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史上最温情的王位之争 史上最温情的王位之争 催生两大王国 留下了千古佳话

导语:历史上最热烈的王位之争,诞生了两大王国,留下了一段很长的故事。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古往今来,最血腥的争斗就是皇位之争。这样的纷争没有了人伦、没有了父子亲情,只镌刻下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历史印记。 而两晋时期,北方的鲜卑慕容家族却上演了一出兄让弟及的人间正剧。 鲜卑单于慕容涉归有两个儿子,长子吐谷浑、次子慕容廆。这两个兄弟岁数相差不小,但感情非常好。彼时,鲜卑族

历史上最热烈的王位之争,诞生了两大王国,留下了一段很长的故事。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古往今来,最血腥的争斗就是皇位之争。这样的纷争没有了人伦、没有了父子亲情,只镌刻下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历史印记。 而两晋时期,北方的鲜卑慕容家族却上演了一出兄让弟及的人间正剧。 鲜卑单于慕容涉归有两个儿子,长子吐谷浑、次子慕容廆。这两个兄弟岁数相差不小,但感情非常好。彼时,鲜卑族受汉文化影响日盛,按理应当长子继承单于之位,但是吐谷浑不是慕容涉归的正室生的,也就是所谓的庶子。这样的身份地位上与嫡子相差是悬殊的。这时候,汉化的鲜卑慕容正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结果鲜卑单于之位就由年幼的嫡子慕容廆来坐。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历史按照这个方位来走,慕容家族一样会走上历史的前台,成为一方霸主,但是一起突发事件,改变了历史进程…… 一、兄终弟及,祸起萧墙,人心变了 慕容涉归死前,将身后事安排妥当:慕容廆承继大统,从全国户口中分出1700户划归吐谷浑名下,这样兄弟之间都有自己的属地和名分,相安无事,哥哥也能辅佐弟弟治理好部落。安排如此妥当,慕容老爷子也能闭眼了。然而,始料不及的是,慕容耐反了,打破了这个继承格局。 慕容耐何许人也?是慕容涉归的弟弟,也就是慕容廆的亲叔叔。彼时只有十几岁的慕容廆想承继大业,势必引起了慕容耐的不满。鲜卑民族不仅有子继父业的传统,也有兄终弟及的规矩,面对子弱叔强的格局,做叔叔的岂肯放弃一争单于之位的良机。 此次变故,持续两年,期间慕容廆东躲西藏,苟且偷生,很是狼狈。所幸,两年后,慕容耐被杀,慕容廆又被迎回,拥立为主。大难不死的慕容廆经历这样的生死劫,似乎参透了人生,换了一种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 叔叔的叛逆之举,让他感悟到了兄弟感情在利益面前的脆弱。让他与自己一直交好的哥哥吐谷浑之间,无形中之多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自己流失的两年,哥哥吐谷浑并没有什么救助自己的举动,虽没有落井下石,但也没有雪中送炭。 他也许想到了自己的哥哥会不会和他叔叔一样,会来抢夺自己的王位;自己如果死在前面,自己的子女即位,会不会重演叔叔抢班夺权的悲剧。于是,嫌疑猜忌渐渐充斥于心,他与哥哥吐谷浑之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愉。 二、马起事端,兄弟反目,分道扬镳 一年春天,牲畜发情,吐谷浑和慕容廆两部的马匹公母相斗,慕容廆的马受伤较多。慕容廆找到了出气的借口,他派人责怪大哥说: 「 ”先公处分于兄异部,何不远徙,而致马斗相伤?” 弟弟的心思吐谷浑何尝不知呢?他实际上论能力、论个人的综合修为都在慕容廆之上,受兄弟猜忌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但如此长久以往,必然会发生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何况以如此的修为,自己也真的不甘心久居人下。 他义正词严地反驳了一番: 「 ”马为畜耳,斗其常性,何怒于人!乖别甚易,当去汝于万里之外矣。” 之后,吐谷浑就率领本部西迁。慕容廆听说大哥负气出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涌现在心头,心中实在不忍起来。悔恨之意顿生。于是派遣长史七那楼统兵2000,前去追赶并致以诚挚的歉意,请吐谷浑还乡。 此时的吐谷浑已经明白兄弟之间的冲突所在,自己也决心另开辟一番新天地,对于老长史的挽留谦词谢绝。后来坚辞不过,于是吐谷浑说听天由命吧,你们试着把马匹往东赶,马要回去,我就回去。可是头马领着马群往东走出数百步后,忽然回头向西,而且还 「 ”欻然悲鸣,声若颓山”。 屡试不爽,依然如此,老长史只好跪地长叹,任由吐谷浑西去,只身回去向慕容廆复命。 三、西迁建国,原地生燕,创世伟业 经过长途跋涉,吐谷浑及其部族流落阴山南麓。若干年后,受到挤压再度离开开阴山,继续西迁。率众经六盘山,据甘南临夏,部族散布直至川西阿坝草原、松潘草原。317年吐谷浑去世,时年72岁。 吐谷浑一生多子,能力超强。有60个儿子,戎马倥偬,一生征战。率领部族横跨我国东北草原、蒙古草原、河套草原、甘南草原、松潘草原、青藏高原,以十分豪迈的气概建立起了一个实际控制疆域东达川西北,西达香日德河流域、都兰巴隆河流域数千里的草原王国,称雄青藏高原,奠定了在中国古代民族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慕容廆也是一代豪杰,十分珍惜哥哥出走,给自己留下的独立自主和谐融洽的发展环境,通过自己外交内攻,强硬的政治手腕,亲手奠定了前燕的基础。公元333年,病逝。337年,其子慕容皝自称燕王,建立前燕,追谥慕容廆为武宣王。352年,慕容廆的孙子慕容俊称帝,追谥为武宣皇帝 ,庙号高祖。 慕容廆之子于公元337年建立前燕,但前燕于公元370年灭亡;而吐谷浑公元313建国,于公元663年灭亡,历时350多年。 慕容土谷浑终究胜出自己的弟弟几个朝代啊。 五、阿干之歌,兄弟之间,爱有多深 哥哥出走,是慕容廆忏悔一生的往事。为此,写就了一曲《阿干之歌》。 「 ”阿干之歌” 阿干西,我心悲。 阿干欲归马不归。 为我谓马何太苦? 我阿干为阿干西。 阿干身苦寒, 辞我大棘住白兰, 我见落日不见阿干, 嗟嗟,人生能有几阿干? 慕容廆在其兄长走后,日夜思念,非常悲伤,并亲自创造「 ”阿干之歌”。尤其是慕容到了晚年,更是思念远在西北的兄长吐谷浑,每日击节吟唱「 ”阿干之歌”。 慕容氏入主中原后,把「 ”阿干之歌”纳入宫廷音乐之中,成为独具鲜卑民族风格的鼓乐大吹。这首歌不仅唱出了对哥哥深深的愧疚、忆念与不舍,更是唱出了一个完整部族走向分裂、骨肉至亲被迫离别的真切伤痛与遗憾。 面对吐谷浑的负气出走,慕容廆深深自责、后悔不已,愿意放弃争斗、攻汗,换回兄弟真情与一个完整部族和睦生活的新时代;吐谷浑也同样疲于纷扰,决心独自前行,设身处地为他的弟弟考虑,认为这样可以结束内耗,归于平静,虽然分裂倒也避免了矛盾进一步升级,触发更大的动荡。 慕容鹿理解了哥哥的良苦用心,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禁感唱是不是对哥哥过于刻薄了?人生能有几个哥哥,为何要苦苦相逼呢?如果能够像哥哥一样,以和为贵、宽以待人,或许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了。 但这样的结局却是双赢的结局,岂能是悲剧呢?两者相惜,成就的是两个王朝,一段兄弟情深的佳话,这也是慕容家族能够长盛不衰,史上名扬的原因之一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走进帝王家之满清十二帝 走进帝王家之满清十二帝下一篇: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兵 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兵 他要挖多大的坑 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文章评论