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蒙古为什么会「 ”落后” 蒙古为什么会「 ”落后” 准噶尔靠什么抗衡大清七十年

导语:蒙古为什么“落后”,准噶尔靠什么与清朝70年以下的文字资料抗衡?它是由边肖为每个人编辑和发布的。让我们快速看看!可能是十三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缘故,东西方都不约而同地在文献资料、文学作品等中将蒙古人描绘成野蛮武夫的形象。其实蒙古人的落后受生存环境限制,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学习,不然成吉思汗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 蒙古人对先进技术的追求丝毫不亚于自诩先进的东西方定居民族,蒙古军队很早就

蒙古为什么“落后”,准噶尔靠什么与清朝70年以下的文字资料抗衡?它是由边肖为每个人编辑和发布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可能是十三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缘故,东西方都不约而同地在文献资料、文学作品等中将蒙古人描绘成野蛮武夫的形象。其实蒙古人的落后受生存环境限制,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学习,不然成吉思汗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 蒙古人对先进技术的追求丝毫不亚于自诩先进的东西方定居民族,蒙古军队很早就装备火器,并将火药和火枪传播到西方。即便是到了十七世纪,准噶尔蒙古仍能依靠先进的火器与大清帝国抗争七十年。 ​准噶尔部是蒙古太师的驻地,卫拉特四部之首。他们何时接触火器无据可考。土木堡事变中,明军遗落数万神机铳,瓦剌首领也先却弃之不顾,于是成了蒙古「 ”落后”的铁证。然而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早期火器威力有限,性能极不稳定,并不适合骑兵作战,蒙古人才视其如敝履。 在也先的带领下,瓦剌逐步走向巅峰,但随着也先的去世,瓦剌在与喀尔喀蒙古的争锋中逐渐败下阵来,西部的草场也被叶尔羌、布哈拉和哈萨克等瓜分。16世纪末,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在和硕特和准噶尔部的带领下又开始崛起,巧合的是中亚的火枪也是在这时流入卫拉特蒙古的。 ​准噶尔是卫拉特四部中发展火器最积极的部族,俄国文献中记载准噶尔的巴图尔珲台吉为了抵抗哈萨克的进攻,多次要求俄国供应枪炮、铅弹和铠甲。火枪的加入让准噶尔部迅速从卫拉特四部中脱颖而出。1677年,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也就是制造了「 ”准噶尔之乱”的噶尔丹先控制了和硕特部,后又接受喇嘛教册封,最终成为卫拉特蒙古的统治者。 在清准战争中,电视剧《康熙王朝》和各种史料都夸大了康熙以及清军的胜利。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清军很难将其主力围歼,准噶尔之乱持续七十年,反倒是大清帝国的财政差点被拖垮。 ​除了得益于骑兵的机动性外,支撑准噶尔对抗大清帝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火枪。从清朝流传下来的版画可以看出,清军全部是弓骑兵,而准噶尔全部是火枪兵。准噶尔的火枪叫「 ”赞巴拉克”,源自奥斯曼帝国的「 ”鹰铳”,清朝将其称之为「 ”大鸟枪”。 鹰铳在向东方传播过程中,经波斯、阿富汗和莫卧儿等地不断被加以改良,最终形成了只有十四五斤种,适宜骑兵机动的「 ”赞巴拉克”枪炮。按照欧洲的标准,减重后的赞巴拉克威力严重不足,连最薄的铁皮都无法洞穿,但中亚游牧民族却将骑兵的快速机动与枪炮的骑射完美结合,准噶尔的噶尔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乌尔会河之战是清军与准噶尔军的第一场大战,清军将领阿尔尼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对手火器太多,而清军火器未至。两个月后的乌兰布统之战中,康熙的舅舅佟国纲在阵前惨遭准噶尔枪手击毙。两次大战下来,康熙对准噶尔火器之利有了切身的体会,曾在给太子的信中说道: 此鸟枪乃俘虏厄鲁特者,铁甚好,试放亦好。枪鞘甚劣,已弃之。寄信问皇太子安。火药甚差。尔等造枪鞘,施放看看。 乌兰布统之战后,康熙又大刀阔斧地改编了清军的火器营,并不断派其镇戍边塞。依靠强大的火力,康熙在后来的昭莫多之战中大胜准噶尔,由汉军组成的火器营也因此成为清军劲旅,「 ”营制至此臻于极盛”。 ​乌兰布统和昭莫多两战中,准噶尔的火枪虽然给了清军巨大的打击,但是他们用骆驼和火炮组成的驼阵却成了清军火炮的活靶子。清军火炮的厉害得益于西方传教士的帮助,所以噶尔丹兵败自杀后,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决定发展火炮,聘请瑞典军官雷纳特为教官。 蒙古高原矿产丰富,在雷纳特等欧洲人的帮助下,准噶尔成功改进了冶炼技术,制造出了放在「 ”高二三尺,圆径三寸,驾于驼背施放”的「 ”橐驮炮”和「 ”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木架上施放”的普通火炮。 ​​在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中,准噶尔大、小策凌叔侄凭借新式火炮出色的质量和射程大败清军,趁势攻入喀尔喀蒙古。和通泊之败不仅破灭了雍正荡平准噶尔的美好愿望,还赔上了康熙三十余年的苦心经营,致使清军被迫对准噶尔采取守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同样都是北伐 同样都是北伐 为什么朱元璋最后成功了 太平天国却失败了下一篇:被历史遗忘的天下奇才 被历史遗忘的天下奇才 以一人而兴一国 后世人称功盖诸葛第一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