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历史沿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历史沿革

导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校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1891年,德国海军的医生保伦·埃里希来到上海。看到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在上海流行,他决定离开海军去上海开诊所。1900年前后,保伦.埃里希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家医院是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里的医生大多是德国医学会的会员。他们白天忙着经营自己的诊所,晚上只去医院看门诊,做手术。看到医院医疗力量不足,保伦·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校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1891年,德国海军的医生保伦·埃里希来到上海。看到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在上海流行,他决定离开海军去上海开诊所。

1900年前后,保伦.埃里希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家医院是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

医院里的医生大多是德国医学会的会员。他们白天忙着经营自己的诊所,晚上只去医院看门诊,做手术。

看到医院医疗力量不足,保伦·埃里希博士打算在医院设立德国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培养医生。

该计划得到了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和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

1906年,他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支持医学院的运作,并在德国“科佩尔促进德外思想交流基金会”的帮助下,收集了一批医学书刊和新型外科电子仪器。

1907年6月医学院开学前,德国驻上海总领事Knape不仅号召德国商人捐款,还要求德国洋行向华商收钱。

同时,费希尔也要求中国官方支持。Knape利用在中国和德国筹集的捐款,为中国人民成立了德国医疗堂基金会。

当时规定捐款多的可以当医堂董事会董事。

医堂成立时命名为上海德医堂,并成立董事会管理学校。

董事会由1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德国医学会三位元老:宝龙、福沙波、沃尔克;三个德国商人:莱姆克、米凯劳、莱纳;朱、与:总领馆副领事弗赖赫尔·冯·鲁特等。

保伦·埃里希博士被正式选为学校董事会的首席监事和第一任总理,负责学校的管理。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国医学院举行开学典礼。

医堂位于同济医院对面的白科路。

同济德国医学堂1908年,“德国医学堂”更名为“同济德国医学堂”。

当时的“同济”是指德国人和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一词来源于上海话中德语“Deutsch”的谐音,意思是合作互助。

1909年3月5日,保隆医生因病在上海去世。

上海德国医学会资深会员傅沙波博士接任同济德国医学院首席督导兼总理。

同济医学工程学校1912年,同济德国医学院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学工程学校”,设医学、工程、德语三科。

学校董事会筹集办学资金,付沙波全面领导学校。

那一年,张金树、何丽忠、蒋风之三位同学按照德国大学的医学考试规则参加了第一次毕业考试,都顺利通过,如期毕业。

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第一批毕业生。

同济医学院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并很快向德国宣战。

3月17日,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学工程学校为德国产业为由,公开宣布解散同济医学工程学校,并责令师生当日离校。

为此,社会各界联合致电教育部,请尽量为同济学生做好善后安排。

教育部马上派人商量,把学校搬到吴淞镇继续开学。

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校改为私立中文学校,由中国董事会主办,教育部直属领导。

同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学院。

同济医学工程大学于1922年正式迁至吴淞镇。

据保山县记载,1917年,同济德国医学院被董华接管,迁至吴淞中国公立学校。

1918年,在教育部副部长袁·的主持下,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买了150亩土地,用于修建校舍。

1921年竣工后,他们陆续搬进了新的校舍。

1924年5月20日更名为同济医学工程大学;因此,5月20日被指定为上学日。

国立同济大学1927年8月,同济医学工程大学被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学系和工程系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和工程学院。

1937年,文理学院相继增设,成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模仿美国大学制度,以在各省设立综合性国立大学为目标。

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建设中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著名大学之一。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和抗日战争爆发,在侵略者的轰炸中,美丽的同济校园只剩下破碎的墙壁。

为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学校师生同舟共济,从上海西搬到了后方。经过三年的搬迁和六次搬迁,他们先后移居浙江、江西、广西、云南等地,直到1940年在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定居。

师生们坚持教学,坚持文化抗战。

1946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回上海。

同济大学已发展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以理工科、医学、文学、法学五大学院而闻名。

1949年以来,中南同济医学院从一所文理医法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土木建筑专业特长的单科学校。

1950年2月,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四省的医疗卫生事业,上海同济医学院迁至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4年10月,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合并,成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后来改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55年5月,上海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迁至武汉,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武汉医学院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同年,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生和部分教师调整来华,与山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师生合并成立卫生系。

1956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2年,经卫生部批准,武汉医学院被授予全国医学院校六年制一年级。

同年,医学系增设德语医学班,部分年级开设德语普通班。

从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动乱,学校连续五年不招生。

1972年增设药剂科。

1978年,学校在卫生部门增加了环境医学。

从那以后,整个医院的所有学科都恢复了招收研究生。

1980年,医学系恢复了为期六年的德国医学班。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第一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成立了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开设了为期三年的卫生管理专业课程。

同济医科大学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1986年,法医系成立。

1987年2月,在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科学部。

1991年妇幼保健科成立,批准设立基础医学流动博士后研究站。

1992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被列为学校。

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被列为学校。

同年,成立了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卫生管理系和教育技术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实行四系一省办学体制。

2000年6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委员会。

2006年9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管理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兼任委员会主任。

同济医学院自此成为虚拟,华中科技大学对同济医学院的整合也告一段落。

2007年5月20日,同济医学院举行百年校庆。

2010年,成为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创办的首批10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122年前古菜谱透露川菜秘密:荤素菜用不同油 122年前古菜谱透露川菜秘密:荤素菜用不同油下一篇:太乙救苦天尊心咒 太乙救苦天尊心咒 想请教如何持诵太乙救苦天尊 大家分享一下各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