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同样都是首都失守 唐朝和北宋为何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导语:今天边肖会给你带来唐代和北宋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唐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终于入侵大唐帝国首都长安。惊慌失措的玄宗皇帝为了生存,带领贵妃和文武百官连夜逃往蜀国。逃亡途中,玄宗号召天下百姓出兵剿灭叛军,以复兴唐朝。虽然“安史之乱”成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经过八年

今天边肖会给你带来唐代和北宋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唐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终于入侵大唐帝国首都长安。惊慌失措的玄宗皇帝为了生存,带领贵妃和文武百官连夜逃往蜀国。逃亡途中,玄宗号召天下百姓出兵剿灭叛军,以复兴唐朝。虽然“安史之乱”成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经过八年的平叛,唐帝国终于扑灭了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70多年后,同都失守,北宋却没有实力和运气东山再起,最终不得不退守江南。面对同样的情况,两个朝代命运完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宋朝不能恢复老地方,像唐朝一样复兴朝纲?

以上_唐玄宗入蜀以避安史之乱,《黄明行书图》

以上_安史之乱

强弱悬殊,局部实力被过度削弱

与唐代地方权重不同,为了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再次分裂的局面,北宋初,赵匡胤、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行政、财政、军事的中央集权,从而削弱了地方和中央政府挑战的资格。

1.行政方面

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宋朝政府最典型的做法是任用公务员担任地方长官,不再让武将担任地方长官,从而彻底断绝武将割据的政治土壤。

宋朝除任用公务员外,还将地方行政权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使各部分互不隶属,互相制约。除了中央政府,没有人能控制一方。

以宋代地方最高行政机关“鲁”为例。宋朝时,每条道路的最高长官是四个督军,即一个护卫、一个转运使、一个知府、一个常平使。这四位官员在行政级别上是平等的,互不隶属,都是中央直接管辖。

一个地方一旦出了事,就要在中央的指导下统一起来。但一旦中央需要地方支持,这些突然失去主心骨的地方长官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互相推诿,争论不休。没有办法有效组织地方力量协助中央。

以上_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

2.财务方面

唐代地方税除了交给中央外,大多由地方保留。然而到了宋代,情况完全不同。

为了断绝地方割据的财政基础,北宋建立后,规定地方财政收入除衙门日常开支外,全部由转运使转给中央。这种做法几乎相当于把地方财富全部转移到中央,导致地方政府财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一个地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地方政府除了依靠中央财政拨款什么也做不了。

以上_宋军

3.军事方面

宋朝的军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禁军,即中央驻军;一个是厢军,也就是当地的留守部队。

为了牢牢掌握中央政府手中的军事大权,宋朝建国后,会从各地选拔最优秀的士兵来保卫北京,这就是所谓的禁军;全国各地留下的老弱病残部队,只负责在当地打零工。如果当地政府需要招劳动力,就让这些人去做。

因为大部分地方厢都是做摆设的,根本没有战斗力,所以对各地中央没有军事威胁,但同理,这些地方厢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也没有战斗力。面对金军的入侵,就连国家精英中央禁军都无法抵抗,别说地方厢的战斗力更差。

十六个县以上

消极防御的国策

与大唐帝国的侵略心态不同,北宋建国之初,由于国防形势和资源的疲软,北宋统治者及其官僚集团长期采取被动防御的国策。

自五代后金开国皇帝石敬棠将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后,中原王朝失去了北方屏障。从十六州到黄河沿岸一带,有一大片平原,北宋定都开封,所以开封完全暴露在地方武装的威胁之下。除了黄河,开封无险可守。

北方少数民族铁骑从北方十六州进攻,不到一个星期就能到达黄河岸边,进而直接威胁北宋都城。可以说北宋建国以来就没有国防了。

以上_唐朝重骑兵

除了国防形势的劣势之外,与唐朝和北宋的国防资源相比,他们也处于劣势。

众所周知,为了对付北方少数民族,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自古以来只有两个马产地,一个是西北,一个是东北。

虽然“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在东北暂时失去了优秀的马匹,但西北马产区仍被唐帝国牢牢控制,军队所需的马匹仍能得到充分供应。宋朝建立时,不仅东北被辽国牢牢占领,西北也被西夏占领。

面对国防形势和国防资源的劣势,北宋整个时期的立国政策处于被动防御状态。长期被动防御,后来慢慢丧失了主动进攻的勇气和力量,当地会慢慢放松军备,一旦国家发生变化,就很难整合兵力进行反击。

高于_恒力,即唐肃宗

强调文学和轻武器,皇帝和文官集团处处约束武将

“安史之乱”后期,唐朝之所以能够扭转进攻局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唐朝对武将的重视。由于唐肃宗重用武将,他安全地将军事权力移交给李光弼和郭子仪,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镇压安史之乱。

宋初,由于赵匡胤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也制定了文官高于武将的政治前提。对于宋代文官集团来说,是国家利益还是国家正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武将碰不到我们公务员团的奶酪。

以上_宋朝官员

由于对武将的不信任,宋朝历次对外战争都是文官甚至宦官担任最高统帅,做出战略决策。虽然范仲淹、文彦博、于是宋代文武双全的文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居于庙堂顶端的文官集团根本不明白前线战争的误导。

更有甚者,由于害怕战争胜利后武将团会超过文官团,不顾国家安危的易职景象成为宋代独有的景观。

北宋著名将领狄青因功名渐长而被判周琛,引起皇帝和文官的怀疑,最终落得郁郁寡欢的下场。

武将们拼个你死我活,皇帝和文官们不但可以全力支持,还处处掣肘。这样的球场怎么可能不败?无论是被皇帝接连召回12枚金牌,冤死在风伯亭的岳飞,还是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能把激情寄托在诗歌里的辛弃疾,我们都能看到宋朝武将们的无奈和愤怒。

以上_王月娥塑像岳飞塑像

不同程度的中央集权是唐宋面临相同局面和不同结果的最根本原因。北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北宋致力于扶持中央,地方政府的力量大大削弱。都城陷落后,北宋大部分势力遭受毁灭性打击。

再加上帝国长期实行的消极防御的国策,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各地文官集团对武将的制约,国家权力无法有效整合,宋朝的全线溃败已经注定。

参考文献:

《宋史》超脱

《中国通史》吕思勉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人赚钱后一般会放在什么地方 古人又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的下一篇:古代妃子因为失宠才被打落冷宫 太监们为什么还要抢着去伺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