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唐代诗人汪遵:一个逆袭考生的典范 唐代诗人汪遵:一个逆袭考生的典范

导语:文章介绍了唐代诗人汪遵的逆袭故事和其诗歌创作,强调了他凭借苦读和努力突破阶层壁垒的精神。同时,也点出了当时科举制度和吏部任免制度的弊端,以及士人对此的不满和失望。

唐代诗人王尊:反攻倒算的典范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唐诗浩如烟海,唐朝诗人灿若群星。在灿若群星的唐朝诗人当中,有一位出身贫寒的诗人叫汪遵,堪称屌丝逆袭的典范。 汪遵,生卒年不详,晚唐诗人,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唐诗纪事》《唐才子书》均有记载。在《全唐诗》里,又作王遵。以下他的故事出自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书》。 汪遵是宣州泾县人。小时家里很穷,迫于生计,他去衙门里谋了个小吏的职。别看现在考个公务员很威风,但在古代,吏与官是不一样的,吏的地位不仅不高,还受到朝廷主流的鄙视:不能参加科举,官员不能娶他们家的女子为正妻,不能嫁嫡女给他们……鉴于此,汪遵暗暗下了决心要改变这种面貌,只有读书科举一条路。于是他选择了彻夜读书,由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回事。 当时汪遵与同乡许棠玩得很好。本来汪遵擅长写绝句,却从来秘不示人。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要看书也要找人借才行,有道是「 ”书非借不能读也”,汪遵凭着借来的书发奋苦读,连作为好朋友的许棠也不知道。 也许是估摸着读书读得差不多了,汪遵便辞去了小吏的职位来到京师应考。恰此时,许棠也在京城。那天,因为送一个朋友远行,在灞水和浐水交汇的地方,许棠与背着行李前来应考的汪遵不期而遇了。 许棠对此大吃了一惊:汪科长,什么风把你吹到京城里来了? 汪遵说:老兄,我来应考呀。 应考?一个小吏不掂量掂量,也来应考?这让许棠仿佛受到了奇耻大辱,与汪遵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再也没有愉快地玩耍了。 吊诡的是,因为多年的隐忍与苦读,咸通七年,汪遵高中韩衮榜的进士,啪啪把许棠打得鼻青脸肿。而许棠直到汪遵成名五年后才考中,那时已经快是五十岁知天命之年。 还以为是青铜,结果来了个王者! 隋唐时代的科举考试堪称一种伟大的制度,给了汪遵这样的寒门子弟逆袭的机会。辛文房不由感叹道: 汪遵,泾之一走耳。拔身卑污,夺誉文苑。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昔沟中之断,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当如是耶?与夫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网好学之名,欺盲聋之俗,非三变之败,无一展之期,谚曰:「 ”金玉有余,买镇宅书。”呜呼哀哉! 在《全唐诗》2200余位诗人中,汪遵算不上名声显赫的一位。其存诗一卷,共61首,绝大部分是怀古诗,而且几乎都是七绝。如《汴河》《金谷》《箕山》《干将墓》《细腰宫》等。这些怀古诗中,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 洛阳有宰相李德裕的故居平泉庄,风景十分漂亮,李后来因事被贬,汪遵过此,题诗曰: 过平泉庄 平泉风景好高眠,水色岚光满目前。 刚欲平它不平事,至今惆怅满南边。 又《过杨相宅》诗云: 倚伏从来事不遥,无何平地起青霄。 才到青霄却平地,门对古槐空寂寥。 这些诗通过现实对比,写出了人事兴亡之感,为时人称赏。 燕台 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 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晚唐朝廷昏庸,朋党纷争不断,统治者所推行的科举制度和吏部任免制度,存在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弊端,令广大儒生和士人失望,因而,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以揽天下之士的史迹,便成为晚唐诗人百咏不厌的题材。汪遵这首《燕台》诗就是以借古刺今的手法,表达了对晚唐统治者不能礼贤重士、惜人爱才的失望和幽怨之情。 咏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他不否认长城的威武雄姿,但他认为,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时期实行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显示了汪遵作为的儒者的本色。 那位当年鄙视汪遵的许棠呢?其实,据载,许棠也是「 ”工于诗文”,只是久困科场而郁郁不得志。他与郑谷、喻坦之等一群活跃在咸通年间的寒士文人被誉为「 ”咸通十哲”。 咸通十二年,许棠进士及第,回到泾县当县尉,郑谷写诗送过他,并以前辈道之: 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蒙。 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许棠后来还做过江宁丞之类的小官,再后来辞官潦倒以终。他最出名的诗是他的洞庭诗,为他赢得了「 ”许洞庭”的雅好。 过洞庭湖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此诗尽管有名,但在汪曾祺看来,「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这样的句子,也只是工巧而已。 参考书 元·辛文房《唐才子书》 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28379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1932年苏联发生大饥荒鲁迅为何反而赞颂它 1932年苏联发生大饥荒鲁迅为何反而赞颂它下一篇:揭秘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一直很纠结 揭秘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一直很纠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