分人大都融入了俄罗斯的布里雅特蒙古人种。也有很多融入了噶尔丹的厄鲁特蒙古诸部,以及因为迁移、驻防等原因融入到达斡尔族的等索伦诸部。 这个名副其实的第九旗,如今如当年蒙古诸部一样,不在以单一部落属性出现,甚至很多人已经融入了其他民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7569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说何晏待人尊重几乎开启了魏晋的一代风格 为什么说何晏待人尊重几乎开启了魏晋的一代风格下一篇:简述欧盟成立的过程及其作用 简述欧盟成立的过程及其作用

文章评论

  • 语暮寒烟

    了解清晰的八旗制度,弥补历史知识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