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古代蒸刑 中国古代最残忍刑罚蒸刑: 从纣王开始就有了!

导语:中国古代最残忍刑罚蒸刑: 从纣王开始就有了!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蒸馒头、蒸年糕、蒸饺子就听多了,万万没想过,古代还有蒸人这种酷刑,称之为蒸刑。蒸刑在我国很早之前都有。据历史记载,周的始祖西伯被囚禁于里的时候,西伯

中国古代最残忍刑罚蒸刑: 从纣王开始就有了!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蒸馒头、蒸年糕、蒸饺子就听多了,万万没想过,古代还有蒸人这种酷刑,称之为蒸刑。

蒸刑在我国很早之前都有。据历史记载,周的始祖西伯被囚禁于里的时候,西伯的儿子伯邑考在殷都作人质,为纣王当车夫。纣王把伯邑考放在大锅里蒸为羹,赐给西伯。西伯不知是人肉羹,就把它吃了。纣王得意地对别人说:谁说西伯是圣人?他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羹还不知道呢!这是古代蒸人的最早的事例。

蒸人的大锅古时叫做鼎或镬。都是用铜或铁铸成的,不同的是鼎有三只足,镬无足。《淮南子·说山训》篇有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之语,高锈注:有足曰鼎,无足曰镬。颜师古也说:鼎大而无足曰镬。因为烹人要用鼎或镬,所以,古时就把这种酷刑叫做镬烹、鼎镬或汤镬。如《汉书·刑法志》说陵夷至于战国,……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肋、镬亨之刑,《旧唐书·魏元忠传》说:既诛贼谢天下,虽死鼎镬所甘心,《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说臣令人持璧归,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请就汤镬。

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混战,法制没有规定,那时的国君将人处死,常采用蒸的方法。周夷王在位时,齐哀公因纪侯在周室进谗言,而被周夷王用大鼎蒸死。公元前五四七年,宋国太子痤被成公囚禁,自缢而死,后来成公知道太子是无罪的,非常懊悔,就烹杀拨弄是非的寺人伊戾。周敬王四十一年,楚国的白公逃到山中自缢而死,白公的学生微子抓住了石乞,问他白公死的地方,石乞无论如何也不肯说,微子就把石乞烹死。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国有个叫被瞻的臣子劝郑文公杀掉重耳,郑文公没有听从。后来重耳归国即位,就是晋文公,他率军攻打郑国,指名要被瞻这个人,以报昔日之仇。被瞻向郑文公请求把自己交出去,来解救国家的危急,郑文公说:这样做,我的罪过就太大了。被瞻悦:死了我一个,可以保全社稷,臣甘心情愿。于是,郑文公派人把被瞻送到晋国军营中。晋文公命令准备好大鼎,要烹被瞻,被瞻用两口手按着鼎的铜耳,不肯进去,大声叫道:晋军将士们,都听我说,当今世界上再没有像我被瞻这样的忠实于国君的人了。可是,忠于自己的国君,只能落个挨烹的下场啊!晋文公听了他的叫喊,被他的忠诚和勇敢所感动,就改变了主意,向被瞻道歉,并宣布撤军,同时把被瞻送回郑国。

被瞻因忠勇而免遭鼎烹之刑,后世传为佳话。战国时,却有一位贤明之士因忠于国君而被烹,为后世留下千古遗憾。此人是齐国人,名叫文挚,医术及其高明。有一年,齐泯王生了一个恶疮,派人到宋国请文挚。文挚归国,诊察了泯王的病情,私下对太子说:大王的病我是可以治好的,但治好了他的病,他也一定要杀死我。太子大惊,问为什么,文挚说:大王长的这个恶疮,必须让他发一场雷霆之怒,才能治好,否则就没有救了;但要使他发怒,我就犯下死罪了。太子向他叩首求告说:先生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我的母后一定要以死在父王面前为你表白,父王一定会看在母后和我的面上,赦你无罪,请先生不要担心。文挚说:既然如此,我就是被大王杀死,也没什么说的了。于是,文挚叫人报告齐泯王,说某日某时文挚前去治疗。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文挚却故意不去,泯王心里有些不高兴。这样共约定了三次时间,文挚都没有去,泯王已经非常生气,这时,文挚来了,他不脱鞋子直接上到了泯王床上,踩着泯王的衣服,问泯王病情如何。泯王怒形于色,不理睬他,文挚又故意说气话冲撞泯王,泯王怒不可遏,叱骂文挚,让他滚开。文挚走后,泯王的病情就轻了许多,又过了几天就完全康复。泯王痛恨文挚对自己无礼,决定把他活活烹死。太子和王后极力向泯王求情,泯王十分固执,说什么也不答应,坚持非烹文挚不可。临刑时,武士把捆住了手脚的文挚抬起来,脸朝上放到大镬中,加柴点火,烧了三天三夜,文挚不但没有死,而且连面色都不变。泯王非常惊异,亲自到镬边观看。文挚说:如果一定要我死,为什么不把我脸朝下?那样就断绝了阴阳之气,才能使我绝命。泯王命令把文挚的身体翻过来,这才把他蒸死。这个故事肯定有虚构的部分,因为文挚即使有神奇法术或特异功能,也不能能在沸水中停留三天而不死。古人这样传说,表现了对忠臣义士的景仰和崇敬,也含有对齐泯王的庸鄙无能的嘲讽。

齐泯王的祖父齐威王也曾施用过烹刑。当时阿大夫荒于政事,治下境内百姓贫苦,阿大夫却贿赂齐威王左右的人为他说好话。威王查明实情,将阿大夫和左右为他说好话的人一同烹死。

战国时,蒸人的事例也不少。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乐羊怒啜中山羹的故事。乐羊在魏国做将军,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当时正在中山国,中山的国君就烹死乐羊之子,制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并且明确告诉他这是他儿子的肉。乐羊坐在军帐中,接过肉羹喝光了一大杯,表示攻打中山的决心毫不动摇,结果很快灭掉了中山国。魏文候听到这些情况,对身边的一位大臣堵师赞说:乐羊吃了自己儿子的肉,这都是为了我啊!堵师赞回答说:乐羊连儿子的肉都敢吃,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魏文候理解了堵师赞话中的意思,虽然对乐羊的功劳给予了奖赏,但却从此时乐羊起了疑心。

秦汉之际,蒸刑常用。尚鞅变法时增加肉刑,把镬烹规定为死刑的处死方式之一。秦末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双方都爱用蒸刑。周苛为刘邦守荥阳,被项羽俘虏,拒绝投降,顶羽就烹杀周苛。成皋之战时,项羽抓到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把他放在一个肉案子上,旁边架起大锅,传话给刘邦说:你不赶快过来投降我,我就蒸死太公。刘邦回话说:我和你当初一同拥立楚怀王,约定以兄弟相称,因此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今天你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就请你分给我一杯肉羹吧!项羽听了这番话,觉得烹死刘太公也无济于事,就没有这样做。刘邦派郦食其去游说齐王田广,让他归顺,郦食其刚见到田广,寒心已率大军攻占齐地,田广大怒,就烹死郦食其。后来韩信被诛,刘邦得知蒯通曾怂恿韩信谋反,就抓到蒯通,要蒸他,蒯通说:夏桀的狗见了尧也要狂吠,并不是因为尧不好,而是因为尧不是它的主人。我当初为韩信出谋划策来反对您,和桀犬吠尧的情况一样。刘邦就赦免了蒯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清初统治者是如何对待大明遗民的?对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篇:清朝皇帝在后宫中是如何做到雨露均沾的 这件事皇后说了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