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当一名山地师的士兵最需要什么装备 跟这4样比 当一名山地师的士兵最需要什么装备 跟这4样比 枪都不算啥

导语:当山地师的士兵最需要什么装备?相比这四个样本,枪算不了什么。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导语:山地,尤其是高海拔山地,是战场中最危险,最考验军队技战术能力和战斗意志的作战环境之一。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部下徒手攀过阿尔卑斯山,打败了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1934-1935年,我工农红军跨过18条崇山峻岭,突破国民党封锁,完成了伟大长征。 今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打造一支山地

当山地师的士兵最需要什么装备?相比这四个样本,枪算不了什么。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导语:山地,尤其是高海拔山地,是战场中最危险,最考验军队技战术能力和战斗意志的作战环境之一。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部下徒手攀过阿尔卑斯山,打败了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1934-1935年,我工农红军跨过18条崇山峻岭,突破国民党封锁,完成了伟大长征。 今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打造一支山地部队,需要多讲究的「 ”土豪装备”。不过今天并不讲枪械,因为对于山地部队而言,有几样装备比枪更重要。 起源:王牌对王牌 德国 二战前夕,希特勒已把持德国朝野。在重建的德国部队中,最嫡系的一支就是德国山地师。希特勒对于山地部队的建设问题非常非常的重视,不管是党卫军还是国防军,都有当时世界上成建制并且建制最完善,专门用来应对山地作战的部队。在德国,士兵在这样的军队中服役有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山岳猎兵",这一称号是从普鲁士时代的德国陆军中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这支"山岳猎兵"有着极具高地特色的军徽——雪绒花,一种只有在高海拔地区才会生长的花朵。 部队采取典型的魔鬼式训练,攀岩、攀冰、滑雪、登山,现在年轻人爱玩的山地户外运动,当年就已经被这些德国兵都玩烂掉了。而在完成了新兵训练之后,这些"山岳猎兵"需要独自去山上采集刚才说到的"雪绒花",来证明自己过人的勇气和胆识。 美国 美军看到德国有如此强大的山地作战部队,就开始想辙应对了。其实,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军方就已经开始筹划组织绰号为"登山运动员"的第10山地师。 美国最不缺的就是极限运动爱好者。当时的美国政府通过高薪聘用,征召了大量的户外迷,而这些年轻人大多都接受过大学教育,所以美国第10山地师,成为了二战期间,美军乃至全世界平均学历最高的部队。而从小就接触户外运动的美国大学生们,摇身一变成为了二战时期,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山地部队。 1948年,第10山地师解散,士兵们被军方分配到了各个步兵师作为散落的山地作战单元来使用。1984年,这支部队被军方重建,如今依旧被当做头等的主力部队使用。 爬山有三宝,绳索、背包、尼龙袄 因为补给困难和作战地形的特殊性,山地作战部队单兵所携带物资通常要比一般部队多出很多,因为除了武器弹药这些常规物资之外,山地生存所需要的"户外运动设备"有时比武器都要重要。这些装备,其实就是我们山地运动爱好者常备的「 ”三大件”:绳索,登山包和保暖服。 1. 绳索——从麻绳到尼龙绳的演变 熟悉山地运动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个常识——往上攀的时候,绳子需要有弹性的动力绳;而在做垂降时,必须使用没有弹性的静力绳。但是在二战前期,因为材料科学及其应用的限制,任何国家的山地部队都只能用一种材质的绳索——麻绳。 这种植物材料制成的绳索,对于恶劣的作战环境,劣势暴露无遗:其一,麻绳不能受潮,但很明显,这在野外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其次,麻绳没有任何弹性可言,如果攀岩者脚底下拌蒜往下摔,就算绳子勒住了他的腰,因为绳索没有弹性,跌落者的腰也会在掉落停止的那一瞬间被麻绳勒断,死法比掉下去还惨;最后,麻绳不耐磨,如果频繁剐蹭尖锐的山石,很容易导致麻绳断裂。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杜邦公司于1939年正式推出了可用于军事用途的尼龙制品,直至1940年下半年,进行大规模投产,1年后麻绳才最终被取代,山地部队士兵的生命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但是军用绳索,并非弹力越好性能越好——延展性必须被严格的控制在8%之内,否则士兵就要人人变成蜘蛛侠荡个不停了。 2. 登山包——二战时就玩腻了的「 ”潮品” 登山包,其实就是二战时期山地部队创造的户外运动用品。背包由3个部分组成:背负系统、装载系统和外挂系统。现代军队使用的登山包多由人造纤维制作,其防撕裂、防水阻燃的特点非常适合部队户外使用。 大家看到现在户外用品店的登山包都很长,这其实是二战传统,因为军用登山包的两侧需要挂镐、枪或者雪橇这类细长的物品;再比如,两条肩带之间有一条横向的胸带,就是当年美国第10山地师的发明,这样不容易使登山包在攀岩使脱落;登山包的腰带也是二战时期所创,这种设计可以有效的分摊背包压力,使腰部一起承担背包的重力。 如何往背包里放东西,也非常讲究。首先,左右的重量一定要平衡,其次最重的物体必须放在贴近背部的位置,外侧则放置最轻的东西,这样背包的重力更贴合在人体背部,不容易造成背包摆动。 3. 山地制服——真正的「 ”三保暖” 山地作战,保暖即保命。二战时期希特勒的装甲铁蹄闪击苏联,想在圣诞节前拿下苏联首都莫斯科,结果战事一拖再拖,德国军队没有准备士兵过冬用的冬装,坦克没有防冻机油,结果几十万大军被寒冬按在雪地里,冻死的冻死,冻伤的冻伤,装甲车也一起跟着"冬眠",战斗力严重折损,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高海拔地区作战也是同理,当人体体温下降,四肢的供血系统会收缩,供血减少将会导致供养减少,长期的低温则会造成四肢肌体组织细胞坏死和冻疮。所以,人靠衣装,就是来说山地部队的。 二战时期,德国山地师的制服 二战时期的冬装很简单,就是一层加厚的衣物,但当代的山地作战服材质就高大上多了。目前的山地作战着装采用三层不同材料构成,分别是: 基础层:行军时士兵会觉得很暖和,但一停下来后,由于汗水蒸发吸走身体热量,会顿时觉得很冷。所以贴身层的衣物必须有很强的吸汗功能,防止汗液在皮肤表面聚集并蒸发。 中间层:中间层的任务是配合贴身层,将吸收的汗液转移到离皮肤更远的地方。这一层的任务并不是吸收汗液而是转移,所以材料是防水的;另外,这一次要保证空气不能在衣服中流动,还要储存大量的空气,从而达到保暖的效果。大家最熟知的材料,就是我们说的抓绒了,和羽绒最大的不同是,后者一旦浸水,会丧失保暖能力。这就是为什么部队不选择羽绒服作为保暖制服。 保护层:这是三层中最外侧的一层。这一层的材料就是尼龙,材质表面被打上无数的微小孔洞,空气与水蒸气可以随意进出,但纯水却不能进入衣服面层。尼龙材料的另一大好处就是耐磨耐剐,适合户外的恶劣环境使用,并且有很好的防风效果。 4. 滑雪镜——山地士兵第二件「 ”衣服” 雪地可以散射90%的太阳光,加上紫外线强烈,山地部队的士兵如果没有眼部保护,非常容易患上雪盲症。不要以为阴天就万事大吉,即便是在阴天里,散射的太阳光一样会伤害士兵的眼睛。 质量过关的滑雪镜,要求紫外线无法对眼睛做成灼伤,还得防止凌冽寒风对眼睛的伤害。为了看清战场局势,镜片绝对不能起雾。为了防止士兵跌倒时眼睛对脸部造成损伤,滑雪镜的外框要绝对贴合面部曲线。 最后我想说,不管在什么年代,一支部队的制服能讲究到这个地步,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话说回来,在山地,尤其是高海拔山地这样的危险环境下,这些昂贵的装备是士兵们最好的生命保证,毕竟"活着,才有输出"。 喜欢我的文章,请一定要强力关注一波!每天更新军事长文,让你一次读个过瘾!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奥茨 诅咒真的有用吗?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的诅咒下一篇:中国十大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帝王排行榜: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