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支撑盛世的汉武帝财政:割完韭菜薅羊毛 支撑盛世的汉武帝财政:割完韭菜薅羊毛

导语:支撑盛世的汉武帝财政:割完韭菜,下面这些薅羊毛的文字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编后语 汉昭帝始元六年,汉朝为了总结经济政策得失,召开了着名的盐铁会议,以桑弘羊为首的大夫派,与从民间推举的贤良文学60余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盐铁官营问题。大夫派认为盐铁官营利国利民,有益无害,有利于抑制豪强、增加财政收入、保障百姓用度。而且还认为,盐

支撑盛世的汉武帝财政:割完韭菜,下面这些薅羊毛的文字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

编后语 汉昭帝始元六年,汉朝为了总结经济政策得失,召开了着名的盐铁会议,以桑弘羊为首的大夫派,与从民间推举的贤良文学60余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盐铁官营问题。大夫派认为盐铁官营利国利民,有益无害,有利于抑制豪强、增加财政收入、保障百姓用度。而且还认为,盐铁官营消除了像吴王刘濞那样的地方分裂势力,有效维护了中央集权。 >而贤良文学却主张取消盐、铁、酒的官营专卖制度,以及平准、均输政策。认为这些政策是与民争利,造成国力虚耗。 >盐铁官营导致强买强卖的官商作风严重,工匠只知道完成官府规定的生产数量,而不管产品质量,从而造成官盐价高而味苦,铁制农具粗劣不合用。农民买不起农具,只好用手耕田;买不起官盐,只好“淡食”。在贤良文学看来,富国安民的关键在于搞好农业。 >其次是汉朝与匈奴关系问题。大夫派主战,贤良文学主和;贤良文学推崇以德服人,而桑弘羊认为,没有足够的武备,光靠仁德是很难降服匈奴的。 >贤良文学认为,对外用兵,会给国内带来忧患,繁重的兵役、傜役,会破坏农业生产,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不如回归到以前的和亲政策。大夫派针对主和观点指出:汉朝初期一直对匈奴执行和亲政策,但匈奴外患却日甚一日。鉴于此,汉武帝才大规模讨伐匈奴,并且取得了显着成效。 >另外,两派在评价儒家与法家、德与刑的问题上,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 >大夫派以变法治国者自居,对于儒家圣贤大加贬斥,讥讽儒家迂腐无用,不识时务。而贤良文学反驳道:圣贤确立的“百世不易之道”是不能改变的。大夫派坚持法治,主张用严刑峻法来惩治奸凶。而贤良文学推崇德教,主张简法宽刑。 >论战中,但凡涉及到对汉武帝及其各项政策的评价时,大夫派总是极尽粉饰之能事,而贤良文学则毫不客气地予以抨击。 >由于负责会议记录的桓宽偏向于贤良文学,所以较多地记录了贤良文学战胜大夫派的精彩片段。当时,桑弘羊已经70高龄,面对60多位贤良文学劈头盖脸的轮番质问,总有答不上话的时候。 >事实上,这60多位贤良文学的后台老板,是桑弘羊的政敌霍光。 >汉武帝死后,留下了五位顾命大臣来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分别是霍光、田千秋、上官桀、金日磾和桑弘羊。其中金日磾很快就去世了,田千秋是个和事佬,而上官桀又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将。所以,真正妨碍霍光把持权柄的对手,只有桑弘羊。 >因此,霍光找来60多位贤良文学,在幕后操纵了这场盐铁会议。贤良文学以董仲舒的今文儒家思想为理论武器,向桑弘羊和他所维护的经济体制发起犀利的进攻,并且全面清算汉武帝时代的各项政策。 >霍光之所以要发动贤良文学,清算汉武帝的各项政策,是因为他是豪强地主阶层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代,一直执行的是打压豪强地主的政策。汉武帝死后,桑弘羊继续维护其各项政策。而豪强地主阶层,则希望限制皇权,放松乃至于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方便他们兼并土地。 >以平准政策为例,它保证了农民在荒年不至于为了购粮活命而出卖土地,沦为佃户。而豪强地主却正是要趁着荒年提高粮价,迫使农民贱卖土地,从而达到兼并扩张的目的,所以贤良文学坚决反对平准。 尽管贤良文学在论战中占据上风,但却并没有撼动桑弘羊和他的经济政策,霍光和他背后的阶层只好另找办法。一年后,燕王刘旦和上官桀联手谋反,事情败露,桑弘羊也被牵连进去,遭到诛杀。 但是,汉武帝时代的经济政策,并没有被完全废除,因为霍光面对财政压力,还是要或多或少采取一些桑弘羊的老办法。到霍光死后,宣帝掌权,汉朝的经济政策又较多地回到桑弘羊的路线上来。 尽管霍光时代的自由经济政策起到了恢复经济、修养生息的效果,但是由于西汉后期对豪强的抑制日益放松,造成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势力膨胀,阶级矛盾激化,于是有了王莽改制,间接导致西汉的衰亡。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侯岩松 《三叉戟》中崔斌的结局如何?崔斌女装大佬的身份是怎么暴露的?下一篇:商朝的都城 商朝有哪些都城?商朝最后一个都城在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