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魏晋南北朝真实事件 西晋有哪些著名历史事件

导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西晋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八王之乱、武帝南巡、永嘉之乱等等。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魏晋南北朝真实事件
  2. 西晋的几大家族
  3. 史上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
  4. 三国与西晋知识点
  5. 东西晋历史有没有重大事件
魏晋南北朝真实事件

1、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发生于建义元年(528年),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屠杀的政治事变。因事件发生于河南河阴县(今河南荥阳市),因而得名。

528年(北魏建义元年),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册立元姑娘和元钊为帝。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假托孝明帝旨意,兴兵攻打洛阳,守将望风而降。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今河南孟津县)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全部遇害,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2、高平陵之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3、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4、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因该事件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名。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内迁各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

永嘉三年(309),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5、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较著名的有高平陵事变。

在曹魏魏明帝去世以后,由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接受遗诏,共同辅佐政务。曹爽上表推举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将他的权力架空。

司马懿称病暗中布置力量伺机消灭,曹爽集团发动了高平陵事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从此曹魏政权落入了司马氏父子手中。

西晋的几大家族

有四大家族。琅琊王氏,四大家族之首,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整个家族在东晋和南朝共出现过九位皇后,七位驸马,一位北朝妃嫔,六朝时代,琅邪王氏五品以上官员有161人,一品官达15人。陈郡谢氏。

淝水之战,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取得了胜利,东晋政府追论功绩,追封谢安为庐陵郡公,封谢石为南康郡公,谢玄为康乐县公,谢琰为望蔡县公,陈郡谢氏一门四公,自此,奠定了一流士族的地位。

陈郡袁氏。

袁安始,四代人中先后有五人担任三公的职务,被称为“四世三公”。和兰陵萧氏。

西晋后期,国君像是聋子的耳朵,国家被智、赵、魏、韩四大家族把持,其中智家势力为最大,可谓实际上的国君。

但是家大业大,也有难处。智家的实际掌门人智宣子已经年老体衰,想要选一个接班人,接替自己的权力。他心目中的人选是智瑶。可是他的手下说智瑶很有才华,但是有一个致命缺点,做起事来不仁不义,不如改立别人。智宣子没听,他死后就立智瑶继承执掌晋国的权利,称为智襄子。

这个智襄子果然贪婪霸道,不仅羞辱其他三家族长,而且还逼着三家割最好的地给他。彻底激怒了赵魏韩三大家族,后来三家联合起来,打败并杀死了智瑶。三家族长被周天子封为诸侯,晋国灭亡。

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bug,如果复盘的话,假如智宣子听了手下的意见,知道智瑶有这个致命弱点的话,不立智瑶,改立他人,可能就会团结其他三大家族维护共同的利益;假如智瑶在攻打赵家的时候,能够听取谋士的意见,知晓赵、魏、韩三大家族正在联合对付自己,就不会放了他们,因而就会绝了后患;假如,智宣子是一个有仁义的人,对百姓好一点,在攻打赵襄子、水淹晋阳的时候,老百姓就不会不支持他了;或许历史就会改写,要知道智瑶也是一个有很强治国才能的人,虽然不能复兴西晋,但是守成还是可以的。可惜的是,历史现实从来没有如果,只有冷冰冰的事实。

这则故事给人以启示:首先在重大事情决定方面,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能草率决定,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好恶来决策,否则就会陷入不可预知的后果。其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虽然智家权倾朝野,位比皇帝,但是没有赵魏韩三家的支持,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特别是自己的实力远比其他三家家族势力强大的时候,也不能恃强凌弱,否则会被群攻,必然导致失败;再次,不仁不义之人不能做大事,这样的人眼里只有自私自利,难以带好一个团队,一个集体。

今天看到这则历史故事,虽然看上去有些可笑,但是其中的错误也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有的贪婪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交友不慎惨遭欺骗,有的轻信他人被骗得倾家荡产,有的奉行拜金主义到最后也是妻离子散……不管是古人或是今人,识人是最难的,不然怎么会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的感慨。

知史明理,推古及今,汲取历史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让人生走的更稳更好。

史上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以他的家世,如果想要进入仕途的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他却不想违背自己内心的夙愿。就这样,在文坛上就留下了一位惜花惜木的纳兰性德。与纳兰性德从小玩到大的玩伴,有很多已经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而纳兰性德更中意于一花一树一菩提。

1、陶渊明

陶渊明所生活的晋朝的环境,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朝堂之上的环境,说一句淤泥毫不为过,从个人能力来看,陶渊明曾经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多种职位,但是都感到十分的不满意,尤其是最后的彭泽县令,仅仅任职了十余天就自行离去了,归隐田园成为一代田园诗人。

2、周敦颐

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爱莲说也是他晚年的作品。由于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周敦颐是提倡改革的,也因此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仕途受到了限制,纵然一身的才华和理学的造诣无法发挥,我们所知道的王安石变法中就有一些是从周敦颐那里学习的。

可惜就如同他的爱莲说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不愿意与哪些人一起在官场上同流合污,不愿意为了仕途而背离自己。最终还是止住于朝堂了。

3、李白

李白,这个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给后世留下了非常多的传世之作,但是本人却始终未能得到朝廷重用。多次被贬的李白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正是在表达自己的豪放不羁的个性和不同流合污的决心。

4、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以他的家世,如果想要进入仕途的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他却不想违背自己内心的夙愿。就这样,在文坛上就留下了一位惜花惜木的纳兰性德。与纳兰性德从小玩到大的玩伴,有很多已经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而纳兰性德更中意于一花一树一菩提。

5、薛涛

薛涛幼年丧父,十六岁时为生计所迫,入了乐籍。由于相貌清丽绝俗,擅长音律,诗词一绝,而声名鹊起。一提起女妓,我们对她们的诗词总会产生质疑。这里老鸭解释,据资料显示,这些声名在外的名妓,一般人是很难请到的。

她们的文采在当时高过无数士人才子,可惜女性地位低下,无出头之路,否则这些享震诗坛的女子登科及第也是没什么问题的。薛涛与当时的名士元稹、牛增孺、张藉、白居易、刘禹锡、张祜、段文昌等都有过往来。

三国与西晋知识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一

1三国历史事件1.黄巾之乱

2.董卓乱政:汉献帝

3.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 汉献帝

4.官渡之战:曹操胜袁绍 统一北方

5.赤壁之战:刘备 孙权 胜 曹操

6.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222年孙权在南京称帝,国号吴国。蔡金龙注:注意三者顺序。

7.魏灭蜀之战:司马昭(钟会 邓艾 诸葛绪)胜姜维 降刘婵

8.三分归晋:司马炎称帝 晋灭吴之战

科技文化1.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2.三曹: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丕(《典论》) 曹植(《洛神赋》)

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4.蔡琰: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5.华佗:外科圣手 麻沸散 五禽戏

2两晋历史事件1.晋统三分:魏灭蜀,晋灭吴

2.士族兴起

3.贾后乱政:晋惠帝 贾南风 赵王司马伦专政

4.八王之乱

5.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

6.五马渡江:司马睿等司马五王 南京 建立东晋

7.世族扰政:王导 王与马共天下

8.东晋北伐

9.淝水之战:谢安胜苻坚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10.朋党之乱:

11.刘裕篡晋:东晋灭亡 建立南朝宋

科技文化1.小说:张华《博物志》、甘宝《搜神记》、葛洪《神仙传》

2.史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3.诗文:左思《三都赋》、陶渊明《桃花源记》

4.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

5.绘画:顾恺之 东晋 《洛神赋图》 画圣 飘带精神

6.书法:草书(章草):西晋索靖的《月仪帖》;草书(今草):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行书:东晋王羲之的《丧乱帖》和《兰亭序》。

7.宗教:南朝梁范缜《神灭论》;东晋慧远是净土宗祖师;法显是中国首位西行求法的僧侣。

3南北朝历史事件1.南朝时期:宋齐梁陈

2.北朝时期: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3.北魏兴起:道武帝拓跋珪 太武帝拓跋焘 (三武灭佛之一) 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4.北魏分裂:东魏和西魏对峙

5.废帝篡位: 高欢控制东魏,废杀东魏帝后建立北齐;宇文泰控制西魏,废杀西魏帝后建立北周。

6.统一北方:北周周武帝宇文邕东征灭北齐

7.南北灭亡:杨坚代周为帝 隋灭陈 统一全国

科技文化1.叙事长诗:南朝《孔雀东南飞》 北朝《木兰诗》

2.文学研究: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南朝梁萧统组织编选《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3.地理著作:郦道元《水经注》

4.石窟艺术:新疆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5.书法:魏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青年期,其中南北朝的碑刻是楷书的宝库。北朝碑刻即所谓的魏碑书法,魄力雄浑,气象浑穆,体态多变,著名的有《龙门二十品》

6.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7.数学:祖冲之 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东西晋历史有没有重大事件

西晋:统一中国,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渡

东晋:淝水之战,恒温叛乱,祖逖北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564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卧龙先生,有什么典故 诸葛亮号称卧龙对吗下一篇:古代欧洲的医疗方式有哪些?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么可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