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堪称成吉思汗第二的蒙古奇女子满都海为何死的不明不白?难道真是死于太监汪直之手?

导语:朱见深,明宪宗,明朝第八任皇帝,也叫成化皇帝。作为皇帝,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其执政行为备受争议,值得认真评价。但是,今天要讲的不是朱见深,而是他在位期间的另外两个传说,一个是蒙古族中兴女英雄,一个是成

朱见深,明宪宗,明朝第八任皇帝,也叫成化皇帝。作为皇帝,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其执政行为备受争议,值得认真评价。但是,今天要讲的不是朱见深,而是他在位期间的另外两个传说,一个是蒙古族中兴女英雄,一个是成化第一太监,即满都海和知望。

明朝著名的朝廷官员知望,在后世一般都是负面的,和王镇、曹吉祥一起被称为汉奸。

事实上,知望并不简单。他的一生有很多故事,他也是一个传奇。明朝官员很多。由于他们宦官的身份,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大多是站在鄙视的立场,往往先戴上负面的眼睛。

知望曾经大权在握,但最终被贬南京,最终他能够善终,并没有被清算。仅此一点就比很多名臣强多了,可见此人非同一般。优于于谦和张,甚至差于。

明朝史书很少记载的满都海,是蒙古史料中的传奇人物,被称为“蒙古中兴之母”。她出生在王家部,王家部和蒙金氏家族世代姻亲。成吉思汗的女儿阿海公主嫁给了王谷部首领阿乌司,世世代代通婚,互称“安莎”。曼都海也成了金家后裔曼都古乐的侧室,并生下了他。

满都古乐不久就去世了,满都海成了寡妇,也是蒙古高原上最有魅力的寡妇。她自身的文武操守其次,关键在于身份和蒙古风俗。作为已故大汗的遗孀,她选择谁做丈夫,谁就成为蒙古下一任大汗。

最后,让人们吃惊的是,曼杜海决定嫁给巴土姆克,一个由伯勒留下的孤儿。这个决定的原因出乎意料,不仅因为曼都海比据说十五二十五岁的巴图和尚大得多,还因为曼都海是巴图和尚的曾曾祖母,也因为博罗胡不久前是曼都古乐的敌人。

满都海有自己的考虑。从继承顺序来看,黄金家族当时已经奄奄一息,这得益于瓦拉部最先被屠杀,而瓦拉部是瓦拉的首领最先做出土木工程的改变。巴图蒙克当时是最高阶,虽然才四七岁。

当时的草原还是一盘散沙,瓦拉在第一次辉煌后开始衰落,分裂成四部分,但整体实力还是很强的,一直与蒙古部落即鞑靼部争夺汗位。如果嫁给其他任何一个部落,不仅会面临被威拉特部落联合进攻的局面,还会失去鞑靼部的支持,显然对东西蒙古的满都海非常不利。

随后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巴图蒙克成了大研汉,成年后被称为“蒙古中兴之主”,这与满都海的选择密不可分。

知望最活跃的时期是成化十二年至成化十九年,满都海最活跃的时期是1467年至1480年。她一生致力于蒙古的统一和南北战争,两者的活跃期重叠了四年。

鞑靼人除了攻打威拉即瓦拉之外,还不忘屡犯,与知望巅峰有过四年左右的交集。知望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太监,而且长期守卫边境,因此与鞑靼作战是不可避免的。

满都海的事迹,在汉传典籍中几乎找不到,甚至在陆那里也找不到,那里有详细的治边病的记载,在一些著名的私人著作中也没有线索。

但在蒙古史料中,无论是被公认为蒙古三大文献的《黄金史大纲》、《蒙古源流》,还是《蒙古黄金史》、《蒙古家谱》等其他著作。,它们充满了文字和赞美,这是鲜明的对比。遗憾的是,由于蒙古历史独特的叙事方式,细节仍然相互冲突,模糊不清。

满都海是蒙古历史上仅次于成吉思汗的第二人

因为满都海的记载不全,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网友大多没有具体的历史考证,只能自己瞎编。满都海的主要成就是大韩嫣,小时候出嫁,维护金氏家族统治,征服右翼,进攻东蒙古瓦拉等等。因为她是一个和年轻老公一起出去的女人,所以让它更有传奇色彩。

然而,被称为“蒙古中兴之母”的正是这样一位传奇女性。《蒙古史记》中对她的记载在1480年戛然而止,再也找不到她了。按她的年龄推测,当时曼杜海只有32到35岁,远低于正常死亡年龄,这无疑是不正常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明朝开国元勋朱迪打了一辈子仗。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在他征蒙古六次的时候突然就结束了,连他是怎么死的都没有任何解释。这引起了当代网友的好奇,对他的死进行了诸多猜测。大致有以下说法。

根据难产理论,1480年,满都海三十多岁,还处于女性生育年龄。达韩嫣成年后,曼杜海和他生了七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至少有两对双胞胎。这个生育率很高。在当年草原几乎等于零的医疗环境下,如果她分娩时有危险,基本上就会被宣布死亡,三十多岁的孕妇也是高危女性。也有可能说她死于难产。

战死沙场,意味着一个将军死在战斗之前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常年自我征服的武将来说,战死沙场是他们的归宿之一,也是很多人支持的说法。

这种说法必然会邀请知望来分析他的活动。知望出现在成化十二年,到成化十五年,他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

本文不讨论知望在政治上的对错。"他年轻时喜欢士兵。"他的军事表现非常出色。

成化十五年,建州女真欲犯罪,命知望督军讨伐。建州之战,女真英勇善战,大部分阵亡。因为清朝篡改了明朝的历史,战斗的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看到之后却无法更改。

担任连长的朱永元是阜宁侯省长。服完兵役后,他被授予国家之主的称号,知望得到了36块石头的奖励。结果他成了第十二团营掌管禁军的第一大臣。

朱勇从侯爵直接晋升为公爵,这显示了他的贡献。知望直接加三级俸禄,掌管朝廷军队,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相比之下,北京保卫战第一人石亨只是功德被封,武神戚继光并没有被封一辈子。

辽东的女真和西北的蒙古,一直是明朝的两大边患。女真人遭到知望的猛烈攻击,鞑靼人再次躁动不安。满都海对蒙古部落来说是中兴之母,对明朝来说只是一个鞑靼酋长,一个挑起边境纠纷的首领。

满都海复兴蒙古的野心必然与明朝的目标相冲突,战争即将来临。

成化十六年,鞑靼大举入侵河套,知望监军,王跃监军,朱永仁出兵抵抗。知望发现蒙古王廷位于威宁海,于是派朱永龄领兵诱敌。他和王跃率领两万士兵。经过20多天的潜行,他们到达了王亭所在的猫儿庄附近,利用夜间大雪袭击蒙古营地,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战后,知望加48石,王跃封威宁伯有功,成为明朝仅有的三个封伯有功的文官之一。

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再次入侵大同,知望任军务总督。王跃被任命为连长出兵攻克,在黑崖又取得了一次胜利。知望获赏300石,这是宦官获赏12石的空前纪录。

但蒙古史料中关于满都海的记载,在成化十六年戛然而止,明显不正常。

边肖认为,成化十六年和十七年两次战役应该合并。

成化十六年,鞑靼部的实际首领是满都海,那段时间是她高调征服的时期。一直都是自己亲自招募的满都海,必然会参加这场战斗,所以她一定是在蒙古王亭之内,夜里被知望袭击了。现在很多网友猜测曼都海死于知望夜袭,边肖认为很有可能,但是史料没有明确记载。

或者从奖励来分析,战后王跃功获奖励,知望获48石,奖励程度超过知望击败女真。显然,夜袭王庭的记录是真实的。成化十七年,黑石崖击败鞑靼,据记载战功不如以前。知望得到创纪录的300块石头奖励,但王跃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为什么?

边肖的观点是,满都海在16年成化夜袭中受重伤或死亡,但当时明军并不知道,只根据其大获全胜给予奖励。不管曼杜海是被当场击毙后被带回来,还是重伤而亡逃回,鞑靼人冒着被瓦拉威胁的危险进行了复仇的战斗,但再次失败。在这场战斗中,明军得知鞑靼指挥官满都海在最后一场战斗中牺牲,于是明宪宗加了知望的功劳,一次性给了他300石的工资,作为补偿性奖励。

这也可以体现在对明军斩首的考核上。蒙古人头最值钱,更何况鞑靼人的首领,从明初就没见过。

《古今治和略》:一等功德皆称北麓,辽东女直,西番妙曼,内陆反贼。

满都海之死一直是很多明史爱好者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也有很多网友和边肖讨论过。比如网友《冷窗烟雨2》的分析也差不多。他的论点是:第一,夜袭之后。很奇怪,大研可汗竟然和伊斯梅尔结盟对付明朝。这个人就是杀死他父亲的敌人,他生前是满都海的重点目标!第二,夜袭之后,大衍可汗大量入侵明朝,至少比之前多十倍,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尽头!

因为时间关系,这个论证的细节不能及时求证,但事实是存在的。

为什么这么大的贡献不能载入史册?

可能是因为在阿南坎进贡之后,蒙古逐渐不再是边疆麻烦,女真取而代之,刻意制造出来是为了和右翼蒙古即鞑靼部落保持友好关系。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知望的宦官身份和后世的性质,很可能是故意隐瞒的。

就蒙古史料而言,传说中的英雄满都海死于宦官夜袭,无论如何都是很不光彩的。另外,蒙古史记的记载也没有那么讲究,所以从此就干脆不提了。成化十六年后,满都海没有出现在史书上。而不是她,是她的丈夫达扬汗的崛起。

无论如何,满都海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英雄。无论作为一个对立的明朝还是蒙古部落,都值得真正的英雄尊敬,古今史学界对此都有相当正面的评价。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还有满都海公园纪念她。

最后,以蒙古历史上的重要文献《阿勒坦汗传》中纪念金氏家族守护者的诗句结尾:

虔诚地祈祷,

好好照顾你的儿子,

让博尔吉金的黄金家族像珍珠一样繁荣。

如此明确地守护着达扬汗,

点燃borjigin火焰的感觉是这样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死人花 关于地狱的花有几种?盘点四大地狱花下一篇:世界第八大奇迹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第八大奇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