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广州起义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广州起义简介

导语:广州起义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这是一次在该市建立苏维埃政

广州起义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这是一次在该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震动。

起义虽然失败,但起义军民的英勇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剩余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顽强斗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火种。

背景

1927年4、7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相继造反反革命后,广东省国民党当局还在广州等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白色恐怖。九月中旬,国民党武汉政府所属的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带着国民党南京政府所属的八路军进攻广东省东江地区的南昌起义军,从南昌到广州,与国民党新军阀中的广西军阀李争夺广东领土。张发奎初到广州时,为了稳定统治,曾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出现,采取一些骗人的政策,企图取得广州工人阶级和市民的支持。中共广东省委及时识破并揭露了张发奎的欺骗政策,利用张与李的矛盾,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展工会和农会,开展各种斗争。在广州,有组织的工人驱逐了国民党派往工会的重组成员,选举了自己的工会成员,为争取真正的民主权利和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而斗争。10月14日,海员罢工得到了各行各业工人的帮助。两万多工人举着镰刀斧头红旗向反动政府示威,显示了广州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力量。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农民运动也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了配合南昌起义者的行动,广东东江等地农民在9月份发动秋收反租暴动。7月7日至17日,中共海陆丰县委领导的海丰、陆丰两县农民红卫兵和农民群众举行起义,一度占领两县。10月30日,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海丰、陆丰农民红卫兵和农民群众又举行起义,占领了两县全境,建立了两县苏维埃政府。

广东军阀张发奎在广州站稳脚跟后,于11月17日在广州以武力驱逐广西军阀李的机关和军队,然后扩展到西江和北江夺取广东政权。为了夺回失去的广东领土,李迅速调集军队进行反击。李所属的黄部,集结在广西梧州一带,准备从西面进攻广州;陈正在从东江向广州推进。张发奎也慌忙将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到广州以西的肇庆地区和广州以东的石龙地区。李富林第五军驻扎在韶关和江门。这时两广军阀的战争已经到了边缘。这样,张发奎在广州的部队只有四陆军部、教导兵团、警卫兵团、新组建的二师三团、训练用炮兵和部分警察武装。此外,第五军和少数部队驻扎在珠江南岸。在这些部队中,最有效的教导团和警卫团之一掌握在共产党手中。从广州市的权力对比来看,确实是一个举行武装起义的有利时机。但两广军阀的战争尚未大规模爆发,张发奎的部队仍驻扎在广州城外,无疑会对起义构成严重威胁。

准备好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起义军南下广东东江地区,准备北伐。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批判并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正式确定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20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向省委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讨论了广东省的暴动计划,准备发动工农在广州、广东两地举行暴动,与南昌起义者合作夺取广东政权,并决定在广州、西江、北江成立暴动委员会。随后,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各地区党组织开始紧张工作。10月初,南昌起义军在潮安和汕头遭受重创。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部分修改了短期夺取省政权的计划,而不是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州工人进行政治经济斗争;在其他地区,骚乱继续发展。11月17日,两广军阀发生武装冲突。中共中央认为,两广军阀争夺广东领土的冲突,实际上是工农革命潮流的高涨。它立即通过了《广东工作计划决议》,要求广东省委“坚决扩大城乡工农暴动,在战争中煽动士兵叛变和抵抗,迅速使这些暴动会合而成为总暴动,以取得全省政权,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的统治”。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开展紧张工作,除要求各地利用两广军阀战争,发动农民拒交冬租,举行暴动外,还特别注意组织领导广州暴动。11月26日,张从香港回到广州,秘密召开有部分省委常委参加的会议,专门研究广州暴动的准备工作,决定利用张发奎在广州的兵力薄弱,组织第四军训练团、警卫团以及武装起义的工农武装,成立以张为主席,、为成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起义。会后,张、等人到教导团、警卫团动员组织起义,着手组织训练工人红卫兵,组织成七个联队、两个敢死队,由统帅。同时动员和组织郊区农民参加起义。四军训练团由原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而来,叶剑英任团长。叶剑英为保护和发展这支共产党控制的军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该团一千多人,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武装力量。12月6日,在张、主持下,中共广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通过了《起义的纲领、宣言、报告》等文件,以及成立苏维埃政府的人事安排;研究了起义部队的部署和军事行动。会议决定12月12日举行起义。后来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和总参谋部,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起义前夕,汪精卫、张发奎知晓起义计划,准备解散教团,在广州实行戒严,将主力调离广州调回广州。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在11日凌晨举行起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代服饰 中国服饰演变史:古代中国人到底穿成什么样子?下一篇:二十一条为何被废除:美国不承认 二十一条为何被废除:美国不承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