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死葬北邙的出处 金朝皇帝墓的位置

导语:据考古学家推测,金朝皇帝的墓地可能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北郊的北邙山一带。然而,这片区域被称为“死葬北邙”,因为历史上有很多人在此区域遭受不幸。这也让金朝皇帝墓的寻找变得更加困难。

目录导航:

  1. 死葬北邙的出处
  2. 为什么宋徽宗皇陵在绍兴
  3. 为什么找不到元朝皇帝的陵墓
  4. 七帝八陵指的是
  5. 成吉思汗葬在什么地方
  6. 金宣宗德陵在开封哪里
死葬北邙的出处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中的“死葬北邙”指的是死要葬在北邙山。出自白居易的诗句"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古人讲究阴阳两宅,死后住的阴宅和生前往的阳宅同样重要,因此对于选择墓地这件事情上,是非常慎重的。至于选择北邙山的理由,都和古人的讲究分不开。

一是风水龙脉,黄河南岸一条巨龙顺着河道自西向东蜿蜒至偃师和巩义附近探头伸进黄河。北邙正好位于龙头的颈窝位置,龙头北昂探水又有回护之意。葬于此背靠邙山,面瞻黄河,确实是个风水宝地。

二是土质,古人都讲究厚葬,这个厚葬的“厚”有两个意思。其一是丰厚的陪葬,也就是说陪葬的服饰器物精美量多。其二就是关于坟茔的修建。这个厚指的就是深埋和筑起高高的坟丘了。这个深埋和筑起高高的坟丘,就对土质要求比较高了。邙山位于黄河中下游,上游黄土高原长年累月的水土流失在黄河的转弯处形成了巨大的淤积和沉淀。因此邙山土层厚,表土紧密结实,土质黏性大,最宜殡葬。

三是地理位置,邙山的地理位置极重要。北邙山西邻十三朝古都洛阳,这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105位帝王龙蟠于此的洛阳城,拥有“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达荆楚”的绝对区位优势。

东近八朝古都开封,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和金朝等相继在开封定都。

历朝历代的这些皇帝,生为帝王,居“天之下中”,从这里可掌控天下。死成列祖,仍“宅滋中国”,在这里可“恩泽华夏”,阴及后世。所以邙山自古为帝王最理想的埋骨所,千年以来,帝王卧之,将相寝之,名人趋之,富豪贵之,百姓荣之,日见其盛,岁见其寿。

邙山又名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白居易诗:“北邙冢墓高嵯峨”。俗谚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邙山又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其最高峰为翠云峰,在今市区正北,上有唐玄元皇帝庙。古时树木森列,苍翠如云。唐代诗人张籍诗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邙山晚眺”,被称为“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天津晓月、洛浦秋风、铜驼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之一。

为什么宋徽宗皇陵在绍兴

宋徽宗赵佶陵墓

永佑陵是宋徽宗赵佶的陵墓。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墓在元朝时被掘毁。

陵墓简介

宋徽宗在金国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都城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是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天水郡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天水郡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侮辱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两浙,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1131年,随宋高宗南渡的宋蜇宗昭慈皇后孟氏病死,遗诏给宋高宗,要求“攒殡”。所谓攒殡,就是将棺材暂时集中安葬,收复中原时再重新迁葬于河南巩义的祖陵区。

宋高宗派出懂风水的朝臣出去卜地,最后相中绍兴市东南面镇宝山北面一大片平地,即当地人所说的山岙。朝臣称,这里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但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就是一条穷山沟。

可是,这山岙的风水到底有什么好?《绍兴府志》记载了杨华在宋宁宗死后奉诣卜地后的上奏:“泰宁寺之西,山冈伟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层峦朝拱,气象尊崇,有端门、旌旗簇仗之势,加以左右环抱,顾视有情,吉气丰盈,林木荣盛。”

绍兴在杭州的东南方,根据当时宋朝皇室迷信的“五音利姓”理论,正位于“国音”有利的方位。后来所有陵的山向也都得朝着北方,有人说这是北望祖陵、不忘收复河山的意思,实际是与“五音利姓”的风水方位巧合。

南宋皇陵的风水巧合,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河南巩义皇陵区的东南面有一座山叫青龙山,而刚好皋埠镇东南面当时也有一座青龙山。这么多巧合,陵区自然就是这里了。此后,包括皇帝在内,南宋所有皇室人员死后均葬在这里。

为什么找不到元朝皇帝的陵墓

元朝是由公元1271年蒙古汗国可汗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大元”而建立的,至1368年明军攻占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市)而灭亡。也就是说,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蒙古汗国发展而来的,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封建王朝,共传国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不同于中国其它奴隶和封建王朝的是至今没有人发现元朝皇帝的陵墓,也没有发现蒙古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的墓葬。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蒙古族的最早的生活习俗说起。

蒙古人兴起于蒙古草原,自古过着居无定所、逐水草居的游牧生活,不筑城郭、不建村落,一年四季常会为寻找新的放牧地而举家或整个部落的“转场”。这样就形成了不同于汉族农耕定居,筑坟修墓定时祭祀的丧葬习俗,这就是草原上的“秘葬”。

据传说,成吉思汗去世后被安葬于蒙古草原的深处,地表与草原一平。安葬后,蒙古人赶来数万匹骏马在安葬地飞驰而过,使安葬地与周边草原趋于一同。再派兵马在一个广阔的区域驻守到第二年春天牧草繁盛之时,兵马撤走后就无人知道安葬地确切位置了。

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历代皇帝都生活并离世于此,但他们都传承了蒙古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也就是于蒙古草原的“秘葬”,死后要安葬了草原深处。这也就是我们今人一直没有发现元朝皇帝陵墓的原因。

不光元朝皇帝陵墓找不到,就连他的太祖成吉思汗陵也找不到,是成吉思汗给蒙元皇帝最后归宿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元朝帝陵的存在于否,也主要以成吉思汗为闪光点,除世祖忽必烈次之,似乎其他蒙元朝皇帝都被省略,他们就像火车长尾一样,成吉思汗就是个头,所以要想找到元朝帝王陵,必须先找到成吉思汗陵,这才是关键,为什么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唯独元朝陵墓却集体消失?

它建立了人类史上偌大的帝国,却风暴一样,瞬间消失无影无踪,由于时间隔了八百年太久,因此对元朝文献记载和考古方面也难度加大。它不像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或者胡夫金字塔那样直露于地表,给世人炫耀。也比同样年代较近的民族政权,譬如比金朝太祖阿骨打帝陵和辽朝阿保机帝陵寒酸而且显得不起眼,和他们有迹可循相比更是连找都找不到。

由于成吉思汗身份特殊,是中国包括世界历史上的伟人,所以他的墓地一旦被发现,肯定要震惊国外。为此中外科考队都在奋力找,加上成吉思汗来回于中蒙两地,当时主要统治核心在今蒙古国,这也为富于实践的欧美考古队找到了契机,他们结合传统和现代考古技术,甚至搬上卫星扫描寻找人工地形,可是都收效甚微。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蒙古国肯特省的肯特山和克鲁伦河源头,那曾是成吉思汗生前钦点的葬地,他的马跑累了,坐在一棵树下休息,于是给后人说就把他葬在这里。

他的话也成了名言被史书记载,元史也作同样记载:帝崩于萨里川哈老徒行宫,葬起辇谷。而所谓的起辇谷就是今蒙古国大肯特山一带,除成吉思汗以外其他蒙元朝帝王陵都葬于此,而今天鄂尔多斯的伊洛霍金成陵只不过是一个衣冠冢而已,是名义上他最后的灵魂最后驻足之地。自古落叶归根古来有之,每朝每代帝王陵都葬于祖宗之地,不止元史这样记载就连南宋使臣追悼成吉思汗时也记载成吉思汗灵柩往漠北奔去。靠着史书记载成吉思汗陵在蒙古国,由于此地属于国外,这也正是国外考古队这么任意东西的原因,但结果却令他们很失望,还是抱着失望而归。

成吉思汗陵所在地由于疑点重重,主要是他本人在征西夏途中病逝,今甘肃平凉六盘山凉殿峡一带,这时正值暑热,西夏国都中兴府仍固若金汤,所以为了稳住军心,让西夏王以为成吉思汗还活着,骗去他出城投降,所以假传旨意,秘不发丧。而成吉思汗灵柩往北运却出现重重问题,主要是天气和路程不允许,因此他的最终葬地可能不出阴山。最有可能就是三个地方,一个是甘肃六盘山,曾经是宪宗蒙哥南下攻宋拜祭之地,和忽必烈所封安西府驻跸之地,另一个就是今鄂尔多斯以南的千里山,那里有阿尔寨石窟,里面绘有成吉思汗丧葬图。还有一个就是宁夏贺兰山,这是业余爱好者王景武提出的,因为在贺兰山发现了蒙元朝几处遗址。但除内蒙甘肃,宁夏以外,在新疆清河也发现一处人工改造的大山,今河北也有蒙古生肖遗迹。最近又在四川西面也同样出现成吉思汗陵传闻,因此蒙元帝陵几处很有可能就是他们没有葬在一处而是分散着,由于传统不注重肉体观念所以都以灵魂形式而葬,是理所当然的。


从以上可知元帝陵找不到总结几层原因:

第一半途而崩,并未在蒙古。

第二为了掩人耳目,不让别人知道,以防泄露机密,让有仇的人或盗墓贼横行。

第三就是时间太过于久远,早已无踪迹可循。

第四就是蒙古特殊风俗决定。

七帝八陵指的是

北宋共有九位皇帝,为什么会有“七帝八陵”之说?

可能大家对明十三陵,还有清东陵和清西陵都很熟悉,因为毕竟明清是离我们比较近的两个朝代,再加上明清两朝的皇陵,都是位于首都北京,大家去北京游玩的时候,有些朋友会选择去这个地方参观。但是大家知道宋朝的皇陵吗?其实要说知道大家肯定都知道,毕竟作为存在了几百年的王朝,连自己的皇陵都没有岂不是笑话,而今天疆南给大家讲的就是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

说起北宋皇陵啊,他并不在北宋首都开封,而是在河南省巩义市,在北宋的皇陵不仅仅有皇帝和皇后的陵寝,像包拯、赵普、杨六郎这些功臣名将的陵墓也在皇陵之中,再加上一些后妃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北宋皇陵的陵墓达千余座,自从公元963年开始建宋陵。前后经营了160年之久,规模之庞大,气势之雄伟,堪称一绝,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北宋皇陵的石像

北宋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至宋钦宗赵桓,共九位皇帝。但是在河南巩义的北宋皇陵之中,却只有七座帝陵,“七帝八陵”剩下的一座帝陵又是谁的陵寝呢?熟悉北宋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年在靖康之耻中,宋钦宗、宋徽宗父子二人被金人虏去,南宋抗金名将写下“靖康耻,尤未雪”的千古名句。

北宋皇陵的神道

1127年的时候,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室3000余人被金虏去,并把宋徽宗、宋钦宗贬为庶人,扣押在金营。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辗转于南方,后再临安建立南宋政权,徽、钦二帝被掠去后,于1135年和1156年死于金国。宋徽宗被葬于今浙江绍兴的永佑陵,宋钦宗被葬于今浙江绍兴的永献陵,没有葬于河南巩义的北宋皇陵。

宋太祖永昌陵

那么北宋九位皇帝,有两个被葬于了浙江绍兴,剩下的七个皇帝应该是七座帝陵啊,何来的八陵之说呢?这七座帝陵之外的第八陵,却是北宋皇陵中的第一座帝陵——永安陵。这个永安陵是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陵寝,赵匡胤陈乔兵变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后,将其父尊为宋宣祖,并将其父和母亲按照帝王规格下葬,就是北宋皇陵的第八陵。

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

北宋皇陵中的”七帝八陵“继承了唐朝皇陵的规制,虽然没有唐皇陵的恢宏大气,但也是十分的震撼人心。作为北宋王朝唯一可寻的纪念地,它深深的埋藏着千余年前的那段历史与奥秘,庄严的肃立在这片历经患乱的土地上,见证着沧海桑田。

七帝八陵是指宋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15公里坞罗河两侧 黄土丘陵上的西村、芝田、孝义、回郭镇一带,陵区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 “七帝八陵”之称源于元初。
北宋时共有九个皇帝,除 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虏囚死于漠北外,其余七个皇帝,即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補、英宗赵曙、神宗赵项、 哲宗赵煦,死后均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西南建陵墓,埋葬于此。

成吉思汗葬在什么地方

吉思汗墓的位置无人知晓,但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墓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目前,“衣冠冢”指的是成吉思汗陵。从蒙古族民族心理来说,成吉思汗陵是圣地,是“全体蒙古的总神祗”。

目前考古界都没有确定成吉思汗的墓地具体在什么位置,史书上也没具体记载。所以,成吉思汗的墓是中国少数没有被盗的墓,一个是秦始皇的墓,一个是武则天的墓,一个是成吉思汗的墓。

一.是葬在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

二.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

三.是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

四.是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700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

到现在是一个秘密。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大草原上。这个陵墓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成吉思汗逝世后,采取密葬方式下葬,没有人现在知道成吉思汗的确切下葬地。也有的说法成吉思汗下葬在蒙古国境内。

成吉思汗,也叫铁木真,是蒙古族人中的一位杰出的领袖,于13世纪创立的蒙古帝国,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征服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如西夏、金朝、花剌子模等,被誉为“天下第一英雄”。他死后,葬在了位于蒙古国中部科布多城东南方向的高山上,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名叫成吉思汗陵园。根据历史记载,成吉思汗的墓穴建造十分严谨,鉴于历史的价值,墓穴一直被保护得非常好,因此直到今天为止,成吉思汗的陵墓仍然处于封闭状态,未向任何人开放。

成吉思汗去世后被密葬,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葬在哪里,但他的衣冠冢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为他举行了葬礼,没有留下陵寝,只是在坟地周围30里的地方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卫,所以随着时间流转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地点。

金宣宗德陵在开封哪里

在开封附近德陵,具体位置 不详,可能淤塞在开封地下,更大的可能是元朝时被挖掘毁掉也可能是被黄河埋了。

金宣宗完颜珣(1163年4月18日-1224年1月14日),女真名吾睹补。金世宗完颜雍长孙,卫绍王侄,父完颜允恭,母昭华刘氏。他是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9月22日—1224年1月14日在位),在位11年,终年61岁。

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封温国公,二十六年赐名珣,二十九年封丰王。承安元年封翼王。泰和五年,改赐名从嘉,其后又改封邢王及升王。

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胡沙虎杀死卫绍王,迎立从嘉为帝,由于从嘉在河北镇守,于是暂时以从嘉长子完颜守忠监国。九月即位,是为宣宗,以胡沙虎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泽王,同月改元贞祐。闰九月,宣宗复旧名珣。十月,术虎高琪杀胡沙虎,宣宗赦免高琪,封他为左副元帅。是年秋,蒙古军分三路攻金,几乎攻破所有河北郡县,金国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曾失守。

贞祐二年三月,蒙金和议成,五月十八日(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离开中都,七月金宣宗南迁到达汴京,此举触怒蒙古,战争再起。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中都失守,十月,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兴定三年十二月(1220年初),宣宗诛高琪。

宣宗对外措施十分不当,直接导致金朝灭亡。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屈辱求和,又与西夏断交,还不顾大臣徒单镒等反对,将都城由中都南迁至汴京,并且发动侵宋战争。金国三面受敌,加上内部不和,叛乱频生,国家危在旦夕。

宣宗在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224年1月14日)去世,死后谥号是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是宣宗,葬于德陵(在今河南开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954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形容亲清政商关系的诗:红袖添香,玉环减霜下一篇:唐朝男子性骚扰皇帝女儿的严重后果有哪些影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