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吴三桂真的是因为陈圆圆而投降清军的吗?其实原因不止如此

导语:本文探讨了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局势,指出其投降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并非仅仅因为“美色”。

历代与美女有过联系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大多都逃不过“英雄哀美人”的戏谑。其中明末清初的吴三桂被指责为“为美色脸红”百年,因女色而被批判为背叛祖国。但他降级,真的只是因为“女色”,古代上不了台面的原因吗?

人们普遍认为“愤怒会变成美丽”

“一怒为美”,出自明末清初诗史家吴之手。长期以来,元曲中的名句被认为是吴三桂投降清朝的主要原因。因此,文人谴责吴三桂沉溺于女色,而没有保持伟大的家园感。但回到“怒为美”的时代,吴的诗却缺乏说服力。

诗史家吴讲究“立竿见影”,也就是说他的《元曲》最有可能是在他不能死,不能死,不能拒绝当官的时候写的。此时也是向清朝投降的吴三桂纵容部下屠杀川陕平民,清军蹂躏吴家乡东南人民的时候。

作为一个恪守忠义的文人,吴只看不上吴三桂,对进入中原的满清洋人怀有敌意,却不能对他们造成任何直接实质性的伤害。所以,用最犀利的文字来诋毁他们,比如在《源源曲》中把吴三桂描写成一个为了女人宁愿背叛国家的小人,就成了他发泄愤慨的有效手段。

因此,吴虽然与吴三桂处于同一时代,但他是一个不懂军事、熟悉春秋笔法的学者。他留下的《圆旋律》可以反映当时一些人对吴三桂的理解,但并不能代表全部。从文学角度来说,是一句不错的话,但不足以概括吴三桂当时的处境和选择。

吴三桂投降的必然原因

传闻吴三桂曾答应吸引大顺政权。然而在去李自成的路上,他得知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妃子陈圆圆,都被大顺政权抢走了,于是调头向清军投降。据说最后吴三桂也被清军彻底摧毁了大顺政权,夺回了陈圆圆。

不说吴三桂投降清军后李自成为什么还留着陈圆圆。如果吴三桂真的有为了美色倒戈的脾气,不顾家庭生活,当初为什么会同意臣服于李自成?

其实这期间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腹背受敌。北方是觊觎中原的清政权,南方是占据都城的大顺政权。再往南,是明朝宗室建立的南明政权。明朝这三股势力还在闹,而李自成和清军都想拿下山海关,内外通关。

以自己的实力显然无法与大顺政权或大清政权抗衡,而南明与他之间还隔着一个李自成,吴三桂能做的就是要么投降大顺,要么投降大清。

吴三桂解围的偶然导火索

那么为什么吴三桂最后选择投降清朝呢?这得从大顺政权的行动说起。

大顺政权虽然比吴三桂强大,但还是败给了清军。所以李自成一开始也向吴三桂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吸收吴三桂的力量来壮大自己。就吴三桂而言,实力较弱的李自成对自己的威胁较小。另外,大顺政权虽然是农民军政权,但至少是中原政权,比清朝更接近正统。所以吴三桂也选择了大顺政权,这样更容易保命。

但就在吴三桂领兵入李自成指挥的时候,李自成发起了“追悼会助交”,让吴三桂犹豫了。“追悼助饷”是李自成入京后推行的一项政策,涉及明朝老士绅。他要求明朝的达官贵人根据身份出示相应的财物,以此来服兵役。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李自成坚信明朝的官员一定是腐败的。所以他想“永远”惩罚他们。

在强行“追悼会”之前,李自成只是说,他会善待大明的老官员,为他们安排合适的职位。结果他只任用了一批明朝人轻描淡写的四品及以下的老臣,同时用“追悼助饷”打压高官显贵。可想而知,与李自成共事的权贵们有多愤怒。

同时,大明老臣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在吴三桂之前投降清朝,被重用。所以当洪承畴等人的处境和北京的老臣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时候,吴三桂突然半路掉头是有道理的。

而当得知吴三桂要北上时,李自成立即派出重兵追击吴三桂。当时吴三桂的手下只有二三万兵,很多还是正规的唐统残兵。所以李自成派出数百精锐,显然是想直接杀了吴三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吴三桂放弃了被李自成扣留的家人:李自成不给吴三桂活路,就算吴三桂投降大顺政权,也救不了他家人的命,反而会收留剩下的数万大军。

所以吴三桂投降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投降清朝,是因为李自成在对付明朝旧臣权贵上的措施不当,以及清朝政权对明朝旧臣的仁慈。至于吴所说的“一怒为美”是美,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可能更为恰当。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189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什么关系?李渊为什么要起兵推翻隋朝统治?下一篇:明太祖朱元璋做过哪些令人诟病的事?又做了哪些促进国家发展的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