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导语:哈萨克族节日古尔邦节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献牲”,所以也称“宰牲节”。在古尔邦节里,哈萨克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哈

哈萨克族节日古尔邦节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献牲”,所以也称“宰牲节”。

在古尔邦节里,哈萨克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哈萨克族人家宰羊、宰牛,用以待客或馈赠。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节日里,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在节日的白天,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晚上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

哈萨克族节日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大致在农历春分日。

这一天,哈萨克族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大米、小麦、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饭。哈萨克族人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节日食品招待客人,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一种专门在这一天唱的、有固定曲调、即兴填词的节日歌,并翩翩起舞。在牧区的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在这一天宰杀牲畜,把羊头赠给老人,借老人的祝福祈求来年获得丰收。

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活动沿用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每年在阴历正月春分那一天被称为“纳吾热孜”节,是哈萨克族人民的春节,即哈历新年的元旦。

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各家各户都要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纳吾热孜”饭。在这一天,哈萨克族人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到另一个阿马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冬天宰杀牲畜时留下的头,一直要保存到此节,奉献给老人。老人口念祝词:“愿你的牲畜满圈、奶食丰盛。”在节日期间,哈萨克族还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另外还有绕口令、猜谜语、圆梦等内容。节日期间的哈萨克族儿童更是欢天喜地,他们白天踢毽、放风筝;夜晚捉迷藏等。

过纳吾鲁孜节时,哈萨克族每家每户还有把羊头奉献给老人的礼俗。老人接受羊头时则口念祝词:“愿你的牲畜满圈,奶食丰盈。”

现在,由干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哈萨克族城市居民过这个节日的已不很隆重,保留传统节日习俗较多的主要是牧区。因为牧区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不很深,同时也因为纳吾鲁孜节与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哈萨克族的节日禁忌

哈萨克族的节日禁忌很多,表现在生产、生活、做客、婚姻和宗教信仰等许多方面。

1.节日做客时,哈萨克族忌讳客人骑着快马直冲家门,进人房内,这会被认为是挑衅或是报丧和传送不吉利的消息。骑马快到家门时,要放慢速度,在房侧或房后下马,并把马鞭放好。

2.节日做客时,哈萨克族忌讳客人坐在放有食物的箱子上或其他生活用具上。哈萨克族认为食物是胡大赐予的,是圣洁的。

3.哈萨克族在毡房内不许坐床,要席地盘腿坐在地毯上,不许把两腿伸直。

4.哈萨克族在交谈和吃饭时,最忌讳捏鼻涕、挖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一什么而什么 “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出自哪首诗?韦应物的诗因什么而出名?下一篇:许负 为什么说许负是神仙转世?许负有哪些预言成真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